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自是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2:54:22
《人生自是有诗意600字》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随着时代发展,物质生活飞速提高,不知不觉中,人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迷失方向,一味寻求自我,却丢失了原本就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美。
春花秋月,明月清风,吟诗作对,曲水流觞,庭院深深,杨柳堆烟……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被其中所蕴含的情义和打动过。
江南的杏花微雨时节,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金秋时节,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冉冉物华休”;盛夏,乘着小舟游湖,小舟在层层荷叶中穿梭,体会到什么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隆冬严寒,大雪纷飞,在家烤着炉子,明白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愁的时候,“伫倚危楼风细细”,乐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小的时候,“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大的时候,“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那是“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豁然开朗,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鞠躬尽瘁;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可奈何,也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凄清悲凉……
诗词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是历史的缩影,也是生命燃烧过后的痕迹。也许现在同学不太明白诗词的意蕴,但总有一天,总有一处风景。作为一种感受,只有那句诗才能形容……
从古至今,虽然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但对理想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却始终如一。那是一种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而灵魂相通的时刻,诗词就是我们的使者。
《故乡的月》
月是故乡明
——题记
遥看远处青山,自是心有忧思,故乡月,汇聚了世界上所有的思乡之情,那么月亮到底在哪儿呢?
在我家乡的河水里吧!坐在那坚固的石桥上,桥下长满了青草,远处的山在黑夜里若有若无,在远处缥缈着,几道光在远处闪烁着,与天上的星星拥在一起,在清清的河水里,一轮银盘倒映着,轻轻丢石头,波纹荡开,月亮突然不见了,它去哪儿了呢?
在我家乡的房顶上吧!大家在火炉前围成一团,火光映在每个人的脸上,暖了身子,暖入心里,穿上衣服走出门外,那房顶上的是什么呢?原来是月亮,它似乎没被惊动,静静地看着我们,听着那烟花的轰响,闻着那午夜饭的香气,从旁边的阶梯上经过,在天台上,与它待在一起,得静!静!静,稍有动静,转头一看,它又不见了,它又去哪儿了呢?
在我家乡的稻田里吧!顺着小路直下,我看见它了,在田野卧着,它在干吗呢?顺着它的方向看,树,一栋栋房子,在田野,在近处,在远处,一群孩子在那玩什么呢?一道银光冲天而起,在放烟花呢?多美呀,银色的光、银色的花、银色的叶,它在看这种银花呢?它突然变大了,光散开了,撒在树上房前水边,撒在我身上,远处饺子的香气早已传过来,我听到弟弟妹妹叫我的声音,我奔向他们 ,我在想月亮去哪了呢?
我回到家中,发现月光撒在每个人的脸上和身上了,我才发现月光一直在我的身边,它一直跟着我,我这才发现它原来就在我的心里。
《我的百草园作文900字》
我住在乡村,自是能领会到乡村的趣味。我的百草园地处幽静的树林,它是我的心灵的一片温暖宁静沃土。
茶余饭后,我撷一束暖阳,挽一缕微风,只身踏上去百草园觅趣之旅。听人说里边有野兔,我却一只也找不着,树根到是很多,我曾在那摘过野草,被绊过多次。虽然有点疼,但一看到唱歌的蛐蛐,跳高的蚱蜢,又不禁喜笑颜开,把疼忘到九霄云外了。
“十里西畦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竹丝是常见的,稻田则从我家往前,沿伸的道路右边就有一大块,每至秋季,水稻弯了腰,一颗颗谷子十分饱满,似真金打造,风吹过,漾起层层波浪,“哗哗啦啦”地响。木槿花就是大人讲的打碗碗花,还曾记得我小时候摘它,被奶奶训斥,摘了这个会打碗,于是再不敢去摘,只远远地看着。
从屋子往西走,花草渐渐地多了,树也多了,房子也只是两间,很是清静,夏日,山壁上挂着几株树莓,是实心的,又酸又甜,我不是很喜欢,因为太酸。可竟也有长在地上的空心乌泡,不带酸,又红又甜,我常喜欢摘,一个不够味,便两三个一起吃。你千万别怕刺,不然摘到的是蛇果子,外表极诱人,听说是蛇爱吃,人吃了会中毒,因此,我常带着比我小一岁的邻居女孩去踩扁它们。
往前的小路边有几棵杨梅树,正值五六月,上边的梅子熟了,一颗颗又大又红,甚至有的已经发了黑,我总爱拿出袋子,将杨梅一颗颗快发黑的梅子摘下,装满了便回去用盐水洗净了尝,差点酸掉了牙。只得放些白糖,再尝,令我更终生难忘了,虽说如此,但看着它光鲜亮丽的外表又是口水流得满地都是,想尝但又不敢的感受真是酸爽。
过后,我又不怎么高兴了,因为我又听奶奶说以前这村里还有野葡萄,只是现在没了,我于是很想找到,正巧林荫道里有种植物,藤蔓又长,挂在溪边的树上,结着黑珍珠似的果子,虽小但长得像,我央求姐姐摘了几颗,当时,我虽知道野外的东西是乱吃不得的,但因太想试,便细心地剥了皮,闻出一股葡萄味后,吞了下去,哇!真好吃,我高兴得手舞蹈,拿去与奶奶看,却遭到了一顿骂。
幽静的林荫道,青青的竹根,鲜艳的木槿花,美味的果实,织成了我的童年趣梦;狭窄的乡村之路,金黄的田野,连绵起伏的丘陵,构成了一幅乡村画卷,它们就是我童年最爱的百草园啊!
指导老师:刘慧君
《人生自是有诗意》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随着时代发展,物质生活飞速提高,不知不觉中,人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迷失方向,一味寻求自我,却丢失了原本就流淌在我们血脉里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美。
春花秋月,明月清风,吟诗作对,曲水流觞,庭院深深,杨柳堆烟……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被其中所蕴含的情义和打动过。
江南的杏花微雨时节,是“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金秋时节,凉风乍起,梧叶飘黄,知道了什么是“老树呈秋色”,什么是“冉冉物华休”;盛夏,乘着小舟游湖,小舟在层层荷叶中穿梭,体会到什么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隆冬严寒,大雪纷飞,在家烤着炉子,明白什么是“晚来天欲雪”,什么是“红泥小火炉”……
愁的时候,“伫倚危楼风细细”,乐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小的时候,“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大的时候,“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那是“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豁然开朗,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鞠躬尽瘁;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可奈何,也是“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凄清悲凉……
诗词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是历史的缩影,也是生命燃烧过后的痕迹。也许现在同学不太明白诗词的意蕴,但总有一天,总有一处风景。作为一种感受,只有那句诗才能形容……
从古至今,虽然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但对理想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却始终如一。那是一种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而灵魂相通的时刻,诗词就是我们的使者。
诗意早就植根于你的内心,你发现它了吗?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全诗欣赏》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出自宋代词人欧阳修的《玉楼春》
[译文] 人生本是痴情种,这种感情,并不关风花雪月。
玉楼春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
在筵席上打算和友人告别,可是话未出口就凄惨呜咽。人生来就有情痴,与自然界的风花雪月无关。
离别的歌不需要再翻新曲了,只要一曲就足以令人痛断肝肠了。一定要欣赏完洛阳城中百花,再与春风轻松地告别。
赏析:
作者西京留守推官任满,离别洛阳时,和亲友话别,内心凄凉。在离筵上拟说归期,却又未语先咽。“拟把“、“欲语“两词,蕴含了多少不忍说出的惜别之情。然而作为一个理性的词人,别离之际虽然不免“春容惨咽“,但并没有沉溺于一已的离愁别绪而不能自拨,而是由已及人,将离别一事推向整个人世的共同主题。作者清醒地认识到:“离情别恨是人与生惧来的情感,与风花雪月无关。因此,离别的歌不要再翻新曲了,一曲已经令人痛断肝肠了。词在抒写离愁别绪这一主题方面不同凡响,有悲情凄凉,更有豪情纵横,寄寓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爱恋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词开端的“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两句,是对眼前情事的直接叙写,同时在其遣辞造句的选择与结构之间,词中又显示出了一种独具的意境。“樽前”,原该是何等欢乐的场合,“春容”又该是何等美丽的人物,而在“樽前”所要述说的却是指向离别的“归期”,于是“樽前”的欢乐与“春容”的美丽,乃一变而为伤心的“惨咽”了。在这种转变与对比之中,隐然见出欧公对美好事物之爱赏与对人世无常之悲慨二种情绪以及两相对比之中所形成的一种张力。
在“归期说”之前,所用的乃是“拟把”两个字;而在“春容”、“惨咽”之前,所用的则是“欲语”两个字。此词表面虽似乎是重复,然而其间却实在含有两个不同的层次,“拟把”仍只是心中之想,而“欲语”则已是张口欲言之际。二句连言,反而更可见出对于指向离别的“归期”,有多少不忍念及和不忍道出的宛转的深情。
至于下面二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是对眼前情事的一种理念上的反省和思考,而如此也就把对于眼前一件情事的感受,推广到了对于整个人世的认知。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者,古人有云“太上忘情,其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所以况周颐在其《蕙风词话》中就曾说过“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别有动吾心者在”。这正是人生之自有情痴,原不关于风月,所以说“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此二句虽是理念上的思索和反省,但事实上却是透过了理念才更见出深情之难解。而此种情痴则又正与首二句所写的“樽前”“欲语”的使人悲惨呜咽之离情暗相呼应。所以下片开端乃曰“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再由理念中的情痴重新返回到上片的樽前话别的情事。“离歌”自当指樽前所演唱的离别的歌曲,所谓“翻新阕”者,殆如白居易《杨柳枝》所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与刘禹锡同题和白氏诗所云“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欧阳修《采桑子》组词前之《西湖念语》,亦云“因翻旧阕之词,写以新声之调”。盖如《阳关》旧曲,已不堪听,离歌新阕,亦“一曲能教肠寸结”也。前句“且莫”二字的劝阻之辞写得如此叮咛恳切,正足以反衬后句“肠寸结”的哀痛伤心。
末二句却突然扬起,写出了“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的遣玩的豪兴。欧阳修这一首《玉楼春》词,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的哀伤与春归的惆怅,然而他却偏偏在结尾写出了如此豪宕的句子。在这二句中,他不仅要把“洛城花”完全“看尽”,表现了一种遣玩的意兴,而且他所用的“直须”和 “始共”等口吻也极为豪宕有力。然而“洛城花”却毕竟有“尽”,“春风”也毕竟要“别”,因此在豪宕之中又实在隐含了沉重的悲慨。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及欧词此数句时,乃谓其“于豪放之中有沉着之致,所以尤高” 。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桂花》全诗欣》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译文] 为何一定要绿的叶子衬托深红的花,才算上品呢?桂花芳香宜人,当然是花中“第一流”了。
[出自] 李清照 《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释:
何须:何必。
自是:本来是。
译文:
淡黄色的桂花,并不鲜艳,但体态轻盈,于幽静之处,不惹人注意,只留给人香味。桂花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红碧颜色,色淡香浓,应属最好的。
梅花一定妒嫉,菊花自当羞惭,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天经地义。可憾屈原对桂花不太了解,太没有情意了,不然,他在《离骚》中赞美那么多花,为什么没有提到桂花呢?
赏析: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形神兼备地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她的颜色并不艳丽,“暗淡轻黄”,与很多名花相比,外表逊色得多。她的社会声望也很一般,“情疏迹远”,并没有得到什么荣耀和宠幸,更不会有人给她热捧恭维。但是她的体性温柔,香留天地之间。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从这两句起直至歇拍,都是以议论的方式行文。这两句是议论的第一层。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这些都是桂花没有具备的。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何须”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这是议论的第二层。梅花既有妍丽的外美,更有迎霜雪而开的高洁的内美。菊花更是人所共同认可的“君子之花”,兼具内外之美。但是这两种名花,在桂花的面前都自叹不如,都产生了羞愧和妒忌的心理。经过这样的比较抑扬,桂花的定位就很清楚了。所以作者论定:桂花是众多的秋季名花之冠。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这是议论的第三层。“骚人”,指屈原。屈原在《离骚》中,用褒扬之笔,列举了各种各样的香草名花,以比况君子修身美德,可是偏偏没有提到桂花。所以作者抱怨他“可煞无情思”。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同景仰的,这也包括作者李清照在内。对这位先贤的抱怨,更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珍重。
这首词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而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桂树枝繁叶茂,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秋天开花者为多,芳香四溢。旧时庭园常成对栽植,称“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
桂花略呈黄色,黄得轻淡柔匀,在绿叶映衬下,似乎有些暗淡。桂花花体轻小,体性温柔,无论生长在僻处山野,还是园林庭院,它们看上去都十分淡雅,一点也不张扬。但是只要桂花一开,就会香飘十里,山野间、院子里、衣袖上……所到之处,一路留香。
唐人咏桂诗曰:“为问山东桂,无人何自芳。”“山中桂树多,应为故人攀。”桂花多生于深山,看上去疏淡清雅,故说“情疏迹远”。可贵的是,不管花色、体性、居处如何,它们都是“只香留”,桂花因此又被称为“九里香”。
词一开头,词人采用惯常的白描手法,写出了桂花的颜色、体质和特性,赋之以娴静、淡雅的情态。显然,这里倾注了词人的情怀。在她看来,花不一定以娇丽鲜艳取胜,疏淡清雅也是一种美;形、色之美固然让人悦目,芳香四溢则更令人赏心。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百花之中谁更美?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何须”二字,把仅以色美形娇取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何必要强求浅碧轻红的颜色呢?像桂花那样淡雅而幽香,自然是花中第一流。
词人的审美情趣,渗透着她的思想感情。据记载,李清照才华横溢,自视很高,好“讥弹前辈”,诗才词笔,不让须眉。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云:“易安居士……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不知这“花中第一流”,是否包含了词人的自许?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
在百花之中,梅和菊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赏,清照也写了不少吟咏之词。但在这里,她将梅、菊与桂花相比。究竟比什么,词人没有说,只是说梅花定会感到嫉妒,菊花应该感到羞愧。这种侧面烘托的写法,比正面描写更为奏效,不仅使词情跌宕多姿,而且使桂花高雅不俗的形象更加深化;同时也很自然地引出下文:在那画栏之处,每逢金秋时节,桂花盛开,清风徐来,香飘数里,桂花真是群芳之冠!“开处”,一作“开岁”。
需要指出的是,词人并不是要贬低她一向喜爱的梅、菊,而是通过桂花的以香取胜,赞赏“内美”的可贵。“画栏”,即画着花纹的栏杆,言其精美,出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中秋”,这里泛指秋季,并非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可煞”,相当于“可是”。“骚人”,指大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吟及许多香花芳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词人很为桂花抱屈:是不是屈原缺少情意或才思,要不当年为什么不把香冠中秋的桂花收进去呢?
有人说,屈原诗中还是有桂花的。其实这并不重要,因为《离骚》不是花谱,屈原是否喜欢桂花,是否吟咏,那是他的事。词人故意设问指责,看似无理,实则是为了更好地抒发对桂花的偏爱之情。这样结尾,既生动风趣,又耐人寻味。
与李清照同时的江西诗人陈与义,也写有一首咏桂词,其中两句说道:“楚人未识孤妍,《离骚》遗恨千年。”其意与清照此两句相同,但韵味迥异,高下立判,因为陈词说得太实,缺少清照词的含蓄、风趣和灵巧。
评 解
历来文人学士借咏梅、咏菊来抒写情怀的为数不少,但吟咏桂花的就不多见了。李清照这首词,偏要道出桂花的可称赏之处,誉其为“花中第一流”,自是不同凡响。
一首好的咏物词,既要细致生动地状物,也要有所寄寓,将词人自己的感情、志趣等融进去。既不离于物,又不拘泥于物,水乳交融,方才真切动人;借物言情,形神并似,境界才高。这首词便是一篇咏物佳作。
清照词一向以白描见长,而本篇却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但都离不开形象的描绘。如果没有第一、二句对桂花外形特质的很好描绘,为全词的议论奠定基础,那么,由此生发出来的议论,无论是正面的品评,还是侧面的比衬,或是有趣的质问,都成了无本之木。而议论或发问更不带丝毫的书卷气,故能妙趣横生,令人叹服。
词人在描写桂花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写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易安语也,其词品亦似之。”
《梁启超名言梁启超励志名言》
1. 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粱启超的成功励志名言
2. 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粱启超的人生励志名言
3. 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粱启超的励志成功名言
4.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粱启超的人生励志名言
5.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粱启超的人生励志名言
6. 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渝,当以小说渝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粱启超的名言
7.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粱启超的人生励志名言
8. 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粱启超的励志名言
9. 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粱启超的励志名言
10. 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粱启超的励志名言
11. 心安理得,海阔天空。——粱启超的青春励志名言
12. 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粱启超的励志名言
13.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粱启超的爱情名言
14. 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粱启超的励志名言
15.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粱启超的读书名言
16. 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粱启超的读书名言
17.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粱启超的名言
18. 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粱启超的教育名言
《小学座右铭》
1.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2. 不为积习所弊,不为时尚所惑
3. 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
4. 长的助跑才可以跳得更高更远
5. 低着头的人会看不见前方
6.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7.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8.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9. 奋斗的双脚在踏碎自己的温床时,却开拓了一条创造之路。
10. 耕耘者的汗水是哺育种子成长的乳汁。
11.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2.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4.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15. 快乐之道不仅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还在于做自己该做的事
16.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7.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8.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9.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0.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
21. 泉水,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22. 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没有胜他的把握
23. 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24.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6. 失去金钱事小,失去名誉事大,失去了勇气就失去了一切
27.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你看到别人比你更不幸。
28.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9. 是金子,随便放到哪里总会发光的
30.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1.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2.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3. 摔倒了爬起来就好
34.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35. 所有的魅力在"习惯"面前都将无色
36. 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37. 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小学生的座右铭》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不为积习所弊,不为时尚所惑
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
长的助跑才可以跳得更高更远
低着头的人会看不见前方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奋斗的双脚在踏碎自己的温床时,却开拓了一条创造之路。
耕耘者的汗水是哺育种子成长的乳汁。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快乐之道不仅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还在于做自己该做的事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
泉水,奋斗之路越曲折,心灵越纯洁。
如果敌人让你生气,那说明你没有胜他的把握
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失去金钱事小,失去名誉事大,失去了勇气就失去了一切
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你看到别人比你更不幸。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是金子,随便放到哪里总会发光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摔倒了爬起来就好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所有的魅力在"习惯"面前都将无色
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离情别怨,即使是伤感,细细的咀嚼仍旧是甜蜜的伤感,而山河破碎又痛失爱侣的国恨家殇又让你怎样排遣?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眼见着那些和你一起颠沛流离才得以保存的旧物,它们见证了大宋王朝的辉煌,记录了你们幸福恩爱的点点滴滴,或许是你视若生命的文物,或许是“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文卷,或许只是一只笔砚,一把纸扇,睹物思人,睹物忧国,再想想自己流离失所的处境,未曾开口已是泪流满面,那忧愁岂是一只小舟能装得下载得动的?
少年不识愁滋味,待到识尽愁滋味,那文韬武略壮志难酬的辛弃疾,面对风雨飘摇的大宋江山,一个热血男儿吟出“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暂且安慰些吧,我想他是懂得你欲说还休的忧愁的。江山易主,旧人难逢,即便是皇帝也无可奈何,只能道一声“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关推荐:
杂文选刊在线阅读
以时尚为话题的作文
以水为话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