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分子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8:16:18
《写给诈骗分子的一封信》
“敬爱”的诈骗人员:
您好!
最近您一定“硕果累累”“收获颇丰”吧!说实话,自从观看了电影《孤注一掷》,我对您挣钱的“高明”手段佩服得五体投地。您每天坐在数十台电脑前动动手指,敲敲键键盘,发发信息,人民币便会“自动”进入您的银行卡。人人都知道没有“天上掉馅儿饼”的好事,可您偏偏就让这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超级神话”成为了现实!
上次,我也差点落入您布下的“天罗地网”了呢!那天中午,我拿起手机,准备浏览一下时事新闻。刚打开手机网页,一个大大的“红包”就跳到了屏幕中央,还闪烁着“限时领取”的字样。我有些怀疑,但还是迟疑着用颤抖的手点开了它,心想:反正又不会有什么损失,多点零花钱也好啊!点开之后,竟然真的领到了1.50元的零钱!
我不禁沾沾自喜。然而,事情并未结束。在您一步一步的诱导下,我不知不觉间进了一个群聊,里面一共有十七个人。接着,您让我们完成“点赞”任务,然后给我们发些小红包作为感谢。随着一次次的几毛几分的零钱到手,我也渐渐放松了警惕。
直到上个星期,我发现自己真的差点被你骗了!那天,您又发来一个链接,说因我信誉较好,只要在这个网站上注册成功,手机、电脑等超值大奖免费送!我一时被奖励冲昏了头脑,竟然鬼使神差地点了进去。直到发现您提示要输入银行卡账号时,我才猛地警醒:您步步为营,前面那一个个“红包”,原来只是诈骗的“诱饵”罢了。真正让人发怵的是刚刚这个链接!我恍然大悟,赶紧退出,并删除了您的所有信息。现在想想,还心有余悸。
我家小区门口,有一个修车的张大爷,已经六十多岁了。与您高超的挣钱方式相比,他则显得十分“逊色”。他总是以诚信为本,给人修车从不耍心眼,有人心善多给钱,他也执意不肯收。有时来修车的学生忘带钱,他也从不介意,依然乐呵呵地给他修好车。他用自己的双手,为大众服务,虽然挣钱不多,却能踏踏实实实地过日子。
但您呢?您天天打打字,发发消息,便能如愿得到一个个银行卡号、账号密码,然后将别人的财富占为己有。我也不知您每天能否睡个安稳觉,吃顿安稳饭。要知道,现在全国上下的公安机关正调集警力在抓捕您啊!
您也应该有家人,有朋友吧?您有没有想过,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被您致命一击,可能会家破人亡,今后怎样度过余生?您有没有想过,一个独自漂泊在外的人被您操控一番后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没有,他怎么继续生活下去?您有没有想过,一个刚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学生,落入您变化多端的陷阱中被骗去辛苦积攒的学费时,他还有勇气开始新生活吗……您千万不能因自己的贪心,而摧毁了他人的人生啊!
在此,我也想向身边的人发出警告:不要贪一时便宜,而上了大当!不要相信骗子的种种花言巧语!不要向任何陌生人转发密码、账号及卡号!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一旦掉入圈套之中,后悔莫及!
最后,“敬爱”的诈骗人员,我诚心奉劝您:当前反诈形势如此严峻,“诈骗”行业确实“很不容易”了,停下您罪恶的双手,早日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能因一时冲动做出的错误决定,搭上自己的一辈子!
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小学生
《水的呐喊》
我是一滴水,自始至终。在缥缈的云烟里,成千上万个水分子聚集成了我的身体。那时候,我是自由的,我漫无目的地在云海里漂泊,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只需乘着风,就能完成一次又一次毫无意义的旅行。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那可恶的风把我卷入了一朵黑压压的云里。伴随着风驰电掣,我晕乎乎地从云里出来,成了雨。眼看着稻田、楼房越来越清晰,我有些迷茫。然而没等我开始思考,就连同无数滴水被一个盆接住,我在盆里打着旋儿,又被送进了一间房子。
盆子倾斜,一部分被倒进了一个漂亮的花瓶,“被花的芬芳围绕着,会很舒服吧。”我想,“也许会有第二个晶莹的瓶子,清澈的水和美丽的花朵是最佳搭档。”就当我幻想温暖的阳光时,一阵轰隆巨响让我打了个激灵。一眨眼,头顶温馨的灯光成了黑暗的下水道,周围的虫蛆、浊污向我扑面而来,犹如地狱一般。
我不禁悲愤莫名,同样是水滴,为什么有的水可以享受美好,而我却要像垃圾一样被冲进下水道呢?我对天呐喊着,发泄着委屈和不满。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听到了心跳声,“扑通、扑通”,缓慢而有力。我努力睁开眼睛,摸索着,猛然发现自己的怀里多了一颗黑黢黢的种子。种子上冒出了小小的新芽,像颗晶莹剔透的翡翠,鲜嫩欲滴。
我不明白一颗生机盎然的种子为什么会来到肮脏的下水高,但我知道我该怎么做。我成了它小小身体的一部分,融进它的根脉汁液里。
我有了一颗心脏,它活生生的、日夜不停地跳动着,为争夺生存的权利与黑暗中的虫蛆战斗。每一片叶子,每一根茎条,都有我的影子。
在一个温暖的早晨,它终于穿过石缝的枷锁,见到了不同于从石缝中漏出的光斑,而是完完全全由太阳迸射出的万发金箭下繁华璀璨的新世界。而我,趁着它被路人夸赞的时候,和叶子上的露珠一起,蒸发,回到了最初的云海。
其他水滴问我还愿不愿意再次进入那片黑云,我认真想了想,我是愿意的,但我不想再踏足车水马龙的喧嚣、纷纷扰扰的人群……
为新生命的绽放而心跳,难道不比待在花瓶里腐烂更有存在的意义吗?(指导老师吴国琴)
《分子术》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金获奖决定的时候评论说,赫希巴赫、李远哲及波拉尼的研究“对化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反应动力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使人们得以详细得多地了解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 在自然界,存在着无数的化学反应现象。比如,氢和氧的化合生成水,煤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等。这是人们早已熟知的事实。但其中的反应是怎样进行的?其速度变化如何? 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反应的速度?
怎样根据反应速度与控制因素的关系,推断某种化学反应的机理?这些都是反应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弄清这个过程,按照人们的意图来控制或改变反应的速度,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就是研究反应动力学的意义。前些年出版的《化学的挑战》一书,集中了美国300 多位教授的意见,把反应动力学列为当代化学7个前沿的首位。 反应动力学研究地位之重要,以致于这方面的研究已两次荣膺诺贝尔奖金。
第一次是前苏联物理化学家谢苗诺夫与英国化学家欣谢尔伍德在1956年获得。这两位学者主要在链式和支链式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李远哲是利用分子束来研究化学反应的。分子束技术是 6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新学问。李远哲设计并装备了近10台分子束碰撞器和离子束交叉仪器,来研究分子水平的化学反应。他把分子束技术用于一般化学反应的研究,特别是用于大分子化学反应的研究,进一步发展了交叉分子束技术。由于他的研究,过去宏观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一些错误观点得以修正,一些模糊的概念得以澄清。
《书趣》
没有DNA分子(遗传物质)的作用,童年时代的我,却放起了书法的风筝,也不信命,对书法的热爱却近乎天生。
上幼儿园时,见家中有人爱提笔“乱画”,童心好奇,便闹着买来纸笔。从此,书房中,卧室里,课本上“一都留下了我涂鸦的墨迹,当作品在幼儿园里展出时,震惊得老师们大呼“神童”。小学时,更爱写字,小同窗买了新本子,发下了新书,当然要请“神童”“题名”。虽然心里十分乐意干,可表面却还得“不行,不行,我写得不好”,谨虚一番。上了中学,不知不觉,《中国书法史》、《书谱》、《大字三十六法》、《九势》、《艺术心理学》·…都上了书架。家中订的报刊,凡有关于书法的,都为我的“书法集锦”开了小窗口。爸爸出差回来,不买零食玩具,一本古今名人书法字帖,便使我手舞足蹈。看到外祖父家中有幅启功先生(中国书协主席)的作品,便苦苦哀求,带回家中朝夕“供养”;别的电视节目可以不看,《书法讲座》却不能错过。对着一幅名作,竞能默坐几小时,构图、行气、结构、运笔,直到心领神会,方轻吁一口气,顿觉心旷神怡,此乐何极!
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渐渐地,感到乱涂并非长久之策,于是又开始临摹,循规蹈矩,一丝不苟。先写楷书,那是整个学书过程的必由之路;再行书,那是在书坛中刚刚瞒姗起步;后练草书,那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又一次质的飞跃。但最爱的还是汉隶,端庄妩媚,婀娜多姿,金石味浓度大。
爱晋书,那是神韵的先驱;爱唐书,那是技法的鼻祖,爱宋书,那是姿态的始源;更爱今人书——未成曲调先有情,笔下有言不尽的情趣。
紧张的学习使人感到疲倦之际,便顺手翻开“集锦”,于是那花一样的情趣,歌舞一样的旋律,诗一般的韵味,以及那轻风摇曳的玉树,乘兴起舞的壮士,便纷至沓来,姿态万千,风格迥异,细察吟味,其乐无穷。陶醉之间,疲劳顿消,象听一曲优美的乐章,呷一口浓香酵厚的米酒,真是乐在其中啊!
书瘾上来了,抛开倒霉的数学,烦人的外语,置象泰山一样压来的作业于不顾,裁开久藏的褪去火候的宣纸,一边研着墨,一边构思作品,墨汁研好时,作品也成竹在胸。于是抓起毛笔,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便立刻浸髓入骨,学着书法家的风度,饱酷墨汁,笔走龙蛇,一挥而就。太美了,间架结构,起首落款,恰到好处,太壮了,铁画银钩,软硬兼施。象形字,似写意画,会意字,似抒情诗...一个个凝固的音符跃然纸上,令人陶醉,这难道不是人生的极大乐趣吗?
但生活啊,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想到那如山的功课,立刻播然省悟,不免“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时间之不足”。此时眼前的作品亦不及先前之美了,但不管怎样,黑色永远诱惑着我,令我每每忘乎所以。而艺术上的一次次超越自我,尤使我享受到小小成功之后的欢乐。在这最宜于寄托感情的书法艺术中,我永远执着地追求着人生的不朽。也许,美的塑造——这将是自己的幸福与希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