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上)

2024-09-10 23:23:42 文题网 阅读:

母亲走了15天了。

直到现在,我跟姐姐们都不敢再次走进母亲的屋子,无法接受那熟悉的房子里一切都没有变化,却唯独再也见不到我们的母亲。

直到现在,每次经过母亲住的院子,我都不敢往里张望,院子里的小楼依旧,我却再也看不到母亲拎着马扎,蹒跚前行的背影。

8月2号,我们姐弟永远失去了至爱的母亲。

( 1 )

父亲走的那年,母亲48岁。

那年,大姐26岁,二姐17岁,三姐15岁,四姐13岁,我8岁。

父亲的离去,让我们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在瞬间轰然倒塌,至今我也无法想象,母亲一个识字不多的农村家庭妇女,在当时是如何面对那种残酷的家庭现实的:

----那个时候,大姐刚刚成家,二姐还在上高中,三姐在公社供销社上班,四姐刚上初中,而我,根本还是个尚处懵懂,只知道调皮捣蛋的皮孩子。

没有固定的收入,没有能干活的劳力,一个瘦弱的家庭妇女,带着四个未成年的孩子,这,就是当年妈妈面对的一切。

沉重的担子,猝不及防地压到了母亲瘦弱的肩膀上。

我那时年幼,无法理解母亲心中的愁苦和彷徨,只记得在后来跟她同屋共眠的无数个夜里,我被她因胃疼而发出呻吟搅醒,紧随其后听到的,便是她长长的叹息。

后来想想,支撑她走下去的,除了父亲让她把孩子抚养成人的临终遗言,再无其他。

那时的她,就象一个顽强的鸡妈妈,在风雨飘摇的荒原上,东奔西突地照顾着她的鸡仔,努力地把我们护在翅膀之下,虽然自己被雨水浇得浑身湿透,仍用她少得可怜的力量,给予我们温暖和希望。

母亲原本柔弱,但在父亲离去的那一刻,她变得无比刚强。

( 2 )

那个时候,撑起我们这个家的,除了母亲,还有大姐。

大姐是个老实腼腆的人,到现在六十多的年纪,跟陌生人说话还会脸红,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父亲走后,她毅然撑起了拉扯弟弟妹妹这个重任。

为了我跟四姐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她把我跟四姐接到了县城,安排了我们分别上小学和中学。

妈妈也随后一起到了县城,给大姐看孩子。

大姐夫当时还在部队,我们一家五口,就挤在大姐的两间宿舍里。

我的小学生涯,都是在那两间狭窄拥挤的屋子里度过的,大姐的单位,有一个在孩童看来巨大无比的院子,在那个似乎没有边际的院子里,我跟很多的玩伴一起,度过了虽不富足但快乐的童年。

等小学毕业,我跟妈妈又搬到了二姐家,妈妈帮二姐带孩子,在那里,我们住了两年,又辗转到了二姐在单位要的两间房子里。

说是两间房子,其实就是一间正房还有一间小偏房,妈妈在正房居住,我在小偏房住。

在那个跟人家合住的小院里,我度过了我的少年时代。

在整个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最盼望的,是希望我跟母亲能像其他同学家那样,拥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子,我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住在一间哪怕再小却独立的屋子里,可以在家人都睡熟的晚上,偷偷打开床头上的灯,看自己喜欢的小人书或小说。

在周六或周日的中午,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吃一顿饺子。

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我始终没有实现,直到我结婚,我跟母亲都没能有一间属于我们娘俩自己的房子。

从我八岁失去父亲,一直到我当兵,这十年的时间,我跟母亲都是在居无定所的状态下随大姐二姐生活,那时我跟母亲的生活状态,我只能想到一个词:

----颠沛流离。

( 3 )

母亲跟传统意义上的母亲不同。

在我的印象中,她从来不会关注于我们姐弟的饮食起居,也很少嘘寒问暖,即便是对我这个她唯一的儿子,她也从来不会关心我吃的怎样,穿的怎样,胖了还是瘦了。

这些,她觉得都不重要。

她看重的,是希望我们有一个好的人品和稳定的单位,至于吃穿,那都是枝梢末节。

那个时候,为了给我们姐弟安排和调动工作,她频繁穿梭于父亲的生前好友家中,试图延续和维护父亲生前所建立的各种关系。

但她只是个无职无权没钱的老太太,手里根本没有可供交换的资源,她所能做的,无非就是今天做个手擀面,明天做个渣豆腐或豆腐脑给人家送去,用这种卑微的方式去维系不再平等的关系。

但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母亲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用她多年维系的关系,给二姐四姐安排了工作,把三姐从乡镇供销社调到了县城,在我从部队复员后,也分到了还不错的单位。

甚至,在父亲去世二十年以后,我的外甥女都沾了她们姥姥的光,顺利安排了工作。

所有这些,当然要感谢父亲的同事好友,感谢他们的好心和善意,我们但更应该感谢的,是自己的母亲。

( 4 )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一种恐惧始终如影随形。

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母亲的胃就不好,跟她同屋而眠的无数个夜里,我都被她因胃疼而起的呻吟声惊醒,然后束手无策地看着被疼痛折磨的痛苦不堪的母亲,很多时候,为了减轻母亲的疼痛,我就用自己的小手帮母亲揉搓胃部,却根本无济于事。

从那个时候,我小小的心里其实就存在一种恐惧:

----母亲会不会也像父亲一样被病痛带走?

这样的恐惧一直延续到初中。

那时,我跟母亲居住在二姐跟单位要的房子里,妈妈喜欢串门,每次吃过晚饭,她都会去父亲的老朋友或她的老姐妹家串门,至于串门的目的,正如我在前面所说,一半是为了维护父亲走后各种脆弱的关系,一半是她希望能找个人说说话。

自父亲走后,串门聊天是她排解压力的唯一方式。

母亲出去串门经常回来得很晚。

她肯定以为她每次回来我都已经睡着了,其实她并不知道,每个她回家晚的夜里,我都会经历一番怎样的等待煎熬。

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每个那样的夜里,那个少年的我,蜷缩在小偏房的床上,眼睁睁地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听着远处野猫的啼哭,脑子里充斥着对母亲的担心和对未来的恐惧。

那个时候的我跟母亲,就像是南下雁阵中掉队的大雁母子,没有方向,毫无目的,她却带着我拼命地扇动翅膀,奋力向前。

在漫无边际的长空,顶风冒雨,相依为命。

这段经历,一直藏在我的内心深处,没有人知道,那个外表调皮不羁的我,竟然还有那般脆弱的心思。

那种心思,就连我的姐姐们,都不曾知晓。

在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对母亲身体的担心和害怕失去她的恐惧,就如同一个甩不掉的影子依附着我,直到成年。

( 5 )

对母亲身体健康状况的担忧,终于在儿子出生半年后,成为噩梦般的现实。

那天我正在下乡,忽然接到四姐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四姐哭得不能自已,说妈妈查出病了,你快回来吧。

回去的路上,当着同事的面,我嚎啕大哭,我怎么都没想到,我心中的那份恐惧,竟会以完全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

母亲从年轻时就开始抽烟,终究没有逃过香烟对她的反噬。

当天下去,我们姐弟就带着母亲去了市人民医院,虽然我们没告诉她发生了什么,但母亲分明也预感到了什么,上午还走路如风的母亲,在医院检查的时候,已经需要我们搀扶了。

那个时候,距离她的孙子出生刚刚过去五个月,而就在几个月前,她还骑着她的三轮车满世界地给亲友送红鸡蛋,炫耀她得了孙子。

在母亲做检查的间隙,我躲在一个无人的角落无声痛哭,我恨老天如此不公,让母亲操劳半生,却在终于可以享福的时候灾难降临。

同时却又对上天祈祷,希望老天开眼,可怜可怜这个命运多舛的老太太,希望上天再多给她五年的生命,让她能够享受几年天伦。

起码,能活到她的孙子喊她奶奶。

老天保佑,那次手术非常顺利,术后,母亲竟然又奇迹般地活了二十年。

在这二十年里,她看到了她的外孙和外孙女结婚生子,看到了她的孙子从一个呀呀学语的孩童,成为健壮挺拔的少年。

看到他考上大学,成为一个警校生。

看到她的儿女们,虽然平凡但却还算幸福地生活。(未完)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