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刘邦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14:07:24
《名人故事:刘邦“借”张良》
名人故事:刘邦“借”张良
张良向来被世人推崇,每次提起他,我的思绪就不由飘飞到两千多年前那风卷云翻的历史画面里。居“汉三杰”之首的张良为何封地不受、辞汉归隐,是他报了国恨家仇实现了抱负?是他身缠病魔体弱多疾?还是他信奉道家学说淡泊名利?也许这些都有关系,但并不是最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政治斗争,从而采取了明哲保身的策略。他的归隐揭示了封建社会谋士难以摆脱的悲剧命运。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这是汉高祖刘邦对张良的赞誉。张良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与他的历史贡献分不开。彼时,张良刺杀秦王不成,逃脱追捕四处躲藏,巧遇黄公石(姓崔名广,齐国人,因避秦时苛政暴虐,隐居湖北谷城黄石山),苦读《太公兵法》,成了一个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智者。
楚汉争霸前,张良还只是韩王手下一个普通谋士,郁郁不得志。各路反秦大军会盟时,萧何发现张良是个难得的谋国之才,就向急需人才的刘邦推荐,当时的刘邦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韩王借人,韩王同意借期3年。不料这一借,就为刘邦借出了一个汉家江山。 刘邦为成就自己的霸业,与项羽逐鹿中原。张良辅佐刘邦,历经了智取宛城、攻破口关、鸿门历险、火烧栈道、广武对峙、鸿沟议和、修武夺印、移都长安、荐封雍齿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展示了张良大智深谋、胜人一筹的才能和坚韧执著的性格,描绘了一幅幅楚汉争雄、风云际会的历史画卷。
大汉一直沿用张良的策略从巴蜀走向全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邦夺取关中咸阳后,张良劝其不要迷恋富贵,贪图金钱美色,要屯兵灞上,以防重蹈嬴秦的覆辙。鸿门宴上,张良为沛公解围,避免了被顶羽所杀。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张良随其入蜀,并让刘邦联合彭越、英布等人抗楚,奉劝刘邦满足韩信封王的要求以使他效力。张良还反对郦食其复立六国的请求,主张追击项羽,不要放虎归山,这些建议保证了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夺取最后胜利。西汉初年,张良力谏刘邦封自己最不喜欢的雍齿为侯,起到了稳定人心军心的.作用。汉初,大臣们都主张建都洛阳,因为他们多是中原人,而张良却力主建都关中,认为关中是金城千里的天国,既可固守,也可出击。刘邦最终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定都长安,从而奠定了西汉的百年基业。5L7O“i8A8e
西汉之初,刘氏和吕氏两大集团已初步形成,围绕着更换太子产生了争执。刘邦觉得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懦弱,喜欢戚姬所生的如意。吕后急了,便请张良出谋划策。张良思忖,新朝刚立,需要稳定社稷江山,不能回避吕后所求,便出计让太子刘盈亲自去请秦时隐士”四皓“出山。”四皓“即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吴季实、夏黄公崔广4位白发皓须的老人,他们在秦始皇时期曾当过博士官,后不愿与暴秦合作,一直在商山隐居。4位老人德高望重,品行高洁,刘邦对他们非常尊敬,想请他们出山,但一直没能请动。最后,”四皓“陪同太子入朝,刘邦见了,知道刘盈深得民心,从此没再提换太子之事。
此后,西汉王室的明争暗斗并没有结束,刘邦、吕后为翦灭异姓,滥杀无辜,彭越、韩信等一大批功臣惨遭诛杀,张良忘不了韩信临死前的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继续被刘氏集团所用,必然会同吕氏集团作对;若被吕氏集团所用,刘氏集团也绝对不会放过他。想起历史上的谋臣们——李斯腰斩、韩非冤死、文仲自杀、屈原沉江——更使他坚定了归隐的想法,所以刘邦封张良三万户齐侯他不受。张良最终退隐山野,闭门谢客,不问政事,专习道家导引之术,云游山水之间,逐步从”帝者师“退居为”帝者宾“.
【名人故事:刘邦“借”张良】
《刘邦,我心目中的真英雄600字》
一条庞大的河流决堤后,将会分化出众多细小的河流。一个庞大的国家也是如此,一统华夏的千古一帝秦始皇驾崩后,民众积压已久的怒火熊熊燎原,中国各地暴乱不断,在众多纷杂的河流中,有两条占据了主流地位。它们一条澎湃,一条绵长;一条气吞山河,一条波涛暗涌,但都坚定不移地企图汇聚成大海,一并天下。这两条有着宏伟抱负的河流就是刘邦和项羽。可是如果在他们中选一个真英雄,刘邦,就是我心目中的真英雄。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由平民登上帝位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御驾亲征而统一天下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孝治理天下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写诗的皇帝;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制定礼仪从而巩固皇权的皇帝。所以,刘邦,才是我心目中的真英雄。
项羽不是英雄,有四点原因:第一,项羽不忠:项羽杀死义弟怀王,乃是个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第二,项羽不孝:项羽可以为他的叔父兼养父项梁报仇,可是他没有;项羽还气走亚父范增,导致范增连气带病死在了回老家的路上。第三,项羽不仁:项羽坑杀了二十万秦军降卒,杀死子婴,还烧了阿房宫。第四,项羽不义:项羽违背先入关中为王的协议,不仅如此,还把反秦功劳最大的刘邦封在偏僻的汉中,见利忘义。只要我们认真解读《史记》和《汉书》等有关历史经典就会得出一个结论:从汉初到清末2000多年的时间里,对刘邦正面评价占主流,经专家考证古人对刘邦评价极高,80%的古人十分推崇刘邦,否定的不足20%。苏轼认为,刘邦是大圣人;大思想家李贽说:“汉祖之神圣,尧后一人也。”因此,刘邦,是我心目中的真英雄。
当开创盛世时的传奇成为一页页历史史册时,他早已远去,但他那绝世的风采依旧傲世于天地之间,依然留在了每一个被他的风采所折服的人们心中。所以,刘邦,是我心目中的真英雄!
《刘邦,你输了500字》
“什么?刘邦要称王了?”
“大王最近心情不太好啊。”
“还不是因为那个刘邦。”
自从那个什么刘邦称王的消息传来以后,大王就越来越易怒了。看来这人是个祸害啊。
“那个谁,火速传令军师,大王要见他。”
什么情况啊,大王见军师,要干啥呀。
刚经过大王营帐,就听到大王说:“那个天天‘为之奈何’的刘邦,他能成什么大气候!”
今天一大早,接到命令,说要去招待那个刘邦,还要我们护卫。这个人真有那么重要吗,竟要我们护卫队出手。
“那个就是刘邦吗?可真有气势。”
“对呀,简直跟大王不相上下。”
宴会开始了,我们一定要做好护卫工作呀。哦,那不是军师先生吗?他怎么和大王的表弟一起出来了呀。
“待会儿你去给刘邦献酒,献完就开始舞剑,趁机杀了他。”
不好,他竟然带着盾冲进去了,大王恐怕有危险。
“壮士——赐他一杯酒!”
咦,怎么还喝上了呀。看来只是客人,难道是我想多了吗?
“等一下,找机会把刘邦杀了。”
什么,大王要我杀了刘邦?这不是场宴会吗?难道大王要建立国家了吗?
时间过得可真慢,这人献个玉都要这么长时间啊。不对,军师怎么一脸不高兴呀。当然了,这不是我该想的。
“大王,我们就这么说定了啊,我一定不会让其他人进入关口的。”
出来了吗,该我上了。
“啊,项羽,你,你竟然……”
“哈哈哈,刘邦,你输了!”
大王竟开始狂笑。
不好,我手里怎么有这么多血,难道我成功了?
大王的笑变得如此吓人,看来祸根已除,没人可以阻止大王了。
“刘邦,你输了,你输了啊!”
现在开始,我们赢了,这里将成为大王的天下。
《我心目中的刘邦600字》
刘邦有太多的神话在他的身上,就比如根据官方史载:刘邦未出生前,他的母亲在大泽岸边休息,梦中与神交流。当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太公去看他她,见到有蛟龙在她身上。不久后便生下了刘邦。他外貌隆准,美须髯;面成龙相。却只爱喝酒,被其父太公训斥为“无赖”并说他不如他哥哥。刘邦的家世也并不好,只是一介草民,而他最大的对手项羽,却是个贵族。
让人怎么都想不到的是楚汉之争,刘邦战胜了项羽。项羽几乎是战必胜,功必克。而刘邦好像就只会一句——为之奈何?
刘邦的几位手下几乎都是和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就比如张良、樊哙、韩信、萧何等人,而刘邦对他们也同样十分信任,刘邦可以把天下分给兄弟们,这群体的力量就可战胜强大的项羽。再论政治,刘邦绝对可以算是一个明君,亲贤臣,远小人,以张良为谋,以樊哙、韩信为武,内部人心团结;然而反观项羽,亲小人,远贤臣,亲项伯,遭其背叛,远项庄,缺乏谋略,内部人心不齐。项羽杀子婴,烧阿房宫,屠咸阳,城无遗类。然而刘邦进关之后,不掠取财物,不贪恋女色,就连范增都说,刘邦那里的云气呈现出龙虎之状,五色之彩,天子之云气。
刘邦要比项羽明智的多,为了一统天下,可以在鸿门宴上忍辱负重,可以不好钱财不好美色,并且在自己认定了要当王以后,就异常果断,没有项羽那样的优柔寡断。
我一直都认同一个观点,乱世出英雄。毫无疑问的是,刘邦与项羽都是同一时代独一无二的英雄,项羽他正直,没有什么遮掩顾忌,就像一把锋利的剑,有着传统英雄的大气。而刘邦是一个更好的君主,知人善用,懂得利用群体的力量去对抗强大的项羽,就像一面坚固的盾。而我们从历史事实来看的话,还是刘邦这面盾更坚固一些啊!
《评刘邦800字》
西楚霸王项羽,战无不胜,被世人称作“常胜将军”,天下无敌,但为何刘邦能胜过项羽呢?
读过司马迁所作的《鸿门宴》后,我恍然大悟,原来刘邦是用了自己的智慧,利用了项羽的弱点,最终击败了项羽。
刘邦的军队与项羽的军队力量对比悬殊,无法相提并论。如果两军交战刘邦这边必死无疑。刘邦这个人很精明,刚开始知道自己的实力弱,和项羽相比就像鸡蛋碰石头。硬着干是不行的,那就来软的。自己先低下头来,表示诚意,等到时机成熟,再杀项羽个片甲不留。
项羽高傲自大,优柔寡断,有勇无谋。刘邦很了解项羽的个性,在赴鸿门宴前制定出了一套完美的计划。项伯是项羽身边的人,刘邦先讨好他,给他敬酒,把它当作兄长一样对待,还许诺他结为儿女亲家。接着要他带话给项羽,说自己入关后,财务丝毫不敢据为己有,之所以派兵把守函谷关,是为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事故。自己日夜盼望着项将军的到来,不敢反叛。项伯回去之后果然把刘邦的话转告给了项羽,还趁机美言了几句,说“刘邦不率先攻破关中,您怎么能入关呢?如今人家有了大功,却去进攻他,这是不合道义的,不如趁他来拜会好好款待他。”项羽答应了。这时候项羽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正洋洋得意,心想:我还没称王,你敢称王?
刘邦也是一个勇猛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去赴了鸿门宴。为表诚意,只带了一百多人,在项羽面前自称臣,刘邦降低自己的身份,向项羽低头,这不是懦夫,而是一种英雄气概,苟延残喘,是为了东山再起。刘邦没有选择,只有忍。小不忍,则乱大谋。
刘邦知人善用、能言善辩、能屈能伸……从被动之争取主动,变劣势为优势,化险为夷。
低头不是妥协,而是战胜困难的一种理智的忍让;低头不是倒下,而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该低头时就低头,调整一下目标,改变一下思路,就能巧妙的穿过人生荆棘,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限风光。
《左右袒的成语故事、意思》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吕雉)就掌握了朝廷实权。起先,她的儿子太子刘盈继任为帝,即汉惠帝。惠帝在位只七年便死了。吕后就进一步临朝称制,做了实际上的女皇帝,并且封长兄吕泽的儿子吕产为吕王,做相国;封次兄吕释之的儿子吕禄为赵王,做上将军,分掌关中南军和北军。还封了吕姓多人为诸侯王或诸侯丞相。刘氏的天下便逐渐转入了吕氏的手里。吕后死后,吕产、吕禄阴谋利用关中兵权,发动政变。汉髙祖时代的老臣陈平、周勃等暗中商议道:“当初髙祖杀白马歃血为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我们难道忘了吗!”可是,这时的陈平,名义上虽然还是丞相,却无实权;周勃虽是太尉,却也管不了军事,一时皆无能力。后来,他们设计骗取了吕禄的将印,周勃进入北军军门,在军中下令道:“为吕氏者右袒,为刘氏者左袒!”命令一出,将士们全部左袒——解开左边衣服,袒露左臂。周勃便成为北军的统帅。同时,朱虚侯刘章杀了吕产,南军也解决了。接着,吕禄被捕斩首。吕氏诸王和权贵,被杀的杀、废的废,全部清除。代王刘恒(汉高祖的中子)被迎回继位,即汉文帝。刘氏的天下于是恢复。
这段历史,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有详细记载。古时以左袒或右袒来表明态度的故事,不止这一个,例如《战国策》有王孙贾号召齐人攻杀淖齿[淖zhū],以右袒表示响应的故事(参看1083页“倚门倚闾”),《史记》或《汉书》 有陈胜起义,令土兵祖右以资识别的故事。
后来,形容偏护一方,就叫“偏袒”或“袒护”;坚持公正态度,不偏护任何一方,就叫“不为左右袒”或“不作左右袒”。
《左右手的成语故事、意思》
汉高祖刘邦的丞相箫何,是刘邦的同乡(江苏沛县人)。刘邦在家乡起兵反秦,萧何就跟着他,一直到刘邦推翻秦 朝、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做起了皇帝,萧何始终是刘邦最 亲信的助手,刘邦简直一刻也离不开他。
当秦朝刚被灭亡,刘邦被封为汉王的时候,韩信来投奔刘邦。韩信是很有才能的军事家,刘邦却并不了解他,只叫他当一名管粮的小军官。萧何同韩信谈过一次话以后,发现韩信有髙超的军事天才,心中非常佩服他。
那时,汉王刘邦的封地在汉中一带,部下的军官士兵,见反秦的战事已经结束,有的就不愿再跟刘邦向西开往汉中,多想回东方的老家去,因此每天都有人开小差。韩信因刘邦不予重用,也就趁此机会偷偷溜走了。
萧何听说韩信走了,不觉大惊,赶紧备马,连夜亲自去追。有人见萧何匆匆忙忙跨马东奔,立刻报告刘邦说萧何也 开小差了。刘邦气得不得了,一两天都坐立不安,不知如何是好。直到萧何追上韩信,一同回来了,刘邦才一面欢喜,一面抱怨,说他不该话也不留一句便跑了。萧何再次向刘邦竭力推荐韩信,刘邦这才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述萧何去追韩信时,刘邦着急不安的情形道:“人曰:‘丞相萧何亡。’王怒,如失左右手。”
形容得力的亲信助手,谓之“左右手”,或作“如左右手”,好比左右两只手一样,一刻也少不了。《北史“周文帝纪》:“宇文左丞我左右手,何可废也?”
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也叫做“如左右手”。《晋书•陶侃传》《“周访与侃亲姻,如左右手.安有断人左手而右手不应者乎!”
《《大风歌》刘邦原文和翻译》
大风歌
【两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注释】
大风歌:这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在击破英布军以后,回长安时,途径故乡(沛县)时,邀集父老乡亲饮酒。酒酣,刘邦击筑(一种打击乐器)高歌,唱了这首《大风歌》。表达了他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
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啊”。
威:威望,权威。
加:施加。
海内:四海之内,即“天下”。我国古人认为天下是一片大陆,四周大海环绕,海外则荒不可知。
安得:怎样得到。安,哪里,怎样。
守:守护,保卫。
四方:指代国家。
【译文】
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
威武平天下,衣锦归故乡,
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赏析】
《大风歌》一诗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此诗每句中皆带有“兮”。刘邦故乡沛县原本虽为宋地,但已被楚国占有百年,文笔自然不免沾染了些许楚风。楚辞又由于其代表人物屈原的悲惨,而成为抒发愤懑的文体,且因楚地民风彪悍,楚辞便多了大气磅礴。刘邦选取这种文体,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他对家国兴亡的担忧,又不失王者风范。
《大风歌》整首诗仅有三句构成,这在中国历代诗歌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三句诗中每一句都代表一个广大的不同的场景与心境,而且作者对这三句诗真可谓惜墨如金、高度凝炼。其中第一句的大风起兮云飞扬,是最令古今拍案叫绝的诗句。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他与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战场上是如何歼剿重创叛乱的敌军,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运用大风和飞扬狂卷的乌云来暗喻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假如说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就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而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对于人的渺小的感伤。同样的,对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唐代的李善曾解释说:“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也。”(见汲古阁本李善注《文选》卷二十八)这是对的。“群雄竞逐而天下乱”,显然是指秦末群雄纷起、争夺天下的情状。“群雄竞逐”的“雄”,《文选》的有些本子作“凶”。倘原文如此,则当指汉初英布等人的反乱。但一则这些反乱乃是陆续发动的,并非同时并起,不应说“群凶竞逐”;再则那都是局部地区的反乱,并未蔓延到全国,不应说“天下乱”。故当以作“雄”为是。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只一个“威”字就是那样生动贴切地阐明了各路诸侯臣服于大汉天子刘邦的脚下,一个“威”字也直抒了刘邦的威风凛凛、所向披糜,天下人能与之匹敌的那种巨无霸的冲天豪迈气概。这样的荣归故里,刘邦的心情是何等的荣耀与八面威风!刘邦是在说自己在这样的形势下夺得了帝位,因而能够衣锦荣归。所以,在这两句中,刘邦无异坦率承认:他之得以“威加海内”,首先有赖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局面。但是,正如风云并非人力所能支配,这种局面也不是刘邦所造成的,他只不过运道好,碰上了这种局面而已。从这一点来说,他之得以登上帝位,实属偶然。尽管他的同时代人在这方面都具有跟他同样的幸运,而他之终于获得成功乃是靠了他的努力与才智;但对于刘邦这样出身于低微的人来说,若不是碰上如此的时代,他的努力与才智又有多少用处呢?所以,无论怎么说,他之得以当皇帝,首先是靠机运,其次才是自己的努力与才智。他以当进的人对之根本无能为力的自然界的风云变化,来比喻把他推上皇帝宝座的客观条件,至少是不自觉地显示了他的某种心理活动吧!
姑且不论刘邦把他的这种机运看作是上天的安排抑或是一种纯粹的偶然性,但那都不是他自己所能决定的。换言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智;但这一切到底有多大效果,还得看机运。作为皇帝,要保住天下,必须有猛士为他守卫四方,但世上有没有这样的猛士?如果有,他能否找到他们并使之为自己服务?这就并非完全取决于他自己了。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最后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写他的心情与思想,但这最后一句,刘邦并没有继续沉浸在胜利后的巨大喜悦与光环之中,而且是笔锋一转,写出内心又将面临的另一种巨大的压力。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居安思危,如何让自己与将士们辛劳打下的江山基业,不在日后他人觊觎中得而复失,回到故里后,去哪里挑选出更加精良的勇士来巩固自己的大好河山?使之大汉江山固若金汤!所以,第三句的“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既是希冀,又是疑问。他是希望做到这一点的,但真的做得到吗?他自己却无从回答。可以说,他对于是否找得到捍卫四方的猛士,也即自己的天下是否守得住,不但毫无把握,而且深感忧虑和不安。也正因此,这首歌的前二句虽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惧。假如说,作为失败者的项羽曾经悲慨于人定无法胜天,那么,在胜利者刘邦的这首歌中也响彻着类似的悲音,这就难怪他在配合着歌唱而舞蹈时,要“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汉书·高帝纪》)了。
【创作背景】
公元前一九六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反汉;刘邦亲自出征。他很快击败了英布并将其杀死。在得胜还军途中,刘邦顺路回了一次自己的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把昔日的朋友、尊长、晚辈都召来,共同欢饮十数日。一天酒酣,刘邦一面击筑,一面唱着这一首自己即兴创作的《大风歌》。
作者简介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汉沛郡丰县中阳里人(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 。
《三寸之舌的成语故事》
汉高祖刘邦亲信的得力助手中,有个名叫张良的,字子房。身材长得不髙,相貌也很文弱,完全是个书生。可是他精通兵法,足智多谍,而且很有口才;刘邦起兵反秦,接着又与项羽互争天下,最后获得胜利,建立了汉朝。在军亊方面,张良运筹帷幄,定计决策,起了很大的作用。
《史记•留侯世家》载:刘邦做了皇帝,封张良为“留侯”。可是张良却想出家当道士去,他说:“我家本在韩国,祖上世代都是韩国的大臣,强暴的秦国,灭了我们韩国,我为了报复国仇,宁愿牺牲万金的家产,参加了反秦的战争,而终于见到了胜利。我,凭了我的‘三寸舌’,今天受到这样高的荣誉和地位,对于我来说,实在是足够足够了。……”
所谓“三寸舌”,就是舌头。《史记索隐》注释到:
“《春秋纬》云:舌在口中,长三寸。”形容能说会道,极有口才,人们常用到“三寸舌”这句成语,也叫“三寸之舌”或“三寸不烂之舌”,意思是说:别看它只有三寸,可厉害呢!
《史记·平原君列传》载:秦军包围赵都邯郸,形势危急,赵公子“平原君”赵胜,赶到楚国去请派援兵,楚王不答应。赵胜的随员中,有个名叫毛遂的,很会说话,他终于说服楚王,当场签订了盟约,派兵援赵。赵胜很高兴,夸奖毛遂道:“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当韩信奉汉王刘邦之命,率领人马,东进攻齐的时候,半路上得到消息,说刘邦已另派郦食其〔lì‐yìjī〕劝齐王田广降汉了。韩信听了,就想停止进军,但是蒯通〔蒯kuǎi〕说:“不好。你奉令进攻,并没有奉命停攻啊!再说,你领兵数万之众打了一年多,才占领了赵国的这五十多个城,而郦食其光棍一个,居然‘掉三寸之舌’,而一下子取得了齐国的七十余城,难道你堂堂一员大将,反倒不如一个小小书生的功劳大?”韩信被蒯通的激将法一激,便继续东进,一鼓而攻破齐都临淄〔zī〕。
“掉三寸之舌”的“掉”,是鼓动的意思。一般都说作“掉三寸舌”,也简作“掉舌”。《唐书•柏耆传》载:王承宗叛变,朝廷要想平乱,但是又怕战争。柏耆前往淮西行营见裴度,说道:“只要皇上给我正式命令,我找王承宗去,可掉舌而下。”
《功勋》
正如刘邦不能没有张良,刘备不能没有诸葛亮,我国的氢弹研究不能没有于敏。可以说,他为我国氢弹研究的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当时正值1960年的冬天,眼望着春节将要临近,出国留学的日子马上要到了,可所长却突然问于敏,要不要参加氢弹的研究。这是一道选择题,一边是隐姓埋名二十载,默默无人闻;一边则是功成名就,名满天下。最终,在青瓦白墙的小巷里,在四合院的欢声笑语中,在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下,于敏选择了前者。纵使知道一去不复还,再难与家人见面;纵使知道要承受同乡的猜忌和异样的眼光,可态度依旧是那么坚定:比项羽破釜沉舟还要坚决;比岳飞带兵抗金还要斗志昂扬。
尽管理想是那么的丰满,可现实却总还是一道惨白。当时,国内的核物理研究是一片空缺,从未有人去探索过,唯一能够参考的便只有权威的物理评论。面对着一张张白纸,一片片空白,于敏及他的同事们却并没有屈服,而是埋头苦干,认真钻研,扎实研究。但在“究竟是‘氘氘’还是‘氚氚’面前,意见还是发生了分歧。这是一道是非题(判断题)。是相信于敏还是相信《物理评论》,大多数人心里都没有底,选择相信了更权威的《物理评论》。然而,于敏坚信“。理论是不可能出错的,”既然你们都不信,那我就钻研出一个更新的算法证明给你们看。最终事实证明,于敏对了,他为氢弹研究节省出宝贵的三年时间。
转眼间,不知又过了多少个日月,团队再一次遇见了瓶颈。这次依旧是一个冬天,刺骨的寒风似乎仍那么萧瑟,消磨着人们的斗志。面对着枯燥而繁杂的计算,科学家们伏首在一堆堆的草纸中,不知疲倦地算着。“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在那单调的日子中,诗歌与文学是唯一能为生活增添趣味的事物。至于研究方向是什么,谁也不能确定,只能是日复一日重复计算。这是一道问答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在这严冬里,天空依然可见,却怎么也看不见蓝天和太阳。晚间,星星淡薄的灯光洒下,同昏暗的台灯一起。人们都已经十分昏怠了,唯有于敏及其同事还在辛勤工作。哪知,在这昏沉的夜里,于敏却从云雾缭绕的哲学中找到答案: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唯有先弄清氢弹研究的外因与内因,才能找到答案。
不知又过了多少时日,理想的模型终于有了,但去验证它的时间却不多了。没办法,既然计算机“算时“不够就拿人力补上!正如铁人王进喜所说:“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最终在于敏及其同事的不懈努力之下,新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绽开了漂亮的“蘑菇云”,那是一朵和平的云……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正是有了如于敏一样千千万万个敢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人,中国才能走向富强。这便是“功勋”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