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3-09-16 10:36:40
第1篇:十八岁那年的魔法秤
生命中有许多美丽的风景,总在我们一转身的瞬间,绽放在我们的身后。捕捉教育的美好,享受师生成长中的一个个小确幸。那便是教师生命中绝美的风景。
——题记
那年,我18岁,刚完成师范校长主持的答辩。
“假如你是一个小学校长,你会如何?”“假如我是一个小学校长,我一定要成为全国最有名的小学校长!”这“豪言壮语”一出,让这个额头上写满睿智的校长吃了一惊,我窃喜。这声音在耳边还没有消失,整天连衣裙,高跟鞋,长发披肩,身后跟着几十个二年级的娃娃就成了我的标配。
这个班叫“注· 提”实验班,就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领导语重心长地教诲了一大通,什么这个班如何重要,县局期望如何高,还有家长如何重视云云。而我,满脑子的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杜威……非常向往孔子带着一群学生,在蓝天白云下,找块如茵绿地,席地而坐讲经论道的场景。于是我多次违反组织纪律,带着几十个娃娃,田野上,河滩上疯玩。
喜欢一切叽叽喳喳的声音,于是,我们出发了。来到田野里,找春天。绕过三堂街镇中心完小新建的教学楼,北边有一大片田野,南边的田野旁就是资江河。娃娃们叽叽喳喳的说着,满眼新奇的看着,屏声静气地听着,仔细的嗅着,白嫩嫩的小手摸摸着野花小草,说不尽的欢喜。一篇多角度写景的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累了,娃娃们在草地上尽情打滚。“我身上有魔法,你们信不信?”我逗他们。“啊?”孩子们马上围上来。“你们见过秤吗?”“见过。”“我家里就有。”
“我可是有一杆魔法秤。”我故弄玄虚。“老师,快拿给我们看看。”“对对对,快施魔法。”孩子们叽叽喳喳围拢着我,欢快的小眼神里露出无尽的期待 。
“那好吧。看,这是我的右手臂。”我撸起袖子。“这是我的左手臂。”我夸张地用左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圈,撸起左手袖子。“但是,我这两手一合呀,就成了一杆魔法秤,能准确称出你们的体重。不过要按我的口令做三个动作才行。不信,你们一个个来到老师这里称一下吧,看看是不是很准?明明,你先来——”
一个白白净净的圆脸小男生眨巴着眼睛,像只小山雀一般飞过来。我小心地蹲下,伸出两手,围成一个半张的圆圈,让明明站在圈内。然后两手一合,围住明明小腿,十指交叉,自己慢慢儿站起。明明高过了我的头顶。“请注意,小朋友们看好了——明明,将要做三个动作。第一——看蓝天!”
明明听话地抬头看看蓝天,金色的阳光照着围墙边高大的白桦林,一群麻雀正扑棱棱飞起,飞向深邃辽远的河水上空。清凌凌的资水像一匹铺开的蔚蓝色缎带,一直延伸到远方。河面上像铺满了细碎的黄金,又像许多金色的鱼儿争先恐后跳出水面。河岸上,一大片金黄的菜花扑入眼帘。
“二,看其他小朋友——笑一笑——”明明又听话的,环视那一群仰视的小脸,咧开掉了门牙的小嘴做了个鬼脸,嘿嘿的笑了。大家都笑了,和煦的春风拂过这群稚嫩的金色脸庞。
“三,看着我笑一笑——”这小子一扭头,卫衣上帽子差点甩到我的脸上,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娃娃们笑得更欢了。田野里金色小牛犊传来的哞哞声与笑声交织在一起。田沟里的水清澈透明,顺着绿油油的倾斜着身体的草儿流着。田垄上的野花开了,一两只小青蛙正从草丛里探出半个脑袋来。
“明明45斤。”“真的耶,我昨晚还称了,就是45斤。”“那当然,不然怎么叫做魔法秤?”
“我来我来!”小胡涛拨开众人,打着哈哈,挤过来,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和一口洁白整齐的糯米牙。“我昨晚看了鬼故事,你的魔法会不灵的。”“胡涛45斤。”“啊?”
“胡雨陈48斤,李红杰46斤,胡彪70斤,你得减肥,不然下次这样称会不灵的。胡静,38斤,你不能挑食哦!”……
待我汗水涔涔,用魔法秤称完每一个孩子,娃娃们早已佩服得目瞪口呆。
于是,这个傍水的千年古镇,魔法秤被家长们心照不宣暗地里传播开来,甚至成了有些家庭的尚方宝剑。几个馋嘴猫不敢偷家里的零食了,几个挑食小鬼也能光盘啦。我的讲台,也成了魔法讲台。每天都会生长出许多小惊喜:一块糖,一片饼干,两颗桂圆干,一朵小野花……
而我,每天都琢磨着如何施展魔法:开学称一称,师生感情重了;进步了称一称,高兴更多了;不开心了称一称,烦恼减轻了;与家人闹了别扭称一称,怨恨消失了……
18岁那年的魔法秤呵——万能的抱抱!
不过,它没能称出一个全国最有名的小学校长。它虽然称不出名利,却称出了公平、信任和责任;它称不出伟大,却称出了尊重、敬畏和善待;它称不出崇高,却称出了欣赏、关怀与呵护。一年后,我调入三堂街镇中学。“我的魔法秤也该升级了。”我想。于是,我的魔法秤也在不断地拥有越来越多的功能。此后的每一天,我将坚持用细节导演自己的青春年华。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我希望能把自己的一生构筑成一个美丽的童话。
第2篇:十八岁那年的魔法称
生命中有许多美丽的风景,总在我们一转身的瞬间,绽放在我们的身后。捕捉教育的美好,享受师生成长中的一个个小确幸。那便是教师生命中绝美的风景。
——题记
那年,我18岁,刚完成师范校长主持的答辩。
“假如你是一个小学校长,你会如何?”“假如我是一个小学校长,我一定要成为全国最有名的小学校长!”这“豪言壮语”一出,让这个额头上写满睿智的校长吃了一惊,我窃喜。这声音在耳边还没有消失,整天连衣裙,高跟鞋,长发披肩,身后跟着几十个二年级的娃娃就成了我的标配。
这个班叫“注· 提”实验班,就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班。领导语重心长地教诲了一大通,什么这个班如何重要,县局期望如何高,还有家长如何重视云云。而我,满脑子的孔子、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杜威……非常向往孔子带着一群学生,在蓝天白云下,找块如茵绿地,席地而坐讲经论道的场景。于是我多次违反组织纪律,带着几十个娃娃,田野上,河滩上疯玩。
喜欢一切叽叽喳喳的声音,于是,我们出发了。来到田野里,找春天。绕过三堂街镇中心完小新建的教学楼,北边有一大片田野,南边的田野旁就是资江河。娃娃们叽叽喳喳的说着,满眼新奇的看着,屏声静气地听着,仔细的嗅着,白嫩嫩的小手摸摸着野花小草,说不尽的欢喜。一篇多角度写景的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累了,娃娃们在草地上尽情打滚。“我身上有魔法,你们信不信?”我逗他们。“啊?”孩子们马上围上来。“你们见过秤吗?”“见过。”“我家里就有。”
“我可是有一杆魔法秤。”我故弄玄虚。“老师,快拿给我们看看。”“对对对,快施魔法。”孩子们叽叽喳喳围拢着我,欢快的小眼神里露出无尽的期待 。
“那好吧。看,这是我的右手臂。”我撸起袖子。“这是我的左手臂。”我夸张地用左手在空中划了一个圈,撸起左手袖子。“但是,我这两手一合呀,就成了一杆魔法秤,能准确称出你们的体重。不过要按我的口令做三个动作才行。不信,你们一个个来到老师这里称一下吧,看看是不是很准?明明,你先来——”
一个白白净净的圆脸小男生眨巴着眼睛,像只小山雀一般飞过来。我小心地蹲下,伸出两手,围成一个半张的圆圈,让明明站在圈内。然后两手一合,围住明明小腿,十指交叉,自己慢慢儿站起。明明高过了我的头顶。“请注意,小朋友们看好了——明明,将要做三个动作。第一——看蓝天!”
明明听话地抬头看看蓝天,金色的阳光照着围墙边高大的白桦林,一群麻雀正扑棱棱飞起,飞向深邃辽远的河水上空。清凌凌的资水像一匹铺开的蔚蓝色缎带,一直延伸到远方。河面上像铺满了细碎的黄金,又像许多金色的鱼儿争先恐后跳出水面。河岸上,一大片金黄的菜花扑入眼帘。
“二,看其他小朋友——笑一笑——”明明又听话的,环视那一群仰视的小脸,咧开掉了门牙的小嘴做了个鬼脸,嘿嘿的笑了。大家都笑了,和煦的春风拂过这群稚嫩的金色脸庞。
“三,看着我笑一笑——”这小子一扭头,卫衣上帽子差点甩到我的脸上,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娃娃们笑得更欢了。田野里金色小牛犊传来的哞哞声与笑声交织在一起。田沟里的水清澈透明,顺着绿油油的倾斜着身体的草儿流着。田垄上的野花开了,一两只小青蛙正从草丛里探出半个脑袋来。
“明明45斤。”“真的耶,我昨晚还称了,就是45斤。”“那当然,不然怎么叫做魔法秤?”
“我来我来!”小胡涛拨开众人,打着哈哈,挤过来,露出两个浅浅的酒窝和一口洁白整齐的糯米牙。“我昨晚看了鬼故事,你的魔法会不灵的。”“胡涛45斤。”“啊?”
“胡雨陈48斤,李红杰46斤,胡彪70斤,你得减肥,不然下次这样称会不灵的。胡静,38斤,你不能挑食哦!”……
待我汗水涔涔,用魔法秤称完每一个孩子,娃娃们早已佩服得目瞪口呆。
于是,这个傍水的千年古镇,魔法秤被家长们心照不宣暗地里传播开来,甚至成了有些家庭的尚方宝剑。几个馋嘴猫不敢偷家里的零食了,几个挑食小鬼也能光盘啦。我的讲台,也成了魔法讲台。每天都会生长出许多小惊喜:一块糖,一片饼干,两颗桂圆干,一朵小野花……
而我,每天都琢磨着如何施展魔法:开学称一称,师生感情重了;进步了称一称,高兴更多了;不开心了称一称,烦恼减轻了;与家人闹了别扭称一称,怨恨消失了……
18岁那年的魔法秤呵——万能的抱抱!
不过,它没能称出一个全国最有名的小学校长。它虽然称不出名利,却称出了公平、信任和责任;它称不出伟大,却称出了尊重、敬畏和善待;它称不出崇高,却称出了欣赏、关怀与呵护。一年后,我调入三堂街镇中学。“我的魔法秤也该升级了。”我想。于是,我的魔法秤也在不断地拥有越来越多的功能。此后的每一天,我将坚持用细节导演自己的青春年华。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我希望能把自己的一生构筑成一个美丽的童话。
第3篇:山莓花的春天
一直不知道山莓就是“四月泡”“乌苞刺”,这种童年时光的美食,红色的小果子,粒粒饱满圆润,它有如此鲜活的名字。在春天,我看到它白色的小花,和叶子一起卖力地生长,在姹紫嫣红的春日里,它实在毫不起眼。我喜欢寻根溯源,看上一篇好文,便会查找作者再翻阅他其他所有的文字,才知山莓以“悬钩子”之名始载于《本草拾遗》,因其“茎上有刺如悬钩”,故名“悬钩子”;因属“莓”一类植物,而有诸“莓”之名。
童年,山莓带来的那是土地上的自由快乐。还有山坡上的一大片黄花菜,田野的耕牛,林场的橘子园,每个瞬间,都从遥远的时空来到我的内心深处。那时候仰卧在青草地上,看辽阔的天际,湛蓝澄澈,那些时光是永远回不去的山山水水。童年的孩子周围有百万个生命在呼吸,山间的小花绽放,绿草在墙角萌发,土砖缝隙里嗡嗡的蜜蜂,满田野的油菜花,都让那些日子熠熠生辉。这远去的回忆,这一瞬间的吸引力,突然就在我的心绪里翻腾。山莓,应该是很容易生长的植物,只要有阳光的地方,山坡、荒地、河边这些地方随处可见,就如生长在这个世界的一些人,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茁壮。
相传东晋时期,一生“博闻深洽,江左绝伦” 的道教学家葛洪外出寻药,尝百草,品野果,栉风沐雨,得了“夜尿症”的怪疾。春末的一天,葛洪行山间,忽然发现带刺的枝头上有许多红艳艳的野果,于是欣喜地摘了吃下。让人惊喜的是,当天晚上葛洪病况有了明显好转。后来,他又去摘那果子吃,痼疾竟痊愈了。可见山莓也是治病的佳品,小时候,山野里一大丛的红色果实特别耀眼,在有些贫瘠的生活中,这是一抹光。对山莓,有味觉和视觉缀连的记忆,更有一份再也找不到的情愫在其中,那就是童年的纯粹在久违的味觉中复苏了。虽然,以后吃过大颗草莓还有进口李子、提子等,在我的内心跳跃着的,带有一些情绪在其中,还是童年的这一片红色小果,在那个时期带来惊喜。这种味觉的记忆很少再翻阅,也许是太久远,而至无法实现当日场景。
山莓,这小果实的回忆,也是激发灵感的瞬间。在那些年的春天,我走在山路上,一个人独行,一个人寻觅,只为那小小的果实,在阳光下绽放。四周的土地仿佛也是亲切可靠,它们在山川河流中稳健地静守着。这个春天,花开时节,在不起眼的山莓花里,我似乎又寻到了过往童年的一些安适。这是在经历了人生风雨后的回归,不可名状,它远离一些俗世的纷扰。就如在童年放学后,母亲准备的一碗红糖薄荷水,染成褐色的水躺在白色瓷碗里,一股清香让人沉醉。
这个春天,我特别喜欢栽种植物,小叶紫檀、兰花、多肉、月季,还有很多其他的,大的植物,小盆景,让人有些乐此不疲,我总觉得土地的神奇,让我对这个春天,对土地上的收获有无限期盼。我幻想家里的花团锦簇,其实更幻想这株植物长大后的模样,随着时光流走,它一直在生长。我在春天一隅,遥想生命的辽阔,万物的快乐,全都在眼中闪烁,山山水水和白色的山莓花都在春风里聚集。
第4篇:新树
夜里,春雨渐止。九时许,满天的云朵散了,又薄,又细,如棉,似纱,继而化为轻烟,以至完全消失,天空一碧如玉。
阳光如雨一般照射下来,绿叶映着窗纸,碧影绰约。
看到浓密的影子,可知绿叶之茂盛。
静静望去,一庭新树,沐浴在阳光之下,浮绿泛金,欣欣向荣。仿佛将满天的日光全部集中到院子里来了。你看,那枝枝叶叶,水灵灵地映着碧空,将淡紫的影子印在地上。
樱树长出了嫩叶,一两点残花稀稀疏疏,掩映在绿叶丛中,不时飘飞下来,像翩飞的彩蝶。树下,落英和红萼,片片点点,连同影子一起贴着地面。一只白鸡,披着斑驳的树影,啄食樱花。
看,树枝之间,张着一面蛛网,绿、黄、红三色交映。看,飞虫如雪,纷纷绕树而飞,蜂虻嗡嘤,映着阳光飞舞。自然界适逢这样的丽日,都会显得十分满足的样子。
一只蝴蝶忙忙碌碌,妄图追回已逝的春天,它执着地憧憬着百花盛开的日子吗?
风徐徐吹来,新树轻轻抚摩着碧空,不停地点头。满地的树影微微颤动。新树之间晾晒的衣物,也把影子投在地上,翩翩舞动。
靠近落叶树的邻家,距离新树较远。隔墙能听到咿咿呀呀的织机声。
太阳落了。青灰的云挂在新树梢头。
晚风送爽,新树在高空微微抖动,麦地静静滚起了绿浪。暮色苍苍,天色向晚。
回望后山,松林之上,十四的月亮硕大如盆,尚未散射出强光。漫步田野,豆叶豆花,香气袭衣。
天上,空气,风,月,所有的一切,像水一样淡,像水一样清,像水一样不停地流动。
第5篇:回望来时的路
回望来时的路,有痛苦与坚持,有失败与成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正如屈原所说,学习之路需要坚持,需要经受痛苦煎熬。
记得我刚转学时,成绩极差,在班上明显靠后,我为此很苦恼。我告诫自己,得行动起来:我要求自己每天提前预习,我逼着自己在课堂上参与展示,我规定自己说话必须大声。这个过程,不好受!每天预习等同于自己加量找罪受,课堂展示有时候就是出丑闹笑话,而刻意大声说话让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怪异极了。
庆幸的是,我坚持下来了,更庆幸的是,习惯成自然,曾经让我难受的学习习惯,让我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回望来时的路,我看到了自己经历的苦楚与不懈的坚持。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告诉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尽管有时候生活真的狼狈不堪。那次我考得很不理想。可是我明明努力了,成绩为什么不升反降呢?这种不知所以的苦闷,使我一度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我甚至还有些害怕,我怕让老师和父母失望,也怕被同学议论。我当时认为,没有什么会比这更糟的了。
老师发现异常,找我谈话,说不必过于在意外部的评价。放下了思想包袱的我,抛开了杂念,更加专注地学习,果然成绩又回暖了。
回看那段经历,我觉得自己有些小题大做。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那些难以逾越的沟坎,在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中被无谓地放大了。当我们勇敢而沉稳地跨过来,回望来时的路,才发现它们不过尔尔,即使遭遇失败,那也是成长的助力。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回望来时的路,不仅有痛苦与挫败,更有欢笑与祝福。山重水复,也许是浮云遮望眼,难免困顿和迷茫。即使一山放过一山拦,我们还是要砥砺前行,只因前行的路途定会有更美的风景和人生。
第6篇: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蓝天于雄鹰,大海于游鱼,当今时代于青年,都是实现梦想和施展才干的精彩舞台。新青年生逢其时,不应颓靡,更不应“躺平”,而要锐意进取。
新青年应立志高远,脚踏实地。新青年应将个人志向与集体、国家结合,创造一片新天地。大学生杨宁从村中走出,又回乡创业为家乡脱贫。她立志带领乡里百姓过上新生活、好生活。她积极走访乡里邻居,积极关注发展潮流,积极寻求创业机会,这个“苗山中的月亮”,脚踏实地地走稳了致富之路。
新青年应积极进取,不轻言放弃。新青年面临挫折,应积极进取,发挥潜在力量,提升自己的能力。脚踝严重损伤,对作为短道速滑运动员的武大靖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他不曾放弃,心中的信念引领着他,让他在病痛中犹能生发出新的力量。他说,梦想大于病痛。是啊,当下情形也许山重水复多阻拦,放弃就是对自己设限,是画地为牢。这时候,不妨积极寻求出路,不断磨炼自己,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柳暗花明又一村。
新青年应有志气、骨气、底气,敢立于时代浪尖之上。新青年要把握时代潮流,胸怀志气,身有骨气,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底气。姜雨荷曾是一名职教学生,她立志要代表中国在世界技能训练大赛中赢得一席之地,她要争做职教浪潮中立于浪尖的人。她成了上课第一排的“专业户”,实训场上的“钉子户”,勤勉刻苦学习的她,终于凭借技能成才,如愿以偿用技能报国,问鼎世界冠军。
新青年自有新时代新的梦想和新的追求,“躺平”会让新青年辜负这个最好的时代。“躺平”意味着舒适、安逸,却也意味着意志的流失,意味着大好时光的浪费。逸一时,误一世!青年是初生之朝阳,是百卉之萌动,是生生不息之希望。青年不应该选择心安理得的“躺平”,而要争朝夕,不负韶华,不虚掷年华!
第7篇:不要闹出“大乌龙”
《穿井得一人》是出自《吕氏春秋》的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丁氏家里没有井,挖井后说“穿井得一人”,听到的人传开来,竟传到了国君耳朵里,国君派人来问才得知真相。这可真是闹了个“大乌龙”!
这样的“大乌龙”,怎样才能避免呢?
首先,说的人话要说清楚,不要模棱两可,不要故作神秘,否则听的人会因为听得不确切而理解有误。假如丁氏当时说的是“吾家穿井得一人之使”,就不会引起误会了。
其次,听的人不要道听途说,应该先证实事情的真实性,不要听风就是雨,更不要想当然地自由发挥还添加“电闪雷鸣”。如果听的人当时问丁氏一句“何人也”,就不会有后来的一传十,十传百,竟传到国君那儿的谣言了。
最后,传的人也要思考信息的可能性,不要以讹传讹。比如这个过程中,只要人们稍作思考和求证,就不会闹出这么个“大乌龙”。
举个例子来说吧,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玩过传话游戏,一句话本来说的是“狗急跳墙”,经过十个人“私密”传话,最后竟被传成了“猴急跳江”。这个游戏的本质和这个故事是一样的。
古代的“穿井得一人”,现在的“传话游戏”,都是“大乌龙”啊。为了防止这类事情的发生,学习和生活中,我们都应该独立思考,全面思考,勇于求真。
第8篇:孩子的快乐
看着现在的孩子,不免心生怜悯。从三岁上幼儿园,便被投入社会竞争之中。待长大了,能有多少童年的欢乐值得怀想?
庆幸自己生在70后,那么多好玩的游戏,那么多的玩伴。每到放学后,草草写了作业就奔出家门,这时候胡同里早已聚了大大小小的一群。踢毽子,那毽子是自己用鸡毛和铜钱做的;砍沙包,沙包是碎花布缝的,里面灌的是绿豆;歘骨头子,变着法儿的玩花样;跳房子,那房子画的一间比一间大……,没有人会记得时间,也没有家长会计较时间,直到各家的屋顶上升起炊烟,妈妈们的呼唤声此起彼伏,那欢乐的一群才一哄而散。
游戏从来就是孩子们的天经地义,快乐根本不容置疑。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不是吗?你说“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你也玩的好疯,是摸鱼,是捉虾,还是采荷花?天色渐晚,妈妈叫你回家吃饭,你竟能忘了回家的路。你的快乐,我懂的。
相关推荐:
关于上课睡觉的杂文
杂文选刊在线阅读
第9篇:在路上
我正在路上走着,轻轻的一阵微风掠过地上的尘埃,我听到了风铃般的笑声,我看到了生机盎然的花园,我嗅到了金黄色的甜味,远方传来亘古的呼唤,指引着我前行的方向。我明白,我正走在前人斩去荆棘的道路上。
在早市的路上
早晨的六点半,最受市民欢迎的包子铺中,一笼一笼冒出的热气比太阳还高,遮住了大树上叫嚷的蝉,抓住了赶集人灵敏的鼻子,牵住了浅金色的太阳光辉,让叫卖声、砍价声、摩擦声活在了仙境里。猪肉铺老板在忙碌中笑着和赶集人聊天。对面奶奶的毛桃整齐地排列着,人们都知道这是她自家种的桃儿,甜的很,每每路过这个摊子都会买几个,奶奶虽然生活拮据,但她的笑容向来和她的桃子一般甜蜜。卖糖葫芦的阿爷为缠着妈妈买一串的女孩挑了最大、最饱满、最鲜红的一串。昨夜下了雨,路面上的水洼反射出女孩亮晶晶的眸子。红日升到一抬眼便能看得到的高度,笔直的大路仿佛天然的明镜,接纳太阳的赠礼,绘出了水光潋滟、浮光跃金的湖面。
载歌载舞,人们走在充盈着欢笑的道路上。
放学回家的路上
小区的管理人员又开始修理他们的花园。景观树摇曳着它粉红的美丽叶子,他们为它涂上白色的底妆,灌木丛高高撑起它鲜绿的油纸伞,他们为它剪下过宽的部分,他们种下花、树、草、丛,建立万物共舞的花园。如同白居易唱出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纷漫;如同龚自珍吟下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一腔热忱。他们从事着普通的职业,尽心地修葺小区,休葺我们内心的精神小屋。他们是花园的守护者,也是花园的热爱者。
如诗如画,人们走在园丁灌溉的道路上。
在微风传送成熟的香味的路上
小山谷里的稻浪推涌,美好的金色翻腾着,慢慢的,与稻田相接的那片天染上了绚丽的颜色。微风拂过,稻香难道也醉人?我竟分不清天与云与山与稻田。袁爷爷,我好像看到了您的身影,背着炎日,面朝黄土,腰杆一弯,竟是一生。我没有握过您的大手,但我想大概和一穗穗稻谷一样;我没有听过您真正的声音,但我想大概和水稻的叶片在风中摩挲的声音一样;我没有看见您日日夜夜研究的背影,但我想这沁人心脾的稻香,已为我会描绘出一幅金色的彩画。我们这群孩子在稻田里嬉闹,成长,热泪盈眶……
感激涕零,人们走在贡献者开辟的道路上。
去考场的道路上,我回忆着一条条我走过的道路,热闹的,美丽的,镌刻在心上的,我们信心百倍地行走在路上。
用双脚丈量大地的每一寸滚烫;用两耳聆听前辈每一次挥锄的风声;用双手铺出我们青年一辈每一条为祖国的康庄大道!
(指导老师:彭稻花)
第10篇:一份甜,一份回忆
年夜饭桌上,年幼的我不喜吃火锅,在一旁哭闹不止。妈妈端来一个盘子说:“不吵,妈妈给你准备了一份比糖还要好吃的东西。”一听到比糖还好吃,我立刻就乖乖坐好,不吵不闹。
我一看,那是一叠洁白莹润的小方块,上面撒着一层酒红色粘稠的液体,还铺着薄薄一层黄豆粉。“来,尝尝!”我从妈妈的手中接过一块,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糯米的软糯和红糖的香甜交融,黄豆的醇香和酥脆的外皮冲击着味蕾,馥郁的甜香荡漾在喉间,清咽一口唾液,回甘便盈满了心间。
之后,我便总是缠着妈妈给我做红糖糍粑。做糍粑之前,妈妈要提前一夜将米倒进木桶,用水泡好。干爽的糯米遇到清冽的水,发出“沙沙”的声响,好不惬意。一觉睡过去,幽凉的长梦里。每一粒米都像花朵一样绽放。米经过一夜的浸泡,变得软糯莹润。妈妈将淘好的糯米倒在竹篮里沥干,大铁锅里加水,放上洗净的隔板,铺上纱布,倒入糯米,架起大火猛烧。
蒸熟了的糯米粘在一起,粒粒晶莹,颗颗透亮。妈妈趁热舀满一大瓢,抄起两头圆溜溜的粑槌,使劲舂,“咚——咚——”,几个回合下来,妈妈微微喘着气,脸上却满是笑意。又是几个回合下来,每颗米粒都被糅合得恰到好处。
舂好的糍粑,滚热黏手。而我最喜欢将糍粑放在铁架上用炭火烤,最好吃。将鼓胀的糍粑用筷子轻轻翻个面,再多烤一会儿便焦黄了,淋上红糖,整个屋内飘满了淡淡的香甜,绵软又有嚼劲的糍粑蘸着香喷喷的黄豆粉,嗅觉与味蕾都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幸福便在醉人的香气里浓郁起来。
那留香唇齿的甜是我心底最珍贵的东西,不仅是因它的美味让我喜爱,更重要的是,它蕴含了妈妈的耐心与爱。那份爱,就如同那份甜,莹润人心!
(指导老师:罗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