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3-09-16 11:00:29
第1篇:南京,南京
黑白的画面,压抑的音乐,古老的信封早已泛黄,无言地述说着尘封的耻辱——南京大屠杀。
片头的第一个人,闭着眼,静静地躺在地上了很久,似是失去了生机一般。一旁的人呼唤了他,他才反应过来,站起身。一旁的人叫他——角川。
角川是日军中不起眼的一个,但他并不普通。他是善良的,也是有人性的。
他曾无意中杀了人,当时,他几近跪下,眼里是震惊与不敢置信,口中不断地喃喃:“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他从未想过杀人。在残忍的屠杀中,他的内心是茫然的,也是纠结的。
后来,姜老师被捕,姜老师被日本兵拖着路过角川时,回头用恳求的眼神看着他,"shot me! ”。一声枪响,姜老师倒下了,是角川杀了她。他举着枪,神情痛苦。但我想,他一定不后悔,因为他更清楚,被带走对于姜老师来说,意味着什么。
片尾,他放走了老赵和小豆,仍是一声枪响,不过,这次的枪口对准的是他自己——他自杀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不断地冲破了他的人性底线,而他却无力去改变。他尊重任何人,无论是战俘,还是慰安妇,但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走向深渊。当活着是一种煎熬,那么死亡便成为了唯一的救赎。那年,角川只有28岁。
在战争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有人活了下来,并成为了这场战争的有力佐证,就像小豆。有人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但终究抵不过残酷的现实,在自我的肯定与否定中,不断地循环往复,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就像角川。但有人在战争中迷失了自己,自我放逐,显现出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如部分日本士兵。
电影里,“角川”看到日本士兵们聚在一起唱着歌,跳着舞,还帮同伴们搓背,互相聊着自己母亲的拿手好菜,他们何尝不是平凡的普通人,他们有自己在意的人,他们会哭,会笑,会痛,也会累。那又是什么改变了他们,让他们烧杀抢夺,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而不再有丝毫的同情心?一次又一次血腥的屠杀,似乎已经激发出了他们人性里恶的一面,或者,叫做兽性。他们对于鲜艳的血红色已经麻木,甚至因此而感到兴奋。他们近乎疯狂地收割着人们的生命。也许,他们已经在无形中成为了“兽性机器”。
但中华民族是不会束手就擒的,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儒雅、文明已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但同样,不屈与坚韧也一直流动在我们的血液之中。
在一次屠杀中,日军要求坐在地上的人们站起来自己向前走。四周安静的可怕,尽管日军在一旁用枪支威胁,仍没有一个人起身。也许过了一分钟,也许过了一个世纪,陆建雄起身了,他走的很平静,平静的让人发慌,但从他的眼睛里,仿佛能看见一只嘶吼着咆哮着的野兽!在他身后,接二连三地不断有人起身。不知是谁起了头,“中国不会亡!”“中国万岁!”等声音此起彼伏。毫无预兆的,日军开枪了。随着枪声响起,人群像多米诺骨牌似的一个个倒下,但没有一个人退缩。
不知过了多久,日本士兵离开了,只留下成山的尸体。小豆缓缓地从尸体下爬了出来,脸上沾满了灰,茫然而又无措——陆建雄在枪林弹雨中,用血肉之躯为他建立了一个安全的屏障!与日本士兵截然不同的,这就是人性里的善啊!说来简单,可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呢?为了利益,亲兄弟尚会刀剑相加,反目成仇,但在这里,只是并肩作战了几天的“战友”!
人性本善,可一念为善,一念为恶。守好本心,方是正道。
第2篇:废墟中的小孩
这张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时,被一位日本记者拍的真实情景。
上海火车南站一分钟前还是好好的,人山人海,可是一分钟后变成一片废墟。在一位小孩和他的爸爸妈妈正在逃跑路上,他的妈妈一边跑一边哄他,因为他一直在哭,他的爸爸对她妈妈说:“你直接抱着他跑,不要哄他了。”突然,一枚大炸弹从天而降,炸到了他们的后面,他的爸爸不知道炸飞到哪里去了,他的妈妈血肉模糊,全身上下全是血,但他的妈妈不惜一切,用手扒开一片片铁片。然后,他妈妈用全身的力气把他推到了安全区,那里虽然是废墟,但是没有炸弹却空无一人,因为人都被炸死了,就这样那个孩子一直在废墟中哭。
想到这些,我真恨那些日本侵略者,?毁了多少个幸福的家庭?他们让多少个孩子失去父母?没有关爱,变成了孤儿只能流落街头?想到这里,我觉得我们好幸运呀!现在的生活在一个无战争和谐的年代里。比那些在战争中的孩子,幸福多了。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生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亲人,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第3篇:哭泣的孩子
大家还记得1937年8月28日那一天吗?那天,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又一次在中国人的脸上写下了“耻辱”二字。
那一天,上海火车南站还是像以前一样繁华,人群川流不息。突然,天空中盘旋着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像凶狠的老鹰不断发出“嗡嗡”的声音。一枚枚炸弹像雨点一般滴下来发出轰隆隆的声音,顿时硝烟四起。上海火车南站一片狼藉,人行天桥七零八落摇摇欲坠,平整的地板也炸得凹凸不平。
一个小男孩坐在废墟里,他一脸惊慌,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都是灰尘,还张着大嘴拼命地哇哇啼哭着,连脖子脸上的青筋都露出来了。这可怜的孩子是在拼命用哭声寻找自己的爸妈。
终于,小男孩爬到了妈妈身边,看到妈妈一脸鲜血,小男孩赶紧伸手帮妈妈擦拭。妈妈从牙缝中挤出“孩子”两个字后,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个小男孩顿时又号淘大哭,他的嘴张着,仿佛在呼吁着什么。啊!我听见了,全世界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
他憎恨战争,渴望和平!他希望有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战争,只有欢乐,只有和平!
第4篇:抗战精神永存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60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血火淬炼的抗战精神,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
60年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处于又一个关键时期。伟大的抗战精神昭告我们: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不仅能击败任何外来侵略,而且必将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爱国主义旗帜下的大团结、大联合,既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首要前提,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68年前的盛夏,全面抗战的烈火点燃。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工农红军不计前嫌,进行改编,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挥,迅速开赴抗日前线。
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
抗联将士活跃在白山黑水,回民支队让日军闻风丧胆;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等救亡组织纷纷成立,不同党派、团体捐弃旧怨,共赴国难。台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华侨认购国债、回国参战……全民抗战的大潮让侵略者“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妄言彻底破灭。
“民族大团结是抗战精神的核心。”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主编荣维木认为,这既是抗战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抗日战争的重要经验。“民族生存需要它,民族发展需要它,当前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华民族,更加需要它!”
慷慨赴死、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是抗战将士留给后人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国难当头,英烈辈出。从杨靖宇、彭雪枫,到佟麟阁、张自忠……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1937年,日本年产钢580万吨,飞机1580架、坦克330辆、大炮740门。而当时的中国,钢的年产量只有4万吨,军事工业薄弱,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
这又是一场让侵略者胆寒的战争: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中国以伤亡3500万人的惨重代价,最终打垮了骄横一世的日本法西斯……
艰苦的磨难,压不垮中国人民;残暴的敌人,只能激发起中华民族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
淞沪会战、忻口太原之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和徐州会战、保卫武汉……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奋起抵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武装,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8年抗战,中国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伪军118万人。
爆炸英雄李勇、女战斗英雄吕俊杰、神枪手李殿水……60多年前出版的《晋察冀画报》,记录了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英雄顽强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确保了全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军事经济学院政治教研室教授王松说。
抗战的历史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勇前进,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抗日战争究竟将如何发展?中国能不能取得全面胜利?---危亡关头,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沉重思考,灼痛中国人的心。关键时刻,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写就的《论持久战》等重要着作,系统阐述了全面全民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拨开人们思想认识上的重重迷雾。
国难当头,方见中流砥柱。8年抗战,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立场始终如一;全面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贯穿风云变幻的抗战历史。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武装抗日的爱国主义主张;1933年1月,毛泽东、朱德向国民党军队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建议;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第二天即通电全国,号召“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核心作用,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长期研究抗战史的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岳思平说。
冲破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胜利完成万里长征的4万名红军战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万名走出深山的游击队员组成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无数支抗日武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敌后,游击作战……到194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所抗击的日军,占侵华日军总数的75%,同时还抗击着几乎全部的伪军。
胜利的旌旗,浸透烈士的鲜血。8年抗战,敌后抗日武装伤亡60余万人。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伟大的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元素和更为丰富的内涵。这是一面旗帜,迎风招展,猎猎飘扬。这是永远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60年前,1945年8月15日,一个令中国人民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日子:日本无条件投降。
经过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无数人的流血牺牲,我们终于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是近代100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侵略取得的第一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振兴的伟大转折。
在这场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拼死搏斗中,中国人民表现出巨大的民族觉醒,战前的民族团结,万众一心,前仆后继,彻底打败了侵略者。
历史充分说明,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强国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正义,可歌可泣的战斗事迹,是他们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是他们浴血奋战于抗战的最前线,是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军民为抗日战争做出了伟大贡献。
太行山上,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指反法西斯,壮烈牺牲;狼牙山顶,五壮士舍身跳崖;晋察冀边区,雨来智取鬼子……
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那些悲壮义举,铁骨忠魂,历史和人民不会忘记。在我们中华历史上曾蒙受巨大的耻辱,给予人民沉重的灾难,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多少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而抛头颅,洒热血!大家抚摸一下胸前的红领巾,抬头望望血红的国旗,那井冈山上染红的杜鹃,长征路上烈火烧红的天空;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同志当年南征北战、重振中华的往事;红军时期宁死不屈的各位烈士,指挥战争不怕牺牲的杨成武,抗日战争时期那些坚信着“头可断,血可流,阵地不能丢”的英雄烈士们……就是他们,用革命先驱用鲜血、用生命给所有的人换来了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日子,立志勤奋学习,为建设绿色家园做好准备吧!
在抗日战争中,有多少民族英雄壮烈牺牲,虽然他们已经死了,但他们那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将会成为永久的丰碑,永垂不朽!
通过重温那一段悲壮、激越的民族记忆,使我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从此,我要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为建设泰安:“蓝天、碧水、青山”绿色家园做好全面准备。
第5篇:不能忘却的记忆
九月的中国,为英雄而歌。60年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中国划下了句号;60年后,世界各国持续了春夏两个季节的纪念活动,在中国这个当年的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又一次达到高潮。回首二战,回首德意日法西斯共同施于人类的这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回首这场以人类正义的胜利而告结束的战争,有太多的血火记忆和历史昭示,值得全世界共同珍藏。
鲜血和牺牲,属于全世界。死亡人数超过5500万,受伤人数超过1.3亿,历史上从来没有哪场战争,叠加了数量如此庞大的死亡和牺牲。在为二战的根本转折做出决定性贡献的斯大林格勒会战中,几乎每20秒就有一名苏军士兵牺牲;通向日本的要塞——硫磺岛之战中,7000名美军官兵阵亡于这个无人居住的火山小岛;淞沪会战最激烈阶段,中国军队每天要消耗整整一个师……正是这些逝去的生命,堆成了通向胜利的道路,砌成了让后人永远景仰的高山。
万众一心,属于全世界。战争,让反法西斯同盟中每个民族的精神状态都达到了众志成城的制高点。前苏联的工人走出车间,组成了一个个歼击营;100万英国妇女,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妇女志愿服役”运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乡村,都活跃着各种抗日队伍,他们原本是商人、演员、学生、农民……然而,当战争强加在头上的时候,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朝着侵略者迎头而战。
万众一心,超越了民族和国界。如果没有从莫斯科一路打到柏林的苏联红军,被囚禁的犹太人或许永远无法走出纳粹集中营;如果没有美军轰炸机对日军制空权的摧毁,亚洲或许又要添无数冤魂;如果没有中国战场以14年空前牺牲牵制强大的日寇,欧洲战场也无法集中兵力西线作战……在这样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种气势面前,孤独的法西斯注定失败。
曾经浴血奋战的反法西斯老战士们,同样属于全世界。更应该属于全世界的,是对和平的永远呼唤。曾经让全人类付出巨大代价的反法西斯战争,以战后60年世界大战的缺席,作为对人类的回报。但,这60年里,局部战争并未间断,地区冲突屡见不鲜,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以及形形色色的恐怖活动成为人类安全新的威胁。今天的日本,当年的战犯还在受到供奉,右翼分子企图为法西斯招魂的闹剧,仍在一幕幕上演……
60后的今天,和平,依然脆弱。我们需要记住那段历史,把血泪化为彻底的反思和行动。我们需要珍惜60年前人类在共同抗击法西斯的战争中所结成的战斗友谊、所凝聚的那种精神,把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力量延续到今天,延续到未来。这,才是今天人类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意义之所在。
第6篇:热爱战争作文
我想到战争时,并没有想到多么血流成河的画面,而从战争的破坏性背道而驰去想。
自古以来,“胜者为王”,从武力到智慧,都是经过这一点出发——战争,大家厌恶战争,是不能否定的,但人都是自私的欲望是源源不断的,从这一角度想,战争也是必要的。
战争,并不是单纯的危害,乱世出英雄。古代比比皆是:孔明刘备,才略过人;孙子兵法,叹为观止;毛主席周恩来也都是从战争中厉炼出来的精英。如此多的战争事迹,如此多的战后文明,给一代又一代幼小少年奉上一篇篇感之肺腑的精神洗浴洗涤,让一个个青少年得志在胸,让人领悟战火纷飞的英雄豪情。不是说我唯恐天下不乱,而是我热爱“战争”,热爱它对社会已经是一块必须的碎片,人人处安思危,共促进祖国建设以及发展,举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旗号”共创一个又一个辉煌,战争已经是对文明建设的刺激,而不是马革裹尸的惨景。在发展空前绝后的兴旺时期,是惧怕战争为前进的火花和力量,人人都将保卫祖国当志向,使每个国家都齐头并进,显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但是,并不是战争只是促进作用,人们对战争也有了间接的依赖,在我眼中如果世界上已经永远没有战争,世界只有和平与安宁,那估计世界要乱套,军人、保安、警察全部下岗;银行、保险、看管处全部倒闭;成群结队的人游手好闲,大批的枪支弹药与武器全部焚毁。。。。。在这种真正的“乱世”中,人类还会竞争吗?还会生存吗?答案是:不会。
结案陈词:只有战争才会给人类带来少许人口消亡,而没有战争时,人类灭亡。
当我们生活在现代,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平,维护和平。
第7篇:战争给孩子带来了痛苦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痛苦,特别是那些可怜的孩子。很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家园,成了难民。
我在课本上看到了一张战争照片,那照片上的景象我永远都忘不了。那是日本侵略者轰炸中国上海火车南站后的惨况。
照片的上方有着一座只剩下铁板的人行天桥,天桥上的铁板摇摇欲坠;天桥下的站台已经变成了几堆废墟;站台前的景象更是让人惨不忍睹:在铁轨上覆盖着一堆堆沉重的瓦片,瓦片下躺着几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个人的尸体。这些已死了的人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呢。他们还没把可爱的孩子抚养长大;没报答生养自己的父母;没跟疼爱自己的爷爷奶奶说声辛苦了;没跟自己的好朋友说声再见……
而现在有着和平生活的人们却常常伤害关爱自己的亲人……
在血迹斑斑的铁轨上孤零零地坐着一个还不满三岁的小孩子。他这个年龄还应该坐在床上地玩着手中的玩具,而现在这个孩子的脸上、手上、腿上布满了伤,他无助地哭着、喊着,想让爸爸妈妈带他离开这个恐怖的地方。他那已经破了的衣服粘碰到正在流血的伤口上,他痛啊!可没学会说话的他只能更加痛哭……
而现在的儿童哭着、喊着的原因却是爸爸妈妈不给自己买玩具、衣服……
孩子的伤口在流血、在疼痛,我想他的心也在流血、在疼痛吧。他想站起来去寻找爸爸妈妈,可还没会走路的他只能无助地坐在废墟上。他两手紧握着,因为他想:和爸爸妈妈的手永远都是紧握的……
而现在的孩子却总想离父母远点……
我想对这个小孩说:有父母的孩子是快乐的,我相信没有父母的孩子也是可以快乐的;有家的孩子是幸福的,我相信没家的孩子也是可以幸福的。因为你们可以把养育你们的叔叔阿姨当做自己的父母,可以把福利院当做自己的家。我相信你将会是一名爱的幸运儿。
世界上有一半的孤儿都是战争造成的,我们痛恨这些挑起战争的人,他们总是无故挑起事端,他们将遗臭万年。
第8篇:战争与和平
当炸弹飞翔在天空,当硝烟迷茫在空气中,当战争打响时就以意味着,我门的家庭又该不完整了。诺贝尔研究炸弹难道是用来打仗的吗?他为研究炸弹付出了那么多就只是换来人们不和睦的一天?不是的,诺贝尔研究炸弹是为了造福人类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人们误解了。诺贝尔在成功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只有他自己知道。
这不禁让我想起冰心奶奶的一首诗:
成功的花,
人们只羡慕她绽开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在电视上,在报纸上,在电脑上我门时常看到许多血案的发生新世纪进入不久就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上亿人,耗费大量钱财和平固好但是如果没有战争那么地球会承受到这么多人吗?
不少人说我的看法天真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战争有战争的好处和平有和平的好处两者是相互存在的少了其一也不能维持人类的人数急速发长。
虽然和平可以让人的一家团团圆圆的。但是,中国13亿人,仅仅次与的中国人数的希腊还有更多的国家你门想想如果没有战争那么地球的资源会被很快的采集光,地球承载的重量也就远远的超了现在。
和平和战争如同自然界中的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生存,依赖。没有了和平也不好没有了战争人数急剧生长也不好的。
第9篇:谁打开了战争这扇门
不知何时,战争的硝烟弥漫在整个地球上。所以,原本善良淳朴的人类却分化为善恶两种,世界大战开始拉开幕帘。
人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话一点也不假,即使在人们心中最善良的人,也有展露魔鬼的一面。记得有这样的故事:在一场辩论会上,人竟然败给了猪,这虽是天方夜谭,但听了猪的辩词,感到这颇有道理。猪说:你们监狱里押的是人,刑场上枪毙的是人,挑起侵略战争的还是人,可无论在监狱·刑场·还是侵略战场上,却连我们一个影子都没有,世界上最最愚蠢的事是不是你们人干的?因为人类战争太多了,占魔鬼地位的主导也就多了,那么,这扇紧闭的战争的门是我们人类打开的。
可是,这些残忍无情的战争伤害了多少清白的人,给自己头上戴了一顶什麽帽子?在战火中滚了几个月的孩子们,他们在想什么?为了无敌,做尽坏事,你在人们的心中是什么?战斗的人们啊!请你们清醒清醒吧!想想你们的错误,你们的前面就是悬崖,回头才是岸呀!你们看,天空上每一朵白云上都装满了我们的痛苦·每一颗星星里都记载着孩子的期盼·就连蓝天上也写着不少诗人的愿望与理想。我们需要和平,不想再看到战争了。
还天空一个蔚然,还我们一个美好的世界,这只有让万千的天使来帮忙,努力拉紧邪恶的门,让战争就此停息吧!
第10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华夏儿女的历史上,有一段血与泪的岁月,也是一段抹之不去的屈辱历程。即使有再多的屈辱,流再多的血和泪,但是我们也坚强地面对。因为,那依旧是我们中华儿女历史上最为骄傲的篇章。今年是我国抗日胜利66周年的日子,也是日本军国主义投降六十五周年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百年的屈辱史,从此中华民族再也不受外来侵略者的凌辱了,中华民族真正得以解放,中国人用血泪与不屈换来了民族独立的尊严。抗战胜利66周年,每一个中国人都欢欣鼓舞,但是作为一个理性的中国人我们还是要追求和平的环境和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对于中日关系我们应该有更加理性的认识。一方面,作为中国人我们要牢记屈辱历史,毕竟“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一定要奋发图强,不断发展自己,不要让那段屈辱的苦难的历史重演。虽然我们这辈人没有经历抗日战争那段日子,但是我们对那段历史并没有遗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段耻辱,也是中国人民承受深重灾难的历史。1931年9月18日,日方挑起了“九一八事变”,这也是中国人民抗战的开始;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就此长达八年的抗战正式打响;还有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于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国的南京之后,在南京城区及郊区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强奸等战争罪行……八年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给中国军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他们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这段历史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因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而时至今日,日本还有一些右翼分子妄图隐瞒和篡改那段历史,不想承担日本军国主义该承担的责任。这是非常不负责人的做法,因为这不仅会让大家对日本政府的信誉度产生很大的怀疑,而且也会直接影响中日两国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这是双方都不愿看到的。目前,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和体育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所以谁不顾这些肆意破坏这种良性合作都是相当愚蠢的事情,在这里再次呼吁日本的右翼分子不要在鼠目寸光了,像小泉纯一郎那样的首相除了遭受唾骂还是遭受唾骂。中国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我们伟大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自已的智慧,打倒了日本帝国主义。在这场如火如荼的抗日救国运动中,大家团结一致,听从党的命令,不怕牺牲。为了人民的利益,哪怕牺牲个人的生命也无所谓:扑向枪眼的黄继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宁死不屈的刘胡兰,以一敌百的狼牙山五壮士,少年参军的张嘎……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歌。今天一个个抗日英雄的光辉形象,仿佛又屹立在我的眼前。
孟子曾说过:“充实之谓美。”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构成了英雄们充实的精神世界。让唱着流行歌曲,看着卡通漫画,玩着电脑游戏长大的我们,有机会了解了历史,亲近了英雄,思考了责任,使生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今天,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迎面吹来和煦的微风,我们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富强,战争时代已不复返,可是,我们不应忘记战争年代那不能忘却的光辉历史,在抗战胜利60周年的今天,我们要牢牢记住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国旗,保卫了祖国,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献出自已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