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将军胡同》,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将军胡同》这本书主要写了北京的民国往事,姥爷图将军之间的深深情义,小少爷的天真可爱,抱有对家国的忠心,还有日本人老横泽与美香善良大方品质的描写,也写出在那时底层民众秀儿父女唱戏赚钱,用少爷的角度,把那一切都写的栩栩如生,如同历史在现。
《将军胡同》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图将军了,我喜欢图将军的豪爽并且像小孩子一样爱凑热闹。书中“玩蛐蚰”这一情节就可以看出,图将军把蛐蛐放在斗盘上,面对敌人的蛐蛐一点儿不乱,在决一胜负的时候,图将军满脸通红,涨得像个红气球,这不是和小孩子很像吗?
我更喜欢图将军的刚正、勇敢。他在得罪了日本军官下,勇敢面对,趁日本军官没有防备把他打倒,就算枪口指着他,他也大喊“中国万岁 ” !
我在生活中也要学习图将军的刚正,勇敢面对事情不退缩!
我向你推荐这本书,它可以让你明白许多道理 。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一个人的美好心灵。在我内心深处,曾经有这样一本书——
它像一滴清水折射了我心中的太阳。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海音,它是以少年的心态来记叙自己在北京城南的幸福童年生活。书中图文并茂,让人感受更加深切。是的,它就是《城南旧事》。“旧”字带给我的深刻含义:古城的残片,大柯的几根垂落枝条,瓦缝中残留的枯叶,老店被涂盖的字号,半扇院门的插闩,还有屋顶上的花盆以及盖在皇城墙上的冬雪……
也许,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夏空之下,梅雨期黑夜的暗已经褪去,清晨初起的日光均匀照下每一束光辉。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嘴角弧度微微勾起。那一刻是我第一次见她,她是一位年迈的奶奶,她脸上布满皱纹,笑起来眼角像是长出一条鱼尾巴,灰白的发丝在头顶上分布开来。她总是是衣衫褴褛,见到她站立在门口,我停下脚步,打量了她一番,便从她身旁躲开。她见了我,笑着招呼我吃水果,只见桌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新鲜水果。“我才不要呢。”我果断答道。只见她留下一脸落寞。回到家里,刚才愉悦的心情一扫而空,只有一丝的惭愧。这位老奶奶只是请我吃水果,为什么我要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她呢?我自己都无法理解。第二天我想要与她道歉时,却发现那里只留下一个空落落的房子,什么也没有了。后来我才知情,她一直住在这里,只是想在这天与我告别,却未想到留下的是这样的结果,她走了,只留下我无尽的惭愧与悔恨。当我触碰《城南旧事》书页的那刻起,我渐渐地走进书里,看着英子在城南度过的幸福童年,它们就像是一股细流静静地,慢慢地渗入到我的脑海中。可以说,童年的每时每刻都是人生重要的段落。相比之下,我的童年却不及英子的童年过的精彩。她的童年是戏剧化的,却又如此真实,纯朴,那样的纯净淡泊,弥旧温馨。而此刻才明白,我也应该具备英子那般有纯洁、真实的思想。
当读到英子和惠安馆女人玩时,我真担心秀贞会不会做出伤害英子的事;当英子知道自己的好伙伴妞儿是秀贞的女儿时,英子不仅仅帮助她们母女重逢,还将自己的生日礼物——钻石表和妈妈的金手镯送给她们当作盘缠去找思康叔(秀贞的亲人)。 此刻,我竟为英子感到骄傲,一个六岁的孩子竟懂得友谊,懂得爱,这大概是来自一种生活的力量鼓舞着他在成长吧!读着,读着,我的心时而心惊肉跳,时而轻松自在。我觉得很奇怪,难道英子不害怕秀珍吗?看到最后我才明白他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为他有一颗纯洁净化的心灵,正是那一颗童心,才让他拥有无忧无虑,不折不扣的快乐。
她的思想像金子一样闪光,像玛瑙一样纯洁,像水晶一样透明,像花儿一样鲜艳。21世纪的我们,随着科技的发展,思想变得越来越复杂,网络侵蚀了我们的灵魂,童年便在时光的步影中消失了。故事中满含着怀旧的基调,流淌着伤感的情愫。书中的一切,又像我们不易察觉的缓缓岁月,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水流,缓缓的骆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
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恰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看《城南旧事》使我的心头漾起一丝丝温暖。我们都需要保持一颗童心,不忘初心,即使在复杂纷繁的世界也能无畏前进。
病了一场,所以今年我的假期格外长,也许是太久没见到同事和同学们了吧,我对如此辛苦的教育事业有了一丝想念,对从不让我享受安静的孩子们也有了一丝想念。2月11日返校日,让我心生感慨:还是咱的学生最真实、最可爱,也最值得我们爱。不用说初见时的惊呼,也不说脸上那灿烂的笑,且来听几句实话吧:我班的胡忆安与我同住一栋楼,春节时跑去我家给我拜年,因为很久没见了,我问她我有没有什么变化,她看了看我,认真地说了俩字:老了!返校那天,我又逗她:今天老师和那天一样老吗?她抬头看了看,毫不犹豫地点头,一个字:嗯!尽管我想听她说我比那天好看点,但这就是孩子的真实。相比之下,大人的世界总是要莫名地多那么一点儿虚伪。一位孩子的奶奶在接孩子时问我:尚老师,这回你的学习都完事啦?(手术前和学生说去学习)听起来语气很是关心,但着实让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说实话,不如不问。想想咱的职业多好,孩子美也罢,丑也罢,灵也罢,拙也罢,毕竟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他们的真实。这种真实,真的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们哪,你们是如此真实可爱,可是,我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们?此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适时地走入了我的视线,更走入了我的心灵。
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实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像是在网上看连续剧一样,不知不觉已经看了几个钟头。李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让我折服,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让我感动。做一名教师真好!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地之灵气,远离尘世的喧嚣浮躁,读懂学生,读懂自己,生命何尝不是一种精彩?
李老师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道学生的心,所以他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我们常说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但真的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学生的眼光、学生的情感与日渐成熟甚至在学生眼里已经老了的我们,真的越来越远。记得去年的教师节,才刚刚入学几日的孩子们兴冲冲地拿着一枝枝鲜花送给我们,不知道大家是怎样处理这些鲜花的。我是当时收下,为了表示我的重视,还让它们在我的讲台上盛开了一整天。那天是周五,我怕花枯萎,又不想往家拿,所以在放学前,自作聪明地把一枝枝鲜花当奖品,送给了这一天我认为表现最好那些同学。拿到鲜花的孩子坐得更直了,我的心里更美了。可是这其中的一个送花的男孩,当着我的面没怎么样,在妈妈接他回家的车上却哭得稀里哗啦、悲悲切切。第二天是周六,我听说这件事后先是一愣,然后简单猜测:一定是没得到老师给的鲜花才哭的。周六、周日这两天,我几次想起这件事,越想越觉得没那么简单:如果我是那个孩子,饱含心意的礼物,被老师一转手就送给别人了,我会觉得老师没有珍惜我的感情,一定是这个原因。所以下一周开学一见面,我马上和那个男孩道歉:老师很珍惜你送的鲜花,你的心意我收下了,那枝花对于我来说很宝贵,为了奖励表现好的同学,我就把宝贵的鲜花送给他了,但是你的心意已经留在老师的心里了,你能理解吗?看到男孩认真地点头说理解,我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想起王秀莲校长带领大家学习的时候说过:谁把小孩当小孩,他比小孩更小孩。说得多有道理!孩子的世界五彩缤纷,却又简单明了。也许我们看起来不可饶恕的错,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其实没什么,只是年龄小,自控力差而已。也许我们大人都理解的一种说法,在孩子的心里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还是2月11日返校那天,还是那个送花的男孩,很正式地问了我一个他认为很严肃的问题:老师,你走的时候说是去学习,可是后来我听妈妈和莹姨唠嗑,说你去做手术了,你为什么不说实话呢?我心里一惊:完了,这孩子一定觉得我撒谎了。我连忙解释:老师真的是去做手术了,手术是很痛苦的事,我怕大家担心,所以才说去学习,这样你们就不会担心我了,对不对?如果我的解释他不满意,说不定他会从心底里给我贴个标签:说谎的老师!那该多么可怕,以后我该怎么教育他?
当了20多年班主任后的今天,从容端详我从事的这份职业,我依然迷恋于学生的成长,并试图探寻其中的奥秘,我仍然执着于在自己小小的班级里做着自认为伟大的事。我做的事似乎越来越小,关注的视点越来越微观,但是我自己却觉得越来越接近学生的成长。那些琐碎而看似普通的工作,并不只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或堆砌,它最终会促成一个人的发展。我们今天工作的意义不止于今天,而可能体现在遥远的未来!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因为这一次也可能就是一辈子!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难题,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做班主任的感觉,不去亲身经历,是永远无法说清楚的。希望有一天,我们大家也可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说:班主任,让我们的生活如此精彩!愿各位同事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感!
读了《百科全书》后,我的感受是:不要放弃,牢记初心,就算失败也要继续,直到成功为止!
《百科全书》里有一篇文章特别让我记忆深刻,讲的是有一位中国科学家要发射一个卫星到遥远的冥王星上面。第一次发射后,他就开始通过卫星看拍摄的画面,发现所拍到的并不是冥王星,而是木星,他就又重新发射一个卫星上去,当他看到画面时,还不是他想看到的冥王星,而是土星,但他没有放弃,又重新发射了一个卫星上去,结果画面还是让他失望,并不是冥王星,而是天王星!这时他已经有些心急了,于是他又重新发射了一个卫星上去,这次拍摄到的是海王星,又不是冥王星,他觉得很失望,垂头丧气的了!这时,另一位科学家走过来对他说:不要放弃,只要不忘初心,就一定能成功!“他说:”是啊,我都已经试了这么多次了,离成功已经很近了,为什么要放弃呢?真的谢谢你,我不会放弃的,我再试一次!"于是他又振作起来,重新发了一个卫星上去,当他看清楚所拍摄的画面后,他非常开心,因为他终于看到了他想看到的冥王星了!
有一次,妈妈叫我用天文望远镜来找到金星,时间是一周。第一天晚上,我用望远镜往天空各个方向都找了,但是就是找不到金星,然后妈妈走过来对我说:”已经挺晚的了,明天晚上再找吧。“第二天晚上,我又找,可结果还是没有找到。这时我想起了科学家那种不放弃的精神,于是我也给自己打气:决不放弃,一定要找到为止!第三天、第四天还是没有找到。我心想:”是不是我找得不够仔细呢?明天晚上我每个方向都看八分钟,看仔细点,这样一定可以找到金星的。“第五天,我就按照自己前一天想的,每个方向都找得很仔细很仔细,最后终于让我找到了金星。当我把这一消息告诉妈妈后,妈妈非常地开心,对我说:你真棒!”听到妈妈的表扬,我更开心了!
通过《百科全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轻言放弃!失败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老人与海》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它的作者海明威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书中讲的是古巴的一个名叫桑地亚哥的老渔夫,独自一个人出海打鱼,在一无所获的84天之后钓到了一条无比巨大的马林鱼。这是老人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的比他的船还长两英尺的一条大鱼。鱼大劲也大,拖着小船漂流了整整两天两夜,老人在这两天两夜中经历了从未经受的艰难考验,终于把大鱼刺死,拴在船头。然而这时却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老人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海明威为什么没有让老人最终胜利呢? 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 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别的且不说,就从孩子们说起吧。
千余年前,古书上不是记载着幼年司马光智破水缸,救护了不幸跌进水中的同伴;文彦博在儿童时代和同伴玩球时,球落入树洞里,急智地灌水。浮出球来。他们多么聪明,能干啊!
再早数百年,女童花木兰,代父从军。“关山度若飞,壮士十年归”地凯旋而还,更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这种少年们的英雄行为,可歌可泣,在长达三千年的历史事件中,这类事不知有多少。刘胡兰的为革命牺牲,董存瑞的炸堡杀敌,不也都是吗?半个世纪过去了,年轻的先烈,如在目前,如耳亲闻。对于他们的学习,生活,应如何地衷心重视,热情颂扬。
最近有机会翻读到1992年第十一期的《小溪流》杂志,刊载中学生陈茜的作品《登山》,心中不免触动。—年青人了不起!
作品描写在十分兴奋中。这些准备登山的少年人,长夜里只睡了3个小时,便披衣出发。爬山是很劳累的,还忘记了饥俄。峰回路转,盘旋而上,在半明半暗中,奋勇登山。小青年的这种毅力,发扬了爬高的精神,克服了困难的行动。当天边绽出霞光的一角时,山下依然万点灯光,此刻大伙儿登上了天柱峰,进入了观日亭,看到了金色的树林,金色的岩石,无边的广大的金色世界。突然间,一轮红日跃起,照亮了他们最有希望的一代!
作者亲身经历,所以写来如诗如画,促使读者能在思想上、行动上,有所感染。这本来是作者写作的目的。当然,作者自己有更深的体会。
克服困难,毅力一条!岂独登山如此?
标签:本书400字有感暑假我读期间将军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