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师王庆欣

2024-11-09 10:22:47 郭梓洋 阅读:

王庆欣老师仅仅教了我们一年半,却让我难以忘怀……

四年级时的第一节语文课,我们的新语文老师一进门,还没自我介绍,就给我们来了份“见面礼”——“全体起立!”我懵了,同学们也都懵了。随后,就见他疾步走上讲台,深深地鞠了一个躬,那么标准,那么有力。“同学们好!”他“吼”道。“老师好!”我们也“吼”了起来。后来,王老师告诉我们,上课前的问好,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

王老师的个子不高,皮肤略黑,头发乌黑浓密,有着一双锐利的眼睛,在犯了错的同学们的眼中,这双眼睛就如同“鹰眼”一般。

王老师对我们很严格,大家一开始都很怕他。

有一次,有几位同学偷懒,没写语文作业,王老师在师生问好之后,用他的“鹰眼”扫视全班,问道:“今天谁的作业没交呀?”不一会儿,六位同学“做贼心虚”,缓缓地站了起来,我看到他们的身体似乎在微微摇晃,微微颤抖。从此,王老师只要用那双眼睛一瞪,大家便会乖乖地听他的话,再也没有人敢不交作业了。

他教我们写作文时,对作文的修改情况严格把关。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你们的作文至少要修改两遍才算过关。”当时,立刻就有同学抱怨,他严肃地说:“连名家的文章都需要多次修改,你们却不想修改,难不成你们的文章能超过他们?”抱怨的同学哑口无言。王老师这节课的最后一句话让我们记得很牢:“记住,作文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

王老师虽然严格,可是一点儿也不可怕,因为他有着一颗关爱学生的心。

教我们不久,他给我们每位学生写了一封热情诚恳的信,每封信都独一无二,内容包括对我们名字含义的理解,对我们的第一印象,以及一首为我们写的小诗,“风静静地吹/我看到了你的名字/木辛为梓/或许是落叶乔木般的坚毅/风静静地吹……”这是他为我写的,一个四年级的孩子,从来都没有见过谁对自己这么用心,他和他的信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王老师上课时,总是时不时为我们穿插一些古诗词,希望能培养我们对诗词、对语文的兴趣。在上《观潮》一课时,王老师为了加深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吟诵刘梦得的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让我们感受到潮水汹涌澎湃的气势。每上完一篇课文他还会在黑板上题上一首自己写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诗,就像在上《花的勇气》那一课时,他在黑板上写到:花儿的勇气啊/如火花/似骄阳/花开的声音/你听到了吗?

他常常让我们背诵课外的古诗文。记得那一次,他要我们背诵《琵琶行》,“王老师,为什么要背这么长的诗呀?”一位同学问。他只是笑笑:“对你们以后有好处。”他告诉同学们背长诗的方法,一个个过关。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全班同学都背下来了,那么长的一首诗呀!

我们喜欢上他的语文课,也喜欢上了诗歌。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上他的语文课。所有同学都会立刻精神抖擞,因为他,我们爱上了语文。无论在哪里,我们只要谈论起他,就会有千言万语——都是他的优点,似乎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他虽然不是我们的班主任,可是在班上的威信却高于班主任。我们的班主任也常常赞叹:“这个语文老师,真厉害!”

我们听了,心里也美滋滋的——有人夸我们的王老师呀!

在我们眼中,他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们爱他!

他是我见过最热爱学生,最尊重学生,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可他只教了我们一年半……

王老师离开的时候是默默的,没有告别。离开我们的那天,他还精神抖擞地给我们上课,第二天就因身患白血病住院,从此开始无比痛苦的化疗……

不久,他离开了这座城市,去北京、上海求医。当时,无法再见王老师一面,成为了我们最大的遗憾。

又是一个一年半过去了。

“班主任说毕业典礼结束后,有一个大惊喜!”有一位同学大声地告诉大家。“能有什么大惊喜?现在毕业典礼都结束了,还让我们在教室里等着……”我疑惑地问。

忽然,听到一句洪亮的口令从门外传来:“全体起立!”还没看到人,这响亮的声音就先“命令”我们站起。是他?王老师来了?几个同学互相交流了一下眼神,我看得出来,同学们的心中早已有着憋不住的惊喜与激动。

只见一个人从门外走了进来,同学们纷纷伸长了脖子,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是他吗?

大家定睛一看:是!是他!不,这已经不是以前的他了。他瘦了,眼神再也没有当年的那股劲,可是却多出了一份坚毅!

白血病的化疗令他原本乌黑浓密的头发几乎落光,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挺过来的,我想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化疗的痛苦。

他很平静,此刻他的双眼中只有慈祥,有些同学已经默默流泪了。“同学们好!”他深深鞠了一躬,还是那么标准,还是那么有力,可我看出了他每说一个字都艰难无比,他每做一个动作都艰难无比。忽然记起他曾说过,上课前的问好和鞠躬,是师生互相的尊重!

“老师好!”这声音响彻了整个校园,然后全班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他的眼眶湿润了,接着他对我们说:“孩子们,很抱歉。由于老师生病,使得教你们的时间整整缩水了一半。今天,我回来,是还想给你们上最后一节课,为你们的小学六年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孩子们,你们除了基础教育所开设的课程外,还要有‘无用读书’的心态——那是培养未来核心素养的利器。多读书,读广博之书,在油墨香中徜徉,让自己的精神高尚,行为高雅。记住,‘学剑或晚,读书未迟’!什么时候手捧书卷,都是最佳最美的姿势……”

下课了,同学们涌上讲台,拥抱心中最敬爱的王老师,争着和老师合影。

回忆起王老师和我们携手走过的时光:

他每次上课前都会给予我们响亮的问好和有力的鞠躬。

他严格地检查我们的作业情况、作文修改情况。

他为每一个同学用心地写了一封信。

他在课堂上穿插古诗文,以培养我们对语文、对读书的兴趣。

当他身患重病,却依旧要回来为我们上最后一节课,照亮我们前进的路。

他爱我们,尊重我们;我们也爱他,敬佩他。

最近听说王老师的病快要痊愈,已经回到学校里教书了,我衷心祝愿他健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忘不了他,忘不了我的好老师,忘不了这个名字——王庆欣。

(作者是福建省厦门市大同中学兴华校区七年级学生)

本文获2016年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主题教育活动征文比赛中学组全国特等奖。(编者注)

薇言微语

读罢此文,热泪盈眶。而当我从厦门大同中学关工委杨位伸老师那里得知,虽然王老师的女儿将骨髓捐献给父亲,但王老师急于重返讲台,病情复发,已永远离开孩子们,潸然泪下,良久无言……

王庆欣老师以自己的生命,自己活着的姿态,影响了孩子们的生命,他站在讲台的样子被学生深深记得,以如此质朴动人的文字记录。他的孩子们永远不会忘记,曾有这样一位老师,陪伴他们走过成长的一段路,留给他们一段难以磨灭的回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王老师正是以生命践行了这句话。

感谢杨位伸老师,将这样一篇质朴动人的作文与大家分享,让我们都有机会聆听王老师的教诲。

致敬,王老师!虽然不曾见过您,我也在您的学生的文字中读到了您质朴而高贵的灵魂,也更明白了,作为教师,应以怎样的姿态站在这神圣的讲台!

标签:我们让我老师教了王庆欣仅仅年半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