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我们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7-26 14:05:03
《我们班的象棋大王》
我们班有一个出了名的“象棋大王”,他就是我的好朋友邓义垚。
他的眼睛水汪汪的,像两颗亮晶晶的大珠子,眉毛又黑又密,鼻子并不高,嘴巴有点扁。他笑起来时,眼睛弯弯的,嘴角上扬,真像一朵迎着阳光绽放的花儿,特别可爱。可别看他个头小,他可是我们班大名鼎鼎的“象棋大王”,在我们班,那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听说他的象棋水平已经达到了一级呢!
这位“象棋大王”可真是名不虚传。平时,大课间或者午间休息时,你总能在教室的讲台桌旁或走廊边找到他。他常常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盘象棋。这时候的邓义垚仿佛换了一个人:他微微皱着眉头,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此刻像探照灯一样,紧紧地盯住棋盘上的每一寸“疆土”。他的小嘴巴抿成一条线,神情无比专注,周围同学的嬉笑玩闹声,就像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开,丝毫没有影响到他。
邓义垚下棋时那股沉着冷静、胸有成竹的劲儿,最让人佩服。记得有一次,我和他对弈,我的炮已经架好,眼看就要威胁到他的将了,而他一点儿也不紧张,眼睛飞快地在棋盘上扫视了一圈,才从容地伸出手,指尖稳稳地捏起一枚棋子,“啪!”——“马来跳!”这步棋真的难以预料,一下子就打乱了我的阵脚!我顿时慌了神,赶紧把另一个炮挪过来救急,好险啊!再看我们的象棋大王,他依然很淡定,手指轻轻地在棋盘上点了点。忽然,他眼睛一亮,果断地提起一枚看似不起眼的卒子,稳稳地向前推进了一步——糟了!我定睛一看,心猛地一沉——他的卒子配合着暗处的车,竟悄无声息地形成了绝杀!我左看右看,实在没办法找到一个棋子可以保护我的帅,我只好认输。
这就是我们班名副其实的“象棋大王”——邓义垚,你说他厉害不厉害?
《我的理想大学》
上学期的一次班会,语文老师李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几所大学,我知道我离上大学还有很多年但是我真的是很向往啊!尤其是介绍到大学食堂的部分。哎呀真的是让我无比向往!北大清华虽然是中国最高学府但是我最向往的还是哈尔滨工业大学。
我在小视频中看到过国防七子,之首就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介绍的过程中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了。高科技的现代化的图书馆,各种冰上运动。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带我去过,现在基本上没什么印象了。什么985,211这些我都不是很明白就知道应该是很好,我只是被视频里的独特的学科特色课程所吸引。学生和老师研究的都是高级的东西,妈妈说要是考上本校的研究生博士生就能自己一个人一间宿舍那得是多么的自由自在啊!
希望每个人都能踏入他理想的大学的校门,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现在要做的就是加油加油加油。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中国有句古话:“自古英雄出少年”。而在我的身边,这样的“牛人”英雄不计其数。在我们班这个小小江湖里,藏着三位“绝世高手”,他们的绝技让我们的校园生活简直是变成了连载惊喜漫画!
“逻辑刺客”
这个看上去有几分呆愣的瘦高男生小张,简直是我们班的答题机,他不仅个子高,成绩也高,是班级常年的第一。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题,说:“谁能解出这道题?”原本闹哄哄的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绞尽脑汁地思考着。有的狂抓耳挠腮,疯狂抓头发;有的牙咬笔头,丈二和尚没摸着脑袋;有的盯紧稿纸,对着题目干瞪眼。突然角落传来干脆利落的一声:“老师,我会!”,顿时打破了教室的宁静。同学们齐刷刷的看向声音发出的地方,原来是小张!他高举着手,坐得笔直,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仿佛已经看透一切。他快速地走上讲台,粉笔尖敲出密集的“哒哒”声。干净利落地写下了答案,而且他的答案比标准答案还要更简便。霎时,同学们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掌声。
“戏精NPC”
如果说小张是安静燃烧的智慧之火,那么小刘绝对是噼里啪啦炸开的欢乐炮竹。每到课间,他的座位秒变好莱坞片场。“发现敌情!”随着一声低吼,他如弹簧般蹦起,椅子“哐当”一下撞向后桌。左手虚握成冲锋枪,右手在空气中“咔嗒”上膛,右腿突然后撤半步,膝盖微屈的瞬间,整个人已进入“战斗状态”,甚至他会用嘴配出“咻咻”的子弹声,经过电风扇还不忘偏头闪避“流弹”,然后像NPC似的一步一步前进,嘴里还说着:“发现不明火力,请求支援!”这类话,仿佛已经置身于战场之中。围观的同学自动分成两派:胆大的抄起直尺当刺刀加入混战,文静的拿课本挡着脸“瑟瑟发抖”。直到上课铃响,还能听见他躲在课本后闷声“开火”的噗噗声——这精彩抽象的无实物表演,比任何课间操都更提神。
“轻功流川枫”
最后登场的是我们班的小陈,这个剑眉星目,文质彬彬的男生,在篮球场上会瞬间切换形态,正是激烈的一场球赛,他运着球,面临对手多人围堵时,仍然稳如泰山,丝毫不乱阵脚。他在对峙中,突然一个假动作,欺骗对手,使对方措手不及。他趁机突破敌方防线,如猎豹般迅猛地冲向篮筐,运球行如流水,在跑到三分线时,顺势起跳,投球!篮球,在空中划过优美的弧线,精准落入网中,为队伍拿下三分!网兜被砸得向上飞起,像个欢呼的白色水母。有同学发现,他每次进球都会用食指在胸口画一个闪电符号——这大概就是传说中高手的能量充能仪式吧。
这,就是我们班的牛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不单调;他们在青春的土壤里野蛮生长,把平凡的日常浇灌成永不剧终的校园传奇漫画。
(指导老师 王啸)
教师点评:
黎锦程同学的这篇作文构思巧妙,充满青春活力。作者以 “班级江湖里的绝世高手” 为切入点,选取了三位各具特色的同学作为写作对象,通过具体生动的场景展现他们“牛” 在何处,能让班级生活如 “连载惊喜漫画” 般鲜活有趣。文中对三位 “牛人” 的刻画各有侧重,细节丰富且充满画面感,语言生动活泼,大量运用比喻、拟声词等,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结尾升华了主题,既体现了同学间的欣赏,也传递出校园生活的蓬勃朝气,字里行间满是小作者对班级生活的热爱与珍视。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要说我们班的“牛人”,不是学霸也不是运动健将,而是一位让人哭笑不得的“睡神”阿豪。只要他肯睡,醒来的时刻必定伴着放学的铃声。
“叮铃铃”——上课铃刚响,阿豪的眼皮就缓缓垂了下来。粉笔在黑板上跳跃的哒哒声,成了他最爱的催眠曲,他的大脑要开始“强制关机”了。这才第一节课啊!老师一眼就锁定了他,同桌赶紧捅他胳膊。被惊醒的阿豪猛地直起腰,对着黑板,手忙脚乱地在课本上划拉两行字,活像台卡顿的老电脑在强制开机。可没过三分钟,那颗脑袋又像被磁铁吸住似的,“咚”地栽回课桌上,连衣袖上蹭到的墨水印都成了他专属的“睡梦印章”。
其实阿豪也曾想过“痛改前非”。那天课前,他狠狠抹了把冷水脸,郑重其事地对同桌说:“要是我再睡,你别跟我客气,踹我椅子,给我踹清醒一点!”上课时,他两眼瞪得像探照灯,死死盯住了黑板,仿佛要把它看穿似的。老师提问时也对答如流,连课本边角都写满了笔记。我们都以为“睡神”要下岗了,老师或许也十分诧异:难不成阿豪要洗心革面,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了?可当时间转到课堂最后十分钟时,他脑中的“精神小兵”到底没打赢“困意大军”。战火纷飞,硝烟四起,紧接“精神小兵们”溃不成军,眼看着已经败下阵来。忽然他身子一歪,额头“咔”地磕在文具袋上——居然就这么枕着桌上的三角板睡着了!同桌的佛山无影脚连环出击,可换来的只有他侧过脸来一边咂嘴一边嘟囔着:“鸡腿…再来一份…”
下午的课更是成了他的“补觉专场”。历史老师讲到虎门销烟,他在梦里可能正销毁闹钟;数学老师画抛物线,他的呼噜声也划出同样的弧线。直到放学铃炸响,他才像被按下重启键,揉了揉眼睛,伸了个懒腰,迷迷瞪瞪地随手把书包往肩上一甩,晃晃悠悠飘出了教室。
都说我们年少精力旺,可阿豪身上的“电量”好像总缺那么一格。不过谁知道呢?没准明天早读时,他会突然蹦起来背课文,惊掉所有人的下巴——青春这场大戏里,谁还不是个让人猜不透的主角呢?
(指导老师 王啸)
教师点评:
李家豪同学这篇文章视角独特,充满生活气息。作者避开常见的 “学霸”“运动健将”,选取班级里的 “睡神” 阿豪作为写作对象,通过课堂上睡觉的常态、试图改变却失败的插曲等具体场景,将阿豪的形象刻画得鲜活生动。文中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让文字充满趣味。细节描写也十分到位,让阿豪的 “睡神” 特质跃然纸上。作文不仅展现了阿豪 “牛” 在何处,结尾还以轻松的笔触赋予青春的不确定性,让人物多了一份可爱与真实,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同学的包容与少年人的鲜活朝气,读来让人忍俊不禁又心生暖意。
《可乐的词语混搭游戏》
“同学们,我们来玩‘词语混搭游戏’。”老师话音刚落,我好奇地问:“那游戏的规则是什么呢?”“游戏规则很简单,我们会分成两个队,每个队五个人,五人分别写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结果,最后将五个人写的词语连成句,看看哪个队组的句子最搞笑。”老师笑着解释道。
游戏开始了,我的同桌问我:“你写的是什么?”我回答到:“是清朝。”我偷偷瞄了一眼小杜的,他写的是“在飞机上”。我和同桌说:“小杜写的是在飞机上。”“时间到。”老师笑着说。
“你听,古代——马桶里——吃饭——一个人——开心。”听完这句话,班里炸开了锅,有的同学笑得躺在了地上,有的同学笑得肚子疼,有的同学笑得前仰后合,还有同学的笑声变成了猪叫。这还不算最搞笑的,我们看看杜队的句子吧:“清朝——厕所里——厨师——把肉冰冻——留到了现在。”这句话听完,班里的人像疯了的猴子一样。
今天的游戏太有趣了,不仅让我收获了快乐,还让我明白了中国汉字的奇妙。告诉我们,要好好使用汉字,不然就会闹出笑话。
《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
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常常听到许多的声音,但在记忆深处,有一种声音却无时无刻提醒着我——妈妈的叮嘱。
那是在我9岁的时候吧,记得那时是在下暴雨的时候,天气十分阴沉,炎热的夏天突然变得无比潮湿,雨声如瀑布般倾泻而下。此时在球馆里的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回家,于是我拿上电话手表向妈妈打去了电话,可连续打了数次电话都没有被接通,于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跑回家去。
跑着跑,我便看到远处有一团黑影朝我奔来,看清之后我便大喊道:“妈妈,你终于来了。”还没等我说完她便对我询问:“怎么样?有没有摔倒呀?还有我出门前不都和你说过,下雨了别出来吗?”我看妈妈看着我这一副十分狼狈的样子,满脸心疼,说罢她便从袋子里拿出了一件雨衣,立刻给我穿上了。穿上雨衣后,我突然感觉身体流过一阵暖流,让我原本十分寒冷的身体变得暖洋洋的,那是妈妈的爱。
如今,此事也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了,可母亲的叮嘱和提醒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小到吃饭“吃多点”,大到“不要自己出去玩”……母亲的关怀无论是在哪里,母亲的关怀却一直都在。
即使世上所有的华美乐章都消失了,我也不怕,因为我有这样一种声音永远都在耳畔回荡。母亲爱的声音,是人生的馈赠。
《牢笼》
在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那些看似触手可及的自由,其实往往隐藏着一个个越来越“幽暗”的牢笼。终于,一个学期的漫长旅程缓缓画上了句号,迎来了我们翘首以盼的假期。
踏出校门的那一刻,啊!那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那无垠的蓝天仿佛也在诉说着自由的故事,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无尽的诱惑。我恨不得立刻挣脱身上沉重的枷锁,把压力如山的书包扔到一旁,像刚刚破壳的小鸟一样,展开翅膀,迎接风的拥抱,跃向幸福的彼岸。
然而,就在我满怀憧憬地向前奔跑时,却没有留意到身后那抹不寻常的笑容。一场精心策划的“冒险”正悄无声息地拉开序幕,仿佛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我紧紧笼罩。
一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躺在沙发上,任由自己沉醉在幻想编织的美好世界中。“哇,自由的感觉真好!”我被喜悦冲昏了头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我的脚下。但就在我即将踏上屋顶、掀起一片天的那一刻,却丝毫没有察觉到,所谓的“自由”,其实只是换了一个牢笼而已。
果然,第二天一早,那无形中响起的闹钟就像一只凶猛的怪兽,不断吞噬着我体内残余的喜悦和宁静,直到把我变成一摊无助的碎石。“嘿!这是谁定的闹钟?我明明没定啊!”我定了定神,关掉闹钟,一扭头,“嘿!这书包怎么又在这儿?我不是放假了吗?”说完,我又躺了下来,满脸不屑。
“咔嚓!”一个响亮的巴掌声突然在耳边响起,瞬间把我从沉醉中拉回了现实。“起床!上补习班了!一天天的就知道睡懒觉!”一个身影在昏暗的早晨中赫然出现在床头,吓得我一激灵。
刚刚摆脱学校的牢笼,以为可以展翅高飞,却不曾想,天空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牢笼。也许摆脱了这个,还有下一个在等着我。一切似乎都已经被设定好了,无处可逃。
学生们不约而同地呐喊着、无助着,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望,希望能够退出这个精心设计的“游戏”,但这一切却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生活中,你越是想逃脱,就越是被迫面对;你越是挣扎,就越是深陷其中。而那些试图反抗的人们,迟早会被现实的巨轮碾成粉尘,甚至化成粉尘也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
人啊!你们难道不曾想过是谁设下了这个“局”吗?你们难道不觉得这一切都是那么荒唐和可笑吗?人生似乎总是不那么完美,它总是充满了遗憾和束缚。但请记住,即使身处牢笼之中,我们也要保持一颗勇敢和坚定的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无尽的束缚中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让我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吧!即使前路坎坷、布满荆棘,也要坚定地迈出步伐。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走出牢笼,拥抱属于自己的自由与幸福。
《铁窗内的青春:一步之差的丈量》
今日跟随社区组织者的脚步,我们走进了未成年人管教所。这里高墙壁垒森严,无形中将一处特殊的世界与我们日常的天地隔绝开来。
踏入劳动车间,我看到比我年纪大不了几岁的少年们正低头专注着手中的活计。他们身着统一的囚服,神情肃穆而认真,唯有警官巡逻的脚步声在偌大的空间里回荡——安静得令人心头发紧,仿佛空气都凝结了,只剩下时间在肃穆中缓缓流淌。随后我们继续参观了生活区,整齐划一的床铺、一尘不染的地面,处处都透露着纪律的烙印,也让我第一次具体地感受到了“规则”这二字沉甸甸的分量。
最揪心的探视区外的那幕场景:铁网那一边,一位母亲踮着脚尖,久久凝望着铁门内的“另一个世界”,眼神如被投进一颗石子的深潭,交织着无限的爱与痛楚,让人忍不住低头,不忍多看。
但真正烙印在我心底的是现身说法的少年。他曾经就读于成都顶尖中学的竞赛班,本是众人仰望的星辰,是大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后来因为父母离异,他怀着赌气的怨愤误入歧途,一步步滑入犯罪的深渊,最终甚至挥刀伤人。如今一年多过去,他站在我们面前,语调沉重地的讲述这段故事,语气真挚地表达忏悔之情。那每个字都像锤子敲打着我的心。
当我们在操场上目睹他们队列行进时,那如军人般整齐划一的步伐与口令声,又在我心上刻下了另一重震撼:原来严明的纪律是秩序也是无形的围墙,是束缚亦是对迷途者最后的挽救。
归途中,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那扇铁窗之内所见的每张脸庞、每个场景都成了我心头沉甸甸的警示之碑:人生歧路或许始于一步之差,歧路深渊最终却要用自由与青春作为代价去丈量。
此行之后,我对“法律”二字有了切肤之重:它绝非仅存于课本的冰冷字句里,而是悬于少年命运的上方,庇护我们航向光明的一盏长明灯。青春的船,唯有时时紧握法律之舵方能避开暗礁,行稳致远于那无垠而湛蓝的浩瀚之中。
《两只手的温暖》
“同学们,现在请把你们的鞋带解开,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单手系鞋带!”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
我把左手放进口袋里,用右手拎起鞋带。两条鞋带,想打个蝴蝶结咋这么难呢!只见两条鞋带刚刚被我打好一个结,我一松手,那鞋带就不听我的使唤了。“用单手系鞋带,现在比写一张数学卷子都难了!”我嘴里小声说到。再看看我的同桌,他气得直跺脚,汗都急出来了!
“时间到!”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规规矩矩地回到座位,但还是很懊恼。老师说:“现在可以两人一起合作,但是每人还是只能用一只手。”我和同桌迅速凑到一起,你说我笑地一边商量一边配合,可顺当了!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刚刚的困难也不在话下。而且这次的游戏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多人的力量更强大。
《单手系鞋带》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特别的游戏吧!”老师说完,转身就在黑板上写下五个大字:单手系鞋带!班里瞬间炸开了锅,同学们一个个又笑又叫,觉得又新奇又有趣。
前面的小杜同学先尝试。他把左手背到身后,只用右手笨拙地拎起鞋带。他的右手好像被胶水粘住了似的,动作僵硬。好不容易打了一个结,小手一动,结又松开了!小杜心里急得怦怦直跳,他想:“平时两只手系鞋带五六秒就好,今天单手系,半天都系不上,这可怎么办?”可是……
这个任务可真难啊!小杜急得跳了起来!看着他的样子,大家心里也在打鼓:“真有那么难吗?”轮到我了,我把左手插进裤兜里,开始尝试!一开始我还觉得“不难”,结果你相信吗?我没有成功!全班只有一个人成功了。
“时间到!”老师话音刚落,大家齐声叹气。第一次尝试结束了。这时老师说:“可以两人一组合作试试看。”大家一听又兴奋地叫了起来,仿佛胜利在望。
这次,我和搭档互相配合,没人伸出一只手,鞋带马上就系好了!我们相视一笑,心里满是喜悦。
这次游戏让我明白,用一只手系鞋带可真不容易!但是两人合作就变得简单多了。如果大家携手共进,相互配合,就能成功,这就是合作的力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