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抒怀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14:54:06
《二中抒怀(诗词二首)》
江城子·松滋二中教师
群贤齐聚大华堂,
气昂昂,
志飞扬。
跃虎腾龙,
传道夙愿偿。
欲使寒门心意暖,
布衣著,从孔郎。
酒酣胸胆梦回乡,
楚天强,
又何妨。
风骚流长,
昂首笑前唐。
桃李芬芳花吐艳,
迎春望,
满园香。
咏苦竹
寒枝接霜月,
翠叶迎冷雨。
根入荒岩中,
身作傲岸语。
羞与芳菲伴,
愿同松梅居。
岂曰心中苦,
风雷何所惧。
(作者系松滋二中教师。)
《清明抒怀——悼念奶奶》
又是那首熟悉的曲调,这是您最爱的曲目,但如今播着同样的曲调,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随着曲的旋律,我不经意、不经意地在心湖上泛起了一丝丝的涟漪。在湖波中,我又思念起您;在湖波中,又泛起您和我们一起度过的日子。也许是我不能接受您的离去,但是您确确实实离开了我们已有两年多了,两年多的岁月里,我对您的想念,您又能感受到多少呢?可我又不想您领会到那一丝丝的思念,因为我不想打扰您的清梦,您的宁静,因为您是我最敬爱的人——奶奶。?
记得您离别我们的那天,是一个黄昏,一个正吹拂着微风的黄昏一点点的泪水。当我接到那从乡间传来您已辞世的消息,我并没有哭,因为我再也无力从眼眶内挤出那一点点的泪水。我站在窗台前让那透窗而过的凉风夹着小雨拍打着我的脸庞,是一阵阵的刺痛,刺痛的却不是那一张脸,而是那受不想打击的内心……
送别您,我是多么的不舍,我捧着一盘您喜爱吃的天津红枣,心里有说不出的话,但纵使我说出心里的千言万语,您又会听到吗?我想,上到了山,您终于可以安睡了,去您那无人骚扰的乐土,您是多么的安详,在您安详的脸上挂着的是那慈爱的微笑,但也掩盖不了岁月在您脸上留下的痕迹。
我掬一把黄土轻轻地盖于您的身上,我哭了,一直故作坚强,安慰亲朋的我哭了,但只有无声饮泣,暗暗地从眼角淌下了泪珠,因为您不喜欢爱哭的孩子,我怎能又叫你失望呢!您可以放心的归去吧!永远宁静,您那爱哭泣的外孙女已经学会了坚强歌曲依然在播音,我只希望您可跟我一起欣赏这曲调——《彩云追月》。
《海上抒怀》
暑假中,爸爸所在的“登隆海”轮远航归来,停泊在胶州湾。我匆忙赶到青岛,看望分别了一年的爸爸。
登上“登隆海’轮,我又见到大海了.海对于我,就象妈妈那样亲切.我爱海,不仅因为我是海员的女儿,而是我爱海的广裹,海的神秘,海的粗犷.我爱海,爱得如醉如痴.我站在甲板上,留连忘返,任海风吹乱我的头发,任海浪溅湿我的衣裙.
极目远眺胶州湾,两列弧形的葱笼的群山、环抱着一清蓝宝石般的海水.任性的海,在如此柔媚的山的环抱中,变得温驯多了。它轻轻地、有节奏地卷起朵朵雪浪花;层层叠叠的浪花,追逐着,嬉戏着,扑向起伏的群山,在山脚激起洁白的泡沫,给蓝的海、绿的山,镶上了一道醒目的白边。
大海,犹如一匹巨幅的蓝色锦缎,轻柔的海风轻轻抖动着它,给它绣上了数不尽的奇花异葩—这图案千姿百态,变幻无穷.海鸥,在山、海、天之间盘旋,欣赏这诗意的画卷:一会儿掠过海面,一会儿浮在浪尖上,尽情地抚弄着浪花。
多美的大海,但最能给大海增添美色的、是几十艘抛锚的巨轮.它们使宁静的胶州湾,变成了一座繁华的海上城市.这儿每天有来自五大洲的船下锚,也有船启锚进港,或驶向遥远的天际.
我最爱从众多的船舶中寻找我们的远洋船.不管是在码头,还是在锚地,只要那红色的标志映人我的眼帘。一种自豪感总是在我心里油然而生.看,高大的烟囱上,三道水波纹托着的一顺星,恰似跳跃在惊涛骇浪上的远洋海员的赤诚的心.看着那颗星,一种对海员的诚挚的、近乎崇拜的感情,充滋了我的心田.
他们为了加强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远离祖国.远离亲人,十七岁的我只和爸爸共度过一个春节.他们把一生献给了大海、献给了祖国的远洋事业.
他们不仅要忍受长期航行的单调、寂寞,还要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为节约靠港费用,有时中途不靠港,加不上淡水,只好实行节水制,每人一天一桶水。船过红海时,四十几度的高温.他们却连澡都舍不得洗.有时航线长,加不上青菜,只能天天、顿顿吃自己发的豆芽,或是被戏称为“无缝钢管’的老芹菜。所以,每当我品尝着各种时令瓜果蔬菜时,总要想起爸爸和远航的海员叔叔们。
生活是艰苦的,但比起大自然对他们暴虐的袭击,这又算得了什么?
他们的航行充满着艰辛和风险.英吉利海峡的浓雾,使人的视线难以超过两米,在这样能见度极低的情况下航行,需要怎样的沉着和智慧啊!而白令海峡飘浮的冰山,又象肆无忌惮的白色恶魔,时时威胁着他们的安全.魔鬼三角的神秘,比斯开湾的景象,使航海者谈虎色变,但他们也要闯!狂风、恶浪,更是他们当然的伴侣.爸爸的房间,在船楼的四层;.舷窗上的一层白霜,就是扑上来的海浪留下的礼物.’听爸爸说,排山般的恶浪,经常把七万吨级的‘登隆海”象蛋壳似地抛上抛下:它一会儿变成“潜艇”,一会儿又顽强地钻出海面.在风浪中,船上凡无法固定的物件,都被摔得粉碎.在这样的条件下,头晕、呕吐,常常使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也被折磨得面色灰白.但越是这样的天气,越要警惕,他们一边吐,一边坚守在岗位上……
与大自然的搏斗是艰苦的,当今世界上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更是对他们的考验.所到之处,并不都是友谊和鲜花,也有着种种诱惑和陷井,甚至有流血和牺牲.
我认识的一个海员叔叔,就牺牲在两伊战争的炮火之下。我十岁时在上海港认识他的.那时他和爸爸同在“友好”轮上.他是山东安丘人.看到他,就会联想到神话中的大力士。他很喜欢我,经常象魔术师似地变出几粒巧克力或两个大桔子.“吃吧……”他说这句话的时候,那柔和的声音,简直不象从这样高大的身躯里发出来的……我老爱在甲板上跟着他,看他开起货机,看他开舱,看他的大手灵活地打水手结……可是,他去了,永远地去了,我再也看不到我的“大力士叔叔.了……
难怪欧洲人都尊敬航海者,海员,几乎成了勇敢者的代名词.他们,是无愧于这种赞誉的!
为了节约外汇,为祖国多做贡献,外国海员不干的,中国海员都干。自己扫大舱,自己绑大件.有时在大件下爬来钻去,衣服磨破了,皮肤磨得渗血,但没有人叫苦。
一位海员叔叔对我说:“几内亚卸货时,人在太阳底下不到十分钟,背上的皮就整个地晒爆了。晦!在背上忽闪忽闪地象长了大翅膀!”他伸开两臂,.上下摆动着,笑着,那爽朗的笑声感染了我,我也笑了,但笑里含着泪珠……
十五世纪初,郑和就在世界航海史上树立了丰碑;今天,远洋海员们用自己的血和汗,正谱写着中华民族航海史的新篇章,
他们是普通的人,然而却是大写的人!……
“船长,瞧咱们的吧,准冲得下来.”低沉而浑厚的声音,打断了我的遐想.原来,爸爸和水手长带领船员们拿着工具来到舱口,他们开始扫舱了.
这次,“登隆海’从泰国装回木薯粉,残留的木薯粉在舱内由于长期高温闷热,已经腐烂发醉。而他们下航次要改装小麦,大舱必须清扫干净.他们要下到十几米深的舱里,用高压水龙冲洗大舱.但受潮发粘的木薯粉,牢牢地粘在舱壁上,任凭每平方厘米八公斤压力的高压水象凶猛的白龙冲向舱顶,却怎么也冲不下来.怎么办?勇敢的海员有无穷的智慧,他们把绳梯挂在舱口,人站在绳梯上进行悬空作业.这样做相当危险,稍有不懊,摔下去就会粉身碎骨。我不禁为他们捏着一把汗.由于没有起重设备,清扫出的垃圾,必须用人力一桶桶往上提.九个十五米长的大舱,统统清扫一遍,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
爸爸一马当先,下舱去了。我银着爸爸来到舱口,一靠近大舱.一股热烘烘的恶浊的臭气扑面而来,令人窒息。想到舱下的海员们该是如何辛苦,我默默地接过了提上来的垃圾桶.不一会儿,我的衣服上截满了黑泥,我和海员们一样,已分不出身上哪是汗水,哪是泥浆……
当大舱清扫干净时,已是黄昏时分了.辉煌的落日,给远处的群山披上了淡金色的晚礼服,给暗蓝的海面撤下点点斑驳的碎金,给橙色的天边添上燃烧的晚霞。在如此壮美广阔的背景上,海员们的身影,象座座雕塑,更显得刚劲矫健。我凭栏远眺,顿觉心胸象海一样舒展,海一般宽广。
啊.我爱海,我赞美海,更赞美驾驭大海的英雄的人民海员们!
《长城抒怀》
在孩提时代,“长城”二字就“刻”在我的脑海里了,上学后又从课本和电视里更具体地了解了这一伟大的建筑。饱览长城风光,便成了我的强烈愿望。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去北京旅游,刚下火车,我就缠着爸爸要去登长城。第三天,我的愿望实现了。
旅游车在北京—八达岭的柏油路上奔跑,我真激动啊!我一直注视着窗外,看着公路两侧那连绵起伏的群山。
忽然,一条灰色的巨影在眼前一闪。“长城!”我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太壮观了!它飞舞在祟山峻岭之间!同车的,哪怕是老年人,也都孩子似的欢腾起来,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更是激情难抑,操着不同的口音,朗声唱起来:“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目睹长城的雄姿,聆听这充满激情的歌声,我陶醉了……
坡越来越陡,旅游车吃力地向前娜动—我心里直埋怨车慢。唉,总算到了停车场。刚一停车,兴致勃勃的人们立刻涌出车门。我激动地想,这就是八达岭啊,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我赶紧随着人流往前跑,转过最后一个山嘴,奔到了长城脚下。长城的雄姿风采,这回我看得分外清楚:那高高的城墙上竟这么平整宽阔,五六匹马也可以并排奔驰。在长城上漫步,真是惬意极了。
“无限风光在险峰兮”我心想一定要登上长城的最高点,现在的目标是向更高更险的烽火台挺进。我踏着方方正正的条石铺成的路继续攀登,只见这一带的梯道直泻下来,势如游龙啸天,巨蟒窜洞,真是险嫂天成,无怪乎古人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到了!烽火台!我擦去滓拌热汗,轻轻地抚摩着垛口,放眼四望。好雄伟的自然风光啊!燕山山脉—首都的屏障,满目群山起伏,遍地青草翁药,头上白云朵朵,脚下花团锦簇……
万山丛中,最壮最美的依然是长城。你看,它那么高大,巍然屹立于群山之中;那么雄伟,一座座凸起的烽火台,傲然挺立在城墙之上,直插云天。如果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来形容远山峰顶的那段长城,它也是受之无愧的。我幸福地站在照相机前,让爸爸摄下了我和长城的“合影”。
这时,总觉得有一个清晰的主旋律在耳边回荡,“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是啊,长城和祖国怎能分开?长城就是祖国的骄子啊!多少年,多少代,它昂首挺胸,横亘神州大地,雄踞万里山,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人们看到,心中能不充满自豪之情吗?
向西望去,我仿佛看到它似游龙翻腾于茫茫戈壁瀚海,看到了那气势磅礴的熹峪关;向东望,又仿佛看到它像巨蟒狂舞在浩海之滨,看到了那负山带海的“天下第一关”。这时,万里长城的全貌,都已经浮现在我的眼前了。据说,宇航员遨游太空时,惟一看到的地球上的人工建筑就是长城,“它像一条白色的绸带,镶嵌在大地上’。想到这些,我的心里充满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啊!长城,现在你把我拥在怀中了。我不禁流连忘返,浮想联翩:那位秦始皇派下来的监工,不知在修筑民夫的背上挥动了多少次皮鞭和刀剑;这森严的烽火台下,不知又掩埋了多少尸骨和冤魂。长城啊,你是我们的祖国用血和汗筑成的!
从北京归来,心情仍然无法平静—我忘不了长城之行,仍然眷念着长城。雄伟的长城啊,你会永远像巨人一样伫立着,时刻鼓舞着献身大业的人们建功立业。
我爱长城,热爱拥有长城的这片热土。
《黄河抒怀》
李白曾在颖阳把酒眺望黄河一落千丈的气魄,挥笔写下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奇伟诗句。令古今诗人叹为观止。叔叔从颖阳来信道:“八月的黄河是最豪壮的了,万里而泻,一落千丈。你可至颖阳,看今日的颖阳,现在的天上水!”
出于对黄河豪情的向往,一放暑假我便乘车直驱颖阳城。这是个古老的小城,古朴而有韵味的吃喝声,一下就融着热情围住了我。“油炸龙虾啊—!”“鱼汤面条透香哟。”“虾籽—馄饨。”粗犷中又见豪放。我穿过柏油大道,又转过几条鹅卵碎石的路;听着“黄鲤酒家”的梆子曲和“少林商店”中飘出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看着捧西瓜大吃的赶集人,鲜红的汁水,沙沙的抓儿,可真是“此地无声胜有声”呢。车车瓜果,声声喝声,把脸儿红红的北方汉子们熏得更醉了。此起彼伏的豫音,溶尽了繁荣和安宁。
无暇逛遍古城,我便随着搞水利工作的叔叔来到黄河之侧,去领受那种俯视黄河雄涛的诗意。
当我凭着少年锐气冲到石山之上,注目河水,我却不由被它汹涌奔腾的气势震慑了。滚滚黄河水轰轰而至,惊涛拍浪撞击着山石,打着漩涡,咆哮驰过。它蔑视一切,扫荡一切,劈向巨石炸起冲天水柱,又急急堕下一泻而去。我目眩了,纵使我居于高山之上,在这伟大的自然力面前亦显得渺小和脆弱。
我仿佛失落了什么,怅然回到住所。我惧怕再去看那蔑视一切的黄河。那开山裂石的波浪使我想到神话中的蛟龙。我在寂然里,少年锐气终于荡然无存。
8月天是多变的。一阵昏天黑地的风刮过,沉沉乌云压下来。暴雨来啦!走出室外,雨猛了,闪电划破雨幕。雨声、雷声、涛声撞在一起。筑坝的人群在雨中并没有走散。机器声更急骤了,人们速度加快了,我在震天的声响中,心怯了,忙向人群靠近。风更猛了,雨更急了,黄河水冲击着堤坝,溅起凶狂的泡沫。这大自然的声音压住了人声、马达声。这时,身旁一个苍劲洪亮的声音吼起了劳动号子:“嘿—加劲干哟!”人群立刻应和:“加把劲哟—嘿啃嘿啃!”声音越来越洪大,越来越凝聚,成为一股狂飘同自然力相抗衡。风激怒了,雨撒泼了,雷电更是狂怒,怒吼的黄河掀起更高的浪头,显着它的威势。人们毫不退缩,他们紧迈双脚,强劲的挥动手臂,甩动夯子,有力撞击着堤坝。雨中,我看不清每个人的面目,辨不出他们的身体,只是从和谐的、豪迈无惧的歌声中感受到一种力量。
“嘿!嘿……”在这力量之中,我寻到了,寻到了我失去的东西。我融人人潮之中,和着人们强劲的号子感受到“大地母亲”的力量。人们都是泥水满身,似铸成了一道人堤,巍然屹立在黄河之畔,挺立在万里风雨中,紧紧锁住了这条狂傲不羁的蛟龙!
雷渐渐消逝了,雨势弱了,黄河浪仍冲击着堤坝,然而在溅起一些泡沫之后终于一去不复返了。
雨停云散,太阳洒下金色的余辉。满身泥水的人们手叉着,凝望着脚下的黄河满意地微笑着,我诧异地望着闪烁着金色的黄河水如金龙在我们脚下冲过。许久,人群中响起一曲雄浑的歌:“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黄河……”黄河激流伴奏着旋律,人们应和着,回荡在天宇间。啊,多雄壮的黄河大合唱!这是龙的传人自强不息的歌,是人定胜天的歌!
俯视涛涛黄河,这时我不禁想起了茅盾在《风景谈》中的名句:“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乃是伟大之中尤其伟大者!”
今天,我要努力攻关学本领;明天,我要投身四化献青春。我愿我的同龄人都共同努力,倾注我们的全部血汗来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长城”,把这更伟大、更壮观的新“长城”筑下去,永远筑下去……
《塑像抒怀》
一
您威武地屹立在这小岛的前沿,身披盔甲,腰佩宝剑,目光炯炯,凝神远眺—啊,莫非您又想起当年站在水操台上指挥操练水兵的场面?莫非您又想起当年在祖国宝岛上和同胞相聚的盛景……
在您的眼神里,我看到了无限的期待。
—致郑成功塑像
二
您拄着手杖,仿佛还在辛亥革命的征途上跋涉;您挺起胸膛,仿佛还在憧憬“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未来。
您注视着前方,目光是那样深沉。这眼神里。饱含着您多少欢欣喜悦,多少辛酸苦楚啊!
此时此刻,您想到了什么?—噢,我知道,您准是在回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的情景,回想那令人振奋的时刻;您准是在展望,展望国共再次合作的未来……
—致孙中山先生塑像
三
您那不朽的头颅倔强地昂起,浓密的双眉冷峻地横在有棱有角的额头。
任凭风风雨雨。您的双眼总是刚毅地望着前方。
当年,多少人攻击您一二-有明枪,也有暗箭,您都“横眉冷对”,无所畏惧。
如今,虽然总有几只蚊虫在您耳边哼哼,可这,又算得了什么?!
您背倚巨石,那么自信,那么坚定。
—致鲁迅先生塑像
四
您回来了,回到故乡来了。您脱下外衣,挽在手上—啊,准是故乡那充满泥土芬芳的风,吹得您浑身暖洋洋!
您回来了,回到故乡来了。这阔别多年的故乡,变得更加秀丽;您倾心建置的集美学村,变得更加壮观。您戴上眼镜—啊,准是要把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看个够!
您回来了,回到故乡来了。您左腿向前跨,准备继续向前走。因为您知道,在您身后,紧跟着一大批爱国侨胞……
—致陈嘉庚先生塑像
五
背衬着古榕翠竹,您,安详地伫立在宁静的筑园里。
您带着微笑,亲切地望着园中的花草,就像慈祥的老奶奶抚爱自己的小孙孙。
您一定是刚成功地做了一个手术吧?瞧您,白大褂还挽着袖子,两只手掌似乎随意搭在一起。双手条条青筋绽出。
手啊,您这双平凡而又神奇的手,挽救了多少母亲的生命,把多少孩子接到这美1的世界上来啊!
您微笑着,那么甜美,那么慈祥。
在您的面前,绿草茵茵,花儿争艳……
—致林巧稚大夫塑像
《扬抑扬即景抒怀》
“扬抑”手法属于篇章修辞的一种。它指的是在同一表达过程中,对某些描述对象进行“揉直使曲,蚕单使复”的贬或渲染,使描述对象的某些方面前后形成反差,从而掀起波润,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的技法。它主要分作扬抑格,抑扬格两种。我们这里所标举的扬抑扬格,其实只是抑扬的扩张而已。抑扬格可以用在写人文章中,也可以用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
用扬抑扬格谋篇主要得注意下面几点:
一、意在笔先,整休构思
对所描写的对象作者肯定先有个扬抑的基本态度,抑为假象,扬乃实质。先扬,后抑,再扬,这三步曲要安排得当。第一步的“扬”,要扬什么,扬到何等程度;第二步的“抑”,要抑什么,抑到何等程度;第三步的“扬”,如何庵起,才能达到最高峰。这些要策划好,如果第一步什么都写了或调子起得太高,第三步何以为继,如果第二步抑得太低了,如周瑜打黄盖打得伤筋败骨、五内俱损,那还是“假戏真做”吗?再者第三步如果这“否定之否定”的上升不呈螺旋状,那么就只能重复第一步,不会有新境界。
二、转折自然,曲线优美
扬一抑一扬,一波三折,顿挫跌宕,来不得半点生硬,在情感抒发上要即物(即景即人)而生,符合生活的逻辑;在章法上要适当选用过渡句、过渡段或关联词;在结构上可采用伏笔照应,以见草蛇灰线。否则显得突兀估屈,方柏圆凿,那就失去流畅自然的曲线美了。初中课文选过杨朔的《荔枝蜜》是比较成功的例子。早年上树掐海棠,不想叫蜜蜂哲了一下,以后便不喜欢蜜蜂,后来在从化吃了荔枝蜜,这是感情变化的契机。作者借“不觉动了情,想去看看一向不大喜欢的蜜蜂,一句,过渡对小生灵的赞叹。情感变化线索清晰,无造作痕迹。
三、为情造文,符合逻辑
第二点曾稍稍涉及到转折要符合生活逻辑的原则,但没有展开。这一条不是一般原则,而是基本原则。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辞章是为义理设计的,如果我们所要写的人、景、物是一见钟情的,一往情深的,整个感情流程并没有什么曲折变化,而你硬造一条“七曲巷”让它往里钻,那就是为文造情,效果适得其反了。我们这里讲的是“扬抑扬”格“抑扬”格更多了一层曲折,如果生活中没有适当的对象,实在不可强求。
《假物抒怀浓浓意》
《假如我是……》,题目富于幻想,想象空间开阔。这里的“……”有着既肯定实在的内容,又有虚幻自由的想象间。实实在在的内容有三:一是白云,二是小草,三是叶。而“假如我是”则空灵自由,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而不是一览无余。
写这类文章的要领是,要紧紧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从而酣畅尽兴地抒发赞颂的浓情厚意。作者写白云,是抓住了它悠闲自在,无优无虑,无拘无束地漫游天空的特点;写小草,是抓住它牢牢扎根大地,即使崖岩缝隙,道旁墙角,天涯海角它都能顽强生长的特点;写绿叶则抓住了它总是勤勤恳恳,用自己的心血哺育鲜花硕果的奉献精神。作者还提炼了它们的共同特点:它们的身躯渺小而精神伟大。
细致传神地描写了它们的特点之后,作者还要集中笔力,直抒胸臆,满腔热情地歌咏它们。“我想做一块白云,是希望有白云那样纯洁的本质;我想做一颖小草,是希望有小草那样坚定的意志;我想做一片绿叶,是希望有绿叶那样无私的精神。”作者假物抒怀,情真真意切切,赞颂之情达到了高峰。
写“假物抒怀”的散文,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恰切。所谓恰切,是指所咏之物的品性与所歌颂的精神确有联系,确有相似之点,切不可“拉郎配”,“乱点鸳鸯谱”。如本文写白云轻飘自由,小草扎根大地,绿叶催花育果都很恰切。二是要注意分好层次。所谓分好层次,是指歌咏之物的性质、特点,对其产生联想、赞颂之情要一层一层有条不紊地展示出来;而不要语无伦次搞“意识流”。本文的层次就相当清楚。开头写三物的基本特征;主干部分用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出三物的具体特点。每一小部分又分两个小层次:具体刻画,联想赞颂。分写层次后,再用一自然段提炼出三物的共同特点。最后水到渠成,强烈抒发对它们的赞颂之情,表白自己要做纯洁的白云、坚定的小草、无私的绿叶。总一分一总结构,条理非常清晰。写抒情文章切忌条理混乱,叫人不得要领,看上去“黑压压一大片”,剪不断,理还乱,就使人愁了。
《生活的抒怀》
人们总希望生活中多一些“喜”、“乐”,少一些“哀”、“怒”,其实,喜、怒、哀、乐皆是歌,不信,你就瞧瞧我这高中生的喜、怒、哀、乐吧。
喜
理科考卷发下来了,考分虽不能上“光荣榜”或“优秀栏”什么的,可比自己想象的要高得多,顿时觉得世界是那样美好,自己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笨。要好的同学或爸、妈问及分数,挺自豪地报告了后,还要替自己辩解一句:“数、理、化本来就是我的弱项,你们可不要笑话我啊!”听罢,他们无不报以善意的一笑。那味儿真不错飞改了句歌词儿来表达我此时的感受:“这一天总的说来心情不错,吃的不错,穿的不错,成绩也不错!”
怒
兴冲冲地来到教室,却发现自己崭新的课外书不知被哪个学友翻得乱七八糟,一副惨不忍睹的样子,一股怒气不由从心底涌起,自顾自地埋怨道:“讨厌鬼!翻别人的东西不知道说一声,看明天你的书不被人翻乱才怪。讨厌,讨厌,真讨厌!”“哟,怎么了,一个人生气呢?”好友笑眯眯地问道。“看这书被人翻的!”“人家不是瞧得起你这本书吗?有什么大不了的?”是啊,有什么大不了的,犯得着跟自己生气吗?今天的太阳多好,出去走走吧!把书往一边一扔,来上一句:“没有了你,没什么了不起!”
哀
晚上上床后,总拿上一本书看看。这些书都是我的秘密藏书,不能被父母瞧见的。一天晚上看《红楼梦》,看到黛玉临死前的一句:“宝玉,宝玉,你好……”时,自己已经泣不成声了。唉,林黛玉真可怜。越想心里越不好受,哭得止不住了。“半夜三更发什么神经病呢,又不是林黛玉,怎么那么多愁善感呢?"姐姐被我从梦乡中惊醒,满腹牢骚,她哪里知道,我正在感受林黛玉的情感世界呢!我毕竟还是我,不到一会儿就迷糊了。“林妹妹,晚安,‘让那快乐围绕在你身边’,咱们梦中再见!”
乐
星期六的下午真好,买了个自认为最美丽的风筝,夹上一本书,独自一人来到了公园。“我要让我的风筝飞得最高!”慢慢地放线,让风筝飞起来,自己也跑起来,这时候,似乎超脱了书山题海,我在飞,我的烦恼也没了,我找到了我自己的天堂!跑累了,坐在草地上仰望蓝天白云,看一本幽默小说,旁若无人地笑,过后,不由得唱道:“有一个地方,那是快乐老家,它近在心里,却远在天涯”,“快乐是永远的家”!
是啊,喜怒哀乐都是歌,用心灵的琴弦弹奏出来的心灵之歌,是人间最真最纯最美最妙的歌,但愿人人都拥有一曲心灵之歌!
《层层逼出真感悟》
层层逼出真感悟的写法不单单用在抒怀的记叙文中,也可用在写人类、写景类、叙事类的记叙文中;不单单用在记叙文中,也可用在议论文中;因而我以为这种写法的运用还是放开来说比较更容易明了些。
析言之,可以有以下四种具体的运思途径。
(一)抑遏蔽掩
苏询在《上欧阳内翰书》里指出,韩愈文章的特点是:“韩子之文,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鱼蛟龙,万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见其渊然之光,苍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视。”韩愈的文章,用抑遏蔽掩的手法,掩盖了万怪惶惑的内容。有了万怪惶惑的内容,显得雄奇;有了这种掩盖,就显得深沉。如它的《送董邵南序》,就是先抑遏蔽掩,然后再微露用意的。当时河北藩镇跋庭,不服从朝廷,韩愈反对董邵南去投奔。但董在京城又无出路,韩不能阻止他去,因此先把反对的意思掩盖了,到后头才含蓄地暗示出来。
假象在前,真意在后,此为逼出真感悟之一。
(二)垫高拽满
包世臣在《艺舟双揖·文谱》中说:“垫拽者,为其立说之不足耸听也,故垫之使高;为其抒议之未能拆服也,故拽之使满。高则落也峻,满则其发也疾。”贾谊的《过秦论》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过秦论》通篇基本是叙事,通过叙述秦国实力比山东九国不如,而秦却轻易地战胜九国;秦国实力显然不如秦朝,而秦朝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陈涉实力与九国实力相比,又显然不如;最后交锋的是弱小的陈涉与最强大的秦朝,而结果却是秦王朝灭亡了,通过几组对比叙述,不断蓄势(垫高拽满),最后逼出真感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三)加倍进层
始初便有真感悟,通过不断描述,这感悟不断放大加深强化。如茅盾的《风景谈》共设计了六片风景。在描写第一片风景,“沙漠驼铃”之后便有真感悟,后面又写了五道风景,这真感悟不断升华强化,最后在“北国晨号”这一片上得到最终完满的定格。
(四)引君人毅
作者早有真感悟、真见解,要使读者或对方也接受自己的感悟、见解便设计连环套让读者跟着自己的思路一步一步被“拉下水”,一旦发现,可已人之深矣,再也不可自拔,信服了作者的见解、感悟。如孟子的(齐恒晋文之事)便属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