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自命不凡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2:09:14
《人们不能自命不凡读《蜡烛和台灯》有感300字》
今天我读了《蜡烛和台灯》这篇文章我感受很深。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有一盏台灯和一个蜡烛,在同一个家里台灯常常夸耀自己,但有一天,台灯的线路出了问题,发不出光来,主人把蜡烛点燃了,蜡烛被点燃后,还是很谦虚,照亮他人,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人世,我觉得蜡烛是在生活中谦虚的人,台灯式在生活中骄傲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就是一个像台灯一样的人,记得在一次考试后,我的了全班第四名,非常骄傲,每天写完作业就玩,妈妈叫我我也不写课外题,可这次考试,我却考了,全班第三十五名,我非常惭愧,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在下一次,考试取得好成绩。
读了这篇文章,我今后一定不会骄傲,一定要像蜡烛那样谦虚地做事情,我也学会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我们做任何事,不要夸耀自己,做一个谦虚的人。
《“自命不凡”面面观》
有一种说法:似乎中国人先天就缺少“自命不凡”的基因。我看未必。岂但未必,中国人甚至是天下第一号“自命不凡”者。且不说当初慈禧硬要外国使节对她这位“天朝”的象征三跪六拜,也不必提阿Q的“我祖上比你们阔多了”,看看今人就行了:从小就受着“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遗训,继承着“四大发明”的专利权,或者夸耀长城:“我们是巨龙,现在嘛,只是……睡着了。”甚至在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前稍稍愤怒一下之后,又得意起来:“我们祖先能造出这么富丽的‘万园之园’,多么伟大啊!对此笔者无以名之,姑且称之为“东方式自命不凡”吧。
我们太需要抛掉这种“自命不凡”了!这才是观念更新之首要。对自已和他人有清醒的认识,才能放下,“文明古国”不凡的架子,去“拿”点什么,再创造点什么.犹太人的许多优秀的民族素质为世界公认,但犹太人中却流传这样一句谚语,叫做“世界上最聪明的是驴子,其次是犹太人。”这就是他们的“自命不凡”。中国人也应有此自知之明.否则一味沉腼于“不凡”之中,对自己的民族尤其是民族的现状没有清醒的估价,是不是太可悲了呢?
中国历史上长期“万马齐暗”很难归之于自命不凡者的缺点。李白喝醉后高吟“天生我才必有用”,酒醒后也只能“高堂明镜悲白发”了。李贺也自称诗才盖世,又经韩愈力荐,仍不得志,年少夭折。他临死前说是天帝召他作文去了,足见其自命不凡,而结果只能是韩愈为之叹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就是千百年来对人才的摧残,无论你多么“不凡”,没有“他命”也只能埋没。当年诸葛氏隐居隆中,“自比于管仲,乐毅”,也算“自命不凡”了吧,但若没有刘备三顾茅庐,也只能当一辈子“卧龙”了。我们今天应吸取这些教训,重视人才,让一切“自命”的和“不自命”的“不凡”者,不必再去为天帝作文。
中国人搜长模仿。看见外国人在找工作时总说“我一定能胜任.,乃逼着国人在接受任务时也不准说“我试试看”,否则便是不“自信”,没有“自命不凡”的勇气,云云.其实说“一定行”的未必真有把握,只是怕找不到工作罢了,谦虚两句也未必就真的怯儒,只是两地习俗不同而已,“套话”与“自视”毕竟是两码事,就象黑板上赫然醒目的学生会候选人“杰出的才能、非凡的魄力”之类,他本人看了也难免汗颜。现在“民族文化心理”成了时髦的词汇,但却不去探讨我们为什么没有产生欧氏几何那样完美的逻辑体系,没有产生《伊利亚特》那样宏伟的史诗,只纠缠于这些表面现象和细枝末节,而且生硬模仿。看见大腹便便的外国人减肥,自己痰骨嶙峋却傻乎乎地跟着饿肚子。所以不要以为那么“自命不凡”几下子就能改变民族之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