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暑假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10-10 04:15:55
《我的暑假生活》
暑假,我去了四川,那里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四川火锅、乌苏大排档、兔肉干......其中我最爱吃的是抄手。在四川话里,"抄手"指两手交叉放胸前抱着,似古人的叉手礼,而抄手的包法形似此动作故得名,
四川抄手通常用正方形面皮包制,外形呈菱角状或无宝状.其皮薄如纸,能隐约透出里面的肉馅,肉馅多为鲜猪肉,饱满紧实。煮熟后的抄手,放入红亮的汤汁中,搭配葱花、香菜等,色泽诱人.有红汤、清汤、干样等多种味型,我最爱吃的是红汤抄手,因为那一口红亮的红油汤底太绝了!醇厚的油香裹着花椒的麻,辣椒的辣,鲜得十分够劲,连汤都想喝光,薄到透光的皮裹着鲜嫩的肉馅,咬下去先是汤底的香辣在嘴里炸开,接着是肉馅的咸鲜,一中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我还去了四川有名的景点:历史悠久的乐山,巍峨的峨眉山古雅清秀的杜甫草堂,雄伟神奇的都江堰,古朴灵动的黄龙溪。
这趟旅行使我的假期生活过的愉快、充实。
《去外婆家》
暑假,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去外婆家。
外婆家在山脚下,山上山下藏满了“宝贝”。有清甜的野果,有新奇的昆虫,还有看不尽的山林风光。
外婆家的院子很大,我常常和表姐在院子里嬉戏。我们追着蝴蝶跑,对着鸟儿笑,日子过得格外快活。
秋天,山上的树叶变黄了,一片一片打着旋儿从山上落下来。舅舅会捡起好看的树叶,用小刀雕刻成小动物,留作纪念,别提多有意思了。
夏天,我会去葡萄园里摘葡萄。一串串葡萄紫莹莹的,像玛瑙似的挂在藤上,吃起来又甜又香。
外婆家的四季都有不同的乐趣,这里真是我的快乐小天地!
《暑假最难忘的一件事》
这天是我盼了好久的日子,金灿灿的阳光像融化的蜂蜜,洒得满世界都是甜丝丝的,太适合出门啦!我的堂姐在中山大学读书,这次特意邀请我们一家去校园参观。刚坐上车,我和弟弟就按捺不住激动——弟弟一会儿扒着车窗看,一会儿又扭着身子问:“还有多久才能到呀?”连堵车的高速路,都好像变得让人着急起来。
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姐姐先带我们坐上校园观光车。车子慢慢往校园里开,一条长长的林荫道突然闯进视线——茂密的树叶搭成绿色的拱顶,阳光透过叶缝洒下点点光斑。我偷偷想:“这会不会就是通往知识王国的秘密通道呀?”这时姐姐指着前方说:“那是相山,咱们校园就绕着它建呢!”我抬头一看,校园里的建筑颜色整整齐齐,红墙配着绿瓦,既古典又气派,连路边的小草、墙上的砖块,好像都在轻轻讲着这所百年名校的故事。
观光车一停,我立刻眼睛发亮——终于到了我最期待的“魔仙堡”图书馆!红砖配着蓝顶的房子,简直和《哈利·波特》里的魔法学院一模一样!我踮着脚尖往里面望,心里悄悄猜:“会不会看到穿黑色长袍、戴圆眼镜的巫师,正在熬魔法药水呀?”正好夕阳斜斜地照进图书馆,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都像装满秘密的魔法宝盒,等着人去打开。要不是弟弟突然喊我,我恐怕还沉浸在这神奇的魔法世界里呢!
图书馆门前,立着孙中山先生的雕像。他身姿挺拔,眼睛炯炯有神地望着远方,我站在雕像前,不知不觉就挺直了后背,心里满是尊敬。跟着姐姐往前走,一段长长的楼梯出现在眼前,姐姐说这叫“百步梯”。我一步一步往上走,脚步都变得轻轻的,像在完成一场小小的“朝圣”。突然想起高尔基说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原来这百步梯,不就是在告诉我们:只有一步一步向上走,才能走进知识的海洋吗?
那天在中山大学,满校园的书香裹着阳光,我既摸到了知识的“魔法”,也悄悄在心里种下了一颗小种子——我也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这样棒的大学!
《暑假与小鸭子的欢乐时光》
这个暑假,我跑到外婆家尽情玩耍。在这段日子里,发生了好多让我开心的事儿,可有一件事,直到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乐滋滋的。
那天,外婆出门玩去了,我和外公在家眼巴巴地等她。等我们俩都洗好澡了,外婆才慢悠悠地回来。一进门,外婆就神秘兮兮地说:“我带了好东西回来哟!”我赶忙凑过去一看,哇塞!居然是小鸭子,整整四十只呢!
这些小鸭子可爱极啦!四十只里,有黑的,像穿着黑色小礼服;有黄的,好似披着黄色小披风;还有黑黄相间的,就像精心搭配过的小绅士。它们毛茸茸的,摸起来跟毛绒玩具一样柔软。一双双眼睛小小的,黑豆般大小,亮晶晶的。它们的脚是黄色的,形状就像个倒三角。外婆说,要把这些小鸭子和鸡一起养。
第二天,我一写完作业,就迫不及待地直奔小鸭子的“住处”。巧的是,正好赶上给小鸭子洗澡。天气太热啦,给小鸭子洗个澡降降温。我看着它们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甚至感觉小鸭子好像长大了一点点。
到了晚上,蚊子多得像“轰炸机”,外婆怕小鸭子被叮,就把它们放进房间里,还细心地给它们盖上了一层纱网。我看着小鸭子那毛茸茸的模样,忍不住伸手轻轻摸了一下。哇,它们的毛软乎乎的,舒服极了。摸完小鸭子,我也心满意足地去睡觉啦。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503班 许梓诺 指导老师潘建峰)
《游宏村》
暑假里的一天,爸爸妈妈带着我自驾去宏村玩。汽车沿着弯弯的山路开呀开,当白墙黑瓦的小房子像一排排小积木出现在眼前时,宏村到了!
村子中央有一个大大的池塘,像一面明亮的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和古老的房子。我趴在石栏上往下瞧,水里的倒影也跟着我晃呀晃,仿佛藏着另一个奇妙的小世界。脚下的石板路被磨得亮亮的,踩上去凉凉的。小巷深深,弯弯曲曲的,像走进了故事里的迷宫。我们踩着石板间的浅水洼,溅起小小的水花,像在弹奏一支欢快的曲子。
在一条窄窄的小巷里,一位老爷爷正用亮晶晶的糖浆做糖画。金黄的糖丝在他手中绕啊绕,不一会儿,一只神气活现的小鸟就落在竹签上!我小心地接过来,轻轻舔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立刻在舌尖蔓延开来,那美妙的滋味,仿佛把整个夏天的快乐都含在了嘴里。
太阳快落山了,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像一串串红彤彤的糖葫芦挂在屋檐下。我们依依不舍地坐上车离开,可那池塘里轻轻晃动的水影,小巷里我们追逐的笑声,还有舌尖甜甜的味道,都悄悄藏进了心里……
(小作者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桥街道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
后 记
宏村真像一幅会动的画,下次我还要再来这里。
家长感言
真正的文化传承,需要用手去触摸青石的纹路,用脚去感受石板的温度,用心去聆听时光的絮语。
教师赏析
小作者将古建筑群比作“小积木”,用“会动的画”诠释徽派建筑的诗意美学,通过糖画,灯笼等元素展现活态传承。(吴海肖)
《学游泳》
暑假一到,我给自己安排了个超有挑战性的任务——学游泳。从那之后,我每天都会准时出现在游泳馆,开启我的游泳学习之旅。
第一次去的时候,我心里那叫一个害怕呀,感觉游泳馆里的水都像是要把我“吞掉”。不过,看到好多小伙伴都和我一起学,人多力量大,我心里稍微踏实了点。
刚一下水,我就像喝醉了酒似的,身体摇摇晃晃,怎么都站不稳,仿佛下一秒就要一头栽进水里。可其他同学都在勇敢地往前走,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一步一步慢慢地挪。
老师先让我们练习在水中行走。这动作看着简单,可我做起来却笨手笨脚的,总是落在队伍最后面。但我没灰心,学得可认真啦,眼睛紧紧盯着前面同学的动作,努力跟上大家的节奏。
接着,老师教我们在水中憋气。我心里直打鼓,特别害怕。可看到其他同学都纷纷把头扎进水里,我也不想当胆小鬼,只好咬咬牙照做。我屏住呼吸,把头放进水里,哎呀,不好!好多水一下子灌进了我的耳朵和鼻子,难受得我赶紧把头抬了起来,心里直犯嘀咕:学游泳怎么这么难啊!不过,我没有放弃,试了好几次之后,终于掌握了憋气的技巧。
后来,老师教我们在水面上漂浮,说只要憋气,然后让身体放松就行。因为我已经学会了憋气,所以很快就掌握了漂浮的要领,像一片轻盈的树叶一样漂在水面上。
后面的几天,我每天都坚持练习。没过几天,我就像一条欢快的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啦!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503班 徐诗晗 指导老师潘建峰)
《我的暑假生活》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在白驹过隙间,暑假生活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徐徐展开。这个暑假,我游览了徐州、济南、淄博三座城市,而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济南之旅。
我们第一站来到了趵突泉。踏入景区,仿佛置身于一幅灵动的水墨画中,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我和姐姐忍不住同时发出惊叹:“不愧是天下第一泉!”趵突泉的泉水清澈见底,水底的石头和游动的小鱼都清晰可见。它有三个泉眼,中间的泉眼最大,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舞者,一年四季都在欢快地喷涌着泉水,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丝毫不受影响,从不结冰,好似一锅永远沸腾的开水。妈妈还给我讲了趵突泉名字的由来,“趵突”二字,既描绘了泉水涌出的样子,又模拟了泉水涌动时发出的声音。周围许多游客都被这奇妙的景象吸引,纷纷拍手叫好、驻足观看,还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我和姐姐也赶紧加入了这“拍照大军”。
接着,我们来到了李清照纪念馆。李清照是我国著名的女词人,走进纪念馆,一尊她的雕像映入眼帘。只见她手持书本,深情地眺望远方,仿佛在忧国忧民、思索着国家大事。纪念馆的右边墙壁上,写满了李清照的名句,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手表,将这些珍贵的诗句一一拍下、记录下来。
这次趵突泉公园之行,我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美景,还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和快乐,让我的暑假生活变得趣味十足。如果你也来到济南,一定不要错过这如诗如画的趵突泉哦!
《第一次赶海》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青岛崂山赶海园赶海。这可是我第一次赶海呢。
退潮后的海滩一望无际,就像一个等待你去寻找和发现的藏宝地。海滩上,有的地方波光粼粼,像撒满了银子;有的地方露出弯弯的水波纹,像一幅精美的图画。我提着小铁桶,拿着小铲子,迫不及待地向海滩走去。
本来我想抓小螃蟹,可是小螃蟹很机灵。只要我一靠近,它们立刻爬回洞里。我又学爸爸的样子抓蛏子。先找到一个圆圆的洞口,把盐撒在洞口。不一会儿有水喷了出来,紧接着,一只大蛏子就冒了出来。“哇!蛏子出来啦!”我激动得叫了起来,旁边的阿姨忍不住凑上来看。那只蛏子是浅棕色的,又细又长,像一根手指,硬硬的外壳里面是软软的肉。
为什么蛏子一碰到盐就钻出来呢?妈妈告诉我,撒盐能让周围的水分变咸,蛏子以为退潮了,它就会钻出来想去有水的地方,那时候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抓到它了。我不是每次都成功,有时候我撒了盐蛏子没出来,有时候它又钻回去了。虽然这样,我还是很开心。
我们埋头抓蛏子,时间过得特别快,不一会儿潮水就涨上来了,我们依依不舍地上了岸。
(小作者是浙江省平湖市毓秀小学二年级学生)
后 记
虽然这天烈日炎炎,但我收获了满满的乐趣!
家长感言
这是小朋友第一次赶海,印象深刻,我们借助“讯飞语记”,让他把赶海印象最深的经历说出来,便有了这篇作文。
教师赏析
第一次赶海,一定是孩子印象深刻的经历。张易安小朋友以自己的文字为暑假留下一份独一无二旅行的印记,真好!(史露佳)
《读《曹刿论战》有感》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古文观止有意思》。书中从《史记》《战国策》等经典典籍里精选了许多历史故事,读来既涨知识又觉生动。其中,《曹刿论战》给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这个故事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讲的是齐国攻打鲁国时,鲁庄公准备迎战,平民曹刿却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主动求见庄公,想要参与战事谋划。面对曹刿“何以战”的追问,庄公先是提出以衣食分人、以诚信祭祀鬼神,都被曹刿一一否定——前者是“小惠未遍”,后者是“小信未孚”,都不足以凝聚民心、赢得战争。直到庄公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才认可这是“忠之属也”,认为这才是能让百姓信服的根本,足以支撑鲁国一战,并主动请求随军作战。
战场上的曹刿更显智慧。两军在长勺对垒时,庄公刚要击鼓进军,曹刿坚持“未可”,直到齐军三次击鼓、士气耗尽,才下令出击,一举击溃齐军;齐军逃跑时,庄公想立刻追击,曹刿又拦住他,亲自下车查看齐军车辙,登车眺望其旗帜,确认辙乱旗靡、无埋伏后才下令追击,最终大获全胜。战后,曹刿解释取胜之道:“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又道大国难测,需察明虚实再追击——这番话既显军事谋略,又见谨慎周全。
读完这个故事,曹刿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发清晰:他虽非权贵,却心系国家安危,敢于在危难时挺身而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这让我想起2020年疫情来袭时,千千万万个医护人员,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抗疫一线,争分夺秒救治患者,不就是这种担当最动人的模样吗?他不盲从权威,用“忠之属也”点出民心才是战争根本,是独立思考的清醒;他在战场上沉着冷静,既懂把握战机,又能谨慎避险,是临事不乱的智慧——这让我想起2024年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樊振东的表现。当时他对阵日本选手张本智和,开局就连丢两局陷入被动,可他没慌着猛冲猛打,反而通过换战袍调整状态,他顶住压力果断发力,最终4:3逆转取胜。樊振东在逆势中稳住节奏、伺机突破的沉着,和曹刿“彼竭我盈”才出击的智慧,真是异曲同工。遇事有担当,思考有深度,行事有分寸,或许就是曹刿给今天的我们最珍贵的启示。
《黄山之旅》
暑假时光,总是游山玩水的好时候,我也趁着假期去了不少地方,南京的历史厚重、杭州的湖光潋滟,甚至北京的古韵悠长,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是那次黄山之行。
初到黄山市,这座小城并未给我太多惊艳之感。我满心疑惑地问妈妈:“为什么要来这个地方呀?”妈妈笑着回答:“因为这里有黄山,能带你们领略大好风光。”入住酒店后,我仍有些难以置信,远近闻名的黄山竟藏在这座小城之中,心中又多了几分期待。
第二天,烈日高照,我们跟随旅游团来到黄山脚下。一下车,我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巍峨的黄山在阳光中傲然挺立,土黄色的泥土与岩石闪闪发亮,峭壁上的黄山松仿佛在向我们招手,热情地欢迎着每一位游客。导游给了我们一人一根登山杖,坐上通往山上的缆车,登山之旅马上要开始喽!
下了缆车,我们开始徒步登山,首站便是“迎客松”景点。迎客松高大挺拔,伸展的树枝宛如热情的手臂,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这时,导游发来信息,要求下午一点半前在光明顶集合。此时才上午十点,于是我们决定挑战登顶!
起初,我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凭借这身板和体力,登顶不在话下。可现实却给了我沉重一击。还没爬到一半,我就气喘吁吁,体力几乎耗尽,心里打起了退堂鼓。但此时已没有回头路,只能咬牙坚持。五百米、两百米、一百米……尽管脚被磨得生疼,膝盖也酸痛不已,身旁就是悬崖峭壁,体力早已透支,可我从未想过放弃。终于,随着登山杖最后一次触地,我成功登上了光明顶。
站在顶上,美丽的风景瞬间抚慰了我疲惫的身体,我的心情也豁然开朗。回酒店的路上,登顶的愉悦仍萦绕在心头,这次经历让我更加坚信:坚持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