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正在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7-11 18:27:53
《蚂蚁和大象》
有一天,蚂蚁正在玩耍,大象看了心想:一群笨蚂蚁就知道玩,也不看看自己有多小,我一脚就把你们踩扁了。大象偷笑中,这个举动被正在玩耍的蚂蚁识破了,蚂蚁就提出要和大象比力气,大象爽快地答应了!
到了比赛的那天,蚂蚁说:“我们四个,就可以把你举起来!”大象不屑地说:“哼,你们来十个都不行。”
慢慢的只见大象越来越高,越来越高,蚂蚁就开始移动起来,它们来到了一片大海边,海的中间有一座孤岛,蚂蚁们潜入大海,来到了孤岛上,蚂蚁把大象放在这里后,便快速地离开了。
过了很久,孤岛上来了一群鸟儿,它们疑惑大象是怎么过来的呢?此时大象也不好意思说出实情,后来鸟儿也飞走了,这时大象感受到了什么是孤独,于是它感到很伤心和内疚,它很想和蚂蚁说声“对不起”,但是一直没有勇气......
《蚂蚁和大象》
这一天,蚂蚁们正在辛苦地搬运食物。大象看见了,就嘲笑道:“看看你们多么可笑啊,一粒米都如此艰难才能搬起来,看着我。”说着,大象用鼻子轻松拿起了一只蚂蚁背上的米粒,用目中无人的眼光看着蚂蚁。蚂蚁不服气,说:“我看你也不是很厉害,敢不敢明天比一场,比谁的力气大?”
“切,好啊!”大象说,“一群蝼蚁也想比过我?”
大象说完这句话就走了,只留下一群生气的蚂蚁。不过搬食物要紧,蚂蚁们很快继续启程,向家赶去。途中,他们还遇到了同样嚣张的河马,河马也说蚂蚁可笑,无力,而蚂蚁也说要在明天和河马比一场,说完就回家去了。
到洞穴以后,蚂蚁长老们赶紧召开了会议,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辩着明天的比赛到底该怎么办,就在长老们不知怎么办的时候,一只年轻的蚂蚁说,它有一个能让大象和河马在明天的比赛中一败涂地的好方法,接着,它说……
第二天,河马在水中等着蚂蚁,大象在陆地上等着。蚂蚁们来了,他们把拔河用的绳子两端分别交给大象和河马,说他们拉才能开始拔河。之后蚂蚁拉了下绳子就藏起来了,大象没拉过去,好奇地去看,河马也是。
蚂蚁看到这一幕,哈哈大笑,说:“我们用智力战胜了你们!”
《蚂蚁和大象》
一天,一只小蚂蚁正在散步,看见了一头大象,就跟他打招呼。大象东看看,西看看,始终没看见谁。低头一看,是只小蚂蚁。
“瞧,这是什么?一只渺小的蚂蚁,我一脚就能踩死你。”大象骄傲地说。
小蚂蚁生气地说:“不能那么没礼貌!而且我能在其他方面比过你,我们来比力气!”说着小蚂蚁找来一群伙伴,也让大象去找一群同伴然后背起他们。兔子也来凑热闹,她就当上了裁判。
随着比赛开始,小蚂蚁背起了一个又一个同伴,因为只带了五百多名周伴,所以只背起了这些。大象想:他背得起那么多同伴,我肯定不会输! 他就让另-头大象在他的背上。刚坐上,他就摔倒了,小蚂蚁就赢了。
大象不服气,找蚂蚁去理论。小蚂蚁似乎猜到他要问啥,就对它他说:“因为你很庞大,背地当然比我重。我能抱起一个同类,就差不多是能抱起我,可你那么庞大却抱不起自己。”
大象羞愧地对小蚂蚁道歉了,又感谢他告诉自己这么多,还保证以后遇到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嘲笑他,会尊重每一个人,不会再骄傲自大了。
自此,大象收获了一份友情,小蚂蚁接受了他的道歉,他们成为了彼此最好的朋友。
《掐丝珐琅》
一天,妈妈正在看着手机,突然,一个关于掐丝珐琅的视频映入了我的眼帘。我立刻被那些精美的工艺品深深吸引,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想要亲手制作的冲动。于是,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参与了一次有关掐丝珐琅的手工活动,进一步了解这项传统技艺。
到了课上,我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原来,掐丝珐琅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更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它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所用的颜色并非水彩,而是用各种颜色的沙子来上色,再用铜丝来勾画图形。
开始制作的时候,需要用到小剪刀、图片、一块板子、复写纸、镊子、胶水等工具。动手制作啦!第一步是拓印图形。我先把板子摆正,再把需要拓印的图片贴在上面,然后在图片下面放上复写纸,描一描,这样图片上的图案就被印到板子上了。第二步是用铜丝勾边。先在要画的地方涂上胶水,再用铜丝按照图案的外形粘上去。第三步是上色。我先把沙子、水和胶水融合在一起,再用小铲子铲起来,均匀地涂到图案上。比如叶子的颜色,叶子边缘是黄色的,中间是绿色的,我就先把绿色沙子涂满整个叶面,然后再用黄色的沙子点缀边缘,这样层次感就出现了。
在制作过程中,掐丝是个技术活,容易出现方向不对、形状不合格等问题。因此,我先练习了很多线条,包括直线、正方形、圆形、梯形等,其中的波浪线是最难掌握的,花了我很多的时间。但当我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作品时,心里充满了自豪。
(作者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盛世长安小学四年级学生)
后 记
看着完成的掐丝珐琅作品,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我不禁感叹祖先们的智慧。他们没有画笔,却能创作出如此美丽的画作,让人无不赞叹。除了掐丝珐琅,我还知道漆画也是非遗的一种。我发现每个非遗文化都充满了魅力,希望我能尝试更多的非遗文化,获得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理。
家长感言
非遗文化是我们祖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孩子接触非遗文化,认识到华夏大地的传统工艺宝库中的瑰宝——掐丝珐琅,以其细腻的工艺和璀璨的色彩独树一帜。这种古老的技艺历经风霜岁月的洗礼,依旧熠熠生辉,令人叹为观止。孩子亲身体验制作的过程,克服了困难,完成了作品。读完孩子的文章,我看到了孩子的收获和成长。这让我意识到,生活处处皆学问,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很多问题,这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将大有裨益。
教师赏析
整篇文章结构合理,从发现掐丝珐琅视频开始,逐步展开到学习过程和最终地收获,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小作者在文中不仅详细描述了掐丝珐琅的制作过程,还表达了自己在完成作品后的自豪感和对传统文化的赞叹,情感真挚动人。(刘曼)
《送快递的小蜗牛》
一天下午,蜗牛看到森林快递公司正在招聘骑手,于是就报了名。两天后,如愿以偿成了快递员。自从蜗牛当了快递员,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工作,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炎炎夏日,它从不间断。
一次,住在山脚下的大象爷爷要给远方的松鼠寄一包花籽,正好是蜗牛接单。一大早,天还没亮,蜗牛就起来了,背着包裹往山顶的方向爬行。累了,就休息一会儿;渴了,就喝点山泉水;饿了,就吃点草叶充饥。
这时,一只蜻蜓飞来,关心地说:“小蜗牛,快放下包裹,和我一起玩吧,送一份快递,只挣了4元5角钱。要是从山上摔下来,粉身碎骨,后果不堪设想啊!你瞧,我们每天自由自在地玩耍,多么幸福呀!”可蜗牛什么也不听,继续吃力地向前爬。它穿过了茂密的森林,爬过了一座座小山,趟过了一条条小河,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腿上划下了一个个血痕,疼痛难忍。它找了一些草药,包扎好伤口,继续前进。
过了两天,小蜗牛终于把快递送到了松鼠手里。松鼠感激地说:“你的速度这么慢,我家又是这么远,你还能及时送达,你真敬业呀!”
日久天长,小蜗牛经常受到好评,被评为最佳快递员,还提拔为快递公司老板呢!
《梦想正在开花-高一作文》
梦想正在开花-高一作文
时光穿梭,带走的是那些就要变成空白的记忆;小溪流水,流过的是那些涓涓细流的美丽;微风细雨,吹去的是那些人生途中不可闪躲的回避。
是啊,光阴荏苒,怎能从头再来?不想面对的现实最终还是要面对,不愿走过的路程,即使有万般无奈,但最终还是要走的。
人的一生不一定风调雨顺,十八个春秋经历的却是无常的风风雨雨。但是风雨过后,会出现彩虹。也许风停了,雨停了,一切都变好了。这也就是经历了一次成功的洗礼。
总是抱怨自己的命运,怨天尤人的思想在脑中形成了一个映像。但是无奈,中考落榜,没有进入高中学习生活的.资格,只有以借读生的身份坐在教师里,从属一个“旁听生”。有时也很自卑,可是自己也知道自卑无用。如果两年之前上天再赐予我7分,我也可以阔步到高中,可是时间不会重来,一切都在顺着时间而前行。
风花雪月,心里总是不停地寻找寄托。李煜的故国都不堪回首在月明之中,而我的心也无法回头,也不再会有时间去审视自己那失败的行程。
现实真的很残酷,苦熬奋战了三年,也不能说我无悔。三年中,父母为我付出了多少,我并不清楚。我只知道他们日渐衰老,为了我,他们省吃俭用。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是啊,为了儿女,他们可以付出所有,只因为他们是儿女的爹娘。
父母在我的学习上真的花了不少时间,可是最后的结果并没有给他们一个满意的回报,我再也不能让他们失望!
昨日的风尘抹去了那些伤感的往事,今天就要从今天做起。高三——就是一个无情的字眼,对竞争者几近残酷。但希望的光芒可以把这一切消融——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都不会放弃。朋友曾经对我说过: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我有自己的憧憬,对高考的憧憬,对未来的憧憬。憧憬着金榜提名时那一瞬的喜悦;憧憬着漫步于梧桐树下的自在闲适;憧憬着未来有片明媚的阳光洒在大学的校园里。征服高三,跨过高考,就可以达到梦想中风光无限的彼岸。因为憧憬会给我带来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力量。
我深知,走过高三,面对高考的同时还要面对种种挑战。但我会坚韧不拔,让不尽的习题伴着彻夜不眠的孤灯踏入梦中,只期待有那么一天,厚厚的羽翼让我搏击长空,在大学校园的蓝天中展翅翱翔。
我不与高一、高二时的学习生活对比,因为高三是我已经停歇很久而又即将起程的驿站,我要把梦想留在高三,种入泥土,直至发芽。我坚信,它会发芽的。待到梦想开花结果,我会把那沁人的清香送入父母的心中,让他们感受喜悦,感到满足,直到永远。
我不想做弱者,因为我还有自己的理想,我要让理想经历住高三的风雨,让它在风雨中坚强,在阳光下闪亮。
我要征服,我要飞翔。因为我的梦想正在开花!
【梦想正在开花-高一作文】
《90后,正在哭泣初二作文》
90后,正在哭泣初二作文
“你们的生活那么的优越,还哭什么呀!”
“我们太孤独了”
“孤独?这么多人围绕在你的身边,还说什么孤独!你们这是什么思想呀?!”
“我们缺少了亲情;缺少了鼓励;缺少了你们的肯定……我们缺少了这么多,能不孤独吗?!”
多少次,90后的我们望着空空的房间孤独地流着眼泪!身处90后的我同时深陷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衣食无忧的世界!而另一个世界却被孤独所侵占!难道只有我才是深陷两个世界的90后?不!我只是90后的一个微不足道的代表!占90%以上的90后的同胞都身陷其害!
确实,我们得感谢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如此优越的生活环境。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天南地北地跑,为的就是希望我们能幸福。他们请了一大堆的保姆,老师,管家来取代他们,他们以为这样我们就能活得很好,就可以感到很幸福。可是你们知道吗?亲情是用金钱买不到的!
你们让我们成为了小皇帝,小公主,却从来都没有想过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们需要的并不奢侈,我们只是希望父母能陪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只是希望我们做的很好时,父母能夸奖我们;我们只是希望每天和家人一起吃饭,一起谈笑。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也许我们现在正住着一栋很豪华的别墅,也许我们每天以车代步,也许我们有吃不完的零食……但是,我们不希望每天饭桌上只有一个人在用餐;我们不希望考试考得满分却只能对着空气说:“这次我考得很好”;我们不希望那么豪华的房子里只有自己一个人!
多少个晚上,我们梦见:一家人住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早上,妈妈给我们做早餐,然后我们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晚上大家一起动手做一顿丰盛的晚餐。饭后,大家坐在一起谈谈今天发生了什么。双休日时,爸爸妈妈能带我们到附近的公园走走。一家人在一起幸福的生活着!只可惜,闹钟响起后,一切又恢复了静寂。
慢慢地,我们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填充那缺少了的亲情。首先,我们找到了友情。三五成群的朋友集中在酒吧,网吧发泄自己的情绪,我们的.性格,爱好也变得刁钻古怪,看到一些令自己不愉快的事情就想办法让它消失。再过不久,90后的我们终于踏上了禁地,去寻找过早的爱情。最终,我们变成了大人们口中所说的“小混混”。
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句流行语:60年代拼死拼活,70年代力求发展,80年代走下坡,90年代集体垮台。
90后没有尊贵的身份,我们拥有的只是外表的华丽。我们只想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爱!
90后不是无所事事的小混混,我们也在努力!我们希望能有你们的鼓励,我们希望能得到你们的肯定!
90后并没有使整个中国“垮台”的威力!我们只是希望得到我们应得的爱!
我们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听到这样一句话。
“孩子,别哭了!你们很棒!我们明白什么是幸福了!以后我们会陪在你的身边的!”
【90后,正在哭泣初二作文】
《青春正在飞扬作文》
青春正在飞扬作文
我走过的路,不长不短,不急不缓。我笑孩童的稚嫩,亦不屑于成年人的心机,这就是我们正在飞扬的青春。
——题记
如今的我们,正处在人生中的瓶颈时刻,冲破了,前途一片光明;冲不破,似乎等着我们的就是万丈深渊。所以我们输不起,我们全力以赴,我们勇往直前。
如今的我们,正处在人生中的十字路口,我们彷徨,我们不知所措,我们怀揣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借着青春的借口,一路跌跌撞撞。
如今的我们,正处在正确树立三观的关键时刻,然偏偏又是我们最叛逆的时期。所以我们总是在不断的犯错,不断地受到质疑与批评。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我们的青春在飞扬,我们燃绕的是自己的激情。我们放任自己,我们在青春路上大摇大摆,我们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我们在运动场上书写着一个个属于我们的故事。我们不顾他人质疑的眼光,一步步坚定地走着自己的路,哪怕周遭的流言蜚语扑面而来,我们也不改初心。你们说我们是刘阿斗,我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你们这是谁的时代;你们说我们不学无术,我们会用自己的特立独行开创属于我们自己的未来;你们说我们有勇无谋,我们会用我们的智慧让那些不看好的人大跌眼镜。我们燃烧激情,我们热血沸腾,我们的字典里没有畏缩,我们朝着自己的梦想狂奔而去。我们不会允许自己在过了而立之年才来后悔青春当头是没有拥有一个说出来自己都觉得好笑的梦想,然后再来瞻前顾后。青春飞扬时,梦想进行中。
我们的`青春在飞扬,我们遇到困难不会停住脚步。巴尔扎特说过:“不幸,是天才进步的阶梯,信徒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行走在青春路上的我们,不会畏头畏脑,只会昂首挺胸,迎难而上。青春路上的石头是山,如果你被它绊倒,然后一卧不起;青春路上的石头是金子,如果你被它绊倒后,爬起来捡起来继续走下去。所以TFboys才会在面对外界的质疑时依旧一笑而过,然后付出更多地努力,只为在舞台上的无懈可击。我们输得起,可我们不会永远输下去。诚然,在这条路上有人踏上了不归路,像比伯,那个天才音乐王子,但不是一星的陨落就使星空暗淡,不是一花的凋零就荒芜了整个春天。我们自信,我们能走出这片沼泽,只靠我们自己。青春飞扬时,努力奋斗中。
我们的青春在飞扬,我们就是那初升的太阳,就是那接过接力棒的健儿。哪怕压于巨石,我们也有破土而出向阳而生的勇气;哪怕长于沙漠,我们也有像胡杨一样三千年不死三千年不倒三千年不枯的毅力;哪怕生于悬崖,我们也有像雄鹰驰骋天空的胆量。也许我们只是涓涓细流,可我们有奔向大海的追求;也许我们只是片片绿叶,可我们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信仰;也许我们只是星星火光,可我们有席卷草原的愿望。我们始终相信,我们会在暗淡中大放异彩。青春飞扬时,扬帆前进中。
让我们架起风帆,背好行囊,在飞扬的青春中让梦想起航!
《丑娘观后感》
最近电视上正在热播一部电视剧,电视剧的名字叫做《丑娘》。
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也是我国著名的演员张少华主演的,张少华在剧中扮演一位母亲,但是长相是比较丑的,所以从小儿子就对他的娘比较反感,不愿意让同学见到他的母亲,甚至自己对母亲也有一些讨厌。
但是后来儿子慢慢长大结婚了,甚至结婚的时候告诉自己的媳妇儿,自己是没有娘的知道你要出现在她的面前,看到了这一切,娘的心都碎了。
后来娘决定在儿子身边照顾他,于是找了一份保姆的工作,希望可以帮助儿子,其中发生了种种的事情,在一次事情中他的娘终于来到他们的家中,为他们做起了保姆,但是他的媳妇儿却是不知道的,这后来发生了许多故事,让娘心又痛心又爱。
直到电视剧到最后,他的娘因为工作太辛苦太劳累,常年疾病缠身,最终病倒了,直到推到病房的那一刻,儿子才唤醒他的良知,拉着媳妇该告诉他,这才是他的亲娘。媳妇听到后泪眼哗哗,打了儿子一耳光,然后冲到病房,抱着自己的婆婆哭了起来。
这部电视剧整个故事非常的扎心,对剧中儿子十分讨厌,十分憎恨,对娘却十分心疼。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是这样的,每一个人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是充满了爱,不愿意让孩子受到伤害,但是有时生活中作为子女的却在讨厌母亲,甚至对母亲做出一些不礼貌的行为,让母亲独自去哭泣,这样的做法不仅是不对的,而且是违背道德的。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是以孝为先,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孝敬母亲,那么第一句要做的就是尊重母亲。
所以在这里要告诉大家,我们一定要尊敬孝敬自己的母亲,多陪母亲说一说话,母亲其实要的并不多,只是你心里有母亲,这样母亲就觉得足够了。
《正在追的《人世间》观后感1400字》
这是梁晓声的又一力作被搬到大荧幕上,讲述了一个人的命运在时代背景下的变迁。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人们经历了上山下乡,知青返城,出国潮,工人下岗等,里面有很多我喜欢的演员,他们刻画的人物入木三分,即使不是我所了解的年代,让我看了都省同感受。
剧中主要讲了周家一家人的故事,他们生活在光字片小巷,这里是被人家嫌弃的光字片,聚集了一些底层民众,周家有三兄妹,大哥周秉义,二姐周蓉和最小的周秉昆。故事从1969年开始,他们是一个建筑工人家庭,周父被派往大三建,三年回一次家,常年跟着工程队走南闯北,聚少离多,收入也难以支撑一家人的吃穿用度。风餐露宿的艰苦,日复一日的劳作,很早他就花白头发。于是他常常叮嘱孩子要好好读书。妻子大字不识,却对书本心怀敬畏。在父母的支持下,大哥二姐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考上了重点高中,三弟不是学习的料,大哥参加兵团一年回一次家,二姐去了贵州追寻爱情,三弟留在家不远的农村插队。
三年之后,大哥最有出息混的风生水起,也是一个精神信仰极高的人,有文化,二姐和诗人一直留守在贵州,周父和周母不能原谅女儿的背信弃义,始终不让她回家过年,三弟被分配到木材加工厂务工,因为同工的涂志强和他关系很好,误杀了人被当成杀人犯,始终让他无法释怀,于是离开了木材厂,正好二姐的发小蔡晓光使了一把劲让他去了酱油厂务工,本以为是个闲职,没想到阴差阳错被安排到了最苦最累的车间,无奈蔡晓光也无能为力。从小一起长起来的春燕很是中意周秉昆,可是周秉昆一直拿她当哥们。涂志强的哥们找到周秉昆希望他可以暗中接济涂志强的妻儿,毕竟杀人犯的身份让所有人望而却步,不敢靠前。
周秉义结交了副省长的女儿冬梅这个女友,她的家庭被打成走资派,一家三口在三个地方无法见面。周秉义和女友产生了悬殊,门户不对。
爱情需要一种勇气,婚姻需要爱情作为纽带,夫妻间的义气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坎坷都愿意共赴,周秉义和郝冬梅就是如此。当周秉义面临好的机遇和舍弃冬梅,他选择了放弃晋升,和冬梅求婚。但是冬梅在插队时受伤导致不孕,周秉义依然没有放弃离开她。
周蓉和冯化成,因为诗歌折服于北京诗人冯化成,冯化成比他大二十岁,结过一次婚的中年男人,因为自身原因来到贵州,她为了他来到贵州生活好几年,他们住山洞,穿旧衣,靠救济过活,日子再苦再难相濡以沫。很久之后,冯化成当上了图书馆副馆长,周蓉考到北京大学,回到家乡省重点大学任教,成为了该校最年轻的副教授。生活好了,婚姻开始出现问题。冯化成想要谋求更高的职位私会高干女儿,贿赂周蓉导师,最后俩人因为三观不一致而离婚收场。
周秉昆每月给郑娟送生活费,看到她照顾一个盲人弟弟,一个卖冰棍的***亲,怀着孕的她还要串糖葫芦赚钱,过的很是贫苦,周秉昆每次都帮忙过来干活,没想到后来闯了祸进了大狱,于是郑娟忍受着流言蜚语照顾瘫痪的周母和年幼的外甥女,周秉昆出狱之后说服父母和郑娟结婚。
周秉昆因为学历低参加工作吃了很多苦,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好好读书,后来周秉昆沉迷于读书,丰富了他的内心,让他学会了思考。开始他在外工作,郑娟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日子辛苦但也温馨。周秉昆买房上当,于是回到父母家,周秉昆辞职下岗开面店,夫妻俩起早贪黑一起努力。这源于他开始读书之后,一切都有了好转,他的笔杆子变硬了,能力提高了,机会也越来越多了。读书和不读书过着不一样的人生,周秉昆转行当了编辑,依然和工人们保持联络,读书是可以逆袭的。这里面很多人都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未来的道路。
日子一直在过,环境是一样的,人是不一样的,谁也不能预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是做好本分,始终会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