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沸沸扬扬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0:57:34
《粉红色的雪》
1、
听说家里下雪了,很大很大的雪,大的可以用鹅毛来比喻,用沸沸扬扬来形容。
思念家,思念家乡的雪,思念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色。曾经,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皑皑白雪,那种颜色是世界上最纯洁的,映着阳光,亮的耀眼,听几声雪地里麻雀的鸣叫,呼吸几口清凉的空气,感觉,心旷神怡。
对于大人们来说,雪是用来扫的,对于孩子们来说,雪是用来滑的,一种负担,一种乐趣,成长,也许是一种悲哀,因为远离了堆雪人、打雪仗、堆雪球的年代。
2、
听说深圳的人一辈子都不会看到下雪,当然前提是在深圳这个城市,不过,我走在半路的时候却突然下起了雨,冰凉的雨滴淋在身上。
惊慌,所有没有带雨伞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包括我在内,见路上的人有的开始跑了起来,我也开始大跑。
一场雨就这样毫无征兆的下了起来,我犹豫了一下去不去吃饭,吃完饭外面的雨声小了,用淅淅沥沥来形容都有过之。
3、
莹问我雪是什么颜色。
莹是个深圳女孩,长的娇柔,用华的话来说就有几分姿色,而在这个时代有几分姿色就是最有效的资本,尤其是在这个以貌取人的公司。
所以莹理所当然被安排进了办公室,每天悠哉悠哉,轻轻松松,大把钞票就进了口袋。
我告诉她雪是红色的,粉红色的。
对于这个从没见过雪,却拥有着和雪一样肌肤的女孩,实在让人有些忌妒。
有些人是把握不到机会的,像那些长的有几分姿色却恰恰不懂计算机,不会打字的女孩,有些人没有机会的,像我,因为我是个男人。
莹有机会,而且把握到了,她听着我的回答,茫然的对我说,雪应该是白色的,洁白色的。
4、
早晨,我是踏着夜色回来的,冷风吹着,让我有了一点寒冷的感觉,就像春天时的夜晚。
路两旁仍然是郁郁葱葱的景色。
我忽然想到那是四季长青的植物,松树还有冬青,修剪的整整齐齐。
感觉真的是一件奇怪的东西,不可捉摸,而且是不容易找到的,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感觉了,麻木的只想一个人做些无聊的事情。
可是现在,十一月的清晨,我蓦然有了几年前春天夜晚的感觉。
只不过那时候的风是温暖的,而现在是寒冷的。
5、
现在正是追女朋友的时候,因为天气冷了,可以抱着女朋友取取暖,节约了买热水瓶的钱。
我给华物色了一个女朋友,是他的老乡,那个女的长的实在不怎么样,所以我对华很有信心,下班的时候,我指着那女孩让华认识了一下他未来的媳妇,这家伙瞅了一眼眉开眼笑,说,还不错,挺漂亮。
我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搞清楚那女孩叫什么名字。
这件事情我委托给了元美,她表现积极,欣然应允,一副乐于助人的表情,之后,她花了三个小时搞清楚了是哪个女孩,又花了五个小时搞清楚哪个是华。
6、
我相信元美会把这件事情办的漂漂亮亮,又叮嘱华请她吃饭,以示感谢。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元美办这件事情前后用了一分钟不到,她跑到那女孩面前当着诸多同事的面,对她说,华喜欢你,你愿意吗?
那女孩霎时羞红了脸。
元美回来告诉我说,我对那个女孩说了,人家已经有男朋友了,不愿意华。
我哭笑不得,元美实在是个直爽的人,我无奈地对她说,你太直接了。
这种表白,估计没有哪个女孩会愿意。
《“民工潮”的调查与思考》
沸沸扬扬的“春运”工作结束了,几百万民工重又涌人北京。这些民工从何而来,又将奔向哪里去?有何利弊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走访了北京的“劳务市场”和“劳务黑市”。
据统计,北京站每日客流量逾百万人次,其中一大半便是民工。单是在虎坊桥的一个“劳务黑市”上,短短的100米路边,便有二三百个民工等候着雇主。这些民工有的来自江西、福建,也有四川、湖南的。他们又是为何离乡背井,来北京打工的呢?一位民工说:“家里人多地少,就出来打工叹!”一位较为年长的民工说:“家里孩子多,不出来挣钱不行哇。”有的更为直接:“北京的钱好赚观!”综其所述,大致有三:一、当地人多地少、劳动力剩余;二、部分地区人民生活仍很艰难;三、盲目认为“J匕京遍地是金”。
如此壮观的“民工潮”,北京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一位正在为孩子找保姆的人说:“方便。以前找个保姆可不容易,现在容易多了,价格也公道。”而一位路过的年轻人可不这么想,他说“把北京搞得乱七八糟,治安也乱了”。的确,民工潮,作为改革开放的一种特定产物,利弊互见。其利有三:一、满足了北京人的需要。民工们可从事许多重体力劳动,如搬运工,保姆等;二、民工们外出找工,也减轻了农村劳动力剩余的负担;三、民工们也带动了家乡的经济发展。劳务市场的同志向我介绍:一位来北京打工的陕西青年王xx,在京三年,学会了制衣技术,回到家乡后,办了一个500人的乡镇企业,带动了全村人致富。这正如流传在民工间的一首民谣所说的:“借人家的碗吃人家的饭,学好了技术自己干”。当然,有利亦有弊。最大的弊端便是民工们所带来的社会治安间题。一些不法民工由于在北京没找到工作,便艇而走险,进行偷盗、抢劫等违法活动,还有一些民工,贩卖伪劣产品,甚至敲诈勒索,等等,这些都给北京社会治安造成了一定的危害,难怪一些市民要怨言纷纷了。
那么,我们应如何应对这本世纪中国最大的浪潮呢?单纯的驱赶是不管用的,一位民警说:“你前脚一走,他后脚就来,你也管不住呀!你总不能把他们都拘留了吧。”一位民工则戏言:“你来我走,你走我来”。“单纯的驱赶,这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可收到短期的效果,但有着潜伏的危害。细想,你往哪儿赶呢?你清除了这一角落,那边又起来了,又有什么办法呢?”干警们苦不堪言。
与民警、劳务市场、民工们的对话中,反映了这样一个时代问题:如何妥善处理“民工潮”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己不能再被人们忽视了。正像一位劳务市场的工作人员所说的:“改善机制,正确引导,严格管理。”这12个字虽然笼统,但也针对了民工潮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办法。
不再忽视,不再回避,正视现实,采取措施,“民工潮”便不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