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一江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5:06:03
《高一叙事作文:一江愁绪向东流》
高一叙事作文:一江愁绪向东流
往事如梭,逝者伤怀。一幕幕真实而又泛黄的记忆如潮水般在脑海涌现。身边的血泪与酸辛已汇成了一条潺潺细流,它陪我一同跨过拼搏的三百六十五天。
河水是混浊的,被灌到水瓶中也一样,瓶子里满是,满是土黄色的泥沙。透过瓶子,看到的只是混浊的世界。在瓶子的背面,没有那天空,没有那大地,剩下的只有痛苦。
一次次的失败,如火舌般灼烧着脆弱的自尊。无奈,只道是命运太残忍,上帝并没有为我打造成功的伊甸园。一句句地报怨,湮没了前行的路。
我总是固执地认为,这是最真实的画面——一粒沙子足以让整个世界少一份色彩。生活是灰灰暗暗的,犹如那没有结局的黑白片,永远,永远都只能浑浑噩噩地走下去。
一路的跌倒,带着一份份的哀痛和累累的伤痕。四处张望,只见远方那瘦弱的小山无力地托着已气息奄奄的夕阳,身旁充斥的只有无助与惆怅。
我尝试着将泥沙倒出瓶子,却发现水的速度更快。伸出手去,想捧住它,可留下的只有泥沙。无数次的尝试,伴随着同样残酷的现实。总是倒完以后,那可恶的泥沙才会跟随而出。那一滴滴总是那么碍眼!最后一丁点泥,总尾随着最后一滴水滑入河中。
装回一瓶黄泥水,望着半山腰间的血色残阳,望着、望着……从沉思中惊醒,却惊奇地发现身边的水瓶变清了。泥沙沉淀后,只占去了瓶子的五分之一。扭曲的嘴角间泛过一丝笑意。远望天际,残阳欲颓,将西天染成一片绯红。第一次发现天空中的.那一抹,竟如此美丽。
我看到了,原来在我的身边并不仅仅只有那失败者的阴霾,还有那么多可爱的同学、敬爱的师长以及那些一直关心着我的亲人,在身边给我光明和温暖。
踏在高中的土地上,一阵微风忽而拂过凌乱的双鬓。在这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激烈的竞争感,更有那如春煦般浓郁的同学之情、朋友之谊。我相信,我将在这里而重新创造一份属于自己的人生。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禁不住低呤起屈子的《渔夫》,望断那一江愁绪,向东,逝去……
【高一叙事作文:一江愁绪向东流】
《窗含一江景》
不同的窗口外,有不同的风景。坐在我家的落地窗前,便能欣赏到资江奔腾不息的壮丽江景。如果你有心,窗外就有一个大舞台,从早到晚都在上演不一样的精彩。
清晨,旭日初升。窗前资江一天的演出拉开了帷幕。此时的江面,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泛起了阵阵薄雾,把远山江景都遮盖着,若隐若现,给人一种朦胧之美。山是无意间泼上的浓墨,被雾稀释得只剩一个淡淡的轮廓。江流是画师恣意的一笔,像腰带一样依城而去。除此之外,一切都是淡淡的,浅浅的。清晨的资江是写意,而不是写实。若不是天空中划过的几只飞鸟打破了这份宁静,心灵便会伴着微风、流水,在这清晨江景中沉静着,陶醉着……
太阳沿着天际爬升,薄雾便一点点被万丈金光驱散了。这时的太阳如舞台上的巨大聚光灯,所及之处,处处亮堂,处处明丽。水的碧绿,草的青翠,天空的蔚蓝,阳光的明黄,连接着,交错着,变化着,布满了整个窗框。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建筑,在阳光照射下轮廓清晰,明暗分明。如果清晨的江景如同水墨画,那正午时分的江景便如同一幅色彩饱满的油画。它饱蘸色彩,无处留白。江水也是在这样热闹的场景中加足马力,向前奔腾而去。
整个下午,资江都被炎炎烈日笼罩着。直到傍晚时分,这热烈的气息才有所收敛。此时,太阳像燃尽的火球,散发柔和的橘色。这橘色以天地为画布四处涂抹着。先是染透了片片云彩,又给江面上朵朵浪花披上亮橙色的外衣。浪花们由后台一拥而出,在舞台上跳着活泼欢快的舞蹈,又渐渐簇拥而去。迎着天边的火烧云,江上垂钓的渔者收竿归来。河堤上不时听见几声悠扬的欢唱。傍晚的资江正如一幅水彩画,虚实映衬,色彩柔和,不禁使人联想到“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鹭齐飞”的千古佳句。
慢慢地,太阳打了个哈欠,收起了所有光芒,钻进西山的黑色被单沉沉睡去,窗框里一天的演出缓缓拉上了帷幕,只剩一轮清幽的月光倒映在江面上,和奔流不息的江水低声耳语着。也许这种独有的宁静,正是在酝酿着明天的另一场演出。
教师短评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可是小作者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和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自家落地窗前最美的风景。他把窗外比作一个大舞台,从早到晚都在上演不同的精彩,把一天所见之景分别比作画风不一的山水画、油画和水彩画,用生动传神的笔调描绘出远山、江水、太阳等景物的不断变化,实属难得。
(指导老师:苏 红)
《一次意外的启示》
蚂蚁的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生命的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题记
他聚起许多细流,向下奔注,途中他穿过了悬崖峭壁,遇见了滚滚沙石,冲倒了层沙积土,他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享受着他遭遇的一切!有快乐有困难,有轻松有疲惫,可他从未退缩。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正在专心致志地观察蚂蚁迁群,其中有两只蚂蚁极其引人注目。他们守候在蚁群之后,一边搬食物,一边管理着蚂蚁群,看着他俩忙上忙下的,一时快乐,一时辛苦,可他们还是默默无闻地干着自己的工作,像农夫一样勤恳,又颇有几分猎狗的忠厚与猴子的调皮机灵。但他们还是不辞辛苦,含辛茹苦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许久,许久……
夜晚来临,黑云们不请自让,天空中明亮透彻,晚霞和新月向他俩照耀,投影清冷中带着些幽幽的轻柔,此时他俩只想休息,只想放松,只想睡觉。可是那股奋斗的力量,仍催逼着他俩为明天的行程做准备。就这样,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他们两个从不抱怨,有着自己的本分,有着自己的尊严,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苟也不傲。这为之让我感动,震撼,并从中获得了意外的启示:也许平静的生活,像蚂蚁一样勤恳,不辞辛劳的工作才能活出精彩吧!
蚂蚁给了我启示:要记住,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就等于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季。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更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痛苦也非常美丽。关键是在生命中我们要保持着蚂蚁吃苦耐劳,赤胆忠心的良好品质,做更好的自己!
《一江春水》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李璟曾戏问冯延己:“吹绉一池春水,干卿何事?”这本是李璟的妒言,不过细想想,还真有点意思。不是吗?人家春水怎样,又干你何事?你且走你的罢。
人总是这样,老免不了“自作多情”的。一枝红杏、一弯新月、一座石桥,甚至一只昏鸦、一棵芭蕉树在人们的眼里就别具一番情调了。且看:“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好端端的雨,一到了人们的笔下就笼上了幽怨凄凉的色彩。“断肠人寄断肠词”,愁眼看雨雨自愁。便也是了。而“燕语莺啼三月半,烟醮柳条金线乱”却又是另一派勃勃生机、燕语莺啼的灵动之景。嫩柳飘拂,飘拂在春日的渺渺烟雾里,景不醉,人自醉。
郑板桥有句金言:难得糊涂。其实若让我来说,该是:难得一醉。醉不比糊涂,糊涂好办点。顺心不顺心的,转不过弯来,脑子一热,“糊”一会儿就混过去了。“醉”不同,“醉”不单是自身的事,它还得靠“境”,一种可让人如痴如狂的境,那便是美。
在此,我得提提江南。“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江南好,终老于江南,死也无憾。“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是水做的,整个江南都有一股水灵水嫩的可爱劲儿,温柔而不腻人。有人说女孩儿走路,要碎步碎步地走,轻轻飘飘的。那就去走走江南古镇的小巷吧。在那幽绿的几乎只可允许一人通过的长长巷子里,穿件同样充满古典韵致的旗袍,撑把小油纸伞,就这样慢慢的走着。哈哈,真是一步三摇,袅娜多姿。鞋跟轻敲青石板,声音在高高的土墙间回荡着隐去了。
江南古镇是真让人心醉的。古镇的小巷、古镇的春水、古镇的富安桥、古镇的茶楼、古镇的美女,甚至那在巷子里闲聊的阿婆们,无不让人打心底的感概,仿佛回到了人性中最原始最宁静的底层。那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安稳与平和。怪不得当年柳亚子他们对周庄如此的深情如此的眷恋。就冲着这股深情,他们留给了周庄很多的诗歌。不知如今镇子里的水面上是否依然漂着当年吟诗时的豪情与浪漫。
其实,我没去过江南。江南的好只是书本上的加影片上的再加心里面所想象的一种神秘的向往。也许,江南并非真如我想的那么有魅力。不过,醉倒在“向往”中亦不失为一件难得之事。留一点爱慕的空间给自己,人就变得耐性多了。这种“傻劲”自古就有。“平生愿,愿作乐中筝。得近玉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便死也为荣。”传说薛琼琼为唐代开元年间宫中弹筝第一高手。崔怀宝久闻玉人芳名,心仪不已,却一直无缘与其相晤。朝朝暮暮的期盼竟是化为“乐中筝”,得近玉人手,更可与倾慕之人共奏美妙之音。
春水也罢,古镇也罢,玉人也罢。说开了,这无疑都是人们对自己所向往的、对美的一种带着点醉意的品味,一种眷恋,一种倾慕。更重要的是,人们会打心底地发出感叹,感叹的背后便是沉思。思历史的余韵,思人生的何去何从。在这里,你的心灵必须停留于本质性的最纯真最原始最善良的状态。只有以一尘不染的心境去感受眼前的美,那眼前的一切也会跟着变得空灵起来了。实际上,这又带着点“禅性”,一如“诗佛”王维眼中的“空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何等的圣洁呀。
有一词语很令我感动,那是黄甫松《梦江南》里的“兰烬”。“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兰烬”一个如此美的字眼原来竟是用来描写蜡烛芯的,蜡烛点燃至最后,其烛芯所结的花,状如兰花心。“兰烬”许不是皇甫松创造的罢。有如此细腻如此纯美的心境去观察那黑乎乎的毫不起眼的烛芯,而竟会把其看成是兰花一样的美丽。那这个人会是谁呢!
“人闲桂花落”,人说,只要你的内心达到了某种“闲度”,就可以听到桂花落下时那破空的声音。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另“折露葵”亦有异曲同工之妙。“折露葵”是一首诗中的词语。意思是夜里在院里静坐,听到或看到:露水太重,把葵压折了。古人纯美宁静的心态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真让人叹而服之。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涟漪在水面浪开,心波于胸间荡漾。冯延己的一句妙言可算是道破了天机。
作者简介
李子花:女,80后,中学教师,爱教学,好写作。
《一人独钓一江秋全诗意思及赏析、作者出处》
出自清代诗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赏析
这里描写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一个渔人,一件蓑衣,一顶斗笠,一叶轻舟,一枝钓杆,渔人一面歌唱,一面喝酒,逍遥中却又深藏着几许萧瑟,孤寂,默默的欣赏江上淡淡的秋色。前两句近乎白描,但后两句却有着无穷意味。图中看似不可能的“一曲高歌一樽酒”却在作者的想象中展现出来。而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似是回归原图,但此“钓”已非彼“钓”了,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联想开去,那是一种感怀,或者说,最后一句已是“虚实相映”了。再观全诗,9个“一”巧妙嵌入其中,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的分毫不差,实在精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思及全文赏析》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南唐〕李煜的《虞美人》
[译文] 你问我究竟有多少哀愁。那哀愁正如春天的江水,滔滔不绝向东奔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翻译:
虞美人
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又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天夜里又刮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思:若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翻译
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回首往昔,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
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望着明月回想自己不堪回首灭亡的故国。
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
问君你能有多少哀愁,那过往的哀愁好像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走了。
赏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故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这一问,问得离奇。“春花秋月”那可是美好的景色啊!人们是多么期盼年年花好,岁岁月圆的景色。可是,此时词人偏偏言:“何时了?”繁花似锦、明月当空该什么时候了结呢?这一问充分地描绘出了词人对“春花秋月”的厌倦和对人生近乎绝望的心态。这一问,问得干脆,这一问,非失落感达到极点而不能出。
这一问,亡国之事,悲愤之思蜂拥而至。在这种痛苦感情的挤压下,很自然地想到往事。“往事知多少”句就如顺水之舟漂流而下。“往事”,在这里指他在江南南唐国做君主的时候。那时候“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那时候“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风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那时候看到是“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盛况;那时候感觉到的是“花月正春风”的快意和“秋风多,雨如和”的乐趣;那时候仪仗前导,嫔妃簇拥,武士护卫,大臣跟随,何等威风气派,繁华无比。可是,“几曾识干戈”!那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灰飞烟灭、飘渺无踪了。唉,“往事只堪哀”!这所有的“春花秋月”(代以前的美好生活)俱已成为过去,却为什么还出现在“我”眼前(实景)呢?
“小楼昨夜又东风。”——“小楼”,词人常常倚栏之处。因金陵城对于汴京而言,它在开封的东南边。“东风”一吹,自然就会引起词人的注意了。“东风”是不是从“我”的故国吹来的呢?家国之思,随即而来。词中一个“又”字,说明了词人常常感受得到东风的“侵袭”,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仍无法入睡的状态。无法入睡,那他便只有独自凭栏,眺望故国了。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月亮还如当年一样圆,月色还如当年一样明,可是,这短短的几年中,人事却发生了重大变化。凭栏远望。对着一片沉浸在银光中的大地,多少家国之思、凄楚之情涌上心头。李白曾有诗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往事悠悠,不堪回首。虽说“东风无力”(李商隐《无题》),却将那颗憔悴的心吹落了。“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他完全站立在亡国之君的位置上大声抒发自己的亡国之痛,而不像蜀后主刘禅亡国后仍言:“此间乐,不思蜀。”他的抒情是无所顾及的,是纯真的、率直的,不见有丝毫作态。
词的上片主要是通过写“春花秋月”之景和“东风”之事勾起词人对往事的回忆,为下片抒发亡国之恨做铺垫。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故乡望不见,双泪流满面。既然家国看不见,那就只好想象她现的样子。“我”所熟悉的雕栏画壁、玉砌台阶应该还是和从前一样吧?以前宫中的一切应该还是老样子吧?或许只是那些宫女们不复风韵了吧?“只是”二字一出,“物是人非事事休”之情形即现,这二字里包含了多少哀伤,多少叹婉?
以上六句在章法上都是一样的,一前一后形成对比,隔句相互呼应,一唱三叹,如词人一生的起浮跌落,结构相当严谨。
感情在痛苦中浸泡,当达到“剪不断、理还乱”的时候,词人再也承受不了这份折磨了,终于,爆发出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惊心动魄的一笔。词人嘴上虽说:“不堪回首”,而心中却念念不忘故国,就算心中无限的愁思都要向东而流。悲愤之情喷涌而出,一发而不可收,汇成了以水喻愁的千古佳句。词人到底有多少愁呢?他的愁思就像那一江汪洋恣肆、缠绵奔放、昼夜不舍、迢迢不断、无穷无尽的春水。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好,“愁思”本为无形的东西,却将其化成有形之物,使人可以具体体会出词人的感情:他的这一腔愁思并不是“多少”一个数字的问题,而且像那江春水一样是有深度、有广度、有长度、有力度的。这个比喻加倍突出了一个“愁”字,直接开启了“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只恐双舟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等以水喻愁的名句,其影响力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