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塞上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22 16:50:26
《塞上明珠大美榆林作文500字》
榆林市坐落于陕西省最北部,处于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处,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由于这里地处大漠边缘的绿洲,在古代被称为“塞上明珠”。这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也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遥望榆林的山,连绵无尽,有吞吐天地、囊括四海的豪气。登上镇北台,在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台”的地方望着苍茫的大地,眼前浮现出古时战事危急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磅礴的气势。下到红石峡,触摸千秋古石、百年摩崖、刀凿斧痕、题刻满山,蕴含着榆林深厚的文化。泛舟红碱淖,感受西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的魅力,蓝天白云与无垠湖水相得益彰。微风拂来,波浪泛泛。走进美丽的河滨公园,从北到南伴着榆溪两岸的美景,吸引了很多的市民。清晨,秧歌队、健步团、广场舞等唤醒了榆林的清晨,欢乐的笑声和歌声传遍了小城南北。这些美丽的地方,书写着城市的名片,充当着榆林的代言人,是每个榆林人的骄傲。
除此之外,榆林还有着“红色榆林、黑色榆林、绿色榆林”的称号。红色榆林是指红枣和热闹的民间秧歌;黑色榆林代表榆林丰富的地下资源,例如煤炭;绿色榆林是指越来越美的绿化。这些极具特色的标签共同组成了多彩的榆林。
身为一个榆林人,我十分自豪。在榆林发展越来越快的今天,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更要努力学习,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祝愿榆林的明天越来越好,祝愿祖国的未来更加繁荣昌盛。
《《塞上曲》王昌龄原文和翻译》
塞上曲
【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注释
空桑林:桑林因秋来落叶而变得空旷、稀疏。
萧关:宁夏古关塞名。
幽并: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陕西一部分。
共:作“向”。
游侠儿:都市游侠少年。
矜:自夸。紫骝:紫红色的骏马。
译文
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芦草。
自古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游侠儿,自鸣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赏析
这首诗可分前后两层意思。前四句为第一层,描绘边塞的秋景。作品所写是“八月萧关道”的景象,但诗人首先描绘的则是一幅内地的秋色图:“蝉鸣空桑林”,绿色的桑林叶落杈疏,显得冷落而萧条,又加之寒蝉的鸣叫,更寒意大起,诗诗中的主人公就在这样的季节踏上奔赴萧关的道路,走出一个关塞又进入另外一个关塞,边塞的景色就更为凄凉不堪了:他看到的只是“处处黄芦草”。诗人先以内地的秋景为衬垫,进而将边塞的从景描写得苍凉之极,其用意在于暗示战争的残酷和表达诗人对此的厌恶之情。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与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可谓英雄所见,异曲同工,感人至深。幽州和并州都是唐代边塞之地,也是许多读书人“功名只向马上取”、“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追逐名利的地方。然而,诗人从这些满怀宏图大志的年轻人身上看到的却是“皆共沙尘老”的无奈结局。末两句,以对比作结,通过对自恃勇武,炫耀紫骝善于驰骋,耀武扬威地游荡,甚至惹是生非而扰民的所谓游侠的讽刺,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前面讲的幽并客的时候,作者还没有什么贬意,字里行间里还隐约可见对于献身沙场壮士的惋惜之情。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表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创作背景
《塞上曲·蝉鸣空桑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组诗作品其中一首。此诗写边塞秋景,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讽喻市井游侠,又让人看到了唐代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用“游侠儿”来形容那些只知道夸耀自己养有良马的市井无赖,作者的反战情绪有了更深层次的表达。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而立之年,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使至塞上》
风沙漫延,扰乱清天。一辆马车在苍凉的大漠上走着,车轮一圈圈地滚着,在沙地上留下两到清晰可见的辙痕。马上的随从不多,可从马车上的装饰来看,这应该是大唐朝廷的马车,车夫举着的战旗随风飘舞,上面的“唐”字在这荒漠之间倍感亲切。
“大人,前方,就是居延了。”下属的一声报告扰乱了我的思绪,我不禁在脑海中想起前些日子在朝廷上倍受排挤的那些日子。世事难料啊,皇上赐我监察御史的身份,让我出使凉州的话语还在耳畔回响;朝廷其他大臣躲在大殿柱子后面偷笑的样子还在眼前浮现……我就像飘飞的蓬草一般飘离了家乡,飘离了故国,飘向了边关。
撩起马车的窗帘,北归的大雁正飞入胡天,那几声响彻天地的鸣叫让我倍感心酸,这不正是我吗?这多像我啊!我随着那振翅高飞的大雁一同出了汉塞,可大雁有北归之时,自然也有返南的时候,可我何时才能回去呢?回到我亲爱的家人身旁;回到我所热爱的工作岗位;回到我所依恋的故土——长安呢?远行至此,仔细一算,怕是还要再等几度春秋吧。
马车的速度越来越慢,“吱呀吱呀”,车轮终于停止了转动,我带好官帽,整理好官服,踱下马车。我不禁被这眼前的景象痴住了,苍穹之下,大漠茫茫,远处有一道狼烟直插云天,是那么的劲拔、坚毅,正似我守卫大唐边关的将士!“哗啦哗啦”,远处那激情澎湃的声音伴着北方独有的寒风掠过我的耳畔,那是黄河,为何黄河的水波金光闪闪?抬头的刹那,一轮皓日映入了我的瞳孔,它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火红,那么的温暖。
“报——”通信骑兵的声音混着马蹄有力的踩踏声,竟显得是那么嘹亮、雄浑壮厚。“监察御史大人,统帅还在战争前线,未能赶来,还请大人恕罪。”我挥了挥手,说到:“不必来接了。”面上似是平静,但声音嘶哑,内心在为我大唐之将士喝彩,古有窦宪抗击匈奴燕然勒石,今有我大唐勇士守卫边关。在此艰苦卓绝环境之下,敢于吃苦,奋勇杀敌的只有我大唐守卫,还曾由谁!
我内心的激昂喷涌而出,或许早些时候的积愤与抑郁,也早已减少了大半吧。我与骑兵越走越远,马蹄浅浅的印记在沙漠上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寒冷凛冽的北风扑面而来,在那呼啸而来的风中,仿佛还夹杂着统帅奋勇作战的怒吼声呢!
《古文自传50字|古文50字》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
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
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
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
故,父子相保。
湖 心 亭 看 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作者何尝不是想这么说。)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杯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