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李远哲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0 20:51:39
《获诺贝尔奖金的第四位华人李远哲》
1986年10月15日,全世界各大通讯社、报纸、电台、电视台全都播送(刊载)了一条以斯德哥尔摩为电头的消息: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美籍华人李远哲同美国人赫希巴赫、加拿大人波拉尼同时荣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方毅向李远哲发去贺电,代表中国科技界表示热烈祝贺,衷心感谢他“为炎黄子孙增添光彩和荣誉”,“多年来为促进中美两国科技交流所做的努力,为推动海峡两岸的科研工作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勇四应俏式麦穷者 根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诺贝尔奖金,被国际科学界视为最高奖赏。
这项奖金每年专门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及经济学等方面,为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学者。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颁发。 翻开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金以来的获奖者名册,上面印的大多是美国、西欧、日本学者的名字,中国血统的学者只有4位。杨振宁、李政道是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两位中国学者。他们以著名的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过后18年,美籍华人学者丁肇中又因发现被称为“J”的新一类基本粒子,获得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李远哲是第四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华人学者,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金的华人学者。这位1986年只有49岁的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教授,出生在台湾新竹。父亲李泽藩是一位画家。抗战胜利后的科学民主救国思想,以及居里夫人的敬业精神,使李远哲决心为人类、为科学献身。
22岁那年,他从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以后,他仅用两年功夫就获得了台湾清华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62年,他来到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同他的老师赫希巴赫一起研究反应动力学,发展了“交义分子束”。这项研究,使他获得了博士学位,也是他迈出的通向诺贝尔奖金的第一步。1968年,他到芝加哥大学任教,以后又回到柏克莱大学。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李远哲说:“我这辈子作了两个正确的决定,第一,1962 年申请到柏克莱大学念书;第二,1974年到柏克莱大学任教。"1979年,李远哲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成为美籍中国科学家中12位美国科学院院士之一。同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名誉研究教授。1982年获美国劳伦茨奖金。 对李远哲来说,1986年也许是喜获丰收的一年。这年年初,他获得全美化学会颁赠的“1986年彼得迪白物理化学奖金”,并且接受了里根总统授予的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诺贝尔奖金更是喜上加喜。
《李远哲获奖的当天》
李远哲获奖的当天,在机场被100多位“消息灵通人士” 包围。有记者问他获奖以后的感受。李远哲说,他想当晚回到实验室去。 实验室是他一步一步攀上科学高峰的基地。他同许多科学家一样在实验室里辛勤耕耘,几乎耗费了全部时间和精力。 一位从北京大学到美国进修、接受李教授指导的研究生,这样描述他的见闻:李先生“每天早上大约10点钟来学校,晚上回家吃饭后又回到实验室工作,直到午夜才离开”。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朱起鹤、黄寿龄在报上发表文章介绍:"1985年,李教授第四次到北京,就立即到实验室和我们一起做实验,一连几天都是干到深夜才回宾馆。他每次来,都声明不要为他安排任何游览活动,他要多利用一些时间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研究工作。”
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风景秀丽,李远哲并非不想去看一看。但他觉得回国时间短,应多花些时间来帮助指导国内的研究工作。1980年回国以前,他就同夫人吴锦丽及孩子们谈妥,他本人主要是工作,夫人和孩子去西安游览。原先安排的去大同云岗石窟参观,也因工作忙而临时取消。 方毅出于对这位学者的尊重、爱护,在会见他时,一再劝他要“注意劳逸结合”,有机会到黄山、桂林、敦煌、西藏等地去看看。他答应了,但一直未能成行。
直到1986年因为在安徽出席学术讨论会,才有机会顺便到黄山去一游。 同李远哲接触过的国内学者,都对他的严谨、扎实、民主、实事求是的治学方式表示敬佩。他常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平常人,所不同的是,有人遇到困难就退缩,而他却继续努力,想力、法找出新路子。还是在热恋时期,他就对后来成为他夫人的吴锦丽说,搞科学要奉献全部时间和精力的。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李远哲做学问惜守这一格言。初次回国,他对国内的情况了解不多,他设计的分子束装置在国内建起来有较大的困难。他了解这种情形后,并不非要按他的想法去做不可,而是说“让我想一想”。事后提出比较切合实际的方案同国内学者商量。一些国内同行还说,他是指导做实验的,但对实验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这些事都使国内的同行们翘起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