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亲近的莫过于父母与孩子了。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孩子在思想上大多趋于早熟,这种早熟往往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产生一些隔阂。
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没有一点隔阂的情况是极为少见的。尽管这做父母的为了孩子恨不能把心都掏出来,可一些孩子却总是不领这个情。这种现象使得许多家长甚感难堪。
其实,造成父母与子女隔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家长也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一般来说,其中主要原因是双方不能够互相理解和沟通。按照中国传统的观念,家长是家庭中理所当然的统治者,中国就有这样一句俗话,说是孩子再大在老人身边也是孩子。如果单纯从辈分、伦理上讲,这句话没有错。但是,如果把它延伸到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知识上,就有些不妥了。
现在的孩子所接受到的新事物、新观点相对的要多,他们的情感需求,对自己人格尊严的需求自然也就更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做父母的还是按照传统做法,总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而不管他们是否理解,是否心悦诚服地接受,孩子就会本能地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像这样的教育方式,效果当然就不会好了。
包括田园在内,我们这些做家长的在教育孩子时,不知不觉就会把现实与自己的过去相联系。张口就是我们那时候怎么样。其实,现在的社会体系、知识体系、学校、课堂、人际关系与我们当年是有着很大差别的。别的不说,退回30年,有几个人见过电视是什么模样?又有谁能在瞬间就接受到国内国外天上地下甚至宇宙太空这么大的信息量?如果家长对问题的认识总是局限于自己过去的体会上,总拿老眼光看新问题,这样的说服力当然就不强了。
有一位家长是60年代的大学生,他老是抱怨自己上高三的孩子学习不用功,而且总是不厌其烦地大谈自己当年是怎样地用功才考上的大学。有一次孩子被说急了,找出一套试题来,说,您当年考大学的那套题,我看了,考这套题我现在只用一半的时间、一半的精力准保得高分,一席话说得这位家长哑口无言。确实,这孩子说的有道理,现在的知识体系变了,难度和深度都提高了很多倍,在这种情况下,只靠下笨工夫不见得能取得好成绩,更需要行之有效的系统的学习方法。所以,这位家长的这种教育方式,对于孩子来说,缺少实际的效果,只会增加父子之间的隔阂。
有这样一个笑话:餐桌上,一位父亲指着馒头对儿子说,你爹当年只有过年时才能见见这白面馒头,平时只能吃棒子面窝头。没想到孩子非常羡慕地来了一句:您小时候真幸福,天天都能吃窝头。这是个笑话,也是个非常真实的生活写照。这天天吃大米白面长大的孩子,你磨破嘴皮,他也难以理解生活困苦究竟是个什么滋味。所以,单纯的口头教育对这些孩子来说,效果并不好。当然,田园并不是在否定对比的教育方式,但是这种教育关键是要教育在点上,真正打动孩子的心,这样才会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人们常说,父母与孩子的心是相通的。所以,消除父母与孩子的隔阂并不难。做父母的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变化,弄懂他们的思想,把自己摆在孩子的良师益友的位置上,而作为孩子,就应该学会体贴父母,尽快地掌握生活的自理能力。应该懂得尊重父母,对于他们来说,父母毕竟阅历丰富,是他们今后幸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最直接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