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想象力

2024-09-12 07:19:15 文题网 阅读:

接着再展开想象,先介绍发生的特别情况:一个小孩也想买这套书。作者并没有直说“想买”,而是用“窜进”、“跑来”、“盯着”、“瞪着”几个动作,点明了这个孩子的迫切心情,又为下文“让书”的新矛盾设下伏笔。这个情况的出现,刺激了“我”,于是又促进了矛盾另一方“想买”的想象展开。小作者很善于用主题来支配、控制自己的想象活动,他在买好书后的那段“自我解释”,“就这一次!最后一次卜··…”用内疚、自嘲的心理活动,极好地表现出“我已经走大人了”这个主题。作了这样的分析以后,还必须强调一点,那些足以表达主题的生活片断、人物活动是想象展开的主要内容,把生活片断、人物活动演衍开来,这就是想象的展开。

许多同学作文枯竭,记事没有生活气息,写人缺乏活力,原因之一就是不懂这个道理,就是缺乏这样的想象力。想象也同飞一样,既要展翅飞翔,也要收翅凄息,既要上天,也要下地,有纵有收,而决不能一发而不可收。它应该有自己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应该“收拢”。具体说这个范围有两条住据:其一,想象要合于生活的真实,合子事物在自然中的发展规律。比如写一个孩子的形象,写作时,我们时时刻刻想到他只是那个孩子,动作、说话等等都只能是那一个孩子。如果你用成年人的语气、想法去想象他的语言,这就超出了生活的真实,那就得“收拢”。

其二,不能削弱主题的表现。比如《团章与连环画》有这样两段文字:①回忆“十四岁生日庆祝会”,②回忆一位青年让《少年科学报》给“我”的情景。这两段文字写得简洁,对表现“我已经是大人了”这个主题起着推波助润的作用。假如对这两件事任凭想象随意驰骋,结果必然冲淡主题。对此,小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我曾想到把“十四岁生日庆祝会”上的情形稍加几笔,或以此为头段,佩考虑不妥,于是改成心理活动的一部分加以间接地描述……”掌握这种手段,使自己想象的羽翼愈加的丰满。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