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到了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8-02 08:00:48
《蓝色闪电里的心跳》
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威海那香海。远远望去,金色的沙滩像一条摊开的丝带,温柔地环抱着蔚蓝的大海。爸爸突然指着波光粼粼的海面朝我笑:“今天带你体验摩托艇,敢不敢挑战?”我的心一下子像揣了只蹦跳的小兔子,指尖都有些发烫——既紧张又忍不住期待。
穿上橙红色的救生衣,我变成了一只圆滚滚的小橙子,被爸爸稳稳护着坐上摩托艇。发动机“突突突”地哼起调子,艇身在水面轻轻滑行,像只刚睡醒的海豚,慢悠悠在碧波上摆尾。起初爸爸开得极缓,海风卷着咸湿的气息扑在脸上,连妈妈站在岸边的笑声都被吹得脆生生的。
“坐稳啦!”爸爸忽然扬声喊道。他猛地转动方向盘,摩托艇像被注入了魔法,瞬间化作一道蓝色闪电,在海面劈开一道银亮的弧线。浪花调皮地跳起来,溅得我满脸冰凉,凉丝丝的水珠顺着脸颊往下滑,像在跟我玩捉迷藏。远处的白帆缩成了米粒,岸边的人群成了散落的彩豆,我紧紧攥着扶手,感觉身体快要飘起来,连海鸥都振着翅膀,追着我们的浪花飞。
最刺激的是冲过浪峰的瞬间。当摩托艇爬上浪尖时,低头能看见海底晃动的光斑,像撒了一把碎钻;俯冲下去时,失重感突然攥紧心脏,吓得我尖叫出声,可笑声却像挣脱了束缚,比尖叫还要响亮。爸爸故意放慢速度,让摩托艇在平静的海面打圈,我们的影子在水里跟着旋转,像和浪花跳一支欢乐的圆舞曲。
夕阳把海水染成了蜜糖色,我们才恋恋不舍地靠岸。妈妈笑着递来毛巾,指尖擦过我湿漉漉的脸颊,眼里的温柔比晚风还要暖。坐在沙滩上看浪花渐渐平息,忽然觉得那香海的摩托艇不只是速度与激情的游戏,更是爸爸妈妈送给我的蓝色礼物——里面装着海风的歌唱,浪花的舞蹈,还有一家人紧紧靠在一起的,闪闪发光的快乐。
《我的新技能——游泳》
暑假里,妈妈给我报了个游泳班。到了游泳馆,我望着一大片湛蓝的池水,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刚开始学的时候,我特别害怕,怎么也不敢把脸埋进水里。教练一点儿也不着急,耐心地教我动作,还不停地鼓励我:“别怕,慢慢来。”他先让我在岸上练憋气、蹬腿。我明明想做好,腿却怎么都不听使唤,总是蹬不对劲儿,急得我直跺脚。
练了一段时间,我终于能套着臂圈在水里慢慢游了。教练总站在旁边,笑眯眯地夸我:“不错不错,动作越来越顺啦!”有一天,他突然说:“摘了臂圈试试吧?”我一下子慌了神,刚一松手,身体就往下沉,“咕咚”呛了一大口水,鼻子辣得像着了火。教练赶紧扶住我,让我别慌,用力蹬腿。我深吸一口气,咬着牙再试——这次,手脚好像突然听话了,居然游出半米远!后来越游越稳,像条灵活的小泥鳅在水里钻。
现在我都能在泳池里转圈啦,心里乐开了花。原来呀,只要勇敢一点,真的能学会新本领呢!
《一片会呼吸的绿草原》
暑假里,我们一大早开车行驶了两个多小时,来到了乌兰毛都草原。我推开车门往下跳,脚掌“啪”地陷进草里,软乎乎的,像踩着奶奶织的厚毛线毯,让人舒服得忍不住想来回蹭。爸爸笑着拽我:“别急,先瞧瞧这绿。”
草长得密密实实,没过脚踝,绿得发亮,从脚边一直铺到天边,像块没尽头的绿绒毯。风“呼”地跑过,草儿“沙沙”地弯下腰,又慢慢直起来,真像这绿毯子在轻轻喘气。我蹲下来,手指插进草缝,摸到凉凉的露水,深吸一口气,青草香混着泥土味漫进鼻子,比家里的香皂好闻多了。
草里藏着好多小野花:黄的像撒了一地碎星,紫的像迷你小喇叭,白的带着细绒毛。我摘朵黄的别在口袋,弟弟学我摘了朵紫的,却捏掉了花瓣,噘着嘴来抢我的。妈妈赶紧拦:“草原上多着呢,慢慢挑。”
往前走十几分钟,一条河猛地撞进眼帘。它弯弯曲曲地在草原上铺开,像一条闪着光的银带子,轻轻系在这片绿毯上。牧民叔叔指着河面笑着说:“这是九曲河,你看它蜿蜒缠绕的样子,多像一条被风吹动的银色哈达?”我顺着河道望去,还真像!
河水清得能数清水底的鹅卵石:白的、灰的,带着花纹的。几条小鱼摆着尾巴游,一会儿钻石头缝,一会儿冒出来,像在捉迷藏。几只小羊跑到河边喝水,嘴巴一碰水面,影子就晃了晃,鼻子“呼哧呼哧”喷气。我学它们“咩咩”叫,小羊猛地抬头瞪我,逗得全家笑出了声。
脱鞋踩进水里,凉意从脚踝漫上来,舒服得我直跺脚。水底的沙子软软的,一踩就陷,像在给脚底板挠痒。河对岸的黑黄牛甩着尾巴吃草,“哞哞”的叫声顺着河水飘过来,像在打招呼。天上的云白得像棉花糖,影子落在河面,跟着水流慢悠悠游,像只胖鸭子。
爸爸铺开餐布,我们在河边野餐。面包渣刚掉地上,几只小麻雀就蹦过来啄,一点不怕人。妈妈说:“这才是草原的样子——自在。”
太阳斜斜往西沉,把天空染成橘红,河水也成了金红色,像撒了把碎金子。该走了,回头望,九曲河还在闪光,草儿还在“沙沙”喘气,远处的牛羊群慢悠悠往毡房挪,牧民的鞭子偶尔“啪”地响一声,又被风卷走了。
我捡了块扁石子揣兜里,攥着片长草叶。心里跟草原约好:下次来要带水枪,要跟弟弟赛跑,要学赶羊。这片会呼吸的绿草原,一定记下了我的笑声,等我再来,它准能认出我。
(小作者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红云希望小学五年级学生)
后 记
望着书桌上从草原带回的石子,草儿被风吹动的“沙沙”声、九曲河的波光,仿佛又涌到眼前。把草原收进本子,就像把那天的风、那天的香,都锁进了纸页里。乌兰毛都,我替你记着呐。
家长感言
原来孩子眼里的草原会呼吸:草是毛线衣,河是银带子,连学羊叫的傻气都成了光。他用脚踩沙、用鼻闻香、用手捡石子的认真,比任何照片都鲜活。能看他这样把世界揣进心里,是成长最好的模样。
教师赏析
小作者的这篇草原记,以“会呼吸”为魂,用孩童的眼捕捉草的软、河的曲、风的响。从踩草如触毛衣的触感,到河似银带子的想象,字里行间满是鲜活的生命感。最动人是那份把草原藏进笑声与约定里的纯真——原来好文字,从不是堆砌,是让心跟着草叶一起颤动,让风景自笔尖生长。(李丽)
《神秘的生日礼物》
小兔子的生日到了,他收到了妈妈送给它的神秘生日礼物。它想:肯定是我爱吃的胡萝卜。
小兔子满怀欣喜地拆开礼物,看到却不是自己喜爱的胡萝卜,这是什么呢?妈妈笑着说:“这是胡萝卜的种子,只有自己种出来的才会更加香甜可口。”小兔子听了妈妈的话,兴奋地拿着种子来到地里,把土翻松后,把种子撒在泥土里。过了几天,胡萝卜长出了嫩芽,小兔子每天都去地里浇水、施肥、拔草、捉虫。
到了秋天,胡萝卜成熟了,小兔子高高兴兴地领着妈妈来收胡萝卜,它们看到又大又红的胡萝卜高兴坏了,非常有成就感。妈妈夸奖小兔子:“你真是一个勤劳的好孩子。”
他们把胡萝卜分享给朋友们,大家都很感激小兔子。
《捉泥鳅》
七月盛夏,酷暑难耐。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妈妈的娘家,一个还没有拆迁的农村去看望老太公。
到了之后,整体感觉不错,村庄整齐干净。听老太公说,村里的田地大部分由大户承包,但每家都有一些自留田,因为这些田地机械化操作不方便,承保大户不愿意承包只有自己种。老太公家人喜欢吃早稻米。现在早稻苗刚刚插入田里不到十天,长势很好。在来老太公家的第二天,老太公就带我到刚刚插好秧苗的水田里去捉泥鳅。
中午时刻,挂在天空中的大火球照在村里的墙上和水泥铺的路面上,反射出一轮又一轮的热浪。老太公和我带着竹制的鱼笼,顶着头上的火球,冒着高温去捉泥鳅。
老太公告诉我,高温下捉泥鳅也是一项技术活,如何识别泥鳅躲在水里或在土里什么地方,是捉到泥鳅的前提,而不是盲目的在水里或土里乱摸。刚插好秧的水田里,水不是很深,大约五到十厘米,水田里的水温很高,因为泥鳅既怕热又怕动,自己不想用力钻进土里筑巢,来逃避高温酷暑,因此它也学会投机取巧,就用人们在水田里插秧时,留下的深深的脚印,作为自己的安乐窝来避暑。
老太公还告诉我,泥鳅在水里面是一个不好捉的小动物。但是在高温的水田里,泥鳅也老实多了,你摸到它的时候,它会装死,在你手里一动不动,如果快要离开水面了,它却一溜从手中滑走。听了老太公的话,我小心翼翼地双手并拢,慢慢地将并拢的手放入一个大脚印中,轻轻地捧起大约五、六条泥鳅,快出水面时,老太公赶紧把鱼笼放在我的右手边,只要配合的好,泥鳅就能一条不漏地全部被“俘虏”。
如此反复,我学会了捉泥鳅这一项技能。
(小作者是安徽省芜湖市石硊中心学校六年级学生)
后 记
捉泥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明年的暑假还要到老太公家去。
家长感言
非常支持孩子暑假到农村去体验生活,我们觉得既能让孩子开阔视野,又能促进孩子学会动脑动手的技能,体会生活的乐趣。
教师赏析
小作者以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乡村生活的独特细——盛夏的高温、早稻田的景象、捉泥鳅的技巧,尤其是对泥鳅“投机取巧”f躲在插秧脚印里避暑、“装死” 后突然溜走的描写,既生动又充满童趣,可见孩子在体验过程中真正用了心、动了情。(俞良德)
《粽香悠悠》
端午佳节,我在人来人往的街上,无意间闻到了一阵清香,我向源头看去,原来是一家粽子店。我怔住了,这熟悉的味道在我心中构成了一张脸——是我的奶奶。
小时候,每到端午时分,奶奶都会带我做粽子。粽叶是在后山的竹林摘的。奶奶拄着拐杖,拿着剪刀,只听“咔嚓、咔嚓”,一片片竹叶飘落,每一片都经过精挑细选,翠绿无比,如同一块块绿宝石,足足装了两大筐。
接下来,奶奶就把糯米装进缸里腌制,奶奶每天都守在缸旁,不许别人靠近围观,说怕我们这些顽皮的小孩会把缸打碎。奶奶夜以继日守了三天,甚至没合过眼,米粒在奶奶的照料下变得晶莹剔透,奶奶也淡淡地笑了。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制作环节了。奶奶把提前准备好的咸蛋黄和红枣拿出,将其加入米粒中,再把材料捏成三角状,包上竹叶,便做好了一个粽子。奶奶从日出做到日落,看着那些饱含心血的粽子,她慈祥地笑了,仿佛这是她新生的孙子。
奶奶把粽子放进蒸炉,便静静地等待着,那缕缕冒出的粽清香,香飘十里,沁人心脾,让我陷入无限的期待之中。
粽子出炉了,我不顾热气,吃了一个又一个,赞不绝口。奶奶摸着我的头,笑着说:“孙儿啊,吃够了吧?去分给邻居们吧!”我疑惑地问:“奶奶,您不吃吗?”奶奶说:“我不吃,去吧!”我把粽子分给了邻居们,他们都拍案叫绝,直夸奶奶的手艺好。我提着空篮子回了家,奶奶看着我的空篮子,慈祥地说:“看来我的手艺还不错。”淡淡地笑了。
如今,我已提着一盒粽子回了家,看着墙上挂着的奶奶的相片,吃着粽子,想起奶奶那淡淡的微笑。
《狐假虎威的典故》
老虎专找各种小野兽充饥。一天,抓到了一只狐狸,正要张口大嚼,狐狸说:“别碰我!我奉天帝的命令,当上‘百兽之王’ 了,你可知道!你如果伤害我,那就是违反天帝的命令!”老虎听了,不大相信。狐狸说:“你不信吗?好,你跟着我,看看百兽见了我怎样吧。”狐狸说着,就在前面大摇大摆地走着,老虎将信将疑地跟在它的后面。果然,所有 的野兽一看见它们,便纷纷逃避。老虎以为狐狸真的是“百 兽之王” 了,它不知道野兽们所惧怕的其实是它自己。
这个故事,原载《战国策•楚策》。楚国是战国时代南方的大国,北方各国对楚将昭奚恤【xù】相当害怕。一天, 楚宣王询问他的大臣们,昭奚恤是否真有那么大的威名。有个大臣名叫江乙,他同昭奚恤不和睦,便向楚宣主讲了上述的寓言,最后说:“今王地方千里,甲兵百万。…… 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江乙的用意是一方面贬低昭奚恤,说他仗着楚宣王给的指挥百万强兵的大权来抬高自己的声望;一方面剌激楚宣王,要他别糊里糊涂被昭奚恤利用了还不知道呢。
后来,有人把上述故事,概括为“虎威狐假”四字(假, 就是借)。但是,更多的人却说作“狐假虎威”,并且流传 而为成语,比喻依仗别人的威势去吓唬人。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隼【sǔn】翼鷃披,虎威狐假。”(隼,一种猛禽,鷃 一种小雀。)《宋书•恩幸传序》: “鼠凭社贵,狐藉虎威。”(鼠凭社贵,参看“城狐社鼠”;藉,也是借的意思。)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一:“他把中人就自看做一半债主,狐假虎威, 需索不休。”
《神奇的五彩池》
放暑假了,妈妈带我去九寨沟避暑。在黄龙,我终于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
一爬到黄龙山顶,五颜六色的池子映入我的眼帘。哇,池水真的会变魔术!刚才还是蓝莓果冻的颜色,一眨眼就变成了薄荷味泡泡糖的绿色。我蹲下来想捞一把“果冻”尝尝,只捞到一手的水。调皮的水珠顺着我的胳膊滑滑梯,冰冰凉凉的,好像在给我挠痒痒。
五彩池有大的,有小的,有圆圆的,还有扁扁的……真是千姿百态。“妈妈,快来看,池底有好多好多的金币呢。”我正要脱鞋子去捡,妈妈赶紧拉住我:“不能下去,那是碳酸钙在开会呢!五彩池只能看,不能踩踏!”妈妈还给我介绍了五彩池的形成。突然,头上一片云朵飘过来,池子立刻披上了淡紫色的丝巾,和我脖子上的那条一模一样呢。
最有趣的是池子边缘的“花边”,好像生日蛋糕上的奶油。我真想尝尝是不是有奶香味。
神奇的五彩池,回家我一定把你画下来。
(小作者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街道实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后 记
五彩池真美,太神奇了。
家长感言
孩子亲眼看到了五彩池,用手中的笔描绘它的美丽和神奇,还上网查阅了它的形成过程,真是大开眼界,
教师赏析
思潼小朋友笔下的五彩池是那么的灵动,是孩子的童真和童趣赋于五彩池别样的魅力!(陶伟珍)
《雨中的校园》
二课到了,小伙伴们冲下楼去嬉戏,我望着那即将到来的层层黑云,就知道要下雨了,我走在走廊上,周围静悄悄的蚂蚁从我面前走过,这让我的猜测更加确定.
滴答!一滴雨滴打在栏杆上,显得格外悦耳,风儿如同母亲的双手,摸着我的脸,我感到了此时此刻的清凉。我孤独地坐在那里,我拿了一本书,静静地看了起来,不知看了多久,风儿“呼呼”地吹了起来,风儿淘气极了,越吹越大,风把正在生气的雨姑娘吹哭了,雨开始不停地落下。
我眯着眼,感受着这股凉风,蔷薇散发出一股香气,整个走廊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雨越下越大,我感到冷意,缩成了一个球似的。雨姑娘还是在哭,小伙伴们尖叫着,冲向体育馆一楼,那一刹那间,整个校园都好似震动起来。
我抬起头,一滴雨落在我的额头上,好像多年没见的奶奶的双手摸过我的额头间。我眼睛里泪水不停地打转,但这时流了出来,我对着雨说:“告诉奶奶她,我很开心很健康,您不用担心!”雨不地停地下着,一阵风吹来,好似在安慰我的心灵,与我拥抱着。
雨慢慢停了,太阳把一道光照到我的脸上。
《老屋》
2025年6月2日 星期一 天气:多云
梦里,我又回到了老屋。
循着诱人的香气,我蹦蹦跳跳地朝厨房跑去,嘴里喊着:“姥姥,我饿了,有没有什么好吃的?”一眼看过去,灶台边果然有几个红薯。蒸过的红薯放在炉边,靠姥姥不时地翻转,才让每个面都熏烤得皱起皮,热气腾腾,软糯香甜。咬下去微微有些黏牙,有些韧劲,这是我最喜欢吃的。姥姥笑着说我是小馋猫,又忍不住叮嘱我小心烫。
两个红薯下肚,我便心满意足了,开始在小院里自娱自乐起来。一会儿跑到鸡舍前,拿着小木棍,逗弄小鸡,看着小鸡们被吓得四处逃窜,我笑得前仰后合;一会儿蹲在花坛边,全神贯注地玩起过家家,用小树枝和树叶搭起“小房子”,捡起一些小石子和花瓣,假装是食物,整个人沉浸在奇妙的幻想世界。
铃铃的闹钟声唤醒了我,也打碎了美好的梦。是呀,我很久都没回去看看老屋了。
2025年7月4日 星期五 天气:多云转晴
穿过曲折幽暗的小路,我终于回来看她了。
屋顶上几株不知名的野草,在微风中摇曳,似乎在向我这个久违的访客打招呼。这一幕忽地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故乡》,也自然明白了先生回乡时悲凉的心境了。
老屋老了。
外墙皮已经斑驳脱落,一推木门,发出“吱呀” 的声响,仿佛一声叹息。堂屋里的八仙桌布满了灰尘,厨房的灶台冷冷清清,再也没有姥姥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炊烟袅袅的热闹景象。后院,曾经的鸡舍只留下几节木架子,小花园已是杂草丛生。过去姥姥精心照料的花朵,如今已难觅踪迹,只剩下几株顽强的野花在杂草中绽放。角落里的水缸已经干涸,缸沿上还残留着一些曾经盛水的痕迹。
老屋,我儿时的避风港,她历经岁月侵蚀却依旧静静地矗立着,坚守着,守望着这片土地,守望着那些回不去的时光。
再离开她时,夕阳的余晖洒下,那金黄的色彩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神圣的外衣,我知道老屋永不会磨灭,那些与老屋有关的人和事,将伴随我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