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原文
北京,这里有我的执着
作者:竣皓
北京是我十五年来的执着,天天想,年年盼,终于在初二的这一年暑假,妈妈去清华开会,顺便捎上我去北京。“一城一历史”,我来了,北京。
骑游清华
一早,我和妈妈来到清华大学,正碰到哥哥姐姐们上课,滚滚的自行车车流涌向前方,我瞪大眼睛不知为何。抓住经过身边的小哥哥,才知道原因。清华校园很大,宿舍离教学楼步行太慢,自行车成了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我们也入乡随俗,骑着自行车慢游清华。随着自行车轻脆的铃声,来到了魂牵梦绕的“水木清华”。这里是朱自清先生写下的散文名篇《荷塘夜色》的原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雨后荷叶上的水珠,仿佛一些晶莹剔透珍珠似的。微风过处,四向摇曳,好容易滴下一颗水珠,池面泛起一阵阵涟漪。空气中弥漫的荷香,让人暑热顿消。
致敬斯诺
骑着自行车,我和妈妈来到北京大学的西门,古色古香的大门述说着北大数百年的历史,走进校门,便看见一棵有几百年树龄的古银杏,让人仰视的树冠,高大壮硕,枝繁叶茂,见证着北大的历史。我们顺着未名湖骑行,实在是太热了,随便找个树荫下坐凳休息。我一边扇这扇子,一边四处张望,突然一块墓碑吸引了我,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原来这是斯诺的墓。从《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认识了斯诺,1972年他在瑞士去世后,他的一部分骨灰送到他深深眷念的中国,墓地选在北大景色秀丽的未名湖畔,向您致敬。
雨登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偏偏遇上下雨。“没事,我们雨中登长城,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妈妈拍了拍发愣的我,走吧。晰晰沥沥的小雨丝毫没有浇灭我们的热情。雨雾中的长城,仙气飘飘,看着时隐时的巨龙在群山间蜿蜒曲折,盛夏的青山映着灰白的城墙,在壮美的景色里蕴含着一份历史的沧桑。跨过一级级整齐的台阶,由此往上走,我们奋力地攀爬着,一鼓作气终于登上了长城的制高点。风扯着长城的大旗,雨冼刷着长城的旧尘,我来了,长城
一山一景色,一水一风光,一城一历史,走过山山水水,来到心中执着的地方—北京。
教师改文
北京,这里有我的足迹
北京,在妈妈从小跟我的讲述中,早已变成了我心田中一处最美的风景,今年暑假妈妈到清华开会,我有机会踏上了自己神往的这块土地。
骑游清华
一大早,我跟妈妈就到了清华校园,一进校门我就被如来来往往骑车的哥哥姐姐惊住了——校园里可以骑车?而且速度之快,简直是“飙”!妈妈告诉我,清华校园特别大,学哥学姐们为了节省行路时间,更多地用来学习,所以就骑车了。于是我和妈妈也骑上了单车,继续感受这美丽神奇的校园。很快,妈妈就带我来到了“水木清华”建筑前,看到了课本里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说实话,这“荷塘月色”与朱自清笔下的有些差异,与我想像中的差异就更大了,看来真是应了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朱自清先生是个爱国人士,在他眼里这小小的荷塘或许就是最美的世界吧。我让妈妈给我在“水木清华”下面拍了照,我要记录下自己的足迹。
致敬斯诺
接下来,我们骑着单车来到了北大西门,红色的大门,与现代化的大门相比,虽说气派不足,但绝对地雍容华贵,蓝色匾额上的四个烫金大字“北京大学”,让全国多少学子心生向往啊。红色的檐柱,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依然坚实地挺立着,与其说是支撑着气势恢弘的屋顶,不如说支撑着多少中国读书人的梦想。厚实的红漆大门、有些斑驳的石板路面……无不彰显着北大独一无二的历史,让我对这里发生的故事心生不少猜测。
走进校门,便看见一棵有几百年树龄的古银杏,硕大的树冠,枝繁叶茂,见证着北大的过去和现在。我们顺着未名湖骑行,突然一块墓碑吸引了我——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在《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中我认识了斯诺,在积贫积弱的年代,他是中国人民最好的外面朋友,死后还把一部分骨灰送到中国,在这里见到这位伟人,使我比在书中认识得更深刻了。在这里我也拍了照,纪录下我曾经造访的足迹。
雨登长城
从小就听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北京无论如何,我也得登一次长城。于是我和妈妈在雨中登上了长城,虽然说很累,却别有一番风味,而且雨天中登长城的人也不少。我还在长城的制高点拍了照……
中国的历史悠久,首都更是太大了,虽然我只走过了三个地方,但我认为这三个地方就足以代表北京,再次打开手机翻看拍下的照片,我可以自豪地说“北京,这里有我的足迹”了。我想,现在我是个过客,或许将来我会是个主人,这个城市将一直会有我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