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朋友在给田园的来信中,谈到了自己在生活中遭受的一些挫折。这里田园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滨州一位姑娘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这位姑娘找了一位男朋友,虽然她的父亲坚决反对,但是,在她的男友信誓旦且的保证下,这位姑娘便轻易地以身相许。然而,没想到,当初发下了千般誓愿的男友,在满足了自己的欲望之后,翻脸不认账,无情地将姑娘甩在了一边。姑娘在极度痛苦中,跑到这位薄情郎的单位,服下了剧毒农药,幸亏被人及时发现,送到医院,总算保住了一个年轻的生命。这件事情闹得是满城风雨,姑娘至今人前人后抬不起头来。她在来信中不断流露出再次轻生的念头。
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处理过十多起了,绝大多数当事人都能够在正确的引导下,及时地解脱出来。今天,田园准备从当事人自我心理调整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人生失意的问题。
所谓失意,按照心理学的定义,是人的一种心理失衡表现。当人的期望不能实现,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感受到一种丧失几的心理体验,并由此而表现出遭受挫折的情绪。
人的失意有多种,例如,学业上的失意、事业上的失意、情场上的失意,等等。这些人生失意现象,一般都是由个人自我实现的需求或精神和物质的濡要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的。当一个人总是陷入严重的失意状态,强烈的心理失衡还会导致人的社会适应失调。比如,我们前边谈到的那位姑娘,在她被男友无情地抛弃之后,她心理上感受到的就是一种严重的失意体验。这种严重的失意情绪,导致她对人生产生了一种绝望感。
应该说,我们每个人的这一生,都要经历种种的失意。无论是在学业上、事业上或是在感情上,失意作为一种心理感受,总是要伴随着我们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失意又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比如,孩提时期,我们会为任何一件小事而感到沮丧;当我们长大成人后,逐渐开始变得成熟,我们就不会再像童年那样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丧气。但是,不可避免的是,生活中、事业上总是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难以逾越的困难和问题,即便到了老年,人仍然需要不断地同失意的心理作斗争。所以,从人的一生来看,失意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相反,如果一个人一生都感受不到失意的情绪,这倒是不正常的了。
既然人的失意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对人的失意的心理研究就具有了现实的科学意义。当然,这种研究只能是为解脱失意而提供一些方法,从根本上讲,彻底从一种失意状态解脱出来,还需要人的自我调控能力。比如,在我们的节目中,我们经常结合具体事例谈到如何挽救即将破裂的婚姻,如何控制自己的感情,如何改变自己的性格,如何解决各类矛盾……但是,如果我们的听众朋友真是按照这些方法、模式去实践,那么,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就会有较大的改观呢?依田园看,未必完全如此。因为要真正从失意状态下解脱出来,还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气力,要有足够的耐力和勇气。
人的失意往往是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发生的。所以,在人和人之间,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形成一种具有亲近感、归属感的凝聚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许多失意的听众朋友感到孤独时,选择了给田园写信、打热线电话的方式,来倾诉自己的苦衷,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自我调控方式。因为通过宣泄,他们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的和谐;在宣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失衡被友好的情绪抵消了。所以,田园想,我们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还是体现在这一点上。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摆脱失意情绪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来自内心的反省深思,也有来自外在的指导与帮助。
需要指出的是,当一个人在陷入严重的失意状态难以自拔时,应该及时地向他人发出求助信号,这是一种正常的自我保护意识。一个人如果掉入深水中,他会本能地呼救。但是,一旦陷入感情的深渊,许多人往往不会去寻求他人的帮助。心理失衡最容易使人陷入孤独,也最容易导致人去钻牛角,严重的情况下很可能会陷入抑郁状态,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
当然,就一般情况而言,失意并不一定是坏事,有时它还会激发起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坏事变成好事。一位著名心理学家指出: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中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间题,正确地对待人生的失意,学会及时地维持心理平衡,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我们每个人适应社会的前提和保证。
最后,借这个机会,田园准备向滨州那位姑娘进劝一句,过去的一切,无论自己是吃了亏还是上了当,也只好让它过去了。心理的创伤,只有靠时间来慢慢地治愈。但是,最终我们还得设法超越暂时的失败。所谓生活中的强者,并不一定只是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这个称号更应该归于那些勇于战胜困难,不怕失败和挫折,在任何艰难困苦情况下懂得珍惜自己宝贵生命的人。
李白诗曰:“人生得意须尽欢”,意在劝人在得意的时候,不妨放松一下,欢乐一番。田园这里想反其意而套用之:“人生失意须尽欢”。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如果只是得意时欢乐,这人岂不就要愁肠百结、凄凄哀衰度过这短短的一生?
标签:到了微笑许多朋友自己面对田园在给信中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