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光景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05 20:37:33
《凌晨一点的夜晚》
近日,家中光景有些惨淡,妈妈整日奔波劳碌,老爸来回穿梭于老家和县城,疲惫不堪的他们,甚至有时一回家就倒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而我呢,最近却浮躁不堪,偶尔作业繁多,我便会心情不佳。有时,三个人坐在一桌吃顿饭,连一句话都说不上。似乎我们三个就是导火线,哪怕是有一丁点儿的小摩擦,就很有可能会引发一场无休止的战争。
今晚,和往常一样,在家安心写着作业。不知怎的,老爸在门外喋喋不休,偶尔还会傻笑一番,这不像他一贯的做事风格。我两手捂耳,紧皱眉头,思考着这道数学题。即使是这样,我还是百思不得其解,我烦躁不已,可一边又是老爸老妈嘈杂的声音,我暴跳如雷,几个箭步走上去,一把拉开了门:“你们到底要干什么,还让不让我写作业了?”妈妈目瞪口呆的望着我,而爸爸却若无其事的样子,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因为充电玩手机很不安全。于是我火冒三丈,上前去一把夺过了手机:“有什么好玩的,成天就知道拿个手机晃来晃去,你烦不烦啊!”他紧蹙着浓密的眉毛,黑亮的眸子深邃透明,像是黑洞一样吞噬了我所有的心思。我有些畏惧“你…。你就知道拿这眼神瞪我。”先开始,他心平气和,面带微笑:“快,来给我!”我愣头愣脑,却不知“见好就收”,居然还得寸进尺:“哼,就不给你!”我吐出舌头,两手指在红润的脸颊上,翻着白眼,跟爸爸做起了鬼脸。“啪!”他拍起了桌子,气的已是面红耳赤。,“嗖”的一声站了起来:“你给不给我,想挨打了吧!”。我这才料到事情的严重性,想必老爸要动真格了吧。
我强装稳定,心急如焚,该如何下策?于是我便灵机一动,以我一贯的“手段”,装作傻笑来逗他笑,可万万没想到这招竟失灵了。此时的老爸恼羞成怒,向我走来:“你知不知道刚才短信里的人是谁吗,我跟他是在谈工作,你到底想干什么,怎么这么没礼貌,都白教你了!”我再也不敢嬉皮笑脸,因为这是近几年来,老爸发的最大的一次火。我胆战心惊,内心无比忏悔,自责。我把头低的极低,强忍着即将“流汗”的眼睛。爸爸沉默着,整个屋子死一般的寂静,让人窒息。我那攥紧着手机的左手不停地冒汗,全然忘记了要归还。我跟老爸僵持的站在那里,最终老爸再也忍无可忍了,抡起了手掌。我紧闭着双眼,脑子一片空白,等待着下一秒的耳光。突然,眼眶掉下了什么东西,潮湿的划过我的脸颊,在干燥的皮肤上,留下一道曲折的线。而此时老爸却放下了那一直托起的手掌。刹那间,夺了我手中的手机,然后,重重的摔在了地上。他转过身去,走到阳台,点上一支烟。
一股青烟从嘴唇中央一个小小的圆窟窿直往外钻,随即散开,又向空中疏疏落落的挥发,变成了许多不整齐的灰色线条,一层透明单薄的雾气,一些极像蜘蛛网般的气体,渐渐飘向深黑的夜空。
我失声痛哭,唤来了熟睡的妈妈,她把爸爸带到房间里进行批评教育,一向很听话的爸爸,却又与妈妈展开了一场斗争。看着这支离破碎的手机,听着那深夜里的吵架声。原来,这一切都是我的错!
昔日那幽默风趣的爸爸,活泼开朗的女儿,今日去哪儿了?或许我是真该反省反省自己,我已不是小孩子了!
漆黑的夜空像浸透了黑汁般,暗的让人窒息,一阵骤雨鞭打着玻璃窗,时而隔着死一般的宁静。我不安的打开窗户,深吸一口略带雨水湿香的微凉空气,不由得打了个寒噤。关上窗户,坐下来,待我我作业写完,今夜已是凌晨一点。
《胜日寻芳研讨会,无边光景一时新》
在一次县里举办的研修活动上,我有幸遇到了璩艳霞老师,然后关注到了她的生命语文工作室。工作至今也有好几个年头了,自己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也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但是对于怎么上好语文课,怎么走好接下来的路还是挺迷茫的,幸好有璩老师以及她的生命语文工作室给我指点迷津。4月6日,春意正浓,我参加了璩艳霞生命语文工作室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网络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新。
课堂留白,别具匠心。这次研讨会的序曲是观看余映潮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视频。在研讨会之前,工作室要求全体成员观看余映潮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视频,然后开展文言文阅读网络研讨活动。为了更好地参与研讨会,我认真观看了余老师的教学视频,并写下了几百字的观课感受,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余老师的课堂留白艺术。与我平时教授文言文课文时老师讲的多学生讲的少的不同之处是,余老师的课堂删繁就简,课件上也只是出示极精简的文字,如“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等等。当学生的朗读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时,余老师适时地进行指导点拨,然后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提升文言语感,去体会作者的心境、作品的意境,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后面的赏析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在学生的反复诵读、背读中也就变得迎刃而解了。最后板书八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极有力地收束课堂,至此可谓是把课堂留白艺术推向了高潮。这种不多言,而又“言”得恰到好处的课堂,层层升华学生的认知,不可谓不别具匠心。这是我从未见识过的创新的课堂,“怎么上好语文课”在这里有了新的思路。
评课议课,耳目一新。接下来,在万分期待中,网络研讨活动正式开幕了。本以为自己做了充分的准备,能与各位专家们产生一点共鸣。可是当宋珍老师从两个方面来谈她的收获——素读教材,深究一个“内”字;活用教材,勾连一个“外”字的发言后,当头给我浇了一盆凉水,我发现她的发言,有很多理论支撑,这是我闻所未闻的。紧接着又有杨玲老师的“不逾矩而从心所欲”、王虹老师“独特的板块设计”以及蒋超群老师“因声求气诵妙文,返璞归真品名句”的依次发言,都让我感觉很陌生,听了之后也是一头雾水。只有蒋博老师提到的“留白艺术”我才感觉到一点亲切,这真的是太惭愧了!这让我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平时理论著作读得太少太少,一旦要参与到评课议课之中来,就显得太琐碎太肤浅了。评课议课不但要看到现象,还要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但要注意到微观方面,还要从宏观把握,原来评课议课也有这么高深的内涵,从评课议课的发言就可以反观自己的知识储备。现在看来自己未来要走的是一条漫漫长路,而选择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地学习探索,接下来的路定会由遍布荆棘而变得平顺开阔。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我们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老师们的话语宛如阵阵春风,在我的耳畔久久萦绕,让我更加期待“万紫千红总是春”早日来临。
《伤痕》
伤 痕
【英】哈代
我爬上了山顶
回望西天的光景,
太阳在云彩里
宛似一个血殷的伤痕;
宛似我自身的伤痕,
知道的没有一个人,
因为我不曾袒露隐秘
谁知这伤痕透过我的心。
(蓝仁哲 译)
【作者简介】托马斯·哈代,英国诗人、小说家,代表作有《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等。
【赏析】
或许每个人心中都藏着几处伤痕,
无法倾诉,只能自己咀嚼。
那些伤痕,我们无法释怀,
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泛起在心头。
诗人本想登上山顶,观赏日落,
可是,那落日,美得令人伤痛,
竟“宛似一个血殷的伤痕”,
勾起我隐藏着的心伤……
心中的伤痛本来是看不见的,
诗人却化无形为有形,
用太阳在云彩中呈现出的血红现象,
来表现心中那无法言说的痛苦。
我们无法知道哈代心中的伤痕是什么,
每个人只能想起心中的隐秘。
小诗虽短,但独具匠心,
以“伤痕”连接上下两段,
上段说“太阳宛似伤痕”,
下段说“太阳宛似的伤痕,又宛似我自身的伤痕”,
结尾再次出现“伤痕”,
敏感的读者,可能已经想起属于自己的哀怨了。
低声吟诵,便觉文字回环之中,
有道不明、说不出的伤痛……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译文: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出自朱熹《春日》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春日:春季来临的日子。
2、 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3、 寻芳:春游赏花。
4、 泗水:水的名字,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
5、 滨:水边;河边。
6、 光景:风光景物
7、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 东风:春风
翻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朝徽州婺源人,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和理学家。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
赏析:
《春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风和日丽、生气勃勃、百花竞艳、万物更新的美好景象,特别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把春天写活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秋名句。
《春日》这首七言诗是宋·朱熹所作,其中“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为名句。诗的大意是:风和日丽来到泗水边赏景,一望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很容易认识到东风的面容,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译文:良辰探寻美景在泗水之滨,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出自朱熹《春日》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春日:春季来临的日子。
2、 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3、 寻芳:春游赏花。
4、 泗水:水的名字,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
5、 滨:水边;河边。
6、 光景:风光景物
7、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 东风:春风
翻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朝徽州婺源人,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和理学家。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
赏析:
《春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风和日丽、生气勃勃、百花竞艳、万物更新的美好景象,特别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把春天写活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秋名句。
《春日》这首七言诗是宋·朱熹所作,其中“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为名句。诗的大意是:风和日丽来到泗水边赏景,一望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很容易认识到东风的面容,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写在文学社成立三周年际》
流年光景,似水如琴。
在漫不经心中,三年韶光已逝,猝不及防,“邈远的天空”文学社已成立三周年了。
还记得2010年4月12日,我用50个创网币创建了这个文学社。
白手起家,紧锣密鼓招兵买马。曾经历过孤芳自赏、无人问津,也曾体验到友谊长久、弥足珍贵,更体味到万事皆不易、少壮须努力!
不知不觉,文学社在小饭和我的打理下顺理成章地步入正轨,虽未在创网这个以文论道路的江湖办得风声水起,,却也在细水长流中其乐融融,生机勃勃。
毋庸置疑,这个文学社能茁壮成长,焕发生机,绝不是社长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每一位社员用每一篇文章,每一次回帖,每一份真心一砖一瓦地搭建出来的。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举你们的名字,但你们对文学社的关心和热爱,真的让我动容!我们是一家人。
感谢文学社友情链接这个功能,我们不是孤单的,在创网上还有其他朋友。记得你们“千里迢迢”送来邀请,时不时进入文学社大厅逛逛。记得2010年那年,我们多个人在线,在社里展开一场灌水大战,那份欢快,那份尽情恣意,那份青春年少,都沾染了暖暖的阳光的味道。谢谢你们,一路相伴的朋友!
还要感谢满城风絮等老师,默默关心文学社。能有个老师坐镇,是种荣幸!还记得当年怀揣不安地给老师发了邀请,也是做好石沉大海的心理准备,毕竟编辑老师们面对的是来自全国的“爱码字”的孩子,工作很繁忙。没想到,满城风絮老师很快就回复了,爽快地答应了!现在想来,当初的自己也是刚当上社长,有种初生牛犊的少年锐气。当然,也不全是不自量力的成分,也不全是当初那份年少敢为外加年少轻狂,让我向编辑老师发出了邀请。若像如今瞻头顾尾、畏手畏脚,那就无疑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遗憾了。
虽说文学社现已办得小有规模,但我这个社长确是当得不坚定。上了高中后,和小饭学业繁重,想过退位,但因最终不知如何转位而作罢。
记得高一上学期的政治老师在班上忍不住发出慨叹,原话早已被时光荒芜了,而那掷地有声的“心如本初”却在我心头长久回响。又有人说“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何出发。”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我见证了自己和许多人在创网上的旅程,一直有所感,今日也附带一笔吧。
文学社里的成员,我关注、了解自然多。作为“过来人”,我深知在课业繁重之余写写文章是一件多么值得称颂的事,尤其是不为考试而写,为本心而写,哪怕是为写作而写,也是忙里偷闲的事,偶尔也会有孤独寂寞。但据我所知,大家真的都是爱码字的孩子,对文学也有热情。但随着年龄渐长,会有许多时间被压榨、占领,上创网发文也随之递减。
常常会有一些熟悉的头像、名字在沉默了一段时间后返回文学社大厅,也常常有些社友感慨:好冷清。
但这个文学社还在,我们最初的本心也依然在。
在某天突然撞见一个熟悉的名字或头像的感动以及回忆像潮水般涌入心田,推开记忆的闸门的幸福和怅惘,那么深切,有时甚至会让我落泪。
三年光阴,一路走来的那些人儿,勿相忘!
一路走来的人儿,常来社里看看,说说近况,聊聊学业哪怕灌灌水,都会让我有着难以言说的幸福!我想,所有社员都会有此同感吧!
整整三年了,不细数往事,也不罗列了,只是想真挚地说一声:
谢谢你们!愿你我共进!
《又一处隘口》
大学的光景兔兴马逝,忽倏之间,飘忽至大四的关隘。同屋的弟兄们各奔东西,跑去外地实习的哥们早已人去床空,蚊帐上积上一层灰;倾心读研的同学每天五点半噌噌爬起,兜上昨天晚餐特备的两个冷馒头,去图书馆外排队。
每个勤苦的高中生都饱含高校生活的美好想象,策鞭奋蹄。大学的时光也确实不负所托,是一段自由无拘束、可以自由支配而不太需要思虑很多以后。但是,当四年只剩下最后一个尾巴的时候,理智的人都不得不考虑路在何方。
理智的人?我又想嘲弄自己。理智的人又为何需要等到大四才会考虑自己的发展。一直都是很没有规划性地生活,每天健身的计划一两周即以各种理由闲置、旁听外系课程的计划面临月考即全面缩水。
然而,我又坚定地告诉自己,自己的三年时光没有轻易挥霍。尽管自己追求舒服与闲适,但是专业课的学习虽称不上上佳,却也付诸努力,不能说没有一点根基。学习的是应用数学,但是一直希望能够读一读计算机。可以吗?我不知道答案。10月就是研招报名,来年1月就是试炼。我相信,可以。
《窗外的光景》
迎面而来的风裹挟着冷涩吹得她的黑发在半空凌乱打缠,她抬手胡乱扯了几下,黑色的网已然笼罩于天地间,她踩着点进入了地铁。车内零散的坐着几个人,周遭寂默,她觉得连脚边流转的空气也是那般空虚。
她坐在靠窗位置,通透的玻璃外是另一个世界:华灯初上的繁华城市里,黑漆漆的水泥森林中,璀璨的霓虹灯变幻着各种各样的色彩,繁华的步行街上商店都把店面装饰得格外引人注目,时闪时亮的灯光照在街道两旁踽踽而过的行人脸上。那些冷漠而生疏的脸孔,带着彼此的故事走过这个灯红酒绿的城市繁华背后的落寞,步履匆匆,都是过客。
她恍然想起曾经初中三年伴她走过的狐朋狗友们,原以为那些稚嫩的笑靥已被时光覆上了模糊,却不想这些明媚从未离开过自己,而是被植入记忆的深处,每每不经意的碰触,那些音容笑貌便会清晰的浮现在眼前。可她清楚,往昔的挚友如今之间的距离已不是隔了几座城市那么简单,过去了便是过去了。想来她鼻头一酸,心里有些苦涩。
这列车愈开愈快,窗外的光景已被飞驰的地铁牵扯出了粒粒光点,泛着独属于这座城市的梦幻。她的眼神放空,想起了初恋,果子一口咬下是青涩,那是她初恋的味道,咀嚼后咽下是酸涩,那是暗恋的味道。情人眼里出西施,在她看来自己喜欢的少年有着可爱的虎牙,笑起来是那么的迷人,让她的心跳像鼓点般急促,鲜活地仿佛要跳脱出来。课间她在角落里偷偷观察,放学后的偶遇她故作没看见地擦肩而过,她自以为是的想要吸引少年的注意。她贪恋在暗处仰望少年的温暖,嘲笑自己的自卑。那诱惑的荼蘼之花盛。
《家长会上的父亲》
半月前回家时,家中正忙,还要去外公家打栗子,光景甚是惨淡。虽然告诉家里开家长会的事,但父亲面临下岗,母亲又犯了关节炎,很可能来不了了。
开家长会的时间到了,我独自一人提着凳子往楼下走,透过窗户望去,家长已来了许多。我努力搜寻父亲的身影,从4楼到1楼,都没有!也许父亲去操场了。我赶紧向操场走去,不时向四周张望。看到同学们与父母在一块的情景,我好羡慕!尔后又是唉叹。终于,一个熟悉的身影映人我的眼帘:朴素的衣着,熟悉的身形,是父亲!他正焦急地左顾右望。我赶紧跑过去。见到我,父亲显得挺高兴。我把父亲引到开会处,让父亲坐下。这时,我才发现父亲苍老了许多,消瘦了许多,头发变黄了,多了些稀疏的银丝,皮肤也愈发黑了,脸上失去了往日的光泽,皱纹更加突出了,和别人的父母相比,像大了10多岁。生活太拖累他了!我心中不免酸楚,我知道父亲承担的太多了。“您这么累,怎么不在家休息呢,不来也没事。”父亲却严肃地说:“这怎么行?我是你爹.咱家就指望你学好了考大学!”我心中一颤,看到父亲那充满殷切希望的双眼,我赶紧转过身去,擦去眼眶中的泪水,我怕别人看到,更怕父亲看到。
本来有许多话跟父亲讲,可话到嘴边又嘎住了。父亲望着远方,似在思索,我靠在父亲身旁,紧紧地偎依着,什么话也没说。
家长会开始了。我在前面,父亲和其他家长坐在后面。当校长讲到农村孩子上学难时,我沉默了。回头看看父亲,他正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用支撑全家的大手抚过脸庞,显然深有感触。那神情让我想到父母为供我和姐上学而辛苦劳作的情景:在山上打栗子,被马蜂哲得浑身肿胀;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摔伤了脚,但仍顽强支撑着,咬紧牙关苦熬着;为了多收些粮食,一直在地里干活到天黑,伴着孤星冷月回家……太多了,我不敢再想了,我怕泪水再次滚涌而出。想起父母的艰难,我也变得坚强了,我应该让父亲放心,我知道我该怎么做,我是不会让I失望的。
散会了,我连忙跑到父亲身边,帮父亲拿凳子,跟父亲并肩走着,心中充满了自信与温暖。
父亲要回去了,因为他太忙了。临走时父亲叮嘱我要好好学习,不要落后,并掏钱让我吃得好些。看到父亲已穿了几年的旧衣服,看到他脚上那双粗布鞋,我不忍心留下,但父亲强让我留下了。那带着父亲体温的钱啊!你来得太难了!太不容易了!望着父亲苍老的双眼,我浑身震颤,充满了勇气。看着瘦弱的父亲消失在人群中,我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水。寒风萧瑟,凉气袭人,伴着点点惆怅,我回了学校。
如果今生是梦,我将它常留心中;如果未来是梦,我把它变成真正,我一定要改变父亲的现状。在我成功的那一天,我要让父亲感觉到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父亲,一定!
《难忘的劳动》
4点钟光景,哨音响了。
“扯……秧……子!”是老队长的声音。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急急忙忙地穿好衣服,在音兄里摸了一把稻草,飞快地跟肴队长跑去。
“队长,这么早就开始扯呀?”
“是呀,快去吧!在那边。”队长笑着告诉我。
我顺着他的手指朝路边一望,呀!黑压压的好大一片人影。我企迟疑,队长又转来叫我:“走,小余。”
我同队长一起快步来到田里。
“队长真早,我来时他已经扯了十多把秧子了。”“是呀,他可能3点就来了。”社员们议论纷纷,你追我赶地扯着。天空阴沉沉的,只有老队长牵出来的那盏电灯在闪闪发光,照着扯秧的人群。
我挽起裤子,同老队长一起下到田里。刚一接触水田,就像有万根冰针刺向脚板似的,真不是滋味。我紧皱眉头,咬紧牙关,鼓足勇气把脚插向泥里。我抬头看老队长,只见他紫铜色的脸上还滴着汗珠,在田里走就像在公路上迈大步一样。
我和队长在开展竞赛,我当然不是他的对手。他的动作既准确又麻利,一会儿,后面就摆了一大串秧把。
5点钟光景,突然刮起了大风,天阴得更厉害了,大雨就要来了。
怎么办?大家正犹豫,老队长果断地说:“同志们,麻风细雨当晴天,大风大雨抢在前!”社员们听到这简短有力的动员,个个精神抖擞,干得更欢了。
一会儿,大雨来了。
我们继续扯秧,寒寒牢卑的秧叶声,哗哗啦啦的水响声和社员们劳动的欢笑声夹杂在一起,好一个劳动场面。
忽然老队长支起身,慌慌忙忙地朝田埂上走去。只见他把自己头上的斗笠取下来,挂在竹竿上遮着灯泡,大雨铺天盖地地朝着老队长扑来。我眼睛模糊了,看那田埂上的老队长,像高山的松柏,雷打不动,雨淋不垮。
“社员同志们,加油呀!争取在7点钟以前扯完,好装车运走。”我问身边的一个社员:“这秧要运到哪里去,这么早就开始扯 “这是给山区社员扯的,今天7点车就来。”啊I我恍然大悟。抬头朝前看,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汗水和着雨水从脸上流下来.老队长浑身上下淋了个透湿,一个劲儿地只顾往前扯,把我们抛在了后边。
六点半左右,雨停了。雨过天晴,东方露出一丝曙光,一丝风也没有。这时,秧也扯完了。
社员们一个个像刚从水里捞起来的一样,大家都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脸上带着微笑。
我四下里望了一下,不见了老队长,只有老队长罩在斗笠下的电灯还在闪闪发光。
我精神抖擞地朝家走去,虽然衣服湿透了,浑身冰凉,心里却热乎乎的。
“吸……嗯……”哨声又响了。
“吃过早饭割麦子!”又是老队长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