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常言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5:39:57
《摔跤吧,爸爸》
常言曾说:“子不教,父之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们有出息,是啊,只有接受父母严厉的教育才可以成大器。曾经董卿是接受爸爸严厉的教育,变成了央视一姐,陈乔恩也是经历过爸爸教育,成了好演员。
我在星期天,看过一部夏天最火热的励志片《摔跤吧,爸爸》讲述的男主角马哈维亚曾经是一名摔跤员,因生活所迫而退役,他最大的遗憾是未给自己的国家赢得金牌,他便想寄托在未出生的儿子,可谁知妻子生了四个女儿。摔跤员必须是男性,可在一次机会下,打破印度的传统。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巴比塔在外打伤男同学,马哈维亚一开始以为是哥哥的女儿打的,谁知妻子说出后。让马哈维亚有点震惊。邻居碍于是马哈维亚的女儿,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而马哈维亚却开始为养女儿成摔跤员,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锻炼,时间一久,吉他和巴比塔开始厌烦起来。向妈妈求助,她说:“这一年,你们就忘了我这个妈妈吧,”其实,她也曾劝过马哈维亚,怕邻居会嘲笑两个女儿,可马哈维亚并不在乎邻居们的眼神。
本来吉塔和巴比塔留着长头发,他们却为了躲避锻炼,找借口说头发有虱子,没想到第二天早晨,却被爸爸无情的剪下。
马哈维亚又在草地上制造一个摔跤的场地,训练时候趁马哈维亚不注意拿土扔灯泡,并且把闹钟改过。
直到一次聚会,被爸爸发现打了一巴掌后,两个姐妹向同学抱怨,。谁知,同学一句话让两个姐妹无话可说:“我倒希望能希望有这样的爸爸。”并且喋喋不休的说出自己经历,吉塔和巴比塔终于明白爸爸的苦心。
在第二天早晨,马哈维亚还没有叫,两个人便去锻炼,而他却始终没有笑脸,我想:难道做得还不够吗?
当马哈维亚第一次让吉塔参加比赛时候,她第一局就赢了,我简直不相信她身板那么小力量却是那么大。
从那以后,吉塔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冠军次数越来越多,她却要选择去国家体育院。外面的世界那么大,有很多诱惑,和同学出去聚餐看电影留长头发。并且不再听爸爸的话,但在比赛时候,吉塔却一次次输掉。令马哈维亚有些失望,直到巴比塔来到体育院,告诉姐姐,吉塔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给爸爸打电话,哭着说:“对不起,爸爸。”
吉塔剪掉头发,一心一意训练,而马哈维亚为了让女儿能赢,不惜在外面租房子,有时间便教导她们姐妹。参加比赛时候,马哈维亚去助阵,并教她打败对方的方法,教练也告诉她,但吉塔却听爸爸的,令教练很是不高兴。
在参加国际比赛时候,教练却派人在马哈维亚提前入场时候被骗了,一局局来,吉塔没有赢。最后一局时候,吉塔想起来爸爸教她方法,她在最后几秒钟,赢了。
而马哈维亚也出来了,当吉塔准备接受采访时候,看见了自己爸爸。
马哈维亚也说了一句话,对吉塔说:“你是我的骄傲。”
看得感动极了,而这部电影也是真的事情改编。
吉塔的成功永远少不了爸爸曾经对她的训练。
《那一刻,我长大了》
人们常言:“成长是一种积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历练自己,不知不觉地发生着改变。”而成长的时刻,却往往在不经意间。
有一次放假,我和爸爸一起开车回老家,起初我精神抖擞,一会儿和爸爸开心地聊天,一会儿又目不转睛地欣赏车窗外的风景。但没过多久,我渐渐感到了困倦,眼皮像驮了沉重的沙袋似的抬不起来。于是,我便慢慢倚靠在座位上睡着了。等我一觉醒来,已经快到老家了,我望了望前方的路,觉得十分无聊,就想和爸爸说说话。我一扭头,却看到爸爸一脸疲惫,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睛里带着少许血丝,背也似乎酸痛不已,每隔一小会儿就稍微调整一下坐姿。
猛的,我想到爸爸常常在外奔忙,工作十分辛苦,昨天晚上很晚才睡,现在一定很累吧。最终我嘴巴只是张了张,什么也没有说,与此同时,我心底升起一股愧疚和难过交织的感觉:平常我做作业并不认真,只是单纯地完成任务而已,预习功课时也只走马观花地看一遍,上课有时还会走神。我不仅辜负了父母对我的期望,也辜负了自己的梦想。我伸出手,轻轻地帮爸爸按了按肩,又递过去一杯温开水让他喝。看着爸爸舒展的眉宇和欣慰的笑容,我心里充满了自豪。那一刻,我认为长大了,应该要为爸爸分担点什么了。我想,以后,我一定要努力把握好当下,一丝不苟地对待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将来回报父母。
成长不仅仅指身体的长大,更是懂理明事,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改变。那一刻,我真的长大了。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常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当你感到疲惫时,一本好书使你轻松;每当你感到烦闷时,一本好书会使你心情愉悦;没当你感到迷茫时,一本好书会指引你走向光明。再输的海洋里。有激情,有宁静,有悲情,有欢乐。我仿佛乘一叶扁舟,领略各种情感、智慧。
很早就听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很值得看的好书。所以便读了这本书。故事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家庭十分贫穷,母亲给别人当佣人,哥哥是一名电工,父亲则很早就过世了。母亲把他送进学堂,对于贫困的保尔的家庭来说十分不容易。很快保尔就由于对教书先生不满,做出了一系列报复行为最终被学校辞退。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他处处碰壁,也看清了社会的黑暗,而在社会的最底层,仿佛就是人间地狱。后来,保尔因为杀了一个敌人背井离乡,参加了革命。在参加革命的八年,他被病缠着,然而他却用超凡的毅力去克服着,直到他下肢瘫痪,双目失明。但他绝不会轻易言败,他奋发向上用短暂的生命去书写着奇迹。最后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的中篇小说。
“唯一残留的东西就是四间房子里的的水泥地板。每夜那400个人就穿着给雨淋透了的和沾满泥浆的衣服,躺在这块地上睡觉。大家都在门口拧衣服,泥水从衣服上流下来。大家都咒骂这坏天气和泥泞……”这简短的话,当不让我看到了他们在筑路时的艰苦环境。也流露出了在极端困苦条件下的英雄本色。让我学习到了一种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只为心中目标。
书中令我最深刻的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应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他在临死前就能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人不会甘于平庸的生活,就连小草即使渺小,但它每分每秒都在付出努力。
通过这本书,我被保尔的精神深深震撼了。人生不可能是一路风顺,肯定会遇到很多多的困难。但不能被困难打败,要不畏不惧,迎难而上。即使翅膀被折断,但你有一颗能创造奇迹的心,我们要用顽强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对于不堪一击的人来说,细小的困难都像越高峰;而对于强者来说,在强大的困难也如履平地。因为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不退缩,才得以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人生的真谛。
我们要像保尔柯察金学习。就如他所说的“哪怕就只是拧紧一个螺旋丝钉,也是像遥远的伟大目标靠近一步”。苦难是通往成功背后的一道靓丽的彩虹!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分每一秒,让短暂的生命中的每一刻都绽放出美丽的彩虹!
《作文开头怎么写?12个绝妙技巧,让孩子下笔如有神!》
常言道:" 文无定法 "。是的,作文的开头往往是由作文的内容、体裁、读者对象、构思技巧和作者的写作功底等综合因素所决定,并无固定的格式。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文章也一样。孩子要写好作文,需要掌握好写开头的技巧。
开门见山,落笔扣题
所谓 " 开门见山 ",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切入要旨,亮明主题。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所以受很多同学青睐。
引用经典,彰显底蕴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如下例几种常用的:
✎ 诗词开头
以诗句开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如:"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头,可是依然很平凡……
✎ 俗语开头
俗语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以此开头,倍感亲切,激发兴趣。
如:中国有句俗语说:" 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 我的爸爸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 名人名言开头
这种开头不仅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一学生写《自信》: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
✎ 故事开头
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如一学生写《宽容》时,这样开头:" 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 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周总理身上看到可贵的品质——宽容。"
✎ 声音开头
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
如:" 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 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精辟修辞,韵味悠长
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主要方式如下:
● 比喻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
如《中国石拱桥》开头:"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对比
用对比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加强文采,有力地突出主题。
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则无法成就事业,由此可见,勤则成事,惰则败业。
● 排比
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促人赏读。
如: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
● 设问
设问开头,铺排文气,先声夺人。
如:为什么服装设计师总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一套又一套的时装?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在前进的号角中总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提倡科技创新?为什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风格?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时装要迎合时代潮流,发展要与时俱进,生活赋予了我们创新的动力。
借物联想,引发情趣
文章的开头或从远到近,或由此及彼,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借以烘托要写的事物。
如一学生这样写《路》:日常行走的路有大路、小路之别,人生之路有正路、歧路之分。人,应该择路而行。
✎ 巧设悬念,曲径通幽
开头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布局之美。
如一学生写《感受生活之美》:" 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名人作答,启人深思
采用名人作答的方式展开文章,有利增强开端气势,给人高远之感。
如一学生如此写《幸福》的开篇: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尼采认为:" 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 而思多葛派却认为:" 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场景描写,渲染气氛
描写法即借助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开端做好衬托铺垫。
请看《考试》一文的开端: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 嚓、嚓 " 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交代要素,引人入胜
交代要素式也是写作文较为常见的一种开头形式,即交代记叙文的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如《捉鱼》一文的开头:"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辰拿着小盆,拎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溪边围坝捉鱼。" 这样开头可以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记叙文的几要素,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作准备。
介绍背景,蓄势待发
以介绍情况、交代背景的方式开篇,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正确、顺利解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写一些事件或重要人物的文章。
如《火烧赤壁》一文的开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 这个开头,使读者看了以后,对两军相对峙的形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即将发生的事一目了然。
概括内容,凸显主旨
开头总领全文,下文则围绕着它进行“分述”,全文因此而比较有条理,而且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梗概,一睹为快,为下文的阅读埋下情感基调。
如作文《春花朵朵》一文的开头:“五讲文明的春风,吹开了学校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的朵朵春花。让我们从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摘取几朵,领略一下那满园春色吧!”
巧用倒叙,暗度陈仓
即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请看一学生如何写《异乡情怀》: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
抒发感情,先声夺人
即文章一开头就将作者的亲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发出来,直抒胸臆,渲染气氛,达到以情感人。
如一学生在《诚信》开头写道:"如果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轮子;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航行中的大船,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将伴你永远前行。"
衡量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否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服务,能否吸引读者读下去。
学生们要善于结合实际,灵活变通,巧妙派生,才能写出好的开篇。
《2024高考满分作文大全:妈妈的眼泪》
人常言:女人的眼泪是最美丽的。尽管妈妈离开我们十三年了,可是,每当我看见女人流泪时,立即勾起我的回忆,想起妈妈那一滴滴深情的泪水,想起在妈妈怀抱中度过那难忘的岁月……
母亲身高一米六一,天生一副蛋脸孔,长着一个令人羡慕的鼻子,与一双脉脉含情的眼睛。上世纪四十年代,母亲是一位革命女性,由于叛徒告密被捕,父亲花了两百个光银,从狱中将她赎出来。解放后,她当上妇女队长,一马当先,率领妇女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中去,从而赢得了村里男男女女敬重。
每情到伤心处,妈妈都会流泪,但是,这是出之母爱的泪水。六十年代初,遭遇天灾****,缺吃少穿,我们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可是,在妈妈的心中,始终装着社会主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自己的全部母爱都献给国家与孩子。她常说:“困难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团结一条心,建设社会主义,生活会好起来的”。记得我们姐弟读小学时,一次,我肚子饿得难受,就悄悄逃学回家,由于找不到东西吃,就痛哭起来,哭累了,我就躺在地上睡去了。中午时分,母亲从集体劳动归来,看到我含泪睡在地上,她那慈祥的眼泪,也立即流了出来。此刻,她从口袋里急急的拿出在田间劳动时,所分得的一个番薯,大声泣喊:“侬啊!醒醒来,快吃……”是的,在人们的记忆中,那个年代,即使是一个番薯,也显得十分珍贵呢!为了国家,她忍受暂时困饿,带头参加集体劳动;为了孩子,她宁愿饥饿,也要将这仅有的一个番薯留给孩子。
在生活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她时刻教诲我们:“做人要做有用人,当官要当清白官”。在官场上,我就是按照她的教诲,去工作去生活的。九十年代,我为一位干部主持公道,遭受到局主要领导打击报复,以有经济问题为借口,撤销了我的行政职务,九年不安排工作。一位十分酷爱生活的人,失去了工作犹如失去了生命。在这万分痛苦时刻,只有母亲最理解儿子的心,她看到我委屈痛苦度日如年的样子,眼里含着怜悯的泪水走到我身边,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妈了解你的人格,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最后,组织上查出我连一分钱都没有贪污,重新安排了我的工作。在人生路上,母亲的眼泪给我力量,母亲的泪水给我智慧与勇气,使我战胜了层层困难,走向幸福。
进入特色社会后,母亲年老体弱,她跟着我进城生活。可是,她的心没有变。一次,她陪媳妇到菜市场买菜回来的路上,看到同年老人杖着手拐在路边端碗求乞时,善感的眼泪又悄然充满着眼眶,她掏出自己身上仅有的十块钱,一声不响地走上前去放入求乞碗中。回到家,当她老人家提起这件事时,媳妇不好意思地告诉她:“妈咪,不要一见求乞人就送钱,因为,社会上有些人借求乞行骗呢!”她听媳妇一说,有点不高兴喃喃自语说:“家中如不是遇上困难,谁想到街头上求乞呢”?就这样,在城里生活二十多年,她老人家仍然保持着当年自己那一颗勤劳、纯朴的心,直到九十高寿去世。
慈祥、怜悯、善感的眼泪,汇成一曲人间最优美的母爱之歌,令世人永唱不衰。一滴泪水一片心。母亲远去了!她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但是,她那一颗美丽的心灵,那一滴滴深情的泪水,那一片片母爱之情,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激励着子孙后代奔向更美好的未来……
《吃一堑长一智作文开头》
常言说的好,吃一堑,长一智。我呢,就有一个亲生的经历
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秘密,这也算是我为妈妈保守的吧。
记得有一天中午,我和妈妈一起去东营玩。在济南路上,我们买了几本书,正想打道回府,突然看见前面不远处围着许多人,熙熙攘攘的很热闹。我和妈妈也挤了过去凑热闹。看见一个中年男子拿出一个盘子,一把瓜子和一个乒乓球拍。那位男子拿了十粒瓜子放入盘子中,又随手从盘子里拿出三粒瓜子用力向盘子里的瓜子扔去,使瓜子向外崩。接着他让人们把钱押在外崩瓜子的数量上,如果数目相符,他就付给押钱的人所押钱数的双倍,如果数目不符,所压的钱就归他所有了。我一看这还不简单吗?前面两个人也都猜对了。
妈妈禁不住诱惑,也想试一把。她见人家都押一百元,她也押上了一百元。可是妈妈押错了数,就白白的失去了一百元。妈妈不甘心就这么把钱丢了,以为猜对了,说不定还能挣回那一百元钱,可是,真不走运,妈妈这次又押错了。妈妈一看全错了,也不敢再玩下去了,拉起我就走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寻思着,这人使用骗术把我们都给骗了。通过这件事,我再也不玩与赌博有关的游戏了。这真是:吃一堑,长一智啊!
《奋斗出英雄》
世事如烟,漂浮变幻,人常言“盖棺定论”,我看未必。有很多人,他们的墓家早已掩映于苍松翠柏之间,而他们赢得的“生前身后评”仍是毁誉参半、莫衷一是,曾国藩便是其中一位。
青年时的毛泽东读曾氏家书后对他的这位同乡评价道:“愚于近人中,独服曾文正。”蒋介石更是将一部曾氏家书举著案头“日参习之”。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的曾国藩究竟以何种魅力征服了这两位性情迥然相异的人物呢?只要阅读一部《曾国藩家书》,便一目了然。
全书含家信5000余封,共1 500多万字,涉及修身、教子、持家、交友、用人、处世、治军、为政等,可谓浩瀚芜杂,生动真实地展示了一幅晚清的生活画卷。欣赏了西天路上的古怪精灵,读懂了三国间的刀光剑影,领略了梁山泊上的万丈豪情,参透了红楼内的浮生若梦,再来看这部关于灵魂的家书,它带给我们的更多是似曾相识的真实,铅华洗尽的朴素无华。对父母、祖父母身体状况,家长里短嘘寒问暖的体恤,一位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的惦念跃然纸上;至于兄弟之际,“吾”亦爱之以德,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苦;对诸弟妹的言传身教中,我们读到一位兄长表率的款款之情;在对子辈读书之法,心常用则活、不常用则窒的学问教谕和勤俭、自持,可以处乐、可以处约的修身指导中,我们理解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谆谆教诲。面对家乡的饥懂连年,“余欲推社仓之法,以惠地方,施者不致伤惠,取者不致伤廉,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习,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如此体察民情清静守廉,是不是应该成为那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者的典范呢?
对于李宗吾之流将曾氏上升为厚黑巨匠,我深不以为然。“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世变,略参些机权作用,把自家学坏了”,其言辞中无奈之情很是惨然,这位挽狂澜于中流、扶社樱于将倾的一代中兴之臣处于怎样的时代呢?满臣对汉臣的排挤、列强对弱清的垂涎与挑衅……几十年的宦海沉浮,我们又怎样忍心苛责他呢?其实,这位功高震主的汉臣,在他的家信中一再流露出如履薄冰的惶惑、如临深渊的汗颜:“畏宦途风波之险,常思及早抽身,以免咎决”;并时时告诫子弟:“读书不可为求功名”。但愿这些悲哀永远存在于那个时代。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说:“小人之儒,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很显然,曾氏挣脱了这一侄桔,真正做到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境界。一部曾氏家书便是力证,其思想的精华无论是作为一代巨儒,还是一朝官吏,抑或一个普通人,他在家书中所论及的内容都堪称典范。直到今天都有它不可磨灭的思想意义。他对理学义理、词章、考据中尚义理为要,这对于当时崇尚词章、考据的理学之风无疑是一股新鲜的力量,是其理学思想的根基;他对战争的论述“不可徒靠人数之多,根株不稳,一枝折而众叶随之”可谓精辟,他反对以往偏重“兵众”的传统观点,着力于军队素质的提高,主张以西方先进武器武装自己,并创立制造局,自产兵械。
这些举措,无疑是中国军事走向近代化的重要一步。“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钱与后人。”“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势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站家声。”这是他关于教子的最精辟的诊释,并始终身体力行。从而,曾家养成了“安贫乐道”的家风。
但是读书贵在有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这部家书中也存在许多封建迁腐的东西,比如对“天命”的过分崇尚,“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儒家礼教,对君王的“愚忠”。这都是他那个时代的产物,是历史的糟粕,我们要坚决摒弃,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自古奋斗出英雄,从来纵绮少伟男。曾国藩出身寒门却官至当朝一品。他一生孜孜以求,笔耕不辍。戎马半生,立功、立德、立言,光耀后世;家书一部,修身、齐家、治国,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