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3-09-16 12:23:24
第1篇:中华好家风
每个家都有自己家的“家风”,有的更是让我们如雷贯耳。比如,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家风是“重视学习,与人为善。”教育家傅雷教导孩子要“德艺俱备,人格卓越”。·······成长中,家风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存在。好的家风会引导我们健康成长。
中华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代人才辈出。身为中国人,兴我中华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良好的家风会帮助我们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且能学以致用。
在我们家,妈妈也从小教导我要上进、正直。听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很难的。“上进”中的“进”,是进步的意思,只有努力才能进步呀!“正直”,就更难了。记得有一次,家里带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去吃火锅,我和小伙伴先吃完就到门口广场去玩了。看到一家小朋友玩沙子的地方,可是要收费,我们身上都没有钱呢!我的朋友就提议我们趁收费阿姨不注意时偷偷溜进去。当时我很纠结,呆呆地站在原地想了好久,最后还是说:“不要了!”可是,我朋友没忍住还是进去了。我想了想还是跑去告诉了收费阿姨,一起把我的朋友带了出来。我的朋友也因此跟我绝交了。这件事让我伤心了很久,但是,我并不后悔!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我做得对不对呢?要是你们遇到这样的事,你们会怎么做?让我们在好的家风下努力学习,共同成长吧!
第2篇:传承优良家风,继承优秀传统作文750字
什么是家风?我认为家风是一个家庭经过长时间积累下来的一种好习惯,好习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好的习惯形成需要好的家教家风,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优良的家风彰显出一个家庭的精神面貌,可以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从《传承优良家风 争做时代新人》这本书中感悟到家风的重要性,其中《司马光取字》这个故事使我印象尤为深刻。
小时候,司马光想吃青胡桃,可却剥不开皮,于是他就叫女仆帮他剥,这一幕正巧被司马光的父亲看到了,后来他姐姐问是谁剥的?司马光说:“是我剥的。”司马光的父亲刚好听到,便训斥了司马光,说我都看到了不是你剥的,小小年纪就撒谎骗人。司马光便知道自己错了,于是改正过来。并用君实作为自己的字,提醒自己时时处处要诚实。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记得有一天我放学回到家,一放下书包就跑出去玩,被爸爸看到了,问道:“你作业写完了吗?”我因为自己没写完作业,便撒谎说:“今天没有作业。”爸爸的表情立马变得严肃起来,说:“小小年纪不学好,学骗人,你们老师和我说了今天是有作业的。”我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爸爸冷静下来,便耐心的与我说:“你不能骗人,骗人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我们要学会诚实守信,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知道了吗?”我羞愧地低下头,小声说道:“我知道错了爸爸,我会改正过来的。”从此以后我便下定决心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爸爸的教育让我懂得了做人要诚实守信。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传承优良家风自古有之,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继承优良家风,并把诚实守信、善良、不怕困难、自强不息、爱党爱国等优良家风传承下去。
家风纯,社风才正。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好家风是其根源。只有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才能滋养出更多好的品格和作风。一个民族拥有好的品格和作风,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和谐安定、繁荣昌盛!
第3篇:我家的好家风作文500字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我家的好家风是勤劳和守时,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守时是诚信的一种表现。
我家最勤劳的就是妈妈。每天早晨,天还没有亮,妈妈就早早的起床准备早饭,我和爸爸还在温暖的被窝呼呼的睡着大觉。等我醒来,妈妈已经做好了美味可口的饭菜。每天妈妈都要上班工作,但是她好像有三头六臂,一个人把洗衣服、扫地、拖地、做饭这些家务活全干了,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妈妈一直辛勤的照顾着我们的家,我感到特别幸福。
我家最守时的就是爸爸。爸爸每天上班都会提早到单位,每次开会都会提前十分钟到会议室,他说遵守时间是工作的第一要求和基本礼仪。在家里,爸爸像一个小闹钟,一直在我耳边提醒我“快点,快点,时间快到了,再磨蹭就要迟到了”。我满不在乎的说“不就是几分钟嘛,迟到就迟到呗”。爸爸严肃的对我说“时间是最宝贵的,干什么事都不能磨磨蹭蹭、慢慢吞吞,要有时间观念”。我也耳濡目染,学着爸爸,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
家风是每个家庭的“正能量”,也是社会的“正能量”。一个好家风是家庭的航行灯,我们每个青少年都要秉承家风,代代相传,我们的家、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和谐、更幸福。
第4篇:好家风伴我成长450字
家风是的言传身教,是长辈的一生叮咛,一句嘱托,是一直根植于我们的心灵深处从未割裂的精神传承。我的爷爷、爸爸、妈妈都是教师,他们经常教导姐姐和我,一定要知书达理,所以我从小是闻着书香长大的,每当茶余饭后总能看见爷爷带着一副老花镜,手拿一本泛黄的老书在读,而妈妈更是注重我读书习惯的培养,在我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妈妈就买了相当数量的古诗、儿歌之类的的小图画书,不厌其烦的读或讲给我听,和我一起背诵,每天睡觉前都会给我讲睡前故事,我总能在妈妈甜美的声音中进入美妙的梦乡,梦中会迈进匡衡寒酸的小屋,为他送去一盏明灯;梦中还会走进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为卖火柴的她披上一件棉衣,后来,我开始自己认字,喜欢上了系列阅读,每天看书成了我最快乐的事情,值得一提的是,妈妈知道我爱看漫画书,就为我借来了一套《漫画中国历史》,内容是从上古三皇五帝一直到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将王趣事,从此,我的兴趣又移到了历史上,经常想象着自己穿越时空,来到哪个朝代,做着哪件益事。
感谢爷爷,感谢爸爸传承了我这样的李家家风,感谢妈妈让这个家风在我身上继续传承。
第5篇:中华好家风--勤俭节约作文650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古训仍在心头索绕。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我家的良好家风。
小时候,看见姥姥在缝补一件旧衣服。我就好奇地问姥姥:“衣服已经旧了,怎么不买件新的呢?”姥姥说:“衣服虽然旧了,只要洗干净,缝补好,还可以穿。”还给我讲起她们小时候,家里穷,一年才能有一件新衣服,她都会当宝贝一样爱护,破了、旧了,缝一缝,补一补,继续穿,小了就留给弟弟妹妹穿。这时,姥姥还在念叨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姥姥语重心长的说:“你知道吗,咱们敬爱的毛主席,在会见外宾的时候,就穿了一双带补丁的袜子,他的秘书让他换一双,主席当时就说:只要洗干净就好,就是尊重。”
这时,我想起因破了一个小洞,刚要被我扔掉的袜子,“姥姥您帮我补补吧,还能穿。”于是姥姥拿出了她那补袜神器,姥姥说它叫“袜板”,将袜子套在上面,一针一线的补起来,我认真的看着,姥姥说,这个“袜板”她已经用了50多年了。看着姥姥的“宝贝”,我惊讶极了,用了这么久,“袜板”已经被磨得光亮无比。不知道,姥姥已经用它修补过多少袜子呢?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小心思,拿出姥姥的袜子,几乎每一双都修补过,洗的干干净净,整齐的摆放着。
穿着被姥姥修补过的袜子,感觉心里暖暖的,我开心的抱住了姥姥,姥姥笑了。还把它送给了妈妈,继续传承……
勤俭节约不仅能积累财富,还能培养我们少年儿童奋发向上的品质。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也是我家的良好家风,我将继续传承下去。
第6篇:家风
放学后,坐在妈妈的电动车上,我想起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就问她:“妈妈,咱家的家风是什么?”妈妈笑着说:“你回家你仔细观察就知道了。”
刚进门,香喷喷的饭菜都摆在桌上,奶奶在一旁就笑眯眯地喊:“饭做好了,赶紧来吃饭吧。”我迫不及待地把鞋子一扔,抓起筷子就要吃饭。“等一下,”妈妈叫住我,“鞋子不要乱扔,把鞋子收到鞋柜,并把其它拖鞋摆放好再吃。”“为什么?”我不服气地问,“那几双拖鞋又不是我的。”妈妈一愣,我也赶紧住嘴,整个家庭气氛异常安静。
这时,奶奶走过来拍拍我的头,缓声慢语地说:“你不是家里的一份子吗?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只做我自己一个人的饭,不管你们了。”我看看奶奶,看看妈妈,又看了看桌上美味的饭菜,心里一颤,默默地收拾鞋柜与拖鞋。妈妈走过来说:“你不是要了解家风吗?一家人不计较,互相帮助,就是咱家的家风。”
晚上我兴致勃勃地拿起一本书,刚看了一会,妈妈走过来说:“七点了,到练习古筝的时间了,赶紧绑指甲吧!”哎,听到古筝两个字我就烦,每次练习后我的胳膊都能酸几天,上次我练古筝时还打到了指甲,那钻心的疼我还记忆犹新呢。可是没办法,自己选择的兴趣爱好含着泪也要坚持,我绑好指甲开始练习,先弹奏《井冈山上太阳红》中的小快板,让手指先活络一下,然后再把《春到湘江》的曲子分段练习。一个小时后,我开始今晚终极挑战——把《春到湘江》全曲完整演奏一遍。这首曲子很长,有七分多钟,不知道我是否能坚持下来一遍过。妈妈在旁边为我打气:“加油,练习了这么久,你一定可以!今晚成功了就离十级证书又进了一步!”七分多钟后,我终于弹完了,一遍过,我成功了。妈妈满意地说:“你弹得很流畅,也有感情。这也是我们家的家风——有毅力,能坚持!”
为家人多付出,做事能坚持,这就是我家的家风。
第7篇:传承好家风 争做好少年作文950字
良好家风是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一个良好的家风,就有一个良好的家。我家有很多好的家风,虽然没有写在纸上、贴在墙上,但是却印在我的心里,深深影响着我。令我印象最深的家风就是节约用水。从小爸爸妈妈都会告诫我,洗手洗脸的时候,水龙头不要开得太大;用洗手液洗手的间隙,要把水龙头关掉;没有用完的水,可以用来浇花,而不是直接倒掉。
爸爸还告诉我,我们国家是一个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国家,特别是在我们国家的西部,天气干燥、荒漠遍布,更加缺乏水资源。爸爸还告诉我,在他小的时候,没有自来水,都是靠天吃饭,仅有的水都是从大山深处的泉眼里一桶一桶挑回家的。碰上大旱之年,连平时洗澡的水都没有,很多人一年连一次澡都没洗过。听爸爸讲了这些,跟现在自己所处的环境对比,我更加懂得了要珍惜每一滴水,同时我也会教育和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不浪费任何水。
还记得我小时候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和表弟一起玩,我从外面玩完回家。因为手刚抓完土,比较脏,所以就去卫生间洗手,结果当我打开卫生间门的那一瞬间,我呆住了。原来,我的表弟在卫生间玩水,而且还把水弄得满地都是。看到这一幕,我十分心痛,便把弟弟叫来,指着卫生间地上的水问道:“你知道水有多么珍贵吗?玩水可以,但不能浪费水啊。你浪费的这些水都可以救活那些缺水地区的好多人了。别看我们现在自己用水是足够的,但其它缺水地方的人不够用水了。所以,你不能再浪费水了。”弟弟红着脸,知趣地答道:“我以后再也不浪费水了,我一定会节约用水。”
今年这个暑假,我来到甘肃老家探望爷爷奶奶。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常年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听爸爸说这里就是他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在爷爷奶奶家生活的一个月时间里,我亲眼目睹了爷爷奶奶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奶奶家门前有一个小菜园,里面种了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奶奶把平时家里洗完菜和水果后的水,并不是直接倒进下水道,而是倒到一个大桶里,等大通里的水满了,爷爷会把大桶里的水提到外面小菜园里来浇地。而平时不适合浇地的其它废水,也会收集起来,用来冲厕所。这样就做到了水的循环利用,真正节约了水。听说日本就发明了这样循环用水的节水马桶。
除了节约用水,我们家还有不剩饭、不浪费粮食、不乱扔垃圾等一些好的家风。我一定要传承和发扬这些良好家风,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第8篇:我的家风故事
看到老师给了这样一个题目,我就一直在想我的家风是什么呢?
回到家里吃过晚饭,我依旧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心里却还在想:我的家风是什么呢?妈妈的声音传了过来:“你写完作业了?”我没动。眼前的电视被关掉了,“你现在应该做什么不知道吗?”唉!这句话我从上幼儿园时就听的耳朵出茧子了,去写作业吧,“老毛病了,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什么,记不住吗?”---这不就是我的家风吗?
从小在我写作业的时候,电视从不开着,也没任何杂音打扰我,每次都只能是写完当天作业才可以看电视或玩手机,小学以前不管是春夏秋冬,每天晚上8点是必须睡觉的,想玩门都没有,现在初中了也只能写过作业就睡觉,只有周日才可以自由,原来父母想让我养成:认真做事规律科学的好习惯。
又想起来,每次家里来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们也是热情招待。各种长辈来到我家妈妈总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总是在各位长辈的面前。有时候妈妈忙着做饭,嗯最后轮到她吃的时候,好吃的菜已经快被我们吃完了,留给妈妈的只剩下了一些边角料。现在想想,这就是我们的家风之一:尊老爱幼,礼让待客。
这样想起来我仿佛记起了许多,我们全家人有时候在一起讨论事情,共同看电视节目,欢声笑语。这也称得上我们的家风。
我从来听不到父母说别人的坏话,他们只是在认真的做自己的事情,这也是我的家风之一:做有益的事,做坦荡的人。
这时我忽然明白:我的家风正符合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只有主动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才能体现这一点。
孔子提倡仁者爱人,用一颗仁爱的心去对待别人。也会换来别人对你的回报。
所以让我们共同行动,让世界早日“仁爱”起来!
第9篇:我的家风故事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避风港,我们可以把它比作成一棵树的树杆,而家风就是那棵树的茂盛的树叶,一个家有良好的家风才是最完整的,这家风是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家庭里,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在家里没有制定明令的家规家训,但在他们的一举一动中却言传身教,它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了大有可观的两点:以真诚待人,以品德服人。
就像朱熹所说的那样: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无而水金木土无待是生者。言而有信早已成为我们家训中的一条,它像红绿灯一样,无时无刻地告诉我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不该走。
记得有一年夏天,天气太热了,大地被太阳烤得直冒烟,那些小草忍不住太阳的暴晒,叶子都卷成了细条,全身都像散了架似的,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热啊…热啊!”别的小朋友又是吃雪糕,又是吹风扇。而我却只能告诉自己:心静自然凉。可心里越想越烦,越想越热……人在屋里,其实心早就飞到外面小朋友拿着的雪糕棍儿上去了,嘴馋的我只好厚着脸皮和妈妈要钱买雪糕吃。我不好意思地走到妈妈面前:“妈妈,我想吃雪糕。”妈妈听了,只见她在自己的围裙口袋里掏出了五元钱,我瞧瞧,没错,是五元,就又蹦又跳得去小卖部了。
我推开小卖部的门,只见平日能说会道的郭阿姨不在,迎面而来的是一位双目失明,已是豆蔻年华的大姐姐,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那位大姐姐说话了:“要点儿什么呀?”
“我要冰棍。”
大姐姐笑笑道:“小朋友,冰柜在那里,你自己拿吧!”说罢,大姐姐指了指冰柜的位置。
随后,我打开冰柜,正准备要拿时,一个坏想法油然而生:既然这位大姐姐看不到,我多拿一支,她不也不知道吗?但转念一想:妈妈说这样不对…不行,不能拿。但我想多吃一支,怎么办…不行…不能这样…拿吧!我还是没有经受住多吃一支的诱惑,果断地又拿了一支!
“拿好了吗?小朋友?”
“好……好了,给你钱!”我的心咚咚直跳,把钱轻轻放到桌子上,依旧付的是一份的钱。
跑进屋,妈妈见我拿了两支冰棍,问道:“怎么会有两支冰棍?"
“这……这是……姐姐……送的……好心……送的!"我心虚地答道。
“送的?真的,你说的是实话?”妈妈见我吞吞吐吐的样子,怀疑的眼神盯着我。
见妈妈这样问,我知道事情肯定是瞒不住的,只好把实情说了出来。
妈妈知道后,并没有劈头盖脸地指责我,而是和颜悦色地对我说:“孩子啊,你有令人羡慕的年龄,你的道路应该是金光灿灿的,妈妈虽然没有文化,但没忘记做人的根本,其实在财富和利益面前,有一颗真诚不贪念的心才是最重要的,妈妈希望你把钱还给姐姐,希望通过这次的错误,你能认识到做人的根本,快快乐乐地健康的成长,去获取你光明坦荡的未来,孩子,你能懂吗?”
听了妈妈的一番话,我恍然大悟,原来诚实才是最重要的。于是,我奔跑着去了小卖部,把钱还给了姐姐。回来的路上,我心里踏实了很多,没有了先前的燥热和不安,感觉到一阵凉爽和轻松!
父母用自己的所作所为,教育着我们,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之光代代相传下去,让自己的子子孙孙,去实现人生的两大财富:诚信,善良!
第10篇:家风家训代代传
我曾经听过“家风”、“家训”这两个词语,于是我便好奇的问爸爸妈妈,我家的“家风”“家训”是什么?但是他们并没有直接回答我这个问题,而是和我回忆起了以前的往事。
在我三年级的时候,住在农村的爷爷奶奶搬到县城来了。搬家的时候正好是在冬天,天特别,租的房子还很脏,爸爸妈妈每天还要倒班上班,遇到爸爸晚上七点下班的时候,他回来就直接去爷爷房子帮忙打扫卫生了,一干就干到很晚,每次爸爸回家我都已经上床睡觉了。第二天,我问爸爸,昨晚什么时候回来的?为什么每天都收拾那么晚呢?早点回家不可以吗?爸爸每次都会耐心的告诉我,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他们干不了太多活,作为他们的儿子,我有责任有义务去帮助他们,毕竟他们辛苦了一辈子,把我拉扯大不容易,现在老了,我也得像他们小时候照顾我那样去照顾他们,要懂得感恩,懂得孝顺。后来,在以后的生活里,我慢慢的理解了爸爸说的话,百善孝为先。
姥姥家在农村小镇里有个商店,每次放寒暑假我都会去姥姥家住些天。商店每隔几天就会订批货,第二天送货员叔叔就会把姥姥订的货送过来。有次送货正好我在跟前,我看姥姥的进货单子里有一个巧克力,每盒进价是4元钱,卖价是5元钱,我心想,这么一大盒才卖5元钱,有点太少了吧?我就偷偷摸摸的把卖价签的5元改成了6元,心想这样姥姥就能多挣点钱。后来被姥姥发现了,就把我叫过去了,问我,是不是你把价钱给改了?我也很诚实的告诉了姥姥,是我改的,我看这么大盒卖5元钱太少了,6元钱也很值,所以就改高了1元,这样你还能多挣点钱。姥姥听完我的话,摸着我的脑袋说,孩子,咱们开这个商店确实是为了生活,但是我们不能为了自己就欺骗大家,什么东西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不能胡乱加价的,那样就没有诚信了,我们做人要讲诚信,那样大家才会信任我们,你还小,以后大了就知道什么意思了。现在我越来越明白了,做人一定要诚实守信。
我的小姨是一名护士,每天都会很晚才下班。忙的时候连一口热乎的饭菜都吃不上,特别是最近两年的疫情原因,她还会经常加班。有时候我就问小姨,为什么要这么拼命的工作呢?小姨告诉我,既然我选择了这份职业,就一定要尽职尽责去完成,身为一名医护人员,我要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给我的任务,精心去照顾好我的每一位患者,这是我应有的医德。我听后明白了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要遵守规则,认真做事。
吴趼人曾说过“家和万事兴”。是啊!家庭不和谐,哪来的万事兴啊!在我们这个大家庭中,我听不到大家的吵架声,看不到不和谐的画面,每次我看到的都是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体贴温馨而又幸福的情景!
好的“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的核心!虽然爸爸妈妈没有明确告诉我答案,但是我通过每一件事情知道了,我家的“家风”“家训”是什么,它是“孝、诚、守、和”这四个字。我要严格遵守这四字“家风”,把中华民族的美德传承并发扬光大,让我们一起创造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