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易学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6 03:31:26
《学十字绣600字》
十字绣是一项易学易懂的手工艺爱好,更是艺术的创新,因此流行非常广泛,受到不同年龄的人们的喜爱。你只需花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的耐心,再加上一点点用心,就能完成一幅令你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的十字绣作品了。看到妈妈修的十字绣那么好看,我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十字绣。在我的再三恳求下,妈妈终于同意了。她带着我一起到十字绣店里去逛了逛,最终我看中了一个双面绣。谁知,面临着我的是几大难题。
(一)穿针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穿针,因为用一根线对折成两股线的线可难穿了,而且还必需要从分开的一头穿。不然的话就没有办法固定线头了。第一次,我忘了把线头吮一下,结果,不但没有穿进去,反而两股线还分开了;第二次,因为唾液在上面残存的太多,所以线头太重,也没有穿进去;第三次只把二股线其中的一根穿了进去……我先把线头吮了吮,再用食指和中指把多余的唾液压出,最后轻轻一穿,终于,我把两根线都穿进去了。
(二)固定线头
其实,固定线头是非常简单的我把要修得第一针先不拉到头,再把布翻过来,打个结就OK啦。
(三)收尾
学会了固定线头以后,我绣的进度可快了。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到了收尾阶段,我把针和绣剩下的线别进背面的绣线里。后来线脱落了下来。我灵机一动,把线别进背面的绣线里后,绕了一个弯,打了一个结。这样线就不会轻易脱落下来了。
(四)缝针
做完了绣花,因为是双面绣,所以现在该缝针了。我先缝了三条边,然后把软软的公仔棉花塞进去,在缝最后一条边的时候,我想:挨着挨着缝太慢了,干脆几格几格地跳着缝。于是,我就照着这样的方法缝。不一会儿,我就缝完了。但是我也发现了问题:由于缝的不够紧凑,所以有些公仔棉花都露出来了,我立刻实施了补救……终于,我的双面绣修好了!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励志进取的经典古诗词》
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2、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5、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钱嶫《悯黎咏》
6、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7、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翁森《四时读书乐春》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0、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李绅《答章孝标》
11、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
12、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戴复古《寄兴》
13、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皮日休《读书》
14、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叶采《暮春即事》
1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16、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17、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18、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19、十年作贡宾,九年多邅回。春来登高科,升天得梯阶。——姚合《送李馀及第归蜀》
20、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2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23、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24、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2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6、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2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2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9、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30、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
3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2、坚志者,功名之主也。不惰者,众善之师也。
3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4、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6、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
37、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
38、谁知千夜里,各对一灯红。——蒋士铨《水调歌头》
39、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____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40、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
41、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42、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