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3-09-16 10:37:15
第1篇:元世祖治理国家
人物介绍
南宋和金灭亡以后,元朝开始了在全国的统治。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15年~1294年),蒙古族人。他平定了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元朝。元世祖注重发展经济、文化,任用有才干的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故事九
治理国家
有一次,元世祖和大臣们议论国家大事,他问大家:“你们说,现在评定一个地方官做得好坏,主要看什么?”大臣们都不言语,元世祖笑着说:“让我看,第一要看他那个地方人口增加没有,第二要看荒地开垦出来没有。”
元世祖的这个说法十分有远见,为什么呢?因为在元朝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打了不知多少仗,死了不知多少人,全国各地人口一天比一天少,田地都荒芜了。没有人种田,吃什么?穿什么?别看元世祖是蒙古人,以前过惯了骑马放牧的生活,可他重视发展农业。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元世祖下令把流浪在各地的农民招集起来,让他们好好生产。他还专门设立了管农业的官,让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孛罗去管理农业。
丞相安童听说了,上书给元世祖说:“孛罗是朝廷重臣,有好多要紧的事等着他干。您为什么让他管农桑这些琐碎的小事。这是大材小用了,您还是换个人吧!”
元世祖摇着头对安童说:“管农桑可不是小事。国家以人民为本,人民以衣食为本,衣食就是要靠农桑啊!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我就是要派孛罗这样的大臣去管,才能使大家都看重这件事啊!”
“陛下说得对。”安童听了心服口服。
没过几年,元朝的人口果然增加了,农业也发展了,人民的吃穿都比以前好多了。元世祖又派人兴修水利,开通大运河。有个叫郭守敬的科学家,又懂水利,又懂天文,忽必烈特别重用他。后来,郭守敬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成绩。
在当时世界上,元朝成了最强盛的国家。好多外国人都来到中国学习或者做生意,像著名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就是其中的一个。元世祖召见了他,让他在元朝做官,住了十几年。元世祖的时代,元朝十分兴盛,他不愧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每日小练
1.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元世祖做了哪些举措?(多选)
A. 下令把流浪在各地的农民招集起来,让他们好好生产
B. 专门设立了管农业的官
C. 让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孛罗去管理农业
D. 兴修水利,开通大运河
2. 元世祖认为评定一个地方官做得好坏,主要看什么?
上期答案
1. B
2. 当臣子的大胆指出来。
第2篇:元世祖鹘丢了
人物介绍
南宋和金灭亡以后,元朝开始了在全国的统治。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15年~1294年),蒙古族人。他平定了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元朝。元世祖注重发展经济、文化,任用有才干的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故事八
鹘丢了
一天,元世祖和大臣窦默在一起聊天儿,窦默说:“古时候,皇帝有了过错,当大臣的敢直接指出来。现在可不行喽!皇帝说好,大臣也得说好。皇帝说盐是甜的,大臣会跟着说甜得很!您看,这种说假话的风气盛行下去,不是要坏了大事吗?”
“是啊,你说得很对。”元世祖知道窦默是在提醒自己,也爽快地说,“人们喜欢听顺耳的话,实际上,顺耳的话不一定都对。君有过错,当臣子的大胆指出来,这才算是真正的忠臣!”
他们正谈得投机,一个太监跑来报告:“陛下,您打猎用的一只鹘(hú,也叫隼sǔn,鹰的一种)丢了,明天不能出去打猎了。”
元世祖听说心爱的鹘丢了,刷地变了脸色,气得直叫。一个平时特别喜欢拍马屁的侍臣趁机在旁边说:“皇上心爱的东西,怎能随便弄丢了呀?应当把那个管鹘的人治罪。”
元世祖听了,正合心思,刚要发命令,一扭头,见窦默绷着脸儿,一言不发。他猛地想起了刚才两个人的谈话,脸上顿时火辣辣的,后悔自己太不冷静了。
元世祖命人把那个爱拍马屁的侍臣拉下去,掌了嘴巴。又传令:放掉养鹘的人,赦他无罪。
每日小练
1. 爱拍马屁的侍臣对于“鹘丢了”这件事怎么看?
A. 应当把那个管鹘的人放掉,赦他无罪。
B. 应当把那个管鹘的人治罪。
2. 人们喜欢听顺耳的话,实际上,顺耳的话不一定都对。君有过错,当臣子的应该怎么做?
上期答案
1. A
2. 赵太医一向医术高明,想必是他给忽必烈心爱的王妃看病,太紧张了,并非故意伤人。如果杀了赵太医,恐怕今后就没人再敢给忽必烈的家人看病了。
第3篇:元世祖太医看病
人物介绍
南宋和金灭亡以后,元朝开始了在全国的统治。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15年~1294年),蒙古族人。他平定了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元朝。元世祖注重发展经济、文化,任用有才干的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故事七
太医看病
太医院(专门为皇家看病的医院)有位赵太医,他的针灸技术很高明,用一根银针,就能为人治病。
一天,元世祖最爱的王妃伯撒害了眼病,请来了赵太医。赵太医仔细看了伯撒的眼睛,想了一会儿,取出了银针,找好穴位,小心地扎了进去。
没想到,针拔出来以后,伯撒惊叫起来:“哎呀,不好了!我眼前一片黑,什么也看不见啦!”
赵太医一听,吓得直哆嗦。马上就有人去报告元世祖:“伯撒王妃的眼睛被赵太医扎瞎了!”
“什么!”元世祖大怒,“来人,快把赵太医抓起来,治他的死罪!”
赵太医立刻被抓了起来。大臣许国桢知道了,来见元世祖,说:“赵太医一向医术高明,想必是他给您心爱的王妃看病,太紧张了,并非故意伤人。如果杀了赵太医,恐怕今后就没人再敢给您的家人看病了。”
元世祖立刻明白自己办了错事,他倒吸一口冷气说:“我差点儿误杀了人,真不应该呀!”
每日小练
1. 忽必烈是一个虚心听取大臣意见的皇帝吗?
A. 是
B. 否
2. 为什么太医不能杀?
上期答案
1. ABCD。
2. 马奶。
第4篇:元世祖亲征乃颜
人物介绍
南宋和金灭亡以后,元朝开始了在全国的统治。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15年~1294年),蒙古族人。他平定了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元朝。元世祖注重发展经济、文化,任用有才干的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故事四
亲征乃颜
元朝建立了十几年以后,有一个叫乃颜的蒙古族王爷起兵反元,带兵打过来了。这时候,元世祖正在生病,可听到这个消息,他还是决定带兵亲征。
“陛下身体欠安,还是不要亲征了!”大臣们劝他说。
“不,平定叛乱是最要紧的事,我怎能不去呢?”
于是,元世祖带兵上了前线。前锋和乃颜的军队打了几仗,可没能取胜。元世祖问起原因,有的将领告诉他:“咱们的将士当中,有好些人过去是乃颜的部下,还有的和他们是亲戚。所以一见面,不忍心打。好多人骑在马上互相交谈起来,连刀枪都扔了!”
“会有这种事?”元世祖沉思了一会儿,果断地说,“这样,我改用汉军迎敌,用汉军兵法作战!不管怎样,这一仗一定要胜!不能再打平了。”
这一天,在辽河附近,两军人马相遇了。元世祖骑上高头大马,来到阵前。只见乃颜的十万大军,用战车围成整齐的阵势,准备和元世祖决战。元世祖不动声色地观清了敌阵,就打马回营了。这时候,他已经想好了破阵的办法。
第二天,元世祖坐上由四只大象拉着的战车,那大象的身上都披着铠甲。然后,他指挥着骑兵和步兵,向乃颜的营垒发动进攻。这时候,元营的火炮打响了。浓烟滚滚,掩护着汉军将士冲杀。冲锋的时候,每个步兵和骑兵共骑一匹马。冲到敌人阵前,步兵跳下马,手舞着大刀、长矛,杀进了敌阵。
双方士兵立刻混战在一起,喊杀声震天动地。箭像雨点儿般地射来射去,骑兵翻下马背,步兵倒在地上,好一场恶战!
这一仗,从早晨一直打到中午,乃颜的车阵终于被攻破了。乃颜被包围起来,眼看着自己的人越来越少,他就想趁机逃跑。他刚转过身,不料后面一声断喝:“乃颜哪里跑!”
元军大将玉昔帖木儿骑马追了上来,一把将乃颜抓下马来。
元世祖最终处死了乃颜,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全国的局势。
每日小练
1. 元军的前锋和乃颜的军队打了几仗,为什么没能取胜?
2. 元军最终取胜的方法有:
A. 元世祖坐在由四只大象拉着的战车上指挥进攻;
B. 骑兵和步兵一同进攻;
C. 使用火炮;
D. 冲锋时,步兵和骑兵共骑一匹马。
上期答案
1. C。
2. 北京。
第5篇:元世祖八思巴字
人物介绍
南宋和金灭亡以后,元朝开始了在全国的统治。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15年~1294年),蒙古族人。他平定了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元朝。元世祖注重发展经济、文化,任用有才干的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故事五
八思巴字
八思巴是一个人的名字,他是吐蕃(吐蕃tǔ bō,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人。
八思巴能言善辩,很有才华,元世祖对他特别尊敬。元世祖想把蒙古族的文化继承和发展下去,可原来的蒙文不大好用,他就想创制一种新的蒙古字。他把这件事交给了八思巴去办,封他为国师,命令他率人创制新的蒙古文字。这种新字不但可以拼写蒙语,还能翻译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语言。
八思巴带着一批学者苦心研究,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根据藏文字母,创制了蒙古新字。
元世祖见了十分喜悦,重重赏赐了八思巴以后,通告全国:以后凡是皇帝的旨令、朝廷的文件,一律都得用蒙古新字来写。
为了让蒙古贵族子弟学习汉文化,元世祖还让人把重要的汉文书籍翻译成蒙古新字。这样是以前的皇帝从没有做过的事,很好地加强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后来,为了纪念八思巴,人们把蒙古新字叫做“八思巴字”。
每日小练
1. 元世祖为什么要创制蒙古新字?
A. 一时兴起;
B. 想把蒙古文化继承和发展下去;
C. 希望蒙文使用起来更便利;
D. 为了行军打仗。
2. 蒙古新字,又叫做_____________。
上期答案
1. 将士当中,有很多人过去是乃颜的部下,还有的和他们是亲戚,见面后不忍心打。
2. ABCD。
第6篇:元世祖为儿子选媳妇
人物介绍
南宋和金灭亡以后,元朝开始了在全国的统治。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15年~1294年),蒙古族人。他平定了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元朝。元世祖注重发展经济、文化,任用有才干的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故事六
为儿子选媳妇
在元世祖忽必烈还没当皇帝的时候,一年春天,他穿着便服,带着一批人到草原上去打猎。一望无边的大草原又开阔又凉爽,使人心情十分舒朗。
忽必烈追赶野兽,不知不觉到了中午。他口渴了,一抬头,看见远处有一座帐篷,就催马跑了过去。
帐篷前坐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一边唱着蒙古民歌,一边搓毛线。她听到了马蹄声,抬头望了望陌生的客人说:“您有什么事吗?”
“姑娘,我远道而来,口渴了,请给一碗马奶喝吧。”
“马奶?有。不过,我父母和兄长都不在家,我一个女孩儿家不便招待客人,请你稍等一会儿吧。”
姑娘说完,请客人坐下,又专心地搓毛线了。
忽必烈端详着这位小姑娘,见她长得眉清目秀、端庄大方,说话也很伶俐和善。心想,谁家要是能娶这姑娘做媳妇,可算有福气了。
过了一会儿,姑娘的父母赶着羊群回来了,热情地请他进帐休息。从闲谈中他得知,小姑娘叫阔阔真。
后来,元世祖忽必烈要给太子选妃子,大臣们找来好几百个女孩子,他都不中意。有位大臣想起那年春天陪皇上一同打猎的事,知道他喜欢那个姑娘,忙派人去打听。派去的人回来报告说,阔阔真还没有嫁人呢。大臣又报告了元世祖,元世祖高兴极了,赶忙派了彩车仪仗,把阔阔真接到皇宫来,和太子结了婚。
每日小练
1. 阔阔真有哪些特点?( )
A. 眉目清秀;
B. 端庄大方;
C. 伶俐和善;
D. 举止得体。
2. 请说出蒙古族常见的一种饮品。
上期答案
1. BC。
2. 八思巴字。
第7篇:元世祖当上了皇帝
人物介绍
南宋和金灭亡以后,元朝开始了在全国的统治。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15年~1294年),蒙古族人。他平定了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元朝。元世祖注重发展经济、文化,任用有才干的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故事二
当上了皇帝
蒙哥亲自率领蒙古军队攻打南宋,让忽必烈也率领一路人马,向南进攻。忽必烈的军队已经打到了长江北岸,忽然从后方来人,向他报告说,蒙哥大汗死在军中,让他赶紧回去。
忽必烈非常难过,可他还是强忍着,说:“眼下和宋军打仗,还没分出胜负,我怎么能回去呢?”于是,他镇静地指挥军队渡过长江,打败了宋军。
这时候,他的妻子派来一个密使,对忽必烈说:“您的弟弟阿里不哥留守在和林,已经准备自己当可汗啦!他还派兵包围了开平(在现在内蒙古自治区)。您快拿个主意吧!”
这一回,忽必烈真着急了,因为开平是他的大本营。他马上把手下的将领和谋士们叫来,把这件事告诉大家。大伙儿一听也急了:“大王赶快回去吧!您当可汗,我们听您的!”
忽必烈沉思着,又望了望汉人谋士郝经等人。郝经用手捻着胡须说:“大王虽然很有威望,又带有重兵,可阿里不哥要自称受蒙哥的遗命,继承了汗位,再加给您一个罪名,那时候,您再想回去也不能了。”
“您的意思是......”忽必烈问。
“不要迟疑了,马上退兵。赶回开平,先把国家大事定下来,才能防止灾祸。”郝经果断地说。
“好,就这么办!”忽必烈站起身,猛一挥手,“先和宋朝讲和,我要马上回北方去!”
1260年春,忽必烈回到开平,宣布继承汗位。从前选定可汗,都在蒙古人居住的地方举行,忽必烈这次在汉族人的地方自称可汗,这不是违反了传统了吗?
其实,忽必烈就是要改改蒙古人的老习惯。不久,他干脆按照汉族人的习惯,自称为皇帝。管理国家的办法也学了汉人的法子。可过了不久,从和林传来一个消息,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在和林宣布自己才是正统的可汗。
这一来,他们兄弟俩就打起来了。最后,忽必烈亲自率兵攻入和林,打败了阿里不哥,成为蒙古人公认的领袖。
每日小练
1. 元世祖注重发展( )、( ),任用有才干的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 经济
B. 文化
C. 艺术
D. 政治
2. 忽必烈为什么要在汉族人的地方自称可汗?
上期答案
1. CD
2. 元世祖忽必烈
第8篇:元世祖建立元朝
人物介绍
南宋和金灭亡以后,元朝开始了在全国的统治。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15年~1294年),蒙古族人。他平定了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元朝。元世祖注重发展经济、文化,任用有才干的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故事三
建立元朝
忽必烈当了十几年的可汗。到了公元1271年,他又宣布了一件大事:要正式建立一个国号。
说来话长,忽必烈的爷爷成吉思汗最早创建了“大蒙古国”,忽必烈当了可汗以后也用的是这个名字。后来,他最信任的汉人大臣刘秉忠(秉bǐng)等人上奏说:“天下都在大王手中,统一的大局已定,大王应给国家定一个远大的名称。”
忽必烈一想:对呀!不给国家起个响亮的名字,怎么能表现出自己的气魄来呢?他决心废弃“大蒙古”国号,采用了刘秉忠提出的办法——改国号为“大元”。历史上所说的元朝,从这时候就开始了,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元朝不再只是蒙古一个民族的国家,而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多民族国家。后来,元灭了南宋,统一了中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元世祖重建了国号,又建新都。新都城选在了大都(就是现在的北京)。元大都的南城墙在现在北京长安街,北城墙在德胜门和安定门以北五里处,东西墙分别和东直门、西直门在一条线上。这就是说,元大都已经是后来北京城的最初形状了。它规模巨大,城里有笔直的街道和美丽壮观的建筑,是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伟大城市。
元世祖把全国各族人民统一起来,是他最重要的贡献。
每日小练
1. 忽必烈在哪一年将国号改为“大元”?
A. 1269
B. 1270
C. 1271
D. 1272
2. 元朝的新都城“大都”,就是如今的_______。
上期答案
1. AB。
2. 一改蒙古人的老习惯。
第9篇:元世祖兄弟和好
人物介绍
南宋和金灭亡以后,元朝开始了在全国的统治。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15年~1294年),蒙古族人。他平定了蒙古贵族发动的叛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元朝。元世祖注重发展经济、文化,任用有才干的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故事一
兄弟和好
忽必烈的哥哥蒙哥当蒙古可汗(kēhán,蒙古族最高首领的称号,简称汗)的时候,忽必烈的势力可大啦!蒙哥信任他,让他负责管理汉族人居住的中原一带地方。
忽必烈跟那些光会骑马打仗的蒙古贵族不一样。他喜欢读书,又喜欢和汉族人中有学问的人来往,所以他身边有好多有才干的汉族人帮助他,把各地管理得秩序很好。很快,忽必烈手下的人多了,名气也一天比一天大。
可是,有一天,有人向忽必烈报告:“您知道吗?大汗(指蒙哥)派人到中原来了!”
“来干什么?”
“要查查我们这地方官吏的所作所为,已经列出了一百多条罪状,要查明后一律处死!”
“啊?”
忽必烈听后,非常惊讶。因为那些被查的官员,差不多都是自己平时最信任的人。如果把他们杀了,自己还靠谁去治理中原呢?他想,大汗一向对自己十分信任,这一回怎么突然派人来查呢?这一定是有人向大汗说了自己的坏话,引起了大汗的怀疑。
这时候,汉人谋士姚枢走了进来。忽必烈连忙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他,闷闷不乐地说:“我一心为大汗办事,没想到他还不信任我!”
姚枢笑了笑说:“大汗是您哥哥,是一国之主,您是他弟弟,是臣子,他有权这么办。这件事虽然您受了委屈,可还不能多计较,更不能为这件事兄弟俩闹别扭。”
“那我该怎么办呢?”
“我有一个办法。您不如干脆把自己的全家人都送到大汗身边去住,表示对他的忠心。大汗见您这样,自然就不会再怀疑了。”“好。就照你说的办。”
忽必烈马上把妻子和儿女都送到都城和林(在现在蒙古境内)。到了这年年底,他又亲自到和林朝见蒙哥。
蒙哥见到忽必烈,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前些日子,他确实是听了别人的挑拨,怀疑忽必烈想独霸中原,才派人去查的。现在,真相大白了,弟弟受了冤枉。蒙哥拉住忽必烈的手,两个人都流了泪。忽必烈刚要说什么,蒙哥一摆手:“你什么都不必解释,我已经明白了。”
他们兄弟俩消除了误会,还像以前一样好。
每日小练
1. 为了消除怀疑,忽必烈把谁送到了都城和林?(多选)
A. 大臣
B. 母亲
C. 儿女
D. 妻子
2. 元朝的开国皇帝是谁?
上期答案
1. ABDEF
2. 二十三年
第10篇:唐太宗五条经验
人物介绍
隋朝接下去是唐朝。唐朝的第二个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年~649年),是我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他帮助父亲李渊推翻隋朝,建立了唐朝。当了皇帝以后,他减轻老百姓的负担,重用一大批有本事的官员,重视发展生产,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在不长的时间里,就把唐朝治理得富强昌盛,在当时的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故事八
五条经验
唐太宗一共当了二十三年皇帝,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成功。唐朝社会安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许多外国人都来到唐朝,学习我国先进的文化。唐太宗的年号叫贞观,后来的人就把唐太宗时期繁荣昌盛的局面叫“贞观之治”。有一次,唐太宗问几个大臣:“我的才能比不上古人,可比古人成绩大。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请你们大胆地说,说错了也不要紧。”
于是,大臣们说开了。有的说是唐太宗威望高,有的说是唐太宗本事大,说了半天,都是说唐太宗的好话。唐太宗听了,很不以为然,说:“你们说得不对。我成功的原因有五条:第一,过去的皇帝常常妒忌有才能的人,我不这样。我见了谁有才能就高兴,好像就是我自己的才能似的。第二,我用人主要是用他的长处,避免他的短处,不要求一个人样样都行。第三,我不像有的皇帝那样,对有功的人就喜欢得抱在怀里,对犯了错误的人就讨厌得要推到沟里去。我是尊重有功的人,也原谅犯错的人。”
大臣们听了,一个劲儿地点头,觉得皇上说得透。只听唐太宗继续说下去:“第四,过去有的皇帝,忌恨敢说直话的大臣,随便杀害他们。我从来不这样,对说直话的人一向是奖励的。最后一条,过去的皇帝差不多都只重视汉族人,轻视别族的人。我没有这种偏见,无论是不是汉族,我同等对待,所以好些外族都来投靠我。”
那几个大臣都听呆了。唐太宗大笑起来:“有了这五条,我才有今天的成功啊!”
唐太宗说的这五条,就是在今天,也还很有价值。他不愧是我国古代卓越的政治家。
每日小练
1. “五条经验”是哪五条?(多选)
A. 不妒忌有才能的人
B. 用人主要是用他的长处
C. 要求一个人样样都行
D. 尊重有功的人,也原谅犯错的人
E. 对说直话的人一向是奖励的
F. 同等对待异族人
2. 唐太宗一共当了多少年皇帝?
上期答案
1. ABC
2. 纳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