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请刚刚毕业的2019届高三学子,简单回顾一下高三这一年的作文训练概况,读写菌相信,大部分同学会侃侃而谈:“我们几乎写遍了当下的主流话题词,例如“青年、担当、创新、文化自信、家国情怀、人工智能……”
以上话题几乎都属于宏大主题范围。对于这些宏大主题,2019届高三学子甚至可以出口成章,来一次即兴演讲。然而我们也发现,在宏大主题的指引下,大家几乎是“异口同声、前篇一律”,因为,很多人似乎都在使用相同的的语言来论证这些话题,却恰恰缺少“我的思考、我的表述”。
01
同样,在写作2019年全国1卷的作文时,同学们也不例外。例如,在“呼吁劳动从我做起”时,有人这样写到:
70年峥嵘岁月,70年砥砺前行。回首雄关漫道真如铁,感悟人间正道是沧桑,展望长风破浪会有时。我们已经迈入了一个新时代,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所言:“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从自我做起,用劳动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位同学在平时的学习中,善于记忆,本非坏事。然而上面这段“看上去很美”的文字,从演讲的主题和效果来说,未免喧宾夺主,让人感觉宏大却空洞,不知如何“从我做起”。
据读写菌所知,“70年峥嵘岁月,70年砥砺前行”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回首雄关漫道真如铁,感悟人间正道是沧桑,展望长风破浪会有时”是《人民日报》2019年元旦献词里的一句话。这位同学肯定在其他话题的写作中,也经常运用这些句子。而这种现象实际上也是“宿构”的一种表现,其彰显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文中无我”。
02
如何做到“文成必定有我”呢?答案是多方面的,在此,读写菌提供一种方法,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化大为小)——用形象可感的小画面,承载抽象的宏大主题。
同样是“呼吁劳动从我做起”,我们可以看看这几句话:
我呼吁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也许只是五分钟的扫地,也许只是十分钟的清理小广告,也许只是半小时的志愿服务,但是请你相信,从“一屋”开始扫起,方能最终扫天下。自我的劳动,终将会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短短几句话,却是“言真意切”。尤其是三个行为倡议,融入了自我的思考和个性化表述,把“劳动”这个抽象宏大的概念化为一个个具体可感的画面,实现了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文中有我”的彰显。
03
再举一例。在论证劳动的重要性时,有如下一段排比句:
前进的中国,在铺路建桥的大国工匠的锤头下,不在利益场的纸醉金迷中;繁荣的中国,在袁隆平的千百次田间实验中,不在电子产品的荧光屏幕上;富强的中国,在大庆油田工人手拿肩扛的劳动中,不在都市夜晚的灯红酒绿中。
这段排比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三组具体可感的画面,把劳动的价值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
我们常说,“议论尤需赋真情”,议论文中如能体现出“我的在场”,一定会让你出类拔萃!
标签:作文如果高分定有2019年全国分析1卷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