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几年前的一件事:某报编辑部为了配合形势,曾组织几位作者到一个县深入生活,进行创作.编辑部交给他们的任务是写一篇塑造一个“一批二干三带头”的基层干部形象的短篇小说。三个月后,这些作者回来了,可是带回来的小说,却不免令人失望。小说的情节是按照这个县“一批二干三带头”的所谓经验为蓝图拼凑、编排出来的,小说着力塑造的大队党支部书记是一个没有个性,只会串演一些政治上的空话、大话的人物。小说完全是图解式、概念化的作品。这次创作活动无疑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本来,组织作者下乡,体验生活,是一件值得倡导的事。这些作者也都是有一定生活积累和写作能力的同志,为什么下乡三个月却写不出一篇较好的作品来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编辑部指导思想不得当、作者的思想和创作热情都被编辑部交给的任务所限制,所框死。首先,编辑部交给的任务,已经先把主题确定下来。先确定的这一主题,对作者来说,不过是从报纸上看到的一个抽象的概念,并非他们自己从丰富生活中反复思索、反复追求,孕育于自己生活体验之中的思想。这本身,就已经不是从生活出发,而是从概念出发了。主题先行,还派生出另外一个问题,即作者深入生活的方法。因为编辑部已为作者规定了创作的蓝图,作者当然只能按照这既定的框框到生活中去按图索骥了。他们的注意力,势必集中于去寻找故事和情节,即构筑这蓝图的建筑材料,而忽视属于第一位的了解人、熟悉人的工作。这样,自然谈不上作者来自现实生活的真知灼见,谈不上从现实生活中如何提炼、凝成自己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了。在作者这种生活基础上所产生的作品,故事和情节只不过是图解主题的手段,作品里所塑造的人物不是活生生的具有鲜明性格的形象,而成了单纯的政治传声筒。 当然,就上述事例而言,之所以出现图解现实的作品,主要责任在编辑部。但是,作者们自己,也可以从中汲取应有的教训。事实上,在我们一些作者中,也经常出现类似的情况。例如最近,有一位作者从报纸上看到几篇阐述党的农业政策的文章,使他产生了要写一篇反映这方面内容的小说的愿望。不可否认,这位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对当前党的农业政策的贯彻,是有一定的感受的。但问题是,他的这种感受还没有同他所要塑造的形象融为一体,即把生活中的这些印象和感受,孕育、融化为有生命、有个性的形象,就匆忙构思作品,命笔写作了。作者构思作品时,还没有找到他要塑造的人物同他要表达的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只能生硬地把他在生活里得的这些印象和感受,围绕着一个概念即当前党的农业政策堆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