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田园说,在这世上,最不了解您的人恰恰就是您自己,恐怕没有几位朋友会对田园的这种观点持赞同态度。
但是,事实上,人生无数的烦恼,人间无尽的矛盾,根源往往来自我们对自己的错误认识。所以,就有了一句老话,说是“人贵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盲目地自高自大。有可能会铸成大错。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讲,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价值,自轻自贱,甘居落后,甚至自暴自弃,同样也是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和进步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那些压制和摧残人才的行为深恶痛绝。但是,很少有人想到,如果我们不去正确认识和珍惜自己的价值,岂不是也在进行自我摧残吗?
可以这样说,一个人,如果他想成为社会、自然界和自己本身的自觉的真正的主人,他首先就得通晓社会与人生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掌握自己的命运并自由地支配自己,全面地发展自己。而所有这一切的基础,则在于真正懂得人生和自我价值,在于正确的自我认识。作为一个能够科学地认识社会和自我的人,他可以不为大千世界形形色色虚幻的东西所迷惑,可以不为一得之功、一孔之见而自我陶醉,也决不会因人生的艰难而畏缩不前,自暴自弃。
实际上,田园这里所说的自我认识,是个伦理学的范畴。它主要是指我们对自己的社会存在、社会本质、社会地位、社会价值以及自己的行为、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等的认识和评价。
田园认识这样一位朋友,他是一位大学教师,人非常聪明。可是,由于一次职称没有评上,他干脆从此“洗手”不干了,整日打牌下棋,宣称看透了世间万物。结果,他的教学水平大幅度下降,科研成果寥寥无几,再一次的职称评定,他又榜上无名。
幸亏这位朋友有一位贤惠的妻子。在他极度颓废的时候,他的妻子与他进行了一次彻夜长谈,帮助他仔细地分析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后来,在妻子的帮助激励下,这位朋友重振雄风,发奋读书,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博士生。
结合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正确地认识自我,首先就是为了改变自我,以便挖掘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当一个人没有自知之明时,他往往走向两个极端:要么狂妄自大,我行我素;要么自暴自弃,悲观厌世,麻木不仁,浑浑皿皿。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只有自知、自觉、自信、自谦,才会具有做人的茸严,也才能够实现做人的价值。
另外,认识自我,也要以他人为镜,积极同他人交往,虚心向别人学习。
朋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的实践中,您是否真正认识了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