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科学的对立

2024-10-13 10:53:57 文题网 阅读:

原本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人文与科学竟不知不觉的被对立起来!

人文与科学站在天平的两端,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奔涌向前,天平的指针也在不断的左右摇摆,始终难以达到平衡。

正是这样的摇摆让原本殊途同归的人文与科学站在了对立方。

日本地震导致的核电站爆炸、碳排放量升高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海洋资源的严重污染、动物种类的急剧下降......种种事件让不少人对科学的意义产生了质疑。但这并不是科学本身的错误。

然而认为“投资于科学是对人文发展的阻碍”更是悲天悯人的谬论。

人文与科学是人类生活中永恒存在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人文精神丰富多彩的繁荣景象。人类智慧的结晶,思想家们的哲思箴言供全世界分享。提高了人们的精神水平,充实了人们的文化思想。使社会向更高的层次迈进。第一次工业革命带人们走进了“蒸汽时代”,更高效率的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让人们看到科学散发出的耀眼光芒。从而把大量资金投资与科学技术的研究,迎来了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同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学家、发明家。在科学的身边,人文显得那样的暗淡无光,但其实不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发展的源动力,科技的蓬勃发展让人文生活有了显著的飞跃。而人文精神的发展又为科学的探索与发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说人文与科学是相互融合的,只不过是时代背景不同,所需要的重点不同。

在硝烟弥漫、炮声连连的战争年代,科学也解决不了保家卫国的燃眉之急,那么人文就显得尤为重要。

出身名门,却不幸家族败落的一代文坛领袖---鲁迅。年幼时期就饱读诗书,有非凡的才华,广阔的见识、准确的判断力。意识到国家科学技术的落后,立志靠工业救国,可是战争突然降临让工业救国成为了泡影。鲁迅又学习医学,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医术拯救同胞,保家卫国。可是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发现对于中国人的“病”只靠医术也是无力回天的。所以他坚定的选择了弃医从文,希望用自己的文

章唤醒沉睡的东方巨龙,根治中国人的“病”。以实现自己报国的理想,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从此为中国注入了一股新的人文血液,让更多的人投身于国主义事业,愿为那脚下的土地牺牲一切。

然而也不是任何时候人文都可以遮住科学的光芒。

抗日战争虽然胜利,但是让原本就不富裕的中国元气大伤,经过几代领导人的摸索,提出了“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等理念。让科学再次登上耀眼的历史舞台。科学也让十几亿中国人民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科学功不可没。

人文与科学不分孰轻孰重,就像是人的两条腿,若要前进,就比需前后交替,一个跨越,一个支撑,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人文与科学谁在前谁在后根本取决于价值的高低。

由于物质资源有限,所以人类很早就意识到要付出最小的代价,来谋取最大的利益。但原则是不违背人类的灵魂。所以人类在救助瘟疫患者的同时,也要投资与光学仪器的研究,也许那些金钱可以拯救一部分人的生命,但毕竟是杯水车薪,但是显微镜的发明拯救了全世界千千万万个人的生命,相同的投资,不同的收益,起初的违背人文道德变为后来的维护人文。对科学的投资成为人文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事半功倍在科学与人文的相互配合间体现的淋漓尽致。

假如鲁迅坚持以医救国,也绝不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在有限的生命力创造最大的价值,这看似只是一个人的选择,但却是不同背景下对科学和人文的选择。二者如同飞机的机翼,承载着人类发展的重任,缺一不可。

科学与人文交相辉映,点缀着生活这片浩瀚的夜空,见证着人类驾驭科学与人文朝向往的生活前进着!奋斗着!

标签:学的科学原本融合相互相辅相成对立人文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