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在课余时间读了不少好的适宜读的科普、文艺之类的书,增长了知识,作文水平不断地提高。有的孩子也同样读了许多有益的书,但作文水平依然故我。父母看见孩子作文有长进,自然很高兴,越发支持孩子多读些课外书,看见孩子作文没有明显进步,就片面地以为多读书对作文也没有用,于是就不让孩子再读课外书了。 同样读书,为什么效果不一样?问题的关键是:能不能把书中的“营养刀吸收了,化为己有。 伟大人物几乎都爱书,爱读书,并把书中的知识化为己有,运用于写作中。 毛主席从小就爱读书,后来从事革命活动仍然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在长征路上、在战争环境里、在和平建设时期,不管工作怎么忙,也要挤出时间读书。他从古今中外大量的书籍里及收了丰富的“营养,,,写出.了大量、的生动感人的指导革命的理论文章。
比如‘愚公移山》,是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团幕词。文章先肯定这次大会取得伟大成果,接着号召全体与会同志回去后要向群众宣传大会的路线,去争取胜利。其中有这么一段话:“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一各叫瀚山愚公。他的家们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臾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次少卜是完全不可能钓m: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史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
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户文章引用的“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是《列子》《汤问篇》里的。毛主席读了它,并活用它把人们不易理解的只要唤起人民群众,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就一定能够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深刻道理,说得生动明白,通俗易懂。 周总理青少年时代就广泛地读书,并把书中有益的东西化为自己所有。比如,古籍中“圣人之于夭下,耻一物之不知”这句话,是歌颂“圣人”的。周总理读了之后,结合生活实际,在自己的文章里就把它改成“一物不知,学者之耻加吸收了其中“耻一物之不知”的合理因素,舍弃了带有封建意识的“圣人”一词,改为“学者”。
句式改了,内容也不同。 上述事例说明,只要善于读书,从书中获取有益的知识,读书对作文就有用了。 怎样才能让孩子也能从书中吸收养料呢?其一,读书要有目的。毛主席、周总理读书是为了革命,目的明确,因而能自觉地把书中合理的成分吸收过来,灵活地运用于自己的文章里。有些孩子读书目的不明确,因而书中大量的营养,过目’不留,全跑掉了。读书目的明确了,书中有益的东西都会贮存在记忆的宝库里,作文时就能用得上。即使暂时派不上用场,将来一旦要用,记忆的宝库就能给他提供丰富可用的思想、语言的材料。其二,读书要读“破”。“读书破万卷”的“破”,是说读明白。华罗庚说:“学习中首先要注意好好消化。如果不消化的话,即使胸藏万卷书,也用不上,只有消化了,才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我们有些孩子读书圆圈吞枣,不求甚解,即使背得滚瓜烂熟,还是和作文挂不上钩,沾不上边,读是读,写是写,风马牛不相及。书读“破” 了,潜移默化,作文水平就能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