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3-09-16 10:33:59
第1篇:二战时期的回忆作文900字
我叫布莱克,一个普通的英国人。我时常在工作中思维停滞下来,夕阳余晖的柔光里我常常觉得自己还在枪炮声散去后的战场,静寂又可怕。
和我同住的人名叫约翰,他每天都很紧张,安静的黑夜是他的梦魇,一点响动都能让他心惊肉跳。我们很少交流,战争令人沉默。有一回,我们一起散步遇到几个小朋友在过生日,其中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气球戳爆了,只听见“砰”的一声,约翰尖叫了一声,立刻躲避到墙角作出防御姿态,他惊恐又急促地喘着气,忐忑地问:“布莱克,我还可以活多久?”说完他忍不住开始哭泣,我愣住了,战争明明结束了,可我们仍然不能回归正常人的生活,我紧紧抱住约翰,抚摸着他的头发,轻声说:“兄弟,我们回来了,一切正常,我们都活着......”他颤抖的身体再次把我们拉回记忆的长廊,时间倒退,一步一步回归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上战场,我不幸腿部中弹倒在地上,成千上万的敌人提着刀枪在我身边呼啸而过,有一滴战友的血顺着刀刃落在我的脸上,在眼中氤氲一片惨红。听到震耳欲聋的炮火声和平民痛苦的深吟声,嗅到是刺鼻的硝烟,我以为在劫难逃,幸好战友发现我还活着,将我从死人堆里拖出来。伤愈后,是一次又一次的冲锋,为了国家和人民我必须全力以赴。
那是二战最艰难的时光,敌方的炮弹像雨点一般疯狂投向我们的城市,整个城市笼罩在恐怖的尘嚣中。平时喧闹的街道变得空无一人,高大的建筑残破不堪,大家都躲在防空洞里,与其说是防空洞不如说是肮脏的沼泽: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汗臭味,洞里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清,偶尔有人会点亮一盏蜡烛,让你可以望见一张张邋遢、忐忑的脸。突然,我听见一阵优美的音乐。
我听得入迷了,不自觉朝声音的方向走去,那是一个穿破烂衣服的小男子孩在吹着口琴。慢慢的,那琴声变得舒缓,最后似乎化作梦呓般的一声呢喃,就消失在了空气中,他看到我,冲着我笑了笑又低下头吹起了另一首曲子。从那以后,我时不时会想起这个小男孩,想起这幅画面。是他给了我勇气,让我可以乐观地去面对这场战争。
“咚”,一个沉重的休止符把我拉回了现实的大街,我还活着,约翰也停止了哭泣,一切如同梦一般。
那个小男孩还活着吗?但愿他还活着,是一定还活着,说不定他此刻还在某个城市的某个角落吹着口琴,就像在绝望的防空洞里,给予周围的人们前行的力量。
第2篇:不忘国耻
一天,关悦的爸爸说:“要不我们去江南的奶奶家避难吧!”
“是啊,如今的上海太危险了,走就走吧。”妈妈平静的说
关悦一家开开心心的去上海火车南站,往天的火车站人山人海,可今天也不例外。
关悦一家焦急的等待着火车的到来,不知是谁突然喊道,“快跑呀,日本侵略者的轰炸机又来了!”人群飞快的散开,可说时迟那时快,一颗炸弹就掉在关悦一家所在的地方,只听“轰”的一声,妈妈用身体护住了只有三岁的关悦。
“快带孩子走,别管我。”妈妈用最后一丝力气用力的推开关悦。爸爸抱着年幼的关悦飞快的向前跑,但是人跑的速度终究比不过轰炸机的速度,又一颗炸弹掉在了关悦的附近,这颗的威力比那颗威力更大,爸爸用身体挡住了炸弹的气浪。
关悦被重重地摔在地上,边哭边喊:“爸爸、妈妈,爸爸、妈妈。”
这是,爸爸微弱的声音传来,此时只有三岁的关悦已经是个懂事的小大人了,关悦朝那个声音吃力的爬去,最终爬到了爸爸的身边。
“爸爸、爸爸”无助的观月绝望的哭喊着……
关悦心里又恐惧又害怕,他不知道他以后的命运该如何,是成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在饥寒交迫中饿死,冻死,还是成为炸弹下的冤魂。
现在的关悦不知道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更不知道他现在能干什么,这是一名记者拍下的这幅悲惨的画面
关悦被一名孤儿院收养了,她渐渐的长大了,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因为他恨日本侵略者,恨他们杀了她的父母,恨他们害得自己无家可归,恨他们剥夺了本来属于她的幸福生活。
他要为每一个死去的中国人复仇。
第3篇:一张照片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人来人往,有的正准备回去,有的刚刚从车上下来,有的正要去车站等车。这里热闹非凡,在这里,卖的东西有很多,有糖葫芦,娃娃,洋烟。可是,他们还不知道,危险就要来了。
这时,天上传来了轰隆隆的响声,此时,有人在人群里喊道:“日本鬼子来了,日本鬼子来了。”人们有的要往就近的地方乱窜,有的赶紧躲进火车里,还有的要逃到角落去,大家都慌乱的像没头的苍蝇似得,可是人那么多,挤来挤去,怎么逃也逃不到外面去。这时,敌机投下了炸弹,地上顿时火光冲天,一股热浪涌来,火车站的天桥在火光中倒塌,铁轨被炸毁了,房子被炸得直冒黑烟,整个火车站变成了人间地狱。。。
这时,传来了一阵哭声,向声音寻去,看见一个小孩,他的衣服被弹皮划破了,全身是血,惨不忍睹。他努力的爬着,膝盖被地上的碎片划破了,他爬到了妈妈旁边,张开嘴巴说了起来:“妈妈,你快醒醒,你快醒醒,我要抱抱,我要抱抱。”可他还不知道,他的妈妈不在了,不知道他以后该怎么生存,不知道他会不会被救起来,他真是太可怜了。
这张照片是日本侵略我们中国铁证如山的证据,是我们中国耻辱的历史。
第4篇:金色的鱼钩
“我”和两个同志生病了,由老班长带我们在后面追赶大部队。
老班长准备的青稞面没多久就吃完了,于是老班长钓鱼、挖野菜烧汤给我们吃。老班长因为要把有限的食物给我们这些伤员,所以自己只能靠吃鱼骨头和草根活下去。他的行为被“我”发现了,“我”想和老班长一起寻找食物,但被老班长拒绝了,他让“我”好好休息。
“我”们走了许多天,终于看到了草地的边缘。可是就当我们最后一次找到食物时,老班长却因长期营养不良而牺牲了。
“我”把老班长的鱼钩珍藏好,准备革命胜利以后用它向后人讲述胜利的来之不易。
【简评】
小作者熟悉课文《金色的鱼钩》的主要内容,也熟悉缩写文章的秘诀:一读抓重点,二删连成文,三改缩语言,四比保通顺。文章的语言简洁连贯,内容清晰完整,尤其是对曲折情节的叙述——文章变短了,没变的是对老班长高尚品格的赞扬与凸显!(施民贵)
第5篇:一张不寻常的照片
每当我看见这张照片时,我忍不住思索:战争给人们带来什么呢?什么都没有,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带走人们宝贵的生命。可是世界上还不断的发生战争。为什么有的国家会“喜欢”战争?
这张照片摄于1937年8月28日是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一位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拍下来的。从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一片倒塌的废墟中,有一个不足两岁的小男孩正坐在地上“哇哇”大哭。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此时,上海北部地区已成了交战区,想要逃难必须在上海火车南站乘车才行。所以,火车站里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突然,人们的头顶上传来“嗡嗡”的飞机声。紧接着,人们四散逃窜。只听见有人大喊“快逃呀,日本侵略者来了!”“别等火车了,逃命要紧呀。"这时,日本侵略者向人们头顶上投下了一颗颗炸弹。霎那间,房屋倒塌了,天桥断裂了,铁轨扭曲了,人们也停止了呼喊与逃亡。
过了一会儿,那个照片中的小男孩从妈妈的怀里爬了出来。他的妈妈为了保护他,将他拢在怀里,不幸被炸弹炸死了。幸好小男孩只是受了些轻伤。他呼唤着妈妈,可是他的妈妈并没有醒过来。他坐车地上放声大哭,“呜呜”,可能是因为伤口上的疼痛,也可能是失去妈妈的痛苦。
此刻,敌人的飞机还在火车站的上空徘徊,这个幼小的生命可能被下一批投下的炸弹夺去生命。但他也可能会侥兴地活下来!
可是失去亲人的他该怎样在当时那个充满危险的时代生存下来呢?他可能没有机会和我们一样每天在学校里学习,没有机会和小伙伴们在操场上自由玩耍;他可能会走上不正确的道路,因为他受不到好的教育;还有可能他会被好心人领养,但他的心中一定会留下永远不可抹去的阴影…
从我记事起,爷爷就告诉我:“日本人当年侵略中国时,杀死了无数的中国同胞,拿中国人的肉体当靶子,我们一定要牢记这屈辱:好好读书,绝不让历史重演!”
在此,我要带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向大众宣布:我们爱好和平,我们痛恨战争,我们希望世界上只有鲜花的芳香,没有战争的硝烟!只有孩子们快乐的歌声,没有战争中的人们痛苦的喊叫!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维护和平,不让照片中的景象出现第二次!
第6篇:一个废墟中的孩子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对上海火车站投下了无数炸弹,200余人被炸死,伤者无数。这张照片,永远定格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更令我难以忘记。
那天,许多人正在上海火车南站等待着火车,周围是一些辉煌的建筑物。可是过了不久,天上突然传来了“嗡嗡”’的声音,人们仰头一看,原来是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就在这时,日本飞机向下扔了炸弹,地面上立刻“砰砰”的炸开了,这时,人们四处逃窜,有的躲在天桥下面;有的藏在建筑物里面;有的逃向远处……可是日本的飞机还在不停的扔炸弹,把火车站炸成了“垃圾场”周围全是零碎的碎片,断裂的天桥,还有弯弯曲曲的铁轨……周围一片寂静,到处都是些人的尸体,有的断手断脚,有的被弹片刺穿心脏,还有一些孤儿无家可归……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声声哭声,原来是为了保护孩子,他的父母亲早已血肉模糊,已经去世。儿子也似乎知道了这一切,此时他哭得更厉害了,犹如闪电雷鸣。
而这小男孩已是衣衫褴褛,泪流满脸,衣裳还粘着血迹,小男孩,看着远处的父亲为了保护母亲和他而倒下的遗体;看着母亲弯曲的身躯,在扭曲的铁轨旁叫喊着:“爸爸、妈妈快醒醒!快醒醒!你们怎么丢下了我一人走了,你们快醒醒呀!……”
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给那些孤儿造成了心灵上严重的创伤,埋下了永远抹不去的阴影……
战争给无数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让许多人失去家园,失去了亲人;更使无数的老百姓过上了颠沛流离,妻离子散的生活。而我们今天,每天都过得快乐、幸福,这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一定更要珍惜今天,铭记历史,不忘耻辱,更要珍惜生命的每时每刻每秒。
让我们一起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让天空消失飞机,出现阳光;让地上消失坦克,出现花花草草;让海洋消失鱼雷舰艇,出现鱼虾;让世界充满和谐与生机!
第7篇:惨痛的一幕
1937年8月28日,在上海火车南站,人群熙熙攘攘,商贩们在吆喝着生意。川流不息的汽车在大街上奔驰,到处灯红酒绿,热闹非凡,景象一片繁华。
突然,天上飞来了几架日本侵略者的轰炸机。轰炸机盘旋在上海火车南站上空,好像正在瞄准目标,准备一举捕获“猎物”,人们惊慌失措。
此时此刻,一对二十多来岁的年经的夫妻,正带着自己的孩子在慌乱的人群中奔跑逃生。那是个男孩幼小极了,二三岁的样子,天真烂漫。脸色苍白的母亲,抱着她的孩子,努力地快步奔跑着,而孩子的父亲则拉着母亲的手,带着母亲一块跑。孩子的父亲还催促着孩子的母亲:“快走呀!再不走就没命了!“终于,这一家三口挤出了人群。可是,刚要逃出去,几枚炸弹从天而降。顷刻间,上海火车南站变成了一片废墟,那对夫妻和幼小的孩子也被石块、坍塌的天桥和火车的碎片给埋住了。夫妻俩知道自己难逃厄运,就把所有生存下来的希望全部都留给了孩子。他们努力用双手扒开那漫无边际的碎片,用尽最后的一丝力气把孩子托出废墟。随后,孩子的父亲和母亲便闭上了双眼,他们那慈爱,温柔的目光不见了,永远不见了。
“哇哇哇……”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突然见到这样的场景,吓坏了,他哇哇大哭起来。他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身上鲜血淋漓?为什么他们一动不动?孩子那空洞的大眼睛里充满了泪水,隐隐约约透出一丝迷芒。他不知道自己将成为孤儿,也不知道在这漫长的、遥不可及的人生道路上,自己以后的命运会如何?
日本侵略者是多么可恶!1937年7月7日,他们声称“卢沟桥有日本人失踪”,带着一队人马在卢沟桥左右疯狂扫射,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打响了日本侵华战争的第一枪。此后,抗日战争在中国全面爆发。
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中国的领土上犯下了滔天大罪!他们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狂轰滥炸,实施“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可是,日本侵略者们,你们可曾想过,你们对中华人民造成了多么深重的苦难啊!你们毁了多少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啊!
战争,这样一个恐怖的词语,它带给人们的灾难是深重的,尤其是那些无辜卷入的孩子们。在战争之中,不知有多少个孤苦伶仃的孩子,也许是失去了亲人,也许是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之下。日本侵略者们,你们有没有在杀害这些可怜的平民百姓时,有一丝的愧疚?有多少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被你们残忍杀害,你们知道吗?有多少可怜的孩子,在活蹦乱跳地,欢乐地踏出家门时,不幸踩中你们埋下的地雷,你们知道吗?如果换成你们,换成你们亲眼看见自己的亲人在自己面前一个个倒下,亲身体会那一种生离死别的痛苦,你们难道不会悲痛吗?你们难道还会站在一旁若无其事吗?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最后断送在你们手中了!你们十恶不赦,你们在我们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将深深地烙在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刻骨铭心!
今天,虽然我们中国孩子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在此,我向全世界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我们世界手拉手,心连心,一起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和爱的人类家园!”
愿全世界人民的明天更加美好!
第8篇:一张照片
我看到这张照片,眼中浮现了当时的情景,这是一张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被记者拍下来的真实情景:
照片中,一个可怜的孩子,坐在一堆废墟中,伤心地用脏兮兮的手捂着脸大哭起来,他身旁的繁华在一刹那间变成了废墟,他伤心极了──因为他失去属于自己的家园,他失去了自己最最熟悉的亲人,他在心里默默的叫喊着:“爸爸……妈妈……你们……在……在哪呀!”他望了望周围,又用迷茫的眼睛望着砖头,用稚嫩的小手一点点的搬开砖头:“妈……妈别扔下我!”可她妈妈永远离开了他,被敌人的飞机炸死了。
这时,我想起了妈妈对我说的一句说:“日本人太坏,坏得失去了人性!”没错,我总是认为,日本人难道没有孩子、亲人吗?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失去亲人的危机感和恐惧感吗?难道他们就只会拿刀枪去杀些无辜的人吗?我痛恨日本侵略者,在他们的身上充满着血腥和野心!他们不像其他国家的人民那样,热爱和平,拥抱和平。
请记住我们祖国那段被侵略的屈辱历史,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让我们的国家更加有力量。这样,我们才能避免被奴役的历史重演。
第9篇:最后一发子弹
石头靠着树坐下来,紧握着枪的手不由地松了,枪无声地从手上滑落下来……
一个小时前,司令部派了两支增援部队去增援一支被困部队,恰巧石头就在这两支增援部队中的其中一支里。而石头所在部队,经过一座山时,遭到敌人的伏击。一番较量下,一百多人的部队只剩下他一个人了。记得枪林弹雨中,战友夺过他手里的机枪,留下掩护;而把他自己的手枪扔给石头,吼叫着让他走……
印象中,石头在逃亡时,只开过四枪,所以枪里应该一发子弹。石头刚想退出弹夹察看时,身后传来了脚步声。
石头那只刚想退出弹夹的手停住了,他站起来,紧靠着树,屏住呼吸,聆听着身后的动静。
敌人的两名士兵正持着枪在小树林子搜察,正一步一步向石头所在的这棵树靠近。石头有些紧张,汗珠从脸颊滑下,滴到了地上。随着脚步声的越来越近,石头闭上了眼,心跳随着脚步声的靠近而加速跳动,心想敌人再靠近一步,他就不顾一切开枪,哪怕只有一发子弹!
还好,两名士兵没有继续前进,他们环视了一下四周,往后走了。石头深深地呼了一口气,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好,就是现在,敌人打盹了!石头不顾一切地狂奔,急促的奔跑声惊动了敌人,敌人手里的枪吐出了火舌,一颗颗子弹呼啸着向石头射去。石头心里只有一个字:跑!跌倒了爬起来再跑,再跌再爬起来再跑。这样,石头跑过一座又一座山丘,把一名名土兵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当石头跑上这山丘时,再也忍不住了,倒在了松软的草地上,尽情呼吸这新鲜的空气。与此同时,身后又响起了脚步声。
石头一骨碌跳起来,拔出枪来。几乎同时,后面那人也拔出枪来,两人拔枪对峙。
石头看清楚了那人,是敌人的一名普通士兵,脸上尽是掩饰不住的倦意。石头一方面佩服这名士兵的耐力,竟然能够追上他;另一方面,石头从这名士兵的握枪的姿态、神情上判断出他是一名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老兵,石头为自己的生存而担忧。石头暗暗盘算着,枪里的一发子弹已经足够让对方毙命,况且石头也深信,他的枪法足够精湛。石头下定决心,闭上了眼。枪响了。
嗯?!石头睁开了眼,对方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可自己还没扣动板机呢!不解的石头回头一看,原来是闻讯而来的另一支增援部队前来击杀了那名士兵。
那支部队的队长听完了他的叙述后,揶揄道∶“把枪扔过来我看看,那颗保护着我们英雄出生入死的子弹是怎样的!”弹夹退出后,众人,包括石头在内,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那支枪,没有一颗子弹……
第10篇:只有音乐,没有战争
天空一碧如洗,几朵白云调皮地上下翻飞,一片祥和,几只小雀在行道树上婉转低鸣,时有微风拂过,带着淡淡的清香,一片宁静。
一位音乐大师踏着这片定宁静祥和之土,赶往一支军队驻地,按照约定,他要给那支凯旋归来的军队谱曲。
从理论上讲,应该歌颂军官讨伐胜利的丰功伟绩,没错,那支军队把邻国打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十日之内就一炮打平了敌国司令部,几乎全歼敌军。那支军队犹如杀戮机器,所过之处,满目疮夷。
且不说军队,那军官格雷勒是一位少有的军事天才。什么包抄,围敌打援,什么的玩得一套一套的,玩得人家总司令恨不得吐血三千丈。
再说舆论,那天一炮打平敌军司令部时,举国沸腾,全国人民奔走相告,高兴得跟过节一样。如今的教材上都写满了对这次战争的支持,对格雷勒的歌颂。
由此可知,不论从哪个方面讲,这首战争之曲,要写得慷慨激昂,写得热血沸腾,鼓舞人心。音乐大师这么想着。
主意即定,音乐大师便加快了步伐,作为一个音乐大师,忙得不可开交,谱完曲子还有一个记者招待会,下午又有一个音乐演奏会……
行至拐角处,忽地见一们衣衫褴褛的瞎眼男人在拉二胡,瞎眼男人看起来不是内行,二胡拉得时而宁静时而急促,时而奔腾最后又无尽哀伤,调子变化得十分生硬,刚刚还是鸟语花香,莺歌燕舞的,到了后来,一下子就变成了狂风骤雨,电闪雷鸣。根本没有作为音乐该有的韵味。
简单地说,此乃噪音也。
不过那位音乐大师不介意这些,更别提上去为他指点迷津了。在这种繁华的大都市里,站在街头拉二胡,充其量乃讨钱耳。
讨钱归讨钱,不过那瞎眼实在有碍观颜,音乐大师便从隔壁商店里买了一个墨镜给他。
在递墨镜时,音乐大师不经意地看了看他的脸,忽地,他的心一阵颤栗,他研究过医学,这双瞎眼,是因为撒了石灰!
可为什么有人会自己给自己的眼睛撒石灰?博取他人的同情?不对,这些玩得太过火了。他害?用生石灰害人,人又没死,应该抓得到人啊,那就只有一种情况,自戗!
身为大师,就善于从点点滴滴中抓住细节谱曲,说不定能从这位瞎子身上谱曲呢,音乐大师想。
音乐大师开始静静地倾听那“杂乱无章”的曲子。
虽然这音乐几乎没有章法,好在音乐大师是个懂行的,几遍下来,也听懂了许多。
这位来自战败国的男人估计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一首他即兴杜撰的曲子,居然颠覆了这个国家人民的思想。
音乐大师听懂曲子这后,先是眉头拧成了一团,不停地搓手,像牙疼似的“咝咝”倒抽冷气。忽地,他猛地一拍手掌,恍然大悟似的,也顾不上什么风度、仪表了,飞快打了个的,一上车,便对的哥喊了声:“用最快的速度!我付三倍的价钱。”
的哥刚开始还真皱眉头,一听“三倍”二字,不禁心花怒放,利欲熏心的司机便开了外挂——“红灯无限闯”,闯了几个后就被交警拦下了。
拦下了怎么样?交警探头往车内一瞧,就呆住了,好家伙,本国首席音乐大师,虽已70高龄仍独领乐坛风骚的大师!目的是为本国最伟大的军事家谱曲,自己只是一个小小交警,就红灯这点芝麻大点的事,你还把人扣了不成?这么厉害的人物,出事了你担待得起么!
没办法,咱还是乖乖放行。
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了军队驻地。
驻地里人场鼎沸,土兵们在高谈阔论着:
——你知道么,我只带了十个人,就歼了敌军三十余,还洗了一个村庄。
——哇,你好厉害!
——那算什么,我独自一人潜入敌营,一枪刺杀了一个营长,趁混乱,丢了几把火,把周围的房子给点了。
——切,我一炮打平了人家司令部,还顺便废了那个城!
——高人!
音乐大师走一前来,一位士兵立即把他引到指挥官处,指挥官看起来满面春风,笑着指着地上那些乐器:“瞧,这是小提琴,这是钢琴,还有吉它,先生,只要你愿意,你用什么演奏都行。”
音乐大师的目光在这里游动了半天,终于锁定在一个布满尘士的二胡上,他把二胡拿起。
指挥官不悦地说:“哦,这是从敌国抢来的,这玩意只有敌国的贱民才用,别沾污了你的身份。”
音乐大师没有理他,昂首阔步地军营这中。他伫立在太阳之下,金色的阳光缓缓倾泻而下,古老的二胡染上了暗金色彩,显得庄严而华丽。
今天,他要用这敌国“贱民”的二胡,演奏一曲“凯旋”的曲子,来表彰他们“丰功伟绩”的曲子!
军营里飘起了袅袅琴音。
那些音符仿佛有着魔力一般,它们欢呼着拥进士兵的耳朵,士兵们微闭起眼眸,仿佛陶醉在音乐所构设的图景中……
——在碧绿的草地上,一位风流倜傥的年轻人在拉二胡,草地上辅满了金色的阳光,悠长的琴声和着微风在空气中荡漾,令人心旷神怡……
——防空警报毫无征兆的拉响,坦克大军轰隆隆地碾了进来,两国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火拼……
哦,二胡一阵酸涩的抖动,吐出一串哀伤的音符,昔日十分明确光明媚已不见……
——夕阳如血,格雷勒大军开始疯狂屠杀,留下无数尸体,萧瑟的北风胆战心惊地低吼着,焦黑的斗截树上还有乌鸦报丧似的哀啼,血红色如同决堤的江水,一股脑地穿过他的肌肤,直捣五脏六腑,他捂住眼睛,不想看……
——他为了精忠报国可弃乐投戎,可他薄弱的力量无法扭转那两国兵力的悬殊,他们只有节节败退……
哦,二胡声变得越来越尖锐、短促,沉重的磨擦声似乎带着紧迫……
——他们已无路可退,在格雷勒强大的攻势下,他们已退到了他国着府,红旗在狂风中漂浮不定,格雷勒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这将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只是在格雷勒手里垂死挣扎……
——他们毫无疑问地败了,败得干干净净,当他走投无路逃回城中时,蓦然回首,只见总司令官像鸟一样在楼顶作飞翔状,忽地像流星般坠落下去了,他捂住眼睛不想看……
——他的手刚放开,就见对方陈中一声炮响,昔日宏伟庄严的司令部如同醉汉一般舞起了滑稽的华尔兹,东倒西歪的舞步忽地戛然而止,紧接着便冒出一团深蓝色火焰……他再次把眼睛捂住。
——待他张开眼睛时,原本富丽堂皇的国都变成了人间炼狱,满目萧然,他再次闭上眼睛。
——千疮百孔的家乡已无法生存,他碾转到了他的敌国。满大街上挂着格雷勒的巨幅海报,哦,那个杀人不眨眼的格雷勒开着威风凛凛的军车来了,人群潮水般地涌出,为格雷勒大唱颂歌。哦,那个洗村子的,那个杀人放火的,那个一炮轰平司令部的……都成了楷模!
——他觉得头晕眼花,四肢无力,这一切,他再也不想看见,永远不想……
二胡发出灾难性颤音……
——他向眼里撒了把生石灰,以致于他疼得打滚,哦,谢天谢地,那个罪恶的世界永远在眼前消失了,没有光明的世界重新上演起了鸟语花香。
——因为生计他上街乞讨,他用那沉重的二胡一遍一遍演奏着酸甜苦辣……
一曲终了……
军营里一片肃静,千千万万个士兵垂着默立,国旗都没有骄傲地飞来荡去,而是把头压得低低的。通灵性的鸟儿们已闭上了嘴,只有心情激动的乌鸦时而吐出一串嘶哑的鸣叫,仿佛在申诉什么。
万籁俱寂,只有那申诉般的叫声传得很远很远……
几乎是一夜之间,这首曲子就造成了轰动!格雷勒的巨幅海报三天这内就消失得干干净净,格雷勒自认罪恶滔天,把一半家产都捐给了那个战败国。
第四天,若干音乐家正襟危坐在一个豪华的会议室里,忽地播放起上次为格雷勒演奏的曲子,人们便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了。
——你说这曲子叫什么好呢?
——叫《战败国》?
——叫《战争的破坏》?
……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声鼎沸。
“够了!”
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站起,那黑发早已被智慧染白。他一字一顿地说:“这个曲子的名字,叫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