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不断地进行深层揭示,是众多作家力图走得更远的尝试,其中精彩之作并不鲜见。然而,无论是力透纸背的尖锐批评,还是激情飞扬的详尽陈述,都难免使人略感沉闷。而矮米却在表达惊惧不安之余,仍提供了一种相对轻快的方式,使我们在一番诗意的阅读之后,也看到了他对“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这一严肃命题的巧妙解答。
类米的解答,是以成人绘本的形式进行的。绘本并非携米首创,但他却发展出了成人绘本的概念。所谓成人绘本,也许亦即在对体内、身外这两个世界给予无限打量的同时,注人以理性偏多的成人眼光。倘若笔者的粗浅理解接近了携米的原意,那么这种注人固然还很不严密甚至还存在众多的任性、调侃与玩味的成分,却仍在举手投足间就让我们回归于天籁,既提供幻想又给予抚慰。无论是《森林唱游》中的田园牧歌还是《月亮忘记了》里的童趣渲染,都曾轻易地引发了笔者一段时日的愉悦。而在《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以下简称为《我》)里,“未必”、“真相”、“流光”、“相对论”、“笼中鸟”等篇章则使笔者的愉悦尤为清晰起来,襄米也在惯常的精致打造中,完成了与大自然的一次亲密对话。
在《我》里,我不仅读到了字坐行间密布的感伤,也感到了画面的细腻与浪漫,更触及了挑米对生活(尤其是对精神生活)瞬间的敏锐把握,这正是携米绘本让人感动之处。于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气息由《我》漫泅开去,使我对大自然在有所敬畏之余也感到了相互亲近的可能性,每一个人都能游走于大自然的怀抱并与其亲密对话。
“类米成了小资标签,其作品精美优雅却并不追求深度。”《新闻周刊》如斯评论道,我深以为然。然而在《我》里,这一标签却较为模糊,甚至掩映于挑米与大自然的互动之下。同时,自披上“流行”的外衣后,挑米的成人绘本也许依然无法逃离流行文化迅速“走红”继而被很快遗忘的固有命运,但《我》至少可以让人们对大自然的关注得到一次提升。
挑米坦言,《我》的创作因某媒体主编的力促而加速。我想,人与大自然的微妙关系,在日渐恶化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改善也一定需要加速,且需要更多的群体投人力量。对于一株花木而言,每天开出一朵花仅属梦境里的风景,但若放诸整个大自然以及扩展到人的内心,我们就不难尽享梦想走向现实之美。 “我站上大树,/学习像鸟一样飞翔。/当然知道有些事情不可能成真,/但,我还是想试试!/风来了,我努力挥动着双手,/临风飞舞……感到无比无比的幸福。”在五月里一个阳光灿烂的晌午,我与《我》莫名邂逅,我嗅见了不远处的浓荫下散发的阵阵梧桐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