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大学”四个字使我至今都有负重感,生怕自己有愧于这所著名学府的名望,有负母校的培养。我时常自省自警:别忘了,你是北大人。北大人该是什么样的?我不能给他画一个模子,但我要求自己:应该是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不论是为人还是处事;应该有比较宽的知识面,较深的学问;应该是政策水平比较高,有相当的理论功底;应该有眼光、有胆识;有较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分析能力、较高的认识水平; 有很强的工作能力,不论是从事专业业务还是行政工作,都应该出类拔萃。总之,要让人感受到你非同等闲之辈……如今回想起来,因为有负重感,能得到激励,自己不论在哪个岗位,从事哪项工作,都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和成绩,让人感到你无愧于北大。
2、民主与科学是北大之魂,是北大精神的核心,它铸造了我的人品和人格。 我已从北大毕业三十多年,工作至今已临近退休,几十年工作历程,走了四个工作站。我扣心自问,我是尽心尽责、执著投入地干好我所担负的每项工作的,因为我每离开一个单位,总有几句对我的评语是共同的:为人正直,作风正派,事业心强,工作积极认真,坚持原则,有正义感,团结关心他人,等等,措词虽有不同,意思却是一致的。而这些也正是自己致力修养的,我固执地认为,为人一生,人品人格当置首位;当官一阵子,做人一辈子。为此,不论什么年月,什么形势,也不论环境好坏,我都坚贞不渝地维护自己的人品人格,若是因此吃了苦头,我也不悔! 我深感,这正是北大对我的熏陶、对我的潜移默化。因为在北大期间正是我成长之时,世界观、人生观基本在此形成,奠定了我一生为人处事的基础,做人永远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心胸坦荡。
3、北大严谨的治学传统使我深受其惠。参加工作几十年,也调换过几个工种,但每种工作我都要求自己十分胜任、做得出色、做出如愿效果,不论是从事专业业务,还是操持行政领导职务。 首先,我把每个工 种、每份工作都看成一份事业,不敷衍、不懈怠,力求事业有成。不论在工厂车间劳动,还是当新闻记者,乃至于走上领导岗位,我仅把它看成工种变换,而付出同样的辛勤,严谨、认真、积极,因此,每份工作自感都能得心应手,有成果,有特色。 其次,就是思想不懒,学习努力。我体会,要做好某项工作,你要先了解它、学习它,决不能瞎应付,做表面文章。我曾在报社工作过十几年,前后责编过三个专版:《党的生活》、《革命妇女》、《文艺评论》,为办好这些专版,我对每个专版所需要的基本常识、基础理论、工作现状都下功夫钻研学习。
今日回顾,这些专版能各有特色,亦有分量,自感是与努力学习分不开的。我曾担任过省会城市的党委宣传部长,虽是行政领导职务,但我决不只做批阅文件、部署工作、发言讲话等等虚活,而是认为领导工作也是一门学问,便以做学问的功夫去履行领导职责,软件硬功夫,也使这份工作做出它的特点,产生相应效果。 值此母校百年华诞,我谨以拙文表达萃萃学子深深的祝福!愿母校依然青春焕发,桃李遍四海。 林爱枝,1940年1月生,福建永泰人。1961年考入北大中文系。毕业后曾在成都新都机械厂、《福建日报》工作。后任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局长等职。现为福建省政协常委、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
标签:我的至今母校都有使我四个留给北京大学负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