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郭沫若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18 16:53:55
《心爱的手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如郭沫若眼中的白鹭,琦君心中故乡的桂花,冯骥才家中可爱的珍珠鸟……而我的心爱之物是则一块手表,一块普通又不普通的手表,它是我十岁生日时,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它是我朝夕相伴的好朋友!
手表是肉粉色的,表盘是大气的正方形,角是圆的,大约有手掌的四分之一大。你可别小看它,小小方寸之间,里面可住着很多大人物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首先,从1到12,12个数字兄弟,好象一家人围坐火炉旁聊天一样,团团圆圆的,队排得可整齐了,距离不远也不近。中间是主角——钟表爷孙仨儿,最矮最胖的是爷爷,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了,稍显得有点笨拙,慢悠悠地走,慢得你几乎感觉不到他的变化,但隔了那么久,你又会发觉原来他又老了一岁。那个中等身材的是爸爸,它略比爷爷苗条点,步伐也快不少,但还是比不上年轻力壮的儿子。对了,那个又高又瘦的就是儿子,他年纪轻轻,身强力壮,而且特别勤奋,从不偷懒,一直“滴答、滴答”的往前跑,脚步从不停歇,在他不知疲倦地督促下,我总能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我的手表,在我的生活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假期时,它代替妈妈叫我起床、刷牙、洗脸,一气呵成。每当我按时完成一项任务时,我总是习惯地看它一眼,它仿佛对我说:“小主人,很棒哦,加油!”记得有一次,妈妈要送我坐校车,一下忙忘了时间,我突然想起来看了一眼手表:“妈妈,还有三分钟了,咱们快跑!”于是,我们一路狂奔,终于,当我气喘吁吁坐上车那一刹那,校车就启动了,我一看手表,刚好两点三十分整,我心里默默对它说:“老伙计,谢谢你!”
我的手表不仅在生活上帮助我,在督促我学习时,也是一把好手!有时,我的“拖延症”犯了,想偷懒,手表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好似在催促我:“小主人,现在是写作业时间,不能分心哦!”看了它一眼,我立刻打起精神来拿起笔写作业!清晨,听到它的起床铃,我伸个懒腰,拉开窗帘,不禁低头朝它微微一笑,因为有它的存在,每次晨读声音特别清脆悦耳。总之,它让我更好地管理时间,学习效率也大大提升!
毛主席说:“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有了我心爱的手表,我懂得了光阴一去不复返,更懂得要珍惜时间,抓住当下!
我爱我的手表!
《我的心爱之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比如郭沫若喜欢白鹭,琦君喜欢桂花,冯才骥喜欢珍珠鸟……我呢,喜欢我的毛绒娃娃—小熊。
它啊,有一双大大黑色的圆眼睛,小小的倒三角鼻子,两个半圆形耳朵,一对天使翅膀。哦!对了,我还没介绍它的皮毛颜色呢!它呀!全身都是纯洁、美丽的白色呢,还有啊,它,手里抱着一个小爱心,上面写着Angel(天使)。
这个小熊是我九岁时妈妈给我抓的,我十分珍惜,到现在都是雪白雪白的,没洗过。
它啊,每当我伤心时,我就会向它倾诉我的烦恼,心中就能得到一丝安慰,每当我快乐时,我就会跟它分享我的乐事,这样快乐就多了一倍。
记得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闷闷不乐地回到家,走进房间,小熊就睁着大眼睛看着我,似乎问我为什么难过,我就把考砸的事说了一遍,它又睁大眼睛,应该在安慰我吧。在它的无声安慰下,我的乌云散去了。
小熊,它就是我的好朋友,晴天,我带他去晒太阳,晚上我带它去睡觉。
这就是我的心爱之物—小熊。
《郭沫若的神速源干勤奋》
我国现代的伟大作家郭沫若,学间渊博,文思敏捷,不 仅多产,而且写作速度之快也令人敬服。比如儿个大型历史 剧,《高渐离》 (后改名为《筑》)只写了十三天,《屈原》、《虎 符》各写了十天,解放后写《蔡文姬》只用了一周的时间。 再比如匕篇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学术文章《周易的时代背景 与精神生产》只写了六天。 但这写作的神速也都是他勤奋劳动的结果。首先,高速 度的创作是以长期的积累积酝酿为基础的。
写《筑》虽然只 用了十三天,但酝酿时间却长达六、七年。抗日战争前在日本 时,他就产生了要把高渐离的故事写成剧本的想法,后来查 阅了许多文献,解决了疑难间题,直到1942年5月,在重庆, 才动笔写作。《屈原》虽然写成只用十天,但是郭老自己就 讲过,它却经历了至少二十一年的酝酿。就在已经决定要写 的时候,为了解决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内,表现屈原三十多 年的悲剧历史这一难题,还曾考虑了主周的时间’而迟迟未能 起笔。 其次,一旦投火写作,便日思、夜想,沉浸在创作中。比如 写《虎符》时,总是思绪萦绕,不得安眠。
一天夜里躺在床 上,在似睡非睡中又有了新的感触,便立刻披衣下床,伏案 疾书,竟一鼓作气,连续写了二十个小时。在写《甲骨文学 研究》时,昼夜兼程,就是感冒发烧也没停笔。所以我们看 到,他的手稿有一段字迹特别粗大,这就是他在发烧的情况 下坚持写作留下的痕迹。 郭沫若的创作实践,再一次证明了“天才就是勤奋”这 一真理。
《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写给郭沫若同志的一封信》
沫若兄:
大示读悉。奖饰过分,十分不敢;但当努力学习,以副故人期望。武昌分手后,成天在工作堆里,没有读书钻研机会,故时于你的成就,觉得羡慕。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倘能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经验,会是很有益的,但不敢作正式提议,恐怕太累你。最近看了(反正前后》,和我那时在湖南经历的,几乎一模一样,不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那样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此次抗日战争,应该是成熟了罢,国际条件是很好的,国内靠我们努力。我虽然兢兢业业,生怕出岔子;但说不定岔子从什么地方跑来;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你的史论、史剧有大益于中国人民,只嫌其少,不嫌其多,精神决不会白费的,希望继续努力。恩来同志到后,此间近情当以获悉,兹不一一,我们大家都想和你见面,不知有此机会否?
谨祝
健康、愉快与精神焕发!
毛泽东上
1944年11月21日于延安
《《凤凰涅》读后感》
诗人郭沫若曾经在他论诗的著作里说过:“我始终是感觉到只有在最高潮的时候的生命感是最够昧_的。”这里,“最高潮的时候的生命感”,指的就是诗人那如岩浆奔涌、狂减突进般的诗情。他在“五四”时期写的《女神》、《凤凰涅》、《地球,我的母亲》就是他这生命感最高潮时候的杰作。据郭老在《我的作诗经过》一文中回忆,他的早期诗作名篇《地球,我的母亲!》是在一种发狂般的状态中写出来的。当时,他赤着脚在石子路上踱来踱去,感悄喷发时甚至情不自禁地卧倒在路上睡着,想真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感触她的皮肤,接受她的拥抱。写《凤凰涅》则简直是“一种神经性的发作”了,他感到“全身都有点作寒作冷,连牙关都在打战”。显然,诗人这种神经质的冲动,是他长期蕴蓄在胸的激情的爆发。在郭老这些诗作名篇里,那创造新鲜太阳的“女神”,那烈火中自焚的“凤凰”那可以吞吃一切的“天狗”,想象何等丰富,气势何等雄浑里音调何等激荡!它象电光、火花,照亮读者的心灵,点嫩人们的思想,人们仿佛从诗篇里听到了反帝反封建的呼声!这些才华横溢、气魄雄伟的诗篇,当然是“节日诗人”们那些如“紧握笔杆作刀枪,千军万马动地来”,或“台台马达日夜轰鸣,声声怒吼掀起洪波”一类的节日诗所无法比拟的。诗以情动人,无情即无诗。我们的“节日诗人”块少的就是这火一般的豪情。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郭老的灵感来了,所以如此激动。我们并不否认有灵感。灵感,无非是某种因素的刺激,突然使作者想象飞驰,思路杨达。因此,灵感也好,激情也好,都不是神秘的、缥缈的东西,而是作者长期生活积累的突发。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揣摩政治风向上,而对现实生活没有详尽的观察研究,没有深切的体验感受,即使现实生活如何充满诗情画意,恐怕也唤不起你的灵感来。所以,一个诗作者创作的成败,首先取决于他是否深入生活,他对生活有无深刻发现和独特感受,有无真挚深沉的爱。我们的“节日诗人”未能写出真切感人的好诗,关健就在于此。 这些作者写诗还有一个通病,就是人云亦云,缺乏独创。有的作者去年写了一首节日诗,没被采用,今年仅变动几个字,把时间改一下,又寄来了。这些诗,放到去年可以,拿到今年也行,毫无特色和新意可言。诗贵创新。宋代诗人欧阳修就曾经说过:“若意新语工,道前人之所未道者,斯为善也。”道前人之所未道,当然应是自己的独创,并非千人一腔、人云亦云,正如屠格涅夫所说的,必须是艺术家“自己的声音”。在文学史上,凡是有成就的诗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独 特创造性。当然,这种独创,并不是搜索枯肠的主观臆造,而是来自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杰出的诗人总是善子在生活的海洋里,撷取那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捕捉那金子般闪光的诗意,然后经过艺术概括,锤炼出最富于新意的诗句来。例如,唐代著名诗人李贺,为了收集创作素材,经常吃了早饭就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骑着毛驴出门漫游,观察生活。每当见到好的题材,或触景生情想到好的诗,就马上记在纸条上,装进锦囊。晚上回到家里,再将纸条从锦囊里取出,连夜选择整理,把这些零碎的不完整的句子作为触媒,精心构思,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除了有特殊的情况外,几乎每天都坚持这样做。由于他平时特别注意深入实际观察生活,不断汲取生活中的养料,创造出了不少意境美妙、色彩浓郁、变化多端、奇崛警拔的杰出诗作。古人曾用“诡”、“奇”、“险”、“怪”四字来概括他诗歌的特点。李贺诗歌创作的独特成就,为我国古典诗歌开拓了新的境界,而他的创作实践,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有人曾将写诗比喻为蜜蜂酿蜜。如果说,诗是蜂蜜,那末,生活就是鲜花。我们期望着那些习惯于写节日诗的作者,象蜜蜂酿蜜那样,广采生活中的花朵,去酿造别人不曾酿过的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