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字念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4:09:59
《頔:自由之页》
頔,是我女儿的名字。这个字念“笛”,美好的意思,唐以前多用于人名。之所以在唐以后依然用它做人名,既不是复古,也不是炫耀学问,只不过寄托做父母的一点心意。
记不清给别人的孩子起过多少名字。等到自己的孩子出世时,已是“江郎才尽”,无论如何也想不出个好名字了。妻躺在床上翻《现代汉语词典》,见到这个“峭”字:左边一个“自由”的“由”,右边一个“第几页”的“页”,合起来就是“自由之页”。我们这一代人有太多的束缚与羁绊,让我们的下一代翻开自由的一页吧!这种解释虽然有些牵强,但愿望毕竟是无可厚非的。
“自由之页”就这样翻开了。现在回想起来,女儿在上小学之前,的确享受了太多的“自由”:晚上不用写作业,早上不用练琴,周末不用上舞蹈课,暑假不用进补习班……
但好景不长。上学了,瘦小的肩膀负着沉沉的书包,清晨背着父母的谆谆教诲,傍晚背着成堆的作业。小书包越来越沉,玩耍游戏的时光越来越少。一次次许诺带她出去玩,又一次次自食其言。
终于带女儿去了一次中山公园。西游记宫给她留下极深的印象,回家的路上,她兴奋地描述在那个神话世界所体验到的新奇、恐怖、幻想。我趁机提示,将这些感觉记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作文。作文写好了,却加上一个“这次参观,使我受到很大教育”的结尾,说是老师讲过的,记一件事,一定要写它的意义。我苦笑之后,又感到欣慰。毕竟,女儿不用写“学习孙悟空‘追穷寇’的革命精神”之类的“意义”了。
对“意义”的要求,还表现在家庭作业中。记得有一次的家庭作业,是“抄录60条信息”,女儿找来当天的报纸,幼稚的字迹写着那些沉重的标题,从正刊抄到副刊,从“上午版”抄到“下午版”,什么“全国物价涨势趋缓”、“南非重返英联邦”、“俄战略导弹不再对准美英”……真不明白,这些“信息”,与一个8岁的孩子有什么关系?
也许,老师是想让孩子们从小就“关心国家大事”,何尝不是出于爱心?其实,我们做家长的,常常也在“爱心”的旗帜下,不知不觉地蚕食着孩子们的自由空间。记得鲁迅先生曾讽刺一些家长,自己没什么出息,便替代满足式地强迫下一代来弥补父母的缺憾。很不幸,我们也是这类人。让女儿学琴学舞,多半是为了圆妻子和我分别做过的“舞蹈家”和“钢琴家”之梦。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去问问孩子,她是否真的喜欢。
颐,自由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