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文中的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1-22 08:30:16
《青岛之行》
课文《观潮》描写的是钱塘江大潮的景色,文中的描述让我对大海心生向往!我多想去看看波澜壮阔的大海呀!这个小心愿,终于在国庆假期实现了,因为我要去青岛参加比赛!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首先来到了青岛红树林度假世界。这儿可真美啊,沙滩上有贝壳、沙蟹,还有一种像海螺却又像沙蟹的小动物,我忍不住拿起树枝逗一逗它们!我迫不及待地脱掉鞋袜下海去玩,那海水清澈见底,凉凉的,可好玩了!
我可没有忘记这趟青岛之行最重要事情——比赛。在化妆间时,我的心就像小兔子一样乱跳,但是我还是悄悄地告诉自己“我可以”!当我走进比赛场地的时候,还是被舞台的灯光震撼到。我心想:不愧是国赛的舞台,果真不一样!我怀着既紧张又激动心情,穿上我精心准备的服装和道具,自信地走上了舞台。比赛是怎么结束的,我也不记得了,脑海中只留下一片掌声。
颁奖典礼是我最期待的,因为终于到了“收获”的时间啦!我怀着既期待又紧张的心情坐在了舞台下面,心噗通噗通响,当主持人念到K0998的时候,才知道我得了全国锦标赛亚军!可是,我并不是很开心,因为我给自己定的目标的是全国冠军。领完奖后,妈妈看见我泛着泪光的双眼,温柔对说我:“宝贝,没有关系,无论获得任何奖项,都是对自己学习的一个交代,过程有提升有学到有锻炼才是最重要的,奖项有高有低,不能骄傲也别气馁,继续保持、继续努力、稳步前行,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终有一天你可以站在自己梦想的地方!”
秋天,收获的季节,收获一切美好!青岛之行让我收获满满,获得了亚军,又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读《童年》有感》
《童年》是高尔基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文中的阿廖沙的童年无疑是黑暗的,但是他却越挫越勇,在成长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成了一个优秀的人。
我觉得在《童年》里面最值得让我们学习的就是:阿廖沙坚强乐观面对生活的精神。阿廖沙四岁时便失去了父亲的爱,于是他和外祖母还有母亲坐船来到了外祖父家。虽然几个舅舅都不太喜欢他,外祖父也经常打他,但是他依旧敢挑战外祖父的权威,鞭子的毒打也没用。他很小就自食其力,靠捡破烂来养活自己。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外祖母让他的童年有了一点温情,因为外祖母十分慈祥,与暴戾的外祖父相反。
当然,与阿廖沙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无疑是幸福的。我们身边有亲近的父母,兄弟姐妹,还有同学、老师和朋友,温馨的家庭,热闹的校园,和谐的社会。但我从前还不知道珍惜,总觉得过得太平淡,但我读完了《童年》之后,我才改变了我的看法。
童年给我的启示是:一定要像阿廖沙一样坚强乐观的面对生活。
《读《小青石》有感》
我读过一篇名叫《小青石》的文章,文中的一块小青石起初很厌恶自己的生活,它羡慕水晶可以成为饰品,过着光彩而有趣的生活。后来,小青石成为了人走的道路,于是,它不再羡慕水晶了,因为它觉得为大众服务才是最有意义的。
读了这篇文章,我陷入了沉思,我觉得小青石不甘于平淡,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发挥所长,不计较回报,默默为人们做出贡献,它的进取激励着我,它的无私让我感动。文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自己成为让一切人走的道路,这事情再快乐没有了。它不属于姓张的,也不属于姓李的,不是谁的私有物,而是为大众服务的无数石块中的一块。
小青石虽然没有漂亮的外表和耀眼的光彩,没能像饰品一样因人们戴着它各处往来。可它生活得一样新鲜而有趣,因为在默默地服务大众而觉得非常快乐。
在我们身边不也有许许多多像小青石一样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人吗?我们敬爱的老师就是那一块块不起眼的小青石,他们也有自己美好的理想,他们为了给国家培养出色的人才,选择了三尺讲台,选择做辛勤浇灌花朵的园丁,从“a.o.e”,“1+1=2”开始,渐渐把我们培养成知书识礼,志向远大的少年,在不知不觉间,老师头上的青丝变成了白发……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这句诗来形容老师再恰当不过了,在老师们的辛勤浇灌下,一批又一批的淘气孩子成长为未来的希望,祖国的栋樑。
一只粉笔两袖清风,老师们身上闪烁着小青石铺路精神的光辉,像一盏明灯引领着我,我立志成为无数小青石当中的一员。
《《做好学生有点累》读后感》
《做好学生有点累》文中的主人公蔡一心,是个很优秀的孩子。在学校,她是班长,也是老师的宠儿,即使在她犯错时,老师也会尽量护着她。在家里,她是个乖孩子,爸爸妈妈也为这个女儿骄傲。但是,大家眼里的“好学生”,“乖孩子”,却感到自己并非大家想的那么轻松和快乐。同学的不理解,老师与父母的期待,都让她感到很累。
看完这本书,再想想我们,其实我们不也是这样吗?整天活在老师、父母的压制下,为了学习成绩而不断努力。大人们只有想让我们将来考上好的学校,却从没想过我们的压力有多大,几乎都喘不过气来。
我有时就很想当个像电视、小说里描述的坏孩子,会逃课,在父母熟睡时悄悄上网,花大把大把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不顾别人的想法,做最真实的自己。
虽然大人们是为了我们好,但是我们总是被忽视的,总是被约束的,我们也很累。
可是,又有谁想过呢?
《车来车往》
女作家方方有一组散文《和平时代的恐俱》,文中的种种“恐惧”,为名人所特有;那么,“和平时期”的老百姓“恐惧”什么?物价上涨,停水停电,单位效益不好,孩子进不了重点中学……就我个人而言,最恐惧“过马路”。不是我自己过马路,而是我女儿过马路。
女儿上学,每天得过四次马路。学校门前的那条马路,车多.而且开得特快,尤其是那些红色的出租车,从学校门口呼啸而过,根本不把行人放在眼里。在滚滚车流中穿行,连大人也胆饭心惊,更何况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女孩。我和太太坚持接送孩子,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总有“送不成”或“接不着”的时候‘逢着这种日子,我们必定在“恐惧”中度过,直到下班回家,听见女儿那熟悉的呼唤。
在香港访学期间,惊叹于香港的市政建设,处处为“行人”着想,主干道上,行人不会与汽车相遇,因为隔不了多远,就有人行天桥;大大小小的路口,都有醒目的斑马线和红绿灯,呵护着行人的安全。我女儿学校门前的马路,是个主干道;学校附近,又有这片社区里最大的医院、邮局和菜场。从早到晚,在车流中穿行的人络绎不绝。年复一年,生活在这一带的居民,或目睹或耳闻了多起人车相撞的惨祸。然而,就在这样一个“事故多发地带”,没有人行天桥,没有斑马线和红绿灯,甚至连一块醒目提醒司机“减速”的告示牌也没有。
一天傍晚,我骑车去学校接女儿,只见路口停着警车,有人对着马路中间拍照。在一辆红色的出租车后面,躺着一辆被碾压变形的女式自行车,自行车后架上挂着书包,书本文具散落一地。紧挨着文具盒的,是正在变黑的血迹;敞开的文具盒内,还有几根女孩子扎小辫子的彩色皮筋,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爸爸—”女儿在马路对面叫我。我推车过去,暗自磋叹:那可怜的小女孩现在躺在什么地方?她还能叫“爸爸”吗?
有一首歌,叫《车来车往》,是献给一位13岁的小女孩,她就是在过马路的时候,被无情的车流所吞噬的。歌的最后说,小姑娘走了,“那遥远的地方,没有车来车往……”每听到这首歌,我便想起血泊中的文具盒,和文具盒里的彩色皮筋。
我多希望,出租车师傅们能听到这首歌,车过校门时,他们便会放慢车速;我更希望,主管市政建设的领导们也能听到这首歌,即便是暂时拿不出钱建人行天桥,至少可以画几条斑马线,立一排红绿灯。
车来车往,谁来呵护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