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咏雪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4 15:22:12
《《咏雪》刘义庆原文和翻译》
咏雪
【南北朝】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
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 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骤:急,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然:……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未若:倒不如。
因:凭借。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译文】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赏析】
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并因此而流传千古,成为一段佳话。《咏雪》作为清谈名士的教科书,特别注意传达魏晋清谈家的独特的语言形象,重视人物语言的润饰,“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古今绝唱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接着写主要事件咏雪(其实是主讲人出题考听众)。主讲人何以有此雅兴?原来是天气发生了变化:“俄而雪骤”,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于是“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记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说的“撒盐空中”;另一个是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
为何说谢道韫作的词句更好呢?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晋伍辑之《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明。”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宋代的贺铸《青玉案》词有“满城风絮”句。)由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嫌了。比喻更讲究神似:盐在空中唰唰地撒,重重地下落,躲都来不及,何谈欣赏?无美感可言。比作柳絮,一扫滞重之感,因风而起,漫天飘飞,这才是大自然的造化。而且柳絮飘飞的季节是春暖花开之时,冬季之冷景,以春季之暖景写出,更见诗意。
【创作背景】
《咏雪》是南朝文学家刘义庆收录在《世说新语》中的一段文言散文。始出于东晋谢安与其子侄辈们的一段即兴对话。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北朝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并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咏雪》
天色渐明,吾忽闻窗外簌簌之声,掀窗帘一角,欣然于雪之骤至,遂速穿衣而出。余立窗前观雪,雪如芦花因风起,又若白羽舞空中,还似玉蝶只只旋,团团簇簇雪花落,心悦之。遂开窗,见晶莹雪片落掌心,冰凉且透明,旋即化为水。俄而雪止。远眺田野堆银砌玉,屋顶满布积雪,数行脚印偶见于雪白小径,更有孩童携友畅玩于雪中,笑声不绝。
冬风吹,瑞雪至!冬青换色盖白被。待到雪化时,又是丰收年!
《《咏雪》:叙事的三个小诀窍》
《咏雪》篇幅精短,所叙之事只是家庭琐事,可是我们读起来却兴味盎然,别有滋味,其中隐藏着叙事的小诀窍。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但凡读到这篇短文,都会有疑问:“兄子胡儿”和“兄女”谢道韫作的诗句,究竟哪一个更好呢?主讲人谢安的态度如何?文章作者又是怎么看的呢?其实,这些疑问在文中都能找到答案,而且,弄清了这几个问题还能够学到叙事的小技巧。
第一个问题:“兄子胡儿”和“兄女”谢道韫作的诗句,究竟哪一个更好呢?我们不妨回到文中去看看。你看,主讲人谢安出示话题后,“兄子胡儿”谢朗率先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撒盐空中差可拟”,接着“兄女”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朗能够率先发言,可见也是自负甚高的,就是这样一个颇有盛名、颇具诗才的谢朗,其实在回答这个话题时是露怯了的,其诗句中“差可拟”三字就是证据,“差可拟”意思就是“差不多可以比拟”,说明他自己也并不十分满意,但一时之间又没有更好的方案,先用“撒盐”之拟交差;而谢道韫就不一样了,她一出口就是信心满满,诗意盎然。其“未若”二字既有不让须眉的勇气,亦可见女子自信争先的娇媚。从二人的情态气韵即可立辨高下。反思这一段描写,为什么“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出,就能够语惊四座,让人如沐春风呢?那是因为,作者在叙事的时候先出示了一个相对较差的答案“撒盐空中差可拟”。这是叙事的一个小技巧,叫做“衬托”。衬托,就是用一些近似或对立的人或事物来陪衬所要表现的人或事物,使要表现的人或事物显得更加突出、更加生动。正如《红楼梦》中每有“诗会”,必先大赞宝钗之才,然后再看黛玉诗作,即更远在宝钗之上。这就是衬托的高明之处。
第二个问题:主讲人谢安的态度如何呢?在文中,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但是,在字里行间还是能够知晓谢安的态度。文中有一处环境描写“俄而雪骤”,这说明在此之前谢安都是在跟儿女们讲论文义,天在下雪,但不大,这个时候,天气发生了变化,竟纷纷扬扬的下起了鹅毛大雪。如若是初雪,如雪子或雪霰,拟作“撒盐空中”当更为贴切,可这时候已是鹅毛大雪了,当然是“柳絮”更好了。从“公欣然曰”,亦可感受到当时的氛围,定当是雪越下越大了,才让人越发有了兴致,这也是我们常有的情绪。还有,从谢安的情绪变化,也可以得出答案。从出题之前的“公欣然曰”到最后的“公大笑乐”,表明谢安对此次的讲论非常满意。而且,在谢朗说出自己的诗句后,谢安并未表态,在谢道韫说出诗句后,立即就有“公大笑乐”,由此,谢安的观点在文中虽未明示,却也是十分明确的了。其实,这里展现的是一种高明的叙事方法——“烘托”。就是在叙事的时候,通过恰当的环境描写,或者对其他人物情绪态度变化的描写,来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这样写,虽未直接描写谢道韫,却更能表现其过人的才情与魅力。
第三个问题:文章作者觉得哪一个更好呢?在文中,作者并没有明确评价哪一个更好,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作者在如此惜墨如金的文章中,能这样介绍一个人的身份,所介绍的“大兄”“左将军王凝之也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人物,这就是一个有力的暗示,明确地表达了他极为欣赏谢道韫的才气。这也是叙事的一个小技巧,叫做“暗示”。暗示就是在文中不明说,而是用含蓄的话或动作使人领会,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态度。这样写,比直接说出来,读来更有回味的余地,也更有文学的趣味。
写作文的时候,如果能够恰当运用衬托、烘托和暗示的小技巧,你的故事会显得含蓄隽永、生动形象、趣味盎然。下面是一个八年级学生的习作,小作者在叙事中综合运用对比衬托、情景烘托和暗示手法,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别有趣味。通过指导老师的点评,能让我们进一步理解怎样在作文中使用这些小技巧。
别低头,皇冠会掉
天阴得狠。路旁的树被风吹得“哗哗”直响,淅淅沥沥的小雨飘落,脚底是一滩滩水。闺蜜握紧我冰凉的手,试图将温暖传递给我。
前天考了一张试卷。这张被同学们称为“史上最变态考卷”,于我却不怎么难。今天发卷,他们的成绩不忍直视,而我出人意料得了满分。怀疑的目光齐齐向我刷来,连老师都顺口问:“是不是做过?”“我没有。”真受不了!
“阿黄,有福要同享呀!有答案怎么能私吞?”下了课,一名男生凑过来,坏笑着。“是哟!太不义气了!”“对呀,对呀,亏我们还和你玩了那么久。”……周围的同学七嘴八舌。
“我没有!”我捂着耳朵尖叫,将头埋在臂弯里,屈辱的泪在眼眶打转。闺蜜一把把他们推开,挡在我面前,冲他们吼:“技不如人,就不要嫉妒别人!”同学们一窝蜂散了。
放学了。闺蜜握住我的手,走在飘零的雨中,一路无语。不一会儿,灰蒙蒙的世界里发出一片柔和的光亮。眼前是一家饰品店,晶莹的橱窗里摆着各式琳琅的礼物。闺蜜指给我看其中一个精致的小盒:蓝粉色的盒身如大海般梦幻。其上拦腰系一根黑红色的绸带,与蓝形成强烈的色彩冲击,似一只海燕在浪尖舞蹈。盒子微微开启,里面镶嵌着一顶精致的皇冠。微微上翘的银色冠顶由无数个小冠环抱簇拥着,冠身上颗颗小钻在灯下交织出万道细小的彩光。冠顶的一颗蓝钻格外耀眼,整顶皇冠华丽又不失典雅。那一刻,我竟有些痴迷。
闺密拉我走进饰品店,对店员说:“你好,我们要买橱窗里的那顶皇冠发饰。”我立马扯了扯她的衣角,小声道:“你买它干嘛?”闺蜜不理睬。把钱付了后,她拿着装有皇冠的盒子,拉我到镜子前。“你的气质最适合戴皇冠。”是的,皇冠曾是我儿时最喜欢的发饰。许是羞涩,好久不戴。
她小心翼翼将皇冠戴在我的头顶,帮我束好头发,替我擦掉脸上不知是泪还是雨的水珠,微笑着:“看!漂亮吗?不要在乎别人。你有我,我会永远相信你!别低头,皇冠会掉!”我努力笑,高高地抬起头,就在这一瞬间,镜子里的我和那顶皇冠一同明亮起来。
第二天,我戴着皇冠,用最优雅的姿态走进教室,露出典雅的笑容:“老师,我想为大家讲解试卷。”……
抬起头,皇冠永远不会掉!
【教师点评】
这是一篇将以上三个方法运用得很娴熟的学生佳作。
对比衬托:面对“我”的高分,同学们七嘴八舌,语言尖酸。满满的怀疑嫉妒中衬托出闺蜜对“我”的信任、爱护与鼓励。
情景烘托:文中多处景、物描写真实细致,实在微妙。凄风冷雨烘托“我”的委屈、哀伤。灰蒙蒙的世界里那柔和的光、精致绚丽的皇冠何尝不是闺蜜传与“我”的温暖?不是点燃“我”信心的光芒?
暗示留白:“我”会如何处理矛盾?文章结尾“我”戴上皇冠,迈着优雅的步子上台。这就是一种暗示:当做高贵自我,何惧无谓流言。正所谓“抬起头,皇冠永远不会掉!
(作者:公安县闸口初级中学 黄芝黎 指导老师: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