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细致的心对待孩子

2024-04-13 12:45:02 熊川 阅读:

国庆假期前一天,有一位平时在班上比较调皮的孩子突然造访办公室,郑重其事地找到我,问我能不能给他安排一个班干部的职务,说看到别的小朋友很早就佩戴上了红袖章,他也想当班干部。我吃了一惊,先是告诉他班干部首先是要把自己的行为规范好——至少要展现出很大进步老师才会放心把这个职责交给你去承担,所以老师希望第一看到你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所提升。而其次,我又拿出一个小奖品,拍拍他的肩膀说:老师会认真考虑的,但是还是基于你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如果还是跟从前一样,那就没戏了。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扭着屁股跑了回去。

这件事在那天给了我不小的心灵震动,为什么呢?并不是因为这个孩子调皮让这个要求好像是异想天开一样,而是在他短暂的“管理生涯”中确实给我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开学一月有余,有的小朋友的路队依然走得松松散散,而他作为班上最自由的灵魂,自然每次也是脱离于队伍之外,需要老师守在他身旁看着他才不至于完全迷失,而上课时他更是无拘无束,甚至让课后服务的老师感慨:我在你们班没有正课,也马上认识了他。

基于这种表现,平时每位老师的念叨他都没少挨,甚至班干部在他闹情绪的时候也得去哄他。但有一次,他又因为乱跑和几个顽皮的小朋友,被班干部从整好的队伍里提溜出来的时候,转过头,我竟然发现本应该先训练好自己仪态的他,竟然照着老师的姿态站在每个人的前面,去整理他们的衣角,轻拍他们的手以贴近,同时把站不直的轻轻扶稳,告诉他们站好就可以归队了。

我哭笑不得,跑到他面前假装严厉地说:是谁让你出队伍管他们的?他停了下来,若有所思地说:我看到他们的站姿站不好,想要帮助他们。听到这话,我的心震了一下,让所有站好了的小朋友都回归了队伍。而他,则自然要先把自己的那份任务给补上,他也非常听话地继续去执行了。

的确,从这个孩子身上映现出来的情况虽然有点少见但是绝对算不上特殊:有的时候,人们能从别人的身上看到不足之处,但是反映到自己的时候,却往往因为惰性和自我包容“原谅”了自我,算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而孩子因为心智不成熟,则更是如此。也正是因为如此,往往,对于调皮的孩子我们总带着那种“不放心”,采取一刀切的手段,你想要当班干部,那你首先得管好自己;你想要去上台表演,那你得先管好自己;你想要去代表班级参加什么比赛,那你必须得管好自己......有的时候,我们何尝不是走进了死胡同里?在教育上,有时“还没学会走就想要跑了”并不是一个悖论。既然孩子在某些地方做得不好,我们为什么要循规蹈矩,而不是从他做得好的那些超前的方面,去反过来约束和激励他呢?

回到这件事情上,那天放学之前,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郑重其事地说道:我给你一个考察期,而每位班干部之前其实都经历过考察。这段时间内,如果你能够先把自己管理好,做到上课不乱下座位,放学不闹脾气,还有做好另一位班干部的小助手,那老师就认真考虑给你颁发红袖章。他先是嫣然一笑,随即意识到好像高兴地太早了,又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一溜烟跑回去了。在晚上一个人回到办公室之后,我开始进行自我反思,如果我没有在那个偶然中观察到这个孩子帮助同学时认真的模样,我是不是会对他提出想当班干部这个意见不屑一顾甚至冷嘲热讽?并且最终发现和意识到了,这一切的根本,其实是我没有在各个方面,都做到以一颗细致的心去对待孩子。

我们说细致分行为和心理,行为上的细致是一个永远达不到上限的过程,因为人既不是全知全能,精力也是非常有限的。比如有的时候你自以为自己已经做得比较好了,在下班后依然会收到家长的反馈:今天这么冷孩子只穿了短袖怎么不说一声?我的孩子受了点伤,老师怎么不及时通报一下?上课上了什么东西,我的孩子的本子怎么是空的?百密一疏,总有差错。而心理的细致对于老师来说则是必不可少的必修课:关注每个孩子不同的个性并且对症下药;在天气变化或者是疫情通报刚出的时候提醒家长们注意加衣和防疫工作;在班上提前提醒班干部,有同学出现意外情况要先送去医务室再告诉老师;上课时特意关注那些注意力不是很集中的小朋友,督促他们将作业完成.......有的时候可能是看起来很微不足道的事情,却反映了一个为师者的态度,对于刚刚试图建立沟通渠道的一年级老师和家长来说,这种细致则更为宝贵,堪称信任的桥梁。

而跳出老师这个局限,作为家长,更应该在平时的相处中倾听孩子的心声,以一个平等角度和他们进行交流。我的大姐,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叱咤风云的朋克少女,然而因为平时跟父母的沟通有些小问题,再加上从小我的伯伯伯妈对她极其严格,导致她成年之后出现了强有力的逆反心理,不止一次在我这里哭诉:以后如果当妈了一定要做一个极其民主,给孩子一个快乐和自由童年的好妈,如果是女儿的话一定要和她做一对好姐妹。一语成谶,我的外甥女呱呱坠地,然而她四岁了,在我们这方她妈的亲近顺位甚至还没有我高,更别说她爸爸和那隔代亲的偏心外公了。

大姐很苦恼,跑过来问我原因,一开始我也摸不着头脑,因为从表面上看确实说不清她这个当妈的有啥做得不好的理由:每天都可以在时间限制内看电视和手机;特长班是自己选择的爸妈没逼;时不时带出去踏青去户外活动。一开始我都觉得大姐是受了大大的冤屈,但在跟我外甥女有了一次深入的谈心之后,才发现是她这个当妈的太粗枝大叶,导致了这种莫名的隔阂:虽然电视是每天都看了,但是这个当妈的竟然自己霸占着遥控器,不给小朋友看最喜欢的动画片;特长班是自己选的,但是后边小朋友发现音乐课并不如自己觉得的那么有趣,久而久之便成了负担,反而幼儿园老师建议她去学习舞蹈,她也很喜欢并且底子不错;至于最后更是哭笑不得,比起踏青她外出更喜欢跟爸爸去商场里买衣服吃大餐,虽然也不能都惯着孩子,但是只要她妈在,带她去商场玩耍的次数几乎是屈指可数。每次去公园踏青,踏得她眼睛都快绿了。而且公园还有个假山,她每次都比较害怕那个建筑便更加抗拒。这便是好心使错了力,因为不够细致导致了误会和产生和矛盾的积累。

回过头来再看我的那位孩子,一周下来,他的进步虽然比较缓慢,但起码上课和放学时的听话的表现,老师们是有目共睹的。相较于正常的懂事流程,可以说这个行为隐约中促进了他的自我成长,而我也庆幸于在之前注意到了那个微小的细节。除此之外,以教育之爱为出发点,细致还能体现在平时常规的多个方面。与家长们及时和有效的沟通,反馈孩子的在校情况,赢得家长们的信任;针对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采取不同的奖惩方法,有的时候甚至说话的语气都可以进行细微的调整;对于孩子们羞于对老师直接讲述的问题和秘密,设立一个匿名的“心声箱”,倾听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和烦恼,并且通过有效的家校联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一切的工作都很微小,但是堆积在一起,却又显得如此重要。

细致是一种态度:是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外在表现,是仅限于完成任务仍是尽力用心做好工作的一项判定标准。冲破“我已说过了”“我已去过了”“我已做过了”等等的常规,而去关注进程的每一个环节、指向最正确结果的创新性的工作行为反映出态度的“严、细、实”。    细致是一种作风:观看试探问题认真、调查研究深切、征求意见普遍、处置打算周密、具体实施务实、即便细微末节也从不掉以轻心,而且能实事求是的调整和认真反思总结。大事小情无不如此,这确实是作风细致。

 

细致的教育行为是教师的立业之本,成事之基,应该是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追求。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稚嫩的孩童,他们应该在教师的教育下能够最全面、最充分和最愉快的进展。黑格尔曾说过“教师是小孩们心灵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一生阻碍深远,教师的教育行为稍有不慎那么“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细致的教育行为源于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源于教师对教育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满腔热忱:教师怀揣着一颗对学生的爱心去向理学生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时,必然会细心地分析事物的每一个环节;为了不让学生受委屈,必然会认真斟酌对学生所要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欲将每一次教育机遇的教育效益最大化,须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并随时关注学生细微的反映以便随机应变。  

追求细致的教育行为必然能幸免矛盾的激化,实现处置问题的初衷,达到教育当事人、启发同伴的目的,教师也在不断追求细致的教育行为进程中走向成熟。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