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桃花源记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4-12-23 01:48:06
《桃林新解《桃花源记》有感400字》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那清脆入耳的声音回荡在我的脑海内,这一堂走进文言文小组赛让我感悟良多。
其中有两个部分印象深刻,那一句“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将我带入那一片桃林,仿佛让我进入了粉红的世界,温馨浪漫;同学们的精彩感悟,又将古文所蕴含的道理做了个性的解读,“桃林”是陶渊明的理想,追求完美但又难以达到完美,即便如此,也可以尽可能地往完美靠拢。
处在战火纷飞年代的陶渊明留下了这片平和安逸的桃林,那是他的心之所向,寄托着他所追求的生活。而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不正是陶渊明所向往的平等自由和谐的社会吗?
于是,我心中的桃林有了新的内涵,它不再是避世的仙境,而是新的理想和追求,是向往未来为中华复兴梦贡献自己力量。每个人的爱好和追求不同,对人生的态度对完美的标准也不同。这片桃林的深浅因人而异。有远大的理想的人,心里的桃林一定很茂盛,同时,只要是在努力的人,无论是否能否实现这份愿望,都已经身在桃林享受追逐梦想的快乐。
心之所向为桃林,靠及者亦入之。
《对《桃花源记》结局个人看法900字》
其实桃花源是个鬼故事,从未存在的世外桃源。
自古以来,古人就以桃花林分割阴阳两界,而桃花源记中的人不像他们那样所说,“云自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而是早在战争中死去的秦民;村民们所给予渔人的“设酒杀鸡做食”则是秦民的后裔给先辈祭祀的祭品,可以说,渔人是误入了鬼界,所以再也找不到桃花林。
那么为什么陶渊明还要写这一篇流芳百世的《桃花源记》呢?
从全文风景的内容来看。渔人是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腐败不堪的年代,沉重的赋税徭役完全可以把他压倒。桃花源里的人却与渔人的情况相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出现了这样和平美好的景象,是每个人都所渴望的。
从故事的情节来看,渔人的做法是不太地道的,桃花源人热情的款待了渔人,“停留数日”表达了渔人对于世外桃源的沉醉和桃花源人的大方热情。临走之际,村民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用一种婉转的语气告诫渔人。渔人却在回到现实后报告了太守,这样的做法从人情冷暖上讲,是不值得学习的。就像一块宝藏被你所发现,你明明知道它的珍贵和重要,但是还是作死说出去,最后自己什么都得不到,因为会被别人所惦记。
最后把脉络回到作者。陶渊明本就生活在那个年代,所以他隐居起来,建立自己的“桃花源”,过一种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自给自足的生活,写写诗句可以流传千古,也不出名不会被后世诟病。虽然他隐居起来,与世隔绝,但是从他的这一篇《桃花源记》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世人的怜悯,对背叛的鄙夷,所以为什么他要留下一个未了了结局,我认为他是希望后世人这样去建设一个“桃花源”,这是他的梦想,但从他的时代背景来看,他没有那个资格和能力去构造,只能保证自己的安乐,默默无名的做自己的英雄。
在后世,“桃花源”看起来并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乌托邦,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国家能实现共产主义,桃花源记的生活就会成为现实,每个人都渴望和平希望衣食无忧,我们应当与全世界的人类共同构造这样的一个未来,恰似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我相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不会再是虚渺。
《对《桃花源记》见解600字》
这次不说阴谋论。
这篇文章中无论是初阅还是熟悉时,我们都会有一个清醒提前的认识:桃花源记是一个梦,一个美好到古人足以疯狂或泪目的梦。
创作文章的时期是普世的动荡社会,作者隐居避世为求一份平静。而本来,他的胸怀决不允许一生平庸,可是腐败复杂的现状折磨着他,令他失望了。思来想去的翻来覆去成就了这篇流芳百世的《桃花源记》。
被现实打磨光滑圆润的壮志雄心已经只够支撑他为生活奔波,可能梦想只是为了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桃花源人恰恰相反,丰衣足食,美好的不需要滋生雄心壮志了,这是他的理想国度,他的乌托邦,也是他绝望的贪婪,被所有人唏嘘,让所有人憧憬的真假。
可能他会像一个被出版社编辑婉拒的无名作者那样:在他把桃花源展露给世人时。因为世态炎凉,孤掌难鸣,只能用这篇文章换来嘲笑和不屑,与众不同。
更不如说桃花源记是他的密码,属于他的梦的密码,就算可以从文章中窥见一二:桃花源多么美好,但是,谁去过他的桃花源呢?一样的人总是互相珍惜,他会想象后人打开他尘封已久的梦,或是用这串密码勾勒一幅蓝图,去填满他曾经的雄心壮志?建设桃花源这样的社会不是不可能,不用说遥远,每条路再远都会有终点。
其实透过陶渊明的背景和写下《桃花源记》的初衷来看,可以残忍的得出一个道理:想要成大事的条件绝非仅仅雄心壮志,好的条件和能力也要自己创造,未来是挣脱不开的枷锁,雄心壮志也许会换来冷嘲热讽,也可以随着时间奔流,得到证明,得到认可,得到肯定,得到支持,得到每个脆弱渴望的心,像年轻的陶渊明那样。
《《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和翻译》
桃花源记
【魏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前行,走。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见。
夹岸:溪流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芳草鲜美:花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复:继续。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
欲:想要。
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
林:代指桃花林。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
便:于是,就。
得:发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似的。
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
初:起初,刚开始。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仅。
复:又,再。
行:行走。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平:平坦。
旷:开阔;宽阔。
屋舍:房屋。
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种作:指世代耕种劳作的人。
衣着:穿着打扮。
悉:全,都。
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更好的翻译: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因为桃花源人从秦到晋一直与世隔绝)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乃大惊:于是很惊讶。乃:于是就。大: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具:全都。
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
咸:副词,都,全。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先世:祖先。
率:率领。
妻子:(古今异义)古义:指妻子、儿女。“妻”“子”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
邑人:同县的人
绝境:(古今异义)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境地。绝:绝处。
复:再,又。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遂:于是。
间隔:隔断,隔绝。
今:现在。
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在汉语的“无论”(古今异义)。
为:对、向。
具言:详细地说。
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叹惋:感叹,惋惜。
余:其余,剩余。
延至:邀请到。延,邀请。
至:到。
停:停留。
辞:辞别。
去:离开。
语:告诉。
不足:不值得。(古今异义)
为:介词,向、对。
既:已经。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
及:到达。
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诣(yì)太守:指拜见太守。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即:立即。
遣:派遣。
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向,先前。志(名词),标记。(所+动词译为名词)
遂:终于。
复:再。
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高尚:品德高尚。
士:隐士。
也:表判断。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打算。(词类活用)
未:没有。
果:实现。
未果:没有实现。
寻:不久。
终:死亡。
问津:问路,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本义渡口。
【译文】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又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都一一作了回答。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村里面的其他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全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先祖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率领妻儿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他们再没有人出去了,所以和外面的人隔绝了一切往来。村里的人问渔人现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自己的美酒佳肴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日后,就向村里的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他到了郡城武陵,就去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最终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赏析】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桃花源记》也具有这种艺术风格。它虽是虚构的世外仙境,但是由于采用写实手法,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像小说一样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三段故事。
第一段以“忘”、“忽逢”、“甚异”、“欲穷”四个相承续的词语生动揭示出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忘”字写其一心捕鱼,无意于计路程远近,又暗示所行已远。其专注于一而忘其余的精神状态,与“徐行不记山深浅”的妙境相似。“忽逢”与“甚异”相照应,写其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又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两句,乃写景妙笔,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造语工丽而又如信手拈来。
第二段先以数语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点明已至幽迥之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暗示定非寻常去处。渔人的搜寻目光、急切心情也映带出来。通过小口狭道,写到“豁然开朗”,又深有柳暗花明的韵致。进入桃源仙境之后,先将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诸景一一写来,所见所闻,历历在目。然后由远而近,由景及人,描述桃源人物的往来种作、衣着装束和怡然自乐的生活,勾勒出了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最后写桃花源村民见到渔人的情景,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暗示其有意重来。“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对桃源仙境,世俗之人寻访无着也不再问津了,而陶渊明自己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追求。在《桃花源诗》的结尾处就剖露了“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的心愿。他以桃花源人为志趣相合的契友,热切期望与之共同生活于桃花源中。
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的艺术成就和魅力绝不仅限于此,陶渊明也不仅仅是企望人们确认其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在虚景实写的同时,又实中有虚,有意留下几处似无非无,似有非有,使人费尽猜想也无从寻求答案的话题。桃源人的叮嘱和故事结尾安排的“不复得路”、“规往未果”等情节,虚虚实实,徜恍迷离,便是这些话题中最堪寻味之笔。它所暗示给世人的是“似在人间非在人间,不是人间胜似人间,只可于无意中得之而不可于有意中求之”,似乎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有着某种微妙的内在联系。这虚渺灵奥之区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世人是难以揭晓的。它的开而复闭,渔人的得而复失,是陶渊明有意留下的千古之谜,“惹得诗人说到今”。可是,他又在《桃花源诗》中透露了一点消息,说“一朝敞神界”之所以“旋复还幽蔽”,乃是因为“淳薄既异源”!原来桃源民风淳厚,人间世风浇薄,惟恐“使武陵太守至焉,化为争夺之场”(苏轼《和桃花源诗序》),玷污了这块化外的净土,即使像刘子骥那样的人间高尚之士,也得不到一睹仙境的机缘。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描写了一个美好的世外仙境。不过应当强调的是,陶渊明所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在那里生活着的其实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只是作者理想当中的社会,但是能提出这个空想是难能可贵的。
此文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增添了神秘感。语言生动简练、隽永,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的描写使得景物历历在目,令人神往。文章有详有略,中心突出。
【创作背景】
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读《桃花源记》有感》
陶渊明做过一个很美很美的梦。
梦里,有大片大片的桃花林,林子里充满了桃花的清香,粉红的花瓣簌簌落下,洒满了一地。翠绿翠绿的青草织成了一张绿毯,与花瓣粉绿相间,显得浪漫而又神秘,让人忍不住去探寻桃林的秘密。于是小心翼翼穿过一道幽深狭窄,仅能容一人的山洞,眼前景象豁然开朗,让人大吃一惊,山洞里竟是一片有人居住的世外桃源!这里的地面平坦宽广,房屋井然有序的排列,旁边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植物。羊肠小道交错在一起,隐隐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鸡鸣狗叫。穿着奇异服装的男女来来往往,辛勤耕作,老人和小孩都快乐地生活着。这里的人们善良、淳朴,过着原始的躬耕生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忘却了世俗的纷扰,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闲适恬淡,怡然自得。这里,就是桃花源。陶渊明把这个梦记述下来,于是就写成了《桃花源记》。
每当我读《桃花源记》的时候,脑海中总是浮现出一副人们自由和乐生活的景象,仿佛桃花源真的存在,自己也是桃花源人,每日清晨踏歌而去,傍晚荷锄而归。多么美好的景象啊。可惜,这只不过是一个幻想罢了。
可是想到现如今的社会,每个人都想着获得更多的利益,却丢失了诚信,丢失了友善,丢失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彼此之间的尔虞我诈与明争暗斗让每个人都得了“被害妄想症”,变得小心翼翼。前段时间的“扶不扶”问题就是最好的例子,碰瓷者为了利益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彻底打破,谁也不知道你救的人会不会“反咬你一口”,所以还是束手旁观,明哲保身,万事无忧。这是何等的悲哀!
陶渊明就是如此,心中悲哀到极点却又无力挽回,只能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文学创作中。他写出《桃花源记》,就是为了激起人们对诚信,对友善的人际关系的向往啊!桃花源,不正是我们所需要建设的社会的理想模板吗?
但是,桃花源也有美中不足之处,桃花源是与世隔绝的。须知当今的世界是一个整体,科技发展迅速,只有开放才能跟紧世界的脚步。明清两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不就是造成中国近代史如此屈辱的主要原因之一吗?
所以,以桃花源为模板,一个诚信、友善、开放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
建设理想社会的重担就落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身上,我们一定要发扬刻苦精神,努力学习,重拾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将其发扬光大,并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示,为把中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桃花源后记》
近日,班上的同学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上了瘾,课间竟能避开热点话题,而大谈特谈桃花源人们的生活及自己眼中的世外桃源。日日大发感慨:“我要做新时期的隐士。”“我要过远离世俗,自给自足的生活。”“将来,我要隐居深山,日日吟诗饮酒。”……
我虽知桃花源是虚拟的,却还是为它神魂颠倒。它的原始与自然将我牢牢吸引住。我钦佩他们能与自然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封闭的地理环境保存了一幅稀有的古画,那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又是一个神话传说,使我心向往之。
一口,几名同学准备成立一个“桃花源探险队”,说是要去市郊探寻一下有没有可供他们日后隐居的地方,邀我加人。虽知是笑话,徒劳,还是随他们去了,就算出去旅游一次嘛。
那个星期天,我们一行六人带着水与食物出发了。我们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围着市区转了一大圈。哪知市郊也是车水马龙,一辆辆重型卡车从我们身旁飞驰而过,扬起阵阵尘土。最后,一无所获,’失望而归。
同学们对桃花源的热情依然不减,这便又激起了第一次行动就以失败而告终的“桃花源探险队”队员的信心。队里决定本周日开始第二次行动。因为那天我要参加一个比较重要的竞赛,另外我对桃花源的热情正在降温,再加上那具有一定的危险系数,而我不太符合探险队员的条件,便退出了。
后来他们告诉我,从市郊再深人农村,他们在途中发现了一片没有人烟的土地.于是他们就做起了“桃花源人”,在里面待了一天,很尽兴。这次行动就算是成功了吧。我并不认为是什么成功,不就是找到一片无人之境嘛。说什么探寻将来的隐居地,可那地方总不能成为终身托付之所吧。
其实我并没有什么遗憾,我对桃花源的痴情与向往已大不如前了。我知道,世界上现在还有许多偏僻的地方,也许那里的人的生活很特殊。我听说云南、贵州的一些地方的人就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终究是个别,是偶尔吧。它不能也不可能代表人类普遍的生存状态,不能取代人们的现代生活理念与方式,它不能改变其落后的性质,它也不能跟上人类的脚步。但它终会顺着我们的步伐前进,它终会被我们所知,那时就真的不存在桃花源了。我并不希望生活在桃花源中,却希望能有几个地方保留着原始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梦,不是很好吗?
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桃花热源”正在退却,不知怎的,同学们的目光由陶渊明转向了莎士比亚,由桃花源人转向了哈姆雷特,于是,课间“生存还是毁灭”的声音高过了
“我要做隐士”的声音。“桃花源探险队”也自动解体了。然而,每个同学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可能都盛开着一朵不败的花儿—桃花源……
《有关桃花源的作文》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西中描绘了一片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块原始质朴的土地千百年来一直都是人们努力追寻的理想世界。它到底在哪里呢?我开始去寻找,我的眼睛穿越重重雾障,然而看到的却是一座座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城市,城市里科技高速发展,工业发达,还有许许多多的人。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吁陌交通,鸡犬相闻。”
环顾四周,高楼林立。天空被挤到边缘,只在高楼的四角处现出一块残破的面孔;太阳消失了,繁华的街道上只有迷醉的霓虹。飞鸟也绝迹了,城市里没有它们安家的地方,悦耳的鸟鸣声被呱噪的各种现代音乐代替。昔日的良田美池桑竹之地消失无踪,纵横交错的公路严密得像一张网,网住了城市生活。接踵摩肩的人流汹涌在城市的街道上,找寻着各自生活的方向。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眉,并怡然自乐。”
金领吃喝着下属,白领坐办公室独享咖啡,蓝领用力气挑战着石头的重量。街上人流如织,用匆忙的生活方式来赶上城市的节奏。人们重视了时钟的运转却颠倒了生物钟的规律,白天日理万机,晚上灯红酒绿,脸上挂着疲惫,然后用补品和化妆品来掩盖疲惫。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一张城市的报纸,五花八门。头条:某市反贪局局长受贿几百万被捕人狱,法庭待后审理。翻开报纸,社区焦点:昨日,某小区花园处发生一起抢劫案,事发当时,劫匪手持尖刀恐吓手无寸铁的六旬老妇,旁人无不自个逃跑。报上还有某老人路边休克无人抢救,云云。在城市人眼里,这是一张十分平常的报纸,报载的东西也是司空见惯的了。城市人的感官早被这个城市腌制得麻木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不得不接受“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因为贪婪与自私早已融人这个城市了,与城市并存。于是,人与人之间只剩下疑心与隔阂。这就是今天的城市,现代化的城市!。
我寻觅着……寻觅着,才发现,桃花源原来是一种幻想……
《《桃花源记》插图与课文不符之处》
《桃花源记》的插图,展示了“绿树村边合”“飞鸟相与还”“土地平旷”“怡然自乐”的景象。 文章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此得到了体现。不能否认插图远景、中景、近景相融合,红、绿、蓝、自、灰色 调相配置,人物、动物、植物共呈现,是一幅美妙的乡村图景。但细读全文,特别是课文第二自然段, 会发现插图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文中说“屋舍俨然”,插图中只一排房子,体现不出“俨然”。
第二,文中说“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而插图右下角画的是宜于旱耕的平地,不是灌种的“良田 ”,且插图中也找不出树千低矮的桑树;至于竹子,更是“杳如黄鹤”“上天人地难一寻觅”。
第二,文中说“叶陌交通,鸡犬相闻”,应该是田间小路交错连通,村内鸡狗悠悠,叫声互应,而 插图中没有画田问小路,更无小路交错连通,鸡狗也一只未见。
课文插图是为师生更形象、更具体地阅读和理解课文而设的,这就有必要做到插图与课文的一致性 故而,我认为,尽管本文插图优美,但还要忠实于原著精神,并能依据课文内容进行修改,以便使插图 成为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工具。
《句句有用,字字珠现》
《桃花源记》全文三百来字,记叙了武陵人游历桃花源的经过以及太守遣人前往的情形和刘子骥探往的情况;描写了桃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展示了桃源人的社会风尚和社会理想。容量如此之大,可所用字数却如此之少,靠的是作者高超的语言概括能力。可以说,本文的语言是句句有用,字字珠巩。
本文叙事完整,概述性的语言比较多。如“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介绍了武陵人的籍贯和职业,为武陵人打鱼误人桃林埋下了伏笔;“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包含了武陵人向村人介绍的所有情况;“诣太守,说如此”省略了武陵人介绍的所有内容;“后遂无问津者”一句顶万句,介绍了刘子骥之后探访桃源的情况。这些语句包含的应是记叙的内容,但作者为了不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受到破坏,于是详本略末,一笔带过,从而产生了特殊的表达效果。
本文语言不仅精练,选词也非常讲究。如“黄发垂肴一并怡然自乐”就是一个典型,旧说老发转黄是长寿的标志,这儿用“黄发”借代老人,更突出了桃源人社会生活的“怡然”。另外,如“平旷”“俨然”“交通”“相闻”“忽”“穷”“乃”“无论”“欣然”等词都用得非常贴切,不仅使语言形象生动,而且增加了作品的美感。
总之,本文记叙的内容多,描绘的景致美,给人一种生动鲜明、赏心悦目的感觉。这一切都是本文语言精练、简洁,选词恰当所产生的效果。
《景物描写映衬社会生活——《桃花源记》赏析》
陶渊明的诗歌中,景物描写情景逼真、形象鲜明,本文虽然是散文,但同样具备这一特点,而且充分发挥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并通过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反映出桃源人和谐的社会生活。
全文中运用描写的地方共有止处。第一处是第一自然段中对桃林的环境描写,它表面上似乎在写桃林的美丽,实际上是为下文美好的桃源生活埋下伏笔。
第二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自然环境描写,选景典刑,用语精妙。上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这些农村富裕生活的代表物在这儿一应俱全。特别是“平旷”“俨然”“美”这几个词,充分展示了桃源的风景之美,且这个美是桃源人创造出来的。它表面上看似写风景,实质上是作者在巧妙地向读者展示一福理想境界中的美好的社会生活图。
第二处“卜干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K并怡然自乐”的社会环境描写 ,生动形象,展示了桃源的村庄图描写中不仅有声,还有形;不仅写了村内道路,还刻画厂人们的穿肴;鸡犬相闻”“黄发垂髯井怡然自乐”采用反衬法,表现r桃源人生活的富足、平静、和谐、幸福。
本文虽然在描写上着墨不多,但这短短的六七十个字,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处人手,用语精妙,选景典型,活灵活现地展示了桃源的美好生活,给人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可以说,它展示的是一幅美妙的乌托邦式的人间仙境中的图画。
其实“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只是在陶渊明多喝了几碗老酒之后,如斯美梦给了这个被沉重的生活压得几乎抬不起头来的汉子些许安慰,但美梦不可能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