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观教育是育人的基础

2024-04-12 18:18:20 文题网 阅读:

    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人们也常说“树怕没皮,人怕无脸”。知荣明耻、行荣拒耻,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事实上,人一旦有了荣耻意识,就会有奋斗感和进取感,就会形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我们认为,对小学生的荣辱观教育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持之以恒,忌一曝十寒。俗话说得好:“从小一看,到老一半”。少年儿童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因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要引导他们分辨美丑、善恶、真伪,不断增强荣耻意识。一般地说,小学生的虚荣心较强,具有争胜好强的特点。作为教师来说,就是要抓住这样的特点,有的放矢地扶植和诱导,形成一种蓬勃向上、果敢顽强的精神和毅力,凡事讲认真、争上游。
    那么,怎样使他们明荣知耻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加强对国家新颁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正常教育和训练,本着“一项要求、百遍训练、千次检查”的姿态,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对学生进行荣辱观的教育,不是赶时髦气追潮流,应成为常态,要与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课程教育等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什么是荣耻,自觉做到行荣拒耻。
    二、要拾级而上,忌一步登天。人人都应树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对小学生开展荣辱观的教育应有别于成人,不可过高要求。这是由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低、见识短浅等因素决定的。单就小学生而言,也应当区分不同年龄、年级以及不同生理、心理的学生,讲究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层次性。也就是说,要从宏观上着眼、在微观处着手。具体地说,我们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育内容。比如开展“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这一主题的教育,应按低、中、高三个年级分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低年级的可以教育学生如何爱父母、爱家庭;中年级的可以诱导学生如何爱学校、爱老师;高年级的可以指导学生如何爱家乡、爱祖国。
    三、要为人师表,忌其身不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毋庸赘言,教师应是人们的心目中知荣明耻、行荣拒耻的表率,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校园内,都是遵纪守法、知书达礼的“良民”,扶正压邪、敢于抗争的“强者”,是扶贫济困、行善积德的“贤人”,是博学多才、教书育人的“能师”。特别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当好学生的楷模,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要学以致用,忌夸夸其谈。对学生进行荣辱观的教育不仅要使他们能知荣明耻,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行荣拒耻。换言之,我们要通过荣辱观的教育,使他们形成的荣耻意识化为自觉的行动,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得到再增强、再升华。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能因时、因情、因人而异,引导学生去实践、去体验。
    五、要平中见奇,忌贪大求全。培养小学生的荣耻意识,靠教师的示范引路,更靠教师的细节指导,人们常说“细节出成功”。因此,我们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诱导学生着眼、着力于一个“小”字,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懂得在平凡的生活、学习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与成效。讲艰苦奋斗,就是在生活上要从洗脸刷牙做起,节约每一粒米、每一分钱,不讲究“高档、品牌、营养”。讲崇尚科学,就是在学习上要从态度端正起,写好作业,练好每道题,天天追求“优秀”。讲团结互助,就是在处事上,要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随时给人送去一个微笑,说上一句温馨的话语。
    六、要步步为营,忌孤军作战。这里所说的步步为营,就是要注意家、校沟通,社区互动,在全社会营造荣辱观教育的环境。尤其是大量农民的进城打工,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其中相当部分的孩子由于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言传身教,沾染上好逸恶劳、偷吃扒拿、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游手好闲等不良习气,他们的荣耻意识淡薄,给未来社会留下了一大隐患,这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当然,这也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新课题。所以说,我们的教师要与家长联手合作,共同探索育人的新途径,求得家、校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一致性。
    七、要推陈出新,忌墨守成规。我们要结合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对人们所提出的新要求,组织参观访问、操作实践、辩论演说等特色专题的活动,让学生接受正面的、有价值的信息,从小懂得“与祖国共奋进、为社会作贡献”是一个人的天职。如开展“保护母亲河”、“我为节约型社会献一计”、“与绿色家园共存”、“寻找废品中的宝藏”、“相聚在北京,欢乐在中国”等主题活动,均能树立学生正确的荣辱观,激发奋发学习的情感。

 

 

标签:人的人们常说不可以教育荣辱观无耻孟子基础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