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3-09-16 10:37:04
第1篇:玫瑰小姐和泥土先生
玫瑰是位有气质的漂亮姑娘,粉丝很多,她自以为自己很高贵,很了不起。泥土却是位谦虚的绅士,性格憨厚,深受别人的喜爱。
一次偶然的机会,玫瑰和泥土成了邻居。泥土用自己的养份让玫瑰更漂亮、更鲜艳。玫瑰一天一天的骄傲起来,泥土却是默默地奉献出他的营养给玫瑰。
每当有人看见玫瑰就会忍不住夸赞:“多么美丽的玫瑰花,多么娇艳的颜色!”玫瑰听了后,觉得心里美滋滋的,慢慢地变得目中无人。
一天,玫瑰低头一看,看见了黑黑的泥土,就嘲笑他说:“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东西!”
“我虽然不好看,但我也不是一无是处!”
“你有什么本事,无非就是给人踩在脚下,没有出头之日!”
“NO!NO!NO!那不是我的本领,是我本来应该做的事。”
“你会几句英语就了不起了,我这么漂亮,怎么会跟你做邻居?”玫瑰嘟着小嘴,试图挣脱这可恶的东西。
“玫瑰小姐,你知不知道你的营养是怎么来的?”泥土连忙阻止。
“怎么来的?”玫瑰果然安静下来。
“那是我的矿物质给你提供的营养,使你长得更漂亮。”
“怎么可能?这简直是21世纪最大的笑话!亏你说得出口!我要和那洁白的石头成为邻居,那才能把我映衬得更漂亮。”说完,玫瑰就昂首挺胸地朝那洁白的石头走去。
几天后,玫瑰在石头上枯萎了。一切都没变,草还是那么绿,云还是那么白,泥土还是那么默默无闻……
相关推荐:
如何编写童话和寓言
关于幼儿寓言故事的作文
小学阶段学习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第2篇:黄鼠狼给鸡拜年
传说在很久以前,小母鸡和小黄鼠狼是一对好朋友,整天在一起玩耍。小母鸡的妈妈告诫小母鸡,黄鼠狼是坏东西,不能和他玩儿。但小母鸡认为没有谁天生是坏的,并不听劝,依然当小黄鼠狼是朋友。
渐渐的,他们都长大了,小母鸡也生了孩子,当上了母鸡妈妈。
有一年新年,母鸡妈妈要去探望自己的妈妈老母鸡,可那么多孩子没办法一起带过去。正发愁的时候,黄鼠狼正巧来拜年,母鸡忙对黄鼠狼说:“老朋友,我去老家探望老母亲,需要一天才能回来,你能帮忙看着我的孩子一天吗?”黄鼠狼一拍胸脯,爽快的答应了。
母鸡放心地走了,黄鼠狼看见母鸡走了,再也忍不住心中的窃喜,露出尖利的牙齿奸笑了起来。他几乎没有任何犹疑,进去就把小鸡全都吃掉了。晚上母鸡回来进屋没有见到小鸡们,焦急地询问黄鼠狼:“你帮我看的孩子呢?”黄鼠狼也假装着急地原地转圈,一边四下看着,一边说:“我正准备找你呢,叫他们在家里玩,我去找食物,回来的时候,他们就不见了,怎么找也找不到,这可怎么办呀!”说着,黄鼠狼捂着眼睛,佯装伤心地哭了起来。
虽然黄鼠狼说了这番话,可是母鸡看见黄鼠狼嘴角的鸡毛,心里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她不禁有些后悔当初没有听老母鸡的话,真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但是母鸡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发誓:一定要为孩子报仇雪恨。
转眼又到了新年,黄鼠狼又来到母鸡家对鸡妈妈说:“对不起,上次我把您的孩子弄丢了,今天特地来给你道歉,希望你能原谅我。”鸡妈妈听了黄鼠狼的忏悔,假装原谅了黄鼠狼。还给黄鼠狼做了一桌子好菜,接着又端来了一大碗水饺。
黄鼠狼以为母鸡原谅了他,就端起水饺喜滋滋地吃了起来,刚吃完不久,他就肚子疼得趴在桌子上起不来了,原来母鸡在水饺里下了毒药,母鸡把所有的亲戚都叫了过来,见证这一时刻,希望他们以后不要上黄鼠狼的当。
从此以后,人们就用“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个歇后语告诫我们,像黄鼠狼那样的人永远是阴险狡猾、居心不良的,不要轻易相信他们。
第3篇:小雪人和喜鹊
大雪已经下了整整两天啦!而且,一直都是鹅毛大雪。
天色已经渐渐晚了,深深的山林里,缓缓地升起了炊烟。
炊烟越起,天色越暗,近处远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天上飘下来的雪花,直迷人眼。
一盏昏黄的灯悄悄地在林子里闪烁,一眨一眨的。
山林里,通往山里的一条小路边,有一座很老很老的木头房子,屋檐矮矮的,门框上,左一道梁,右一道梁,都是老木头。
透过昏黄的灯光,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屋子里的人影,挂在墙壁上的水壶影影绰绰的。屋子里的热气把小窗户都要蒙住了。
“今年的第一场雪来的可真是快啊!”屋子里,老奶奶哆哆嗦嗦地拿起一块木柴塞到炉子里,不一会儿,火苗忽地冲了出来,一直冲到屋顶上。
“是啊,真是好冷啊!”老爷爷哆哆嗦嗦地将手从袖子里伸出来烤火,看到老奶奶添柴,又顺势把手凑近了些。
“你听那松树,已经被雪压得‘咯吱咯吱’地响了!”
“是啊,那些林子里的小松鼠,也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老爷爷和老奶奶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他俩年纪都大了,耳朵也背,有时候也听不清楚对方说的是什么。
接下来,老奶奶把夏天里晾的干菜和腊肉放到炉子上,不一会儿,屋子里便香气四溢。
老爷爷老奶奶在这里守林几十年了。当初,他们一来到这里,就被这里美丽的景色迷住了,再也不想离开。
在这里,林子里多得是木耳、蘑菇、黄花菜、野猪、狍子、黄羊……再往山里去,流下山的小河里,用瓢就能舀起很多小鱼儿。
老爷爷和老奶奶守在这里,哪个小动物受了伤,他们就帮它包扎;哪棵树被暴风雨吹歪了,他们就去扶一扶。
可是现在,他们老了,总觉得力不从心。吃完饭,他们收拾好碗筷,焐上被子,正要躺下休息。
“笃笃笃”。
“是有人敲门吗?”老奶奶问。
“八成是你听错了吧,这个时候哪儿来的人哪?”老爷爷说。
“笃笃笃”。
“老头子,是真的有人敲门。”老奶奶又说。
“不能啊,雪这么大,往外去的路都被雪封死了,还有谁会来呢?”
俩人又支楞起耳朵听。
“笃笃笃”。
真的是有人敲门。
老爷爷摸着黑爬起来,摸索着挪到门边,问:“是谁啊?谁在敲门?”
一个低低的声音含混不清地说:“是我。”
“你是谁啊?”
“我叫小雪,外面太冷了,进到山里来,回不去了,让我到您屋里暖和暖和,过一宿再走吧。”
老爷爷一听,这是到山里来的人哪,没有理由不让人家进屋呀。
于是,老爷爷把门打开了一点儿。
天太黑了,老爷爷看不太清楚,只感觉有一个小小的披着斗篷的人进到了屋子里。
“不用点灯了,一早我就走!”那个小人儿说。
哪儿来这么一个穿着斗篷的小人儿啊?那头发,简直就跟枯树枝似的。
天太冷了,老爷爷顾不上多说话就回到里屋的炕上了。那个小人儿留宿在外屋。
第二天早上,老爷爷老奶奶早早就起床了。
他们到了外屋才想起来,昨晚还有个来过夜的人呢!
“哎呀,不对啊,小人儿到哪儿去了呢?”
老爷爷老奶奶只看到地上有一摊水、一件破斗篷和几根枯树枝。
再仔细看看,那摊水里躺着一只小喜鹊,浑身都湿透了,眼睛微微地闭着。
老爷爷伸出手,摸了摸,小喜鹊的心脏还微微跳动着哩!
他赶紧把小喜鹊放到炕上,用炕的余温来温暖它——它是被冻昏过去了。
渐渐地,小喜鹊的心跳快了起来,接着睁开了眼睛,茫然地看着屋子里的一切。
是昨天的那个小人儿把小喜鹊救到屋子里来的吗?老爷爷和老奶奶都在想。
忽然,老奶奶想起来,那个小人儿是院子里的小雪人!
第一天下大雪的时候,老爷爷在院子里堆了一个小雪人,还用枯树枝给他做了头发,用破斗篷给他做了外衣。
原来,这小喜鹊因为下雪,太冷了,飞不动,又找不到吃的,冻得从枝头上掉了下来。老爷爷堆小雪人的时候,因为眼神不好,所以没注意到它,把它铲到小雪人的肚子里去了。
小雪人虽然站在冰天雪地里,但是他分明能感觉到小喜鹊的小心脏还在他肚子里“扑通扑通”地跳啊跳。
他替小喜鹊感到非常地着急。怎么办呢?
小雪人想啊想,有了!我可以到老爷爷老奶奶家里去,等我慢慢地融化了,小喜鹊就能醒过来。
早晨,明媚耀眼的阳光冲破云层,照耀着整片山林。小雪人化成了一摊水,而小喜鹊又跳上枝头唱歌去啦!
第4篇:三个常读常新的“寓言故事”,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故事中的智慧
BY:读写菌
01
小时候读韩非的《扁鹊见蔡桓公》,
只觉得扁鹊医术高明,见微知著,
又觉得韩非子这篇短文写得妙不可言,
如同微电影一样,令人如见如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你看,扁鹊初见蔡桓公,“立有间”,
这一定是在仔细诊断,
此时扁鹊目光,应该像X光一样锐利,
拍成微电影,需要用上特效的。
接着是连续三个“居十日”,一个“居五日”,
仅仅凭几个镜头,
就将故事写得曲折生动;
仅仅凭人物的几句对话、几个动作、几处神态,
就将人物心理、性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竟让我读到“桓候遂死”时大叫“活该”。
文字简洁、传神到如此地步,
“韩非子”还真不是一般的“子”!
这是初中时学的课文,那时候,隐约觉得,韩非子绝不是在谈论医术,但又说不出他意指何方。
02
一般理解《扁鹊见蔡桓公》的寓意,
都是总结蔡桓公留下的教训:
有缺点、错误就要及早改正,不能讳疾忌医,
否则就会酿成不可补救的严重后果。
但我越来越愿意思考扁鹊看待事物的不同层面:
腠理、肌肤、肠胃、骨髓。
似乎很多事情,都有这么几个不同层面。
比如我刚教书的时候,只能“见腠理”,
一节课就围着课文讲,
逐一梳理字词、结构、写法、主题。
数年,就能“见肌肤”,
抓住这篇文章的最精美之处,
讲好讲透,让学生学“一课一得”,
慢慢品尝到语文的精妙。
居数年,又能“见肠胃”,
眼里开始有了学生,
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亲身体验、合作探究中
完成本来由我教给他们的知识。
居数年,又开始“见骨髓”,
开始用具体的方法落实基本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
不让这些专家们呕心沥血得出的结论停留在概念上。
03
现在谈谈孩子们的阅读。
多数孩子的阅读,只能“见腠理”。
比如读古文《桃花源记》,
就知道看注解,背翻译。
再进一步,又能“见肌肤”。
比如《桃花源记》中,几次出现了“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借这三个“为”,进一步梳理归纳出“为”的两种读音和几个义项。
又进一步,就可“见肠胃”。
像蒋勋一样,把《桃花源记》读成一部最好的短篇小说。
这里有景物描写,有人物刻画,有简洁精彩的开头语结尾,
细细品来,妙不可言。
更进一步,还可“见骨髓”。
我们还能展开联想,从《桃花源记》中得到人生启迪。
蒋勋认为陶渊明在讲人性:
“人性坦荡得一清如水时,
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
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
所有东西就都不见了。”
这样理解行不行?我觉得更好,有可能更接近陶渊明本意。
如果对蒋勋的这个理解感兴趣,可以参阅今天推出的另一篇文章:
蒋勋品读《桃花源记》
04
有一些寓言式的故事,让我们常读常新。
除了上面所讲的《扁鹊见蔡桓公》《桃花源记》之外,
还有一篇《庖丁解牛》。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的这段话,真值得我们隔一段时间就读一遍,
随时检查自己是不是被小技困扰,
随时提醒自己“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第5篇:老虎·农夫·牛
在茂密的森林里,住着活泼可爱的小兔子,黑白相间的大熊猫,调皮捣蛋的猴子,游泳健将鱼儿们……同时还住着一只凶猛威风的大老虎。
有一天,老虎心血来潮,突然想去森林里的一个村庄里瞧瞧,于是便兴高采烈的哼着小曲儿走了。
到了村庄,老虎惊讶极了。以前曾经打败过他的水牛竟然在为一个农夫干活!而且这可恶的农夫还用他那根又粗又长的鞭子抽打水牛!“要是是我的话,来一声怒吼,都把他的魂吹到天堂了!”老虎自言自语地为水牛打抱不平。“今晚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
傍晚,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天空慢慢暗了下来,老虎趁着黑夜的掩护,跑到了牛圈前。手下败将,想必你一定有事相求吧?”水牛轻蔑地说道。“别、别呀,今天我可是来找你聊天的呀!”老虎连忙赔着笑脸说。“哦?”水牛百思不得其解:我们可是死对头啊,老虎这么狡猾,我得小心一点才行。见水牛怒火平息了,老虎才小心翼翼地问道:“水牛大哥,你这么力大无穷,为啥要怕那瘦小的农夫呢?”“诶,你难道不知道吗?人有一种东西叫做智慧,可厉害了!”水牛摇着头说。啊,原来是这样啊。老虎眼珠子骨碌一转,一溜烟儿跑得没了影。
第二天,老虎早早起床,埋伏在农夫的必经之路上。不一会儿,农夫果然赶着水牛过来了。老虎猛地扑过去,挡住了农夫的去路,又用手抓起农夫的衣服,凶巴巴地说:“小人,快交出你的智慧,不然我吃了你!”农夫心里想:智慧?原来这老虎是个傻大帽啊。一个点子在农夫的心里产生了,便对老虎说:“我把智慧忘在家里了。”“快去拿快去拿!”老虎生气地说道。那你把我的牛吃了怎么办?不行,我要把你捆起来。”“捆就捆!别那么多废话!”于是农夫用绳子把老虎结结实实地捆在树上,便跑回家了。
过了一两个小时,农夫带着一群人跑了过来,还带了一个大铁笼子。老虎很纳闷:难道智慧就是一个大铁笼子吗?这时,农夫说话了:“尊敬的老虎先生,智慧就在这个笼子里,您必须进去才能取到智慧。”老虎想都没想就走了进去,谁知人们马上把门关上了,还加了一把锁。农夫恭恭敬敬地对老虎说:“这就是智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类的智慧是无敌的,而禽兽的智慧是望尘莫及的。
第6篇:苹果
在青青的草原上,生活着许多小动物,大家和睦相处,日子过得很好。
一天,松鼠兄妹在草坪上玩,突然,他们发现了一棵苹果树,并同时看上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
松鼠兄妹高兴地爬上树,哥哥拨开了叶子,拨开了树枝,苹果露出了它那红脸颊。妹妹见了拍了拍苹果,不动,又拍了拍,也不动。妹妹用力拍了拍,苹果好似生气了,一下子“蹦”了下来。
苹果咕噜咕噜地滚下了山,松鼠兄妹也跟着跑下了山。苹果一直滚一直滚,一直滚到了山脚的小河里,松鼠兄妹见了,急得蹦蹦跳,可见它们有多想吃苹果啊。
哥哥赶忙用手开始捞,可它的手太短,不行。妹妹用脚来,也不行。
两只散步回来的鹅嘎嘎地说:“游过去,游过去吧!”“不行,不行,我们 不会游泳,为了一个苹果被淹死,也太不值了吧!”松鼠兄妹异口同声地说。
长颈鹿先生碰巧路过,优雅地说:“走进去啊,水不深,孩子们,去吧去吧!”“先生,我们比您矮,您那么高,当然能走进去啦!”松鼠兄妹摇摇头说。
“要不去我家吃苹果吧,我家的苹果味道也不赖!”长颈鹿先生建议。“不不不,这儿的苹果可是天然生产的,谁知道你家苹果有毒没毒啊。”松鼠哥哥的头摇得像拨浪鼓。
两只鹅说:“去我家吧,我家可都是红富士苹果哦!”“不好,不好,红富士苹果涩涩的好难吃好难吃,我可不喜欢。”松鼠兄妹一致反对。“你们可真挑剔啊!”鹅说。“可不是吗?吃个苹果也这么麻烦,我们都怕了你了!”长颈鹿先生赞同。
“不好嘛,不好嘛,我们要吃苹果!”松鼠哥哥竟开始撒娇了。“对嘛,对嘛,人家要吃苹果!呜呜……妈妈,我要吃苹果!呜呜……”松鼠妹妹伤心地哭了。“哦哦哦,不哭不哭,我们帮你想办法!”鹅和长颈鹿先生也不知如何安慰。
突然,长颈鹿先生发现了一艘小船,对松鼠兄妹说:“你们踩在我的脖子上,走上船,把苹果捞起来吧!”“好,好,好!”松鼠兄妹高兴地说。
松鼠兄妹坐在长颈鹿的脖子上,一步一步靠近了小船,小心谨慎地上了小船,三下两下就把苹果捞上了船,又踩在长颈鹿的脖子上走上了岸。
松鼠兄妹热情地邀请鹅和长颈鹿一起品尝这个来之不易的苹果。
鹅笑了,长颈鹿也笑了,它们笑得很开心。
第7篇:小猴子与球
今天,天气真好呀!万里无云,春风拂面。小猴子们约好了到小河边踢球。
一只小猴子一不小心把球踢进了水里。小猴子们说:“怎么办呢?”另一只小猴子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就把小石子往河里丢,可是,越丢球越远,这只小猴子只好放弃了。还有一只小猴子灵机一动,想出办法来了,它看见旁边有一根小树枝,就用树枝把球慢慢地扒上岸。
球又回到了小猴子们的手中,小猴子们又能快快乐乐地踢球了。
(这篇文章是学校里进行日记比赛的第二关,看图说话,三幅图,可惜不能上传哟!老师给这篇文章打了优***)
第8篇:小白兔拔红萝卜
小白兔在它屋子旁边种的红萝卜成熟了,小白兔拔啊拔啊,怎么也拔不出来。这时小松鼠在树上看见了,小松鼠赶紧从树上跳下来,来帮小白兔拔红萝卜,两个好朋友"嗨哟、嗨哟"终于把红罗卜拔出来。小松鼠和小白兔把红罗卜抬回了小白兔家,小白兔请小松鼠吃"红萝卜"宴,两个好朋友"哈哈哈"的大笑起来。
第9篇:蚊子家族
它们是快乐的蚊子家族,一共有八只蚊子,分别是:爷爷、奶奶、祖父、祖母、爸爸、妈妈、和姐姐妹妹。
吃素的是爷爷、祖父、爸爸,它们专吃花蜜。吃荤的是剩下的女生们,它们每天都会找小孩子吸血,吃得饱饱的再回家。
这一天的晚上,全家聚在一起,祖父开始点名:“咦!爷爷怎么不见了?这么晚了,它怎么还没回来?”
大家都紧张起来,全部的家人都出动去找,结果在一家人的电蚊拍上,看见正在垂死挣扎的爷爷,很痛苦的黏在上面,大家一看都吓呆了,全部都扑上去,想要把爷爷救出来。
谁知道,那电蚊拍上通了电,所有的蚊子都在瞬间被电死了。
蚊子家族在那个晚上,全部都没有回家了,它们上天堂去了。
第10篇:蚊子复仇记
你们知道吗?在亿万年以前,其实蚊子是不会吸血的呢!让我慢慢说给大家听。
猫头鹰和蚊子是世交,交情非比寻常的好。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它们决定结伴去魄石山寻找稀有的石头“血魄石”。传说只要能拥有这块奇石,就可以许下一个愿望。猫头鹰和蚊子当然希望能找到这石头,为自己许下长生不老的愿望,永远不要面对死亡,那该有多好?
一向吃素的这二位,携带了很多的嫩树枝当食物,它们准备就绪,兴冲冲的准备前进魄石山。
它们行色匆匆的飞翔在黑漆漆的夜里,完全没有注意到,有一只虎视眈眈的蝙蝠早就注意着它们了。
它们的运气很好,没有两下子就发现血魄石的所在,当它们正打算把这块得来不易的石头,捧在双手,一起大声许愿的时候,无情的蝙蝠俯冲了下来,一口就把蚊子啄了断气,猫头鹰奋力的赶走了猫头鹰,但为时已晚,回天乏术。可怜的蚊子当下就死亡了。
伤心的猫头鹰是个够义气的朋友,它对着血魄石许愿:“我不要什么长生不老了,我只希望蚊子能活过来。”
这时神奇的血魄石幻化出一道白光,射向死去的蚊子,只见蚊子悠悠醒了过来,只是它的嘴巴变成了一根针。
恢复意识后的第一件是,蚊子气愤的冲向蝙蝠,毫不留情的吸光了它体内的血,蝙蝠吓得再也不敢惹蚊子了。
就从这天起,蚊子改吃荤,专门吸血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