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挤的城市里穿梭,我常常想起《青铜葵花》里那个可爱的女孩儿——葵花,不知道她离开大麦地之后,会喜欢城市还是怀念乡村?她在城市里会迷路吗?堵车的时候,会不会想念起她的青铜哥哥呢?
葵花的父母双亡,她的爸爸是一个艺术家,喜欢刻青铜做的葵花,所以给女儿起名“葵花”,后来父亲意外溺亡。失去家人的葵花被朋友青铜收留,和青铜做了兄妹。可是青铜家很穷,于是发生了种种“坏”事......
读完了这本书,我的感受很深。尽管青铜家很穷,但每次青铜和葵花都会相互安慰,都依靠亲情挺了过去。要上学了,青铜以“我是个哑巴”为借口,将可贵的上学机会让给了妹妹葵花,其实他自己也很想上......我不禁被青铜的勇气感动了。青铜为了保护妹妹,让妹妹看马戏,自己挨别的小孩的打,为了让妹妹看得更清楚,他让妹妹坐自己肩上,自己被压个半死......
再想想我,我平常对姐姐弟弟又打又闹,乱发脾气,我应该宽容,和家人和睦相处才对呀!长大后,兄弟姐妹才是最亲的人,靠山也只有他们了呀!
而葵花更是让我感动。她为了不费油写作业,跑到同学家蹭灯光,成绩也是遥遥领先。她为了给奶奶治病,选择外出打工......
而我呢?我喜欢浪费水电,不关水,不关灯,浪费粮食,乱买东西,正如秋妮妈妈所说:“你连葵花一个角都没有”!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亲情胜过一切,我不该和姐姐弟弟闹矛盾,我不该浪费父母的血汗钱......
放下书本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有对葵花命运的感叹,有对葵花的好学称赞......葵花那自信的微笑和青铜那自强不息的精神将永远藏于我的心中。
今年暑假,我仔细品读了《中国家风》这本书,就如同与一位长者在一块儿,静静地听他述说一个个关于家风的故事。常言"养不教,父之过",在史书典籍中也有"孟母三迁"的教育故事,这说明了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父母,也就是家风。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读懂了"书香""宽厚待人、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心存善念"亦是一种家风...... 让我不禁想到我家的家风。
我的爸爸是电信工程师,他非常熟悉电脑,在家我跟他学了一些电脑知识,对电脑产生了爱好。我加入了学校的机器人社团,学会了WER机器人编程,2016年在WER世界锦标赛中,我们团队发挥出色,夺得了团队一等奖,这是我们长期刻苦训练得到的结果。
我的爸爸还很热爱运动,喜欢游泳,打羽毛球,常常带着我一起锻炼,久而久之,我也养成了喜欢体育运动的习惯。我的身体更加硬朗了。今年春天我攀爬到了贵州省武陵山脉最高峰海拔2400多米的梵净山也不怎么觉得累。前阵子,我在学校举行的游泳比赛中,夺得了五年级组个人赛亚军,五年级亲子赛季军。我感到很自豪。
我的妈妈是个小学教师,她很有学问,拥有很多的教育经验,这一切跟书有很大关系,她博览群书,一有空就拿起书来看,我经常在她旁边看她看书,在她的影响下,我也慢慢地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见到图书报刊,就情不自禁的拿来翻阅。我还做了一本读书笔记本,把读到的好词语好句子记下来。
我的爷爷是老干部,爱好文学。他发表了很多文章,他写的一些诗歌,我都能背下来。爷爷还和我比赛背诵古诗,使我慢慢地接触了国学。
我的奶奶过去是个农民,后来她进城当工人了,她假期带我回乡下老家,教我干农活。她教我种果,护理果树,每当我吃到自己亲手种的酸甜清香的百香果,我就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对《悯农》一诗有了切身的体会:农民很辛苦,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粮食。
我的长辈对我言传身教,使我从懵懂到逐渐明白事理,我感谢我的家风。
中国家风代表着国人的精神面貌,一个民族的文明体现,我们一定要把中国式家风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家风优良的好少年!
阅读经典原著是至关重要的。经典是文化的鳌头,有了经典,中华民族才能散发出更强大的魅力。我们只有与经典亲密接触,才能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热衷于追求时尚、新鲜,而往往忽视了经典的重要性。其实,经典是不应该被掩埋的,经典更应该被发扬,被广为传播,只有这样,我们的中华民族文化才能绵延不绝。
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总算明白了很多道理。 不必说宋江和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武松漂亮的醉拳,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一身鲁莽庄稼汉和无业游名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 我试想,假如让他来到我的身边,相信没有多少人能有他这样的魅力。这不是因为他的相貌,也不是因为他有所么高挑的身材,更不会是他有大把的财富,就一点,就是他那在别人眼中芝麻大的优点。请不要小看他那芝麻大的优点,在这世界上就要灭绝了。 我总觉得我们在生活中对于朋友甚至亲人少了一份亲情,少了一份哥们儿友情。 我清楚的记得,在我咿咿呀呀学语时,我经常毫无顾忌的到邻居家吃饭,没有礼节,没有拘束,只有欢乐。邻居家的姐姐现在和我还是和原来一样好。在我哭着闹着不上幼儿园时,我们和邻居经常一起聊天,但是我们开始装上了一扇木门。 现在当我知道为了未来奋斗的时候,我家的门也变成了三厘米厚的防盗门。这就像一条河,让我们和邻居的感情隔在天地两岸。这就像《礼记》里说的:“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我们的社会很自然的少了一份爱,一份及其重要的爱——一份关怀。对于关怀,也许只需要一句简单的问候,或者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让人喜笑颜开,就让人感受母亲般的关怀。
读完全书,给我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两个字:忠,义。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感受经典文学,助我心灵成长。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同学们还记得毛主席说的这一番话吗?这是要告诉我们读书有多么重要呀!读书,不但可以让我们视野更开阔,学到更多的知识,还能让人思想更深入、更有创意……
从小我就爱上了读书。记得我两岁那年,有一次妈妈牵着我的手去一家超市买东西,一进超市我便被一个包装鲜艳的物品吸引,我连忙走过去,指着上面的字大声念:“下火王!”妈妈很惊讶,直夸我能干!就是从这时候起,我便对识字感兴趣,不管是墙上的广告语,还是报纸上的新闻或杂志上的内容,看到有不认识的字就缠着妈妈问个不停。每天晚上睡觉前,妈妈总是给我讲故事,和我一起看小人书。从此,我便养成了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书的习惯。现在,我的书柜里整齐的排列着很多书,有《十万个为什么》、《笑猫日记》、《悲惨世界》……一有空,我便捧着书阅读,在阅读中,我能享受到平时所感受不到的快乐,这种快乐能消除烦恼,忘记疲劳,我也不再感到孤单和寂寞。
读书能让我们增长知识,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有一次语文课,老师让同学们猜一个成语,意思是:“比喻别人怎么说,他也怎么说。”原本十分热闹的教室瞬间变得鸦雀无声。而我清楚地记得以前看过的一本书里有一个成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便大声地说:“鹦鹉学舌!”老师问我怎么知道的,我说是从一本书里看到的。老师表扬了我,还让同学们向我学习,我心里美滋滋的。还有一次,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我们一家人饭后在院子里乘凉,我忽然发现不远处星星点点地满是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好漂亮!我便和表弟一起去捉。我们把萤火虫装在一个瓶子里,许多的萤火虫聚在一起发的光更亮了。这时我想起了古人车胤囊萤的故事,表弟却突然问我:“表姐,你知道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吗?”我想起《十万个为什么》里就有这个解说,便告诉他:“在萤火虫发光的部位,有一种含磷的发光质和一种催化酵素。萤火虫的发光器上有一些气孔,由气孔引入空气后,发光质就会透过酵素的催化与氧进行氧化作用,这样就能发光了。”表弟听完,惊讶地睁大眼睛:“哇!表姐,你懂得可真多呀!”我自豪地说:“你以后也要多看书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读书虽不求“黄金屋”、“颜如玉”,但书中蕴含的智慧却让我们受益匪浅。读书让我快乐,读书让我进步,读书伴我成长!
也许,当我们被人群淹没的时候,会觉得这个世界很大,但如果我们在书的世界中反观这个世界,你却又觉得它很渺小。那些你从来没想过的事,在书中,却是最常见的。可以说,书就是这么神奇。而在这儿,我为大家推荐一本书——《童年》。
这本书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根据自己幼年的经历所撰写的。大概内容就是描述主人公阿列克谢来到外祖父家发生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他即将步入流浪的环境。
因为父亲早已去世了,母亲便改嫁了,可谁曾想,他的那位继父后来却因为赌博而败光了家产,每次喝完酒也总是要对他的母亲进行殴打。很不幸的是,他的母亲又因病去世了,而那之后的几年中,外祖母的双目也失明了。外祖父也疯了,整天在街上打架。可面对这样悲惨的命运,阿列克谢没有痛哭流涕,只是平静地面对着上帝对他的命运进行残酷的安排。最后,以外祖父那苍老又犹如洪钟般的声音结束了阿列克谢他的童年生活,“喂,阿列克谢,你不是一枚奖章,我的脖子上不能老挂着,你到外面去找点事做,混碗饭吃吧……”于是,他便外出谋生去了。
看过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我惊异于那样一个和我年纪相仿的男孩,在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的时候,居然没有大吵大闹。在拿起刀子的那一刻,他没有退缩,只是为了让继父不再踢打他的母亲。可我,却没有这样的勇气,只会怯懦地逃避,更不要提保护母亲了。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成长的启发,让我知道了:一个人在失去亲人,面临诸多困难时,不要唯唯诺诺地躲开,要学会解决。而本书也批判了以前那些自以为高贵的名门望族,要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要论,也得按品德高低来分,而不是出生的背景。
初一(4)班周雨璠
暑假中,我读了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叫唐僧的人去西天取经,途中收了大徒弟,机智勇敢的孙悟空,二徒弟,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以及忠厚老实的三徒弟沙和尚。其中我觉得唐僧不分青红皂白就误解孙悟空打死了人,使他的善良显得有些让人不爽。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标签:650字有感想起常常穿梭青铜葵花青铜拥挤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