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不惑之年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6:58:47
《是实方解苏东坡》
苏东坡是年少鲜衣怒马郎,不惑之年被贬人,月光下的才子,高坡上的居士。元丰二年7月28日,官途风顺的苏东坡被卷入“乌台诗案”。一时间轰动天下,名播汴京的文坛大咖沦为阶下囚,休说东山再起,就连性命也危在旦夕。
苏轼是幸运的,宋朝有太祖“不杀士大夫”的遗策;苏轼又是不幸的,一生背井离乡,官阶低微,朝中奸佞排挤,地方小人侧目,不知几时能得返乡?又几时能重见妻儿?
如果一个人生于泥泞,那他跌倒在泥泞也不可怕,因为他从未见过云巅的壮丽;如果一个人生于云端,长于云巅,而一朝跌入泥泞,泥泞之下是沼泽,那么他越用力挣脱,会陷得越深,逐渐侵蚀他的肉体,磨灭他的意志,这才是最可怕的。
其时的苏轼,正处于这种境地,他悲哀,他痛苦,但他又无能为力,只能让自己的才华暂且闲置。无人能知道,当时苏轼忍受着怎样的煎熬,只有苏轼自己知道。那些晚上的月亮多么死静,晚风多么幽寂!不知哪一线涟漪荡动了他的心弦,产生了共振;不知哪一声鸟啼激活了他的灵台,与之产生了共鸣?苏轼想通了,也想透了,他悄然退去,退出了泥沼,尽管双屐沾泥,但他确确实实出来了,解脱了。
他到黄州后,在城东坡地开荒,“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做着以前从未做过的农活,忧着以前从不关心的天气,盼着以前从未见过的好收成。他交了许多农民朋友,向他们请教耕种的知识,他那时不光是一名词人,还是一名农夫,一名厨师,他没有因农活放弃高雅的爱好,他仍旧写诗,作画,不同的是,他的字里笔下多了三分烟火气,少了四分无端愁。不再是虚无的幻境,多了粹真与凝实。他还是苏轼,却终究成了东坡居士。
苏东坡有苏东坡的骄傲,他不愿像李白般醉生梦死,沉溺于梦幻般浪漫之中;他不愿如杜甫般颓废失意,郁郁此生;他更不愿似陶渊明般避世退隐,孤高不染尘埃。他能如农夫下地干活,也没有放下文人雅趣。他不弃琴棋书画,吟风弄雪;他能寄情山水,也能再仕为官。他接纳了风雨,也接纳了漂泊的自己。
“今夜月色正好,小盏烹茶,炉中有火,锅里有肉,不知夜半纱橱凉初透,先生肯愿一顾?”我们无法考究那一夜苏东坡邀请的是谁,但我们是时可以了解到苏东坡,也许他经常不痛快,但他喝酒痛快,种地痛快,交友痛快,红尘来去爱恨情仇拿得起,放得下,他留给了我们千古不褪的痛快才情!是时,方解苏东坡!
指导老师:汪芳
《人往高处走》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时过不惑之年,将至天命之岁,才渐悟这其中的道理。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非至今日不懂此意,若非读经也不明此语。孔圣云:“朝闻道,夕死可矣!”此话并非强调闻道之重要,而意在于闻道之欣喜。
人往高处走。曾几何时,便认为是人要努力向上攀登高峰,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吗?曾几何时,便认为是社会的高层,有钱势,有权势,不就是人人向往的高处吗?曾几何时,也认为是能成为高端的人才,比如或是什么科学家,哲学家等等。用有形的社会财富,社会地位,社会名望,托起高处的向往,期许生命有缘,人生有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然而,众生芸芸,能立于社会上层的权势者有几许?钱势者有几何?名望者又有几人?而得到这又何尝是所谓的高处,身败名裂者有之,阶下囚与困顿者有之,弃生者与遁入空门者有之,精神颓废者与自暴自弃者有之……高处真的不胜寒吗?看来所谓的高处,真的不能以世俗的评价标准来衡量,那么真正的高处又在何处?
慢掀传统文化经典,不惑之年开读四书五经,虽读之寥寥,知之甚少,但却被其吸住,欲罢不能。传统文化的魅力之深,我为之倾心,真是读一句有一句之得;悟一字有一字之获,不学不知其善,不学不知其美。久读则化解人生的悲苦,怨天忧人皆无;弥读则否极泰来,生命中积极向上;乐读则无一日之忧,心灵静洁美好。身为教师,开读经典之时才使我真正开启教育的法门,心中有阳光才能洒播阳光,心灵有感召才能感召心灵,手捧经典之后才知道从教的意义,职业与事业并规,人生自觉修为自己。
口诵经典,我似乎一下子找到了重心,生活之中不再迷茫失衡;心念经典,我找到了自己的中心,内心淡定从容,充满充实与欣然。世界没有变,但却因为自己的改变而改变。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消极黯淡,纠结抱怨的意识世界,肯定比不了积极兴奋、笃定与光明的意识天地,两种意识,得失全在心灵。行走其中,经历其间,磨练其内,是渐悟,时时勤拂拭;是顿悟,本来无一物。天门中开之时,紫气东来之瞬,是境界与心胸的释怀,是情怀与胸襟的开释,人往高处走,就这样的明朗明丽。
“人心惟危”。“人之性,因物而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宋·欧阳修《诲学说》)所以人往高处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道心惟微”。“道可道,非常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高者何处?“惟精惟一,允执其中。”“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人有灵性,可识物性,可达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之法,是人效法的大道,精微之处即道统,允执其中即谓人应该处于天地的境界。人往高处走,大道无形,人往高处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唯求自修而得,唯求自练而成。除自责之外,无上人之术;除自强之外,无胜人之术。人往高处走,但求其内外合一,内心强大笃定,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强大笃定。人往高处走,既不受外界的干扰,立身承命,又有所担当,有所秉持,有所追求,带着真善美上路,这就是人往高处走的含义。
孔子曰:“君子不器。”不器者便为求高处走也,“形而上学谓之道;形而下学谓之器。”弃器为道便是人往高处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作中人,“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皆有所得,其功一也,皆以中人为上也,此为人住高处走也。“然困而不学者,斯下民矣。”上下之别便是上高下之分。“贱而好自专”,“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也”。人往高处走,由学而得,由修心而悟,由求而应。“我欲仁,斯仁至矣”。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上达者为求高处走也。“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者,便是人生的至高道;道者,便是人生的境界。走出小我,拥抱大我,有广阔的胸怀,有天地的情结,便是人生的至高。“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贵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此谓人与道相融后的开怀。“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跨越人生的高度,步入生命的至高,人往高处走,是每一个生命都可以提升和达到的高度,除非你不愿意,除非你放弃自己,“念兹在兹”,是心法,也是方法。
人往高处走,淡化了喧嚣和无知,平静了浮躁和愚昧,让一切外物不留于心,让内心保持永久的澄澈。“形莫若就,心莫若和,就不欲入,和不欲出”。在通达中达观,在通明中宁静。水往低处流,同样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喷涌的势能化为汹涌动力,向低处流淌,奔腾之势一泻千里化为入海的平缓,消弥了喧嚣与气势,归于一种广阔与平静。这和人往高处走,殊途同归。
人往高处走,自知无知,才能永远求知。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离道渐远,与高处无缘。“子绝四:勿臆、勿必、勿固、勿我。”此求道之道,圣人亦早年好学,晚年闻道,人生又何尝不是一个感道、体道、悟道、入道的过程。人往高处走,不管你在社会中的地位如何,不管你在社会上从事什么职业,都有求得心中高远的能力。也就是人往高处走,像空气和时光一样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虽然有许多人终生不能闻道,但道并不会因为你的放弃而关闭,真佛无言,真道无形。“天何言哉,四时兴焉,百物生焉”。人往高处走,这里的高处永远向每一个人开放。“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只不过这里的高处需要有人来认知,并且向它走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超然物外,排除纷扰,高处就在每一个人心灵的最深处,那里永远居住着渡人成长的天使。
人往高处走。这是一种达练人生的豁达:“竹密何妨流水过,山高怎阻野云飞”。这是一种应对万变的笃定:“泰山崩于面而不改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是一种优雅闲情的志趣:“坐看庭前花开花落,笑看天边云卷云舒”。高处跌荡于胸,层林尽染于心。出世之智应对入世之事,轻松如拨琴弦;红尘之外拈起红尘世之情,自然恒定持久。高处是“心远地自偏”的梳理;高处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宿;高处是“大节无亏,可以安然去也”的孔圣之言;高处是“此心光明,夫复何求”的阳明之道……
吾身卑微,虚度光阴四十五载,我心渐高,经典常读,圣贤常伴,人往高处慢行。圣人云:“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我心与有戚戚焉!
作∣者∣简∣介
飞红霞(高召),一师者自安,守从教无变。淡然守宁,养心清澄,做教育如水,行化育无限。读书一生,塑一际天高云淡;痴教无期,播一抹辽远,放歌清幽,仰一丽天蓝……唯唯、期期、漫漫。
《永远的父爱》
母亲生我时,父亲已是40多岁了。父亲不惑之年得子,自然十分高兴。父亲一有空,就抱着我,用长满胡植的嘴亲我。别人恭维父亲说40岁得子,是人生大福气。父亲听了,脸上便荡漾笑意。父亲读过私塾,很有些古典文学修养。父亲不但能背出一首首唐诗宋词和诸如“氓之蛋童,抱布贸丝……”之类,还能讲出许多使我听得忘了吃饭的故事。所以幼年时我最喜欢与父亲在一起,夏天
纳凉的时候,柳树荫下成了我和父亲的天地。其时,轻风拂过,柳枝款款摆动,枝头的月光和柳叶在父亲与我的身上浮动着碎花一般的影子。这时父亲便教我背一首首古诗。我对诗不很感兴趣,但对父亲的故事却充满了神往之情。然而父亲有条件限制,只有等我背完一首古诗,父亲方才说出故事的另一半。在父亲的诱导下,我竟于不知不觉中背下了好几百首古诗词。
那时,父亲在大队当干部,经常在队里开会,中午不能回来。队里给每个到会的人发两个甜饼,充当午饭。发下的甜饼,父亲总是掖进怀里。回到家里:父亲把我从书房喊出,从怀中掏出热乎乎的甜饼,递给我,自己则去厨房吃中午的剩饭。我那时年小,不懂事,只要父亲给我好吃的,便十分的欢喜,自然没有想过父亲为了给我甜饼吃,自己是怎样忍着空肚子的。但有时,我也会使父亲高兴,因为我向父亲保证说,吃了甜饼以后一定要取得好成绩。父亲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抚摸着我的头说:“这就好,只要你好好学习,爸爸不吃甜饼,肚子也能饱。”我也真的没有令父亲感到失望,学习在班上一直优秀,中考时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县中学。
父亲晚年多病,身体虚弱,而且状况一天比一天差,终于在那个柳絮纷纷飘飞的季节离我而去。父亲去世的时候,我正远在外地求学。当我得知这个消息赶回家时,只能见到镶着黑框的父亲的遗像。看上去父亲比以前更加清瘦,眼眶深深地陷了下去,但依然很有精神,慈祥地向我微微笑着。母亲说父亲病危时整天嘴里喃喃着说要见我最后一面,死时双眼一直不肯眼目。父亲最大的愿望是想活着看到我考入大学,然而由于疾病,父亲终于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弹指一挥间,父亲远行已有数年了,夏天,当我独自一人在院中纳凉,脑中浮现出儿时父亲教我背古诗,递甜饼给我吃的情景。虽事过境迁,但当年熟记的诗现在一首也没有忘记,甜饼的味道也永远留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