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在成长的过程中,曾经得到过很多的奖励,具体得过多少奖项,我们实在是记不清楚了。但是如同所有家长一样,我对小华的第一次始终是记得很深刻的,小华的第一次在学校的奖励,我至今是记忆犹新。那是一次作文竞赛,是在小华上初一的时候。我还清楚的记得小华兴高采烈的抱回奖品和奖状的样子。
而且对于这篇作文,小华也自始至终没有象我求得过帮助,完全是他自己的体会,在我和他妈妈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突然的发生了,对于我和他妈妈来讲,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我们的喜悦、兴奋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以后小华所得的所有的奖励了。
就我本身而言,我受的教育不多,尽管我爱读书,但读的书也仅限于文学、哲理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科范围之内的,对于数学、天文之类,我是很少涉及的,更不用说什么物理、化学了。而小华第一次得奖又是作文竞赛的奖,难怪我会记得这么清楚了,而且这篇作文,可以说是我对小华读书教育的成果,在小华坚持着喜欢读书,读了这么多的书以后,终于可以看到读书给自己具体带来的一些收获了。我想,那也应该算是第一次的成果吧。
我至今还记得那次作文竞赛中,小华的作文中的一些片段,而那篇作文,我们也一直保留着。下面是我记得的一些片段,我把它摘录了出来:
“?”、“!”和“……”是三种不同的汉语标点符号,大家都很熟悉的。但又有谁想过,它们可以被理解为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思想历程的标志,是有着丰富的感情内涵的呢?在这里,它们绝不仅仅是标点符号那么简单了。感到奇怪吗?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对于新的事物,首先我们应全神贯注仔细观察。这期间注意力高度集中,还谈不上感情,当然也谈不上会与标点符号有什么关系。
接着是发现问题。“困于心,衡于虑”,这时候“求解若渴”的感觉会折磨着你。即使再强大的人遇困难也要低头思考,于是出现了弯弯的“?”。
找到了矛盾的契合点,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根源,自然身心舒畅,让你不知不觉地“挺拔”。于是弯弯的“?”又变成了硬朗的“!”。“!”在某种意义上与“?"是“父子”关系。没有爸爸的“?”,又怎么会有儿子的“!”?
成功和惊喜过后,总结经验,再次出现“?”——“!”,这周而复始的过程用“……”代替最合适不过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知识、体验了哲理、提高了技能、丰富了思想。“……”在三种标点符号中看起来似乎就像解方程时检验方程的解,可有可无,但实际上,“……”才是成功的精髓—经验。“?"可以由心生,得到一个“!”也并不难,而“……”却只能在多次的“?’’的苦恼、“!”的欢欣后才能得到。它的感情色彩淡一些,而理智色彩却很浓烈。
“?”、“!”和“……”应该是一个整体,三种标点符号只有紧密相连,才能使一个人成长、成熟、老练。光有“?”而不去寻找“!”是愚者,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离成功可能是那么近,留给他们的将是悔恨、失落、空虚,甚至是可耻的碌碌无为。有了一个、几个“!”而不再去寻求新的“?”,形不成“……”,那将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功败垂成,那样的人永远成不了大业。
不是吗?当你和我一起来探求“?”、“!”和“……”的情感内涵时,我们不是又经历了一轮“?”、“!”的循环,又增加了“……”的内容吗?
这篇文章,在现在看来,仍不免有一丝稚气,其中有些语句甚至算不上通顺,但对于一个只有初中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能写到这一步,或者确切的说,能够认识到这一步,是相当的不容易了。在对于人生的思考上,我惊喜的发现小华比同龄人先跨出了一大步。
在同龄的孩子还沉浸在游戏、糖果和父母的宠爱之中的时候,小华可以冷静的分析由“?”,“!”,“……”带给他的困惑,并最终得出了自己的正确的答案,是与他平时的积累分不开的。通过读书,小华引发了许多的思考,就象在他的作文中提到的,遇到了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思考是首先要采取的,“?”不正象是一个人低头沉思的样子吗?通过思考,我们可能会得出答案,我们也可能会更加困惑,这时候,我们必须寻求外界的帮助,或者向身边的老师、朋友、亲人求助,或者找到我们那位相知的朋友—书,来寻求答案,在寻求结果的过程中,千万不要退缩,因为答案可能离你如此的近了,只是你还没有意识到罢了。当我们找到了答案,我们感到喜悦,我们知道自己通过努力又得到了新的知识和收获。我们的头抬起来了。但是,时间在流逝,世界在向前发展,我们不能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一直沽沾自喜于取得的小小成绩,会有新的问题摆在你的面前,需要你再去思考,得出答案。在省略号周而复始的运转下,我们一步步的朝着最终的成功迈近,我们通过对自身的不断完善,来感悟更多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
小华在后来和我谈到写这篇作文的初衷,提到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在读书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疑问,这些疑问促使他不断的阅读,促使他想了解更多自己未知的世界。每一本好书,都可以引发他无限的思考和遐想。为了寻求答案,他不能停下来,一本本的读下去,一次次的思考,他惊奇的发现,原来他要找的答案,都在书中等待他去发觉,通过和书的对话,通过和作者的交流,使他明白了许多的道理。使他体会到了生活原来的意义如此的广博。这些,在小华初一写这篇作文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这么深,那时候,他只会用这种直接的感受去描绘,并不能理解真正的意义所在,不能正确的找到根源所在。在他真正可以独立思考时,那些从小在他心底扎根的想法自然也就会以别的方式表达出来了。
小华凭着这篇作文,获得了作文竟赛的第一名,虽然并不是什么很大的了不起的奖项,但我知道,我给他从小灌输的读书的思想有了可喜的回报。对于孩子而言,他也终于有了可以看的见的第一次收获。通过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使他们爱上“书”这个特别的朋友,使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可以使他们更早的接触生活,可以更早的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辨别真伪好坏的能力。这其中,是有很多我们家长无法教给他们的。因为一个是被动接受,在我们教给他们的时候,他们被动的听,并不能有很深的认识和理解,读书使他们主动的去索取,因为要索取,就首先要知道为什么需要索取,他们会更有兴趣、更能认同和接受了。
标签:作文成长曾经过程中得了小华儿子竞赛第一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