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中心选取角度

2024-09-12 07:35:48 文题网 阅读:

    题旨就是中心思想,状物味物的丈章也要有中心。前面讲过:这类文章其实就是“托物言志”的文章,状物是手段,咏物是目的,状物为味物服务;而味物就是有所讽咏,有所寄托。这类文章所言之“志”,即它所寄托的思想感情,就是文章的中心。

   中心从哪里来呢?

    第一,中心从辛物的特征来,从事物的特征中提炼出中心思想。如果中心思想与事物的特征缺乏联系,不相吻合,只能造成中心的模糊、无力。好的咏物作品,其中心思想总是从对事物特征的描写中自然生发出来,使人觉得天衣无缝。

    于谦的《咏石灰》诗,是脍炙人口的作品:“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读后,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提炼思想的功夫。第一句写石灰的原料-一一石灰岩需要千锤万凿开采的特征。象征志士的坚贞品德、出众的才能经过了艰苦的磨炼;第二句写从原料到石灰需要烧炼的特征,象征志士不畏千难万险的顽强意志;第三句写石灰使用之前,与水反应,由生变熟,由块状变成粉状的特征,象征志士不怕栖牲、宁死不屈的精神;第四句写石灰洁白的颜色及其用途,象征志士高洁品质的深远影响。因此,作品的主旨就在对石灰的描述中自然地显示出来了。再如,郭沫若先生的散丈(银杏),用银杏树象征祖国,这也是从银杏的特征而来的。银杏是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它树身十分高大,枝干挺拔,木质坚韧,它那呈扇形的革质的叶子光洁美丽,玲珑别透,到秋天会“翻成满园的蝴煤”。用这最完美的树种象征历史悠久,又有优秀传统的祖国,是再合适不过了,简直不可替代。80年代,我们把银杏定为我们的“国树”,是不无道理的。

    第二,中心从现实需要中来。文章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为现实生活服务,如果离开了现实生活,就成了无病呻吟。所以,要留心现实生活,洞察各种生活现象,关心人们的思想动向,这样才能使文章具有现实意义,具有指导启发作用。例如,多年来,我们歌颂小草,歌硕它的不求名利、双肤奉献的无私精神和不畏风霜、“好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生命力。这是因为社会主义事业是千万人的共同的亨业,需要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共同奋斗,需要发扬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精神。随着时代的前进,历史的发展,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需要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因此我们又歌颂参天大树,以鼓励人们发愤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其实二者并不矛质,只是根据现实的要求,我们选取了不同的歌味对象,强调了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即使今天,我们鼓励人们树雄心、立大志,争做栋梁的同时,仍然需要无私奉蔽的精神,难怪人们仍在赞颂小草、野花、老黄牛了。

    事物特征,现实需要,是丈章中心的两大依据,把两者结合起来,文章的中心思想才更合理,更有针对性。

    上面习作,中心思想都是明确而深刻的,都是从事物特征和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梅花赋》以梅花“斗残冬,报早春,在年岁交替之际给人以信心,给人以温暖;而在真正的春天到来的时候,你却悄然逝去”的特征出发,歌颂了不图名、不居功的崇高精神《我和苦棣树》抓住一个“苦”字,赞扬了“自己吃苦,给别人以芬芳”的精神。《心中的》抓住家乡的木桥充满险情,却能使人走向彼岸的特征,同母亲对作者的严格教育联系起来,歌硕了母亲博大的爱。这种种精神,都是现实所雷要的,几篇习作的中心思想,都是同时代合拍的。

    文章的中心思想不但要明确、深刻,还要做到新颖。如果没有新意,言辞再美也不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根据中心的需要选取新鲜的角度。

    “横看成岭侧成峰”,事物都具有多侧面,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特征.因而也就可以提炼出不同的思想。比如一把刀,用来砍柴是工具,用来作战是武器,用来作案是凶器,数百年后放进博物馆,就是文物。再如虎,从一个角度看来,它有威武的体貌,威猛的气势,给人以堂堂正正的印象,可以用来象征正义和力量,所以它成了画家的爱物,民间也不乏关于‘’义虎”解人危难的故事。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又是一种凶残的猛兽,而且是百兽之王,正像人间的暴君,所以许多故事中把它写成残暴的统治者。

    古住今来,凡是传世的优秀作品,即使歌味同一事物,其角度也是各不相同的。例如,黄巢有两首著名的泳菊诗。一首是《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蛛难来。他年我若为,报与桃花一处开。”另一首是《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两首都从菊花的花期立意,但立意的具体角度不同。第一首着眼于菊花处境险恶、孤寂冷落的特点,揭寡了现实的不平,表达了要求平等的理想。第二首着眼于菊花独占秋色的特点,扦发了科考不第的愤巷,表现了倒转乾冲的雄心壮志。而黄必武同志的《菊花》诗更是不落案臼:“托根在石禅,叶盛花亦繁。生机随地茁,何用费篱樊。”釜老不从花期方面立意,而是选取了全新的角度,歌咏菊花不择地势、不用扶持、生机盎然的特性,表现了革命者不怕困难、顽强奋斗的情怀。上面习作,在选取角度方面也有一定特色。梅花有美丽、芬芳、耐寒、花期早等特性。而《梅花赋》主要从梅花冬天开放、早春逝去的特点着眼,抓住一“斗”一“逝”,提炼出“不图名”、“不居功”的中心思想。《我和苦徕树》一文从苦和美相统一的角度立意,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心中的桥》没有写雄伟的桥、坚固的桥、美丽的桥,却写了伴随自己度过童年的乡间木桥。它朴实无华,桥身倾料,伤痕累累,桥面高低不平,并且有很大的缝隙。作者正是着眼于这些特点,从过桥艰难却又得到锻炼的角度,很自然地把这座木桥同母亲的教养联系起来,表现了文章的中心,可以说是新颖别致,颇具匠心。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