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桃花源记》结局个人看法900字

2024-10-15 20:36:31 阅读:

其实桃花源是个鬼故事,从未存在的世外桃源。

自古以来,古人就以桃花林分割阴阳两界,而桃花源记中的人不像他们那样所说,“云自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而是早在战争中死去的秦民;村民们所给予渔人的“设酒杀鸡做食”则是秦民的后裔给先辈祭祀的祭品,可以说,渔人是误入了鬼界,所以再也找不到桃花林。

那么为什么陶渊明还要写这一篇流芳百世的《桃花源记》呢?

从全文风景的内容来看。渔人是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统治阶级腐败不堪的年代,沉重的赋税徭役完全可以把他压倒。桃花源里的人却与渔人的情况相对:“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出现了这样和平美好的景象,是每个人都所渴望的。

从故事的情节来看,渔人的做法是不太地道的,桃花源人热情的款待了渔人,“停留数日”表达了渔人对于世外桃源的沉醉和桃花源人的大方热情。临走之际,村民对渔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用一种婉转的语气告诫渔人。渔人却在回到现实后报告了太守,这样的做法从人情冷暖上讲,是不值得学习的。就像一块宝藏被你所发现,你明明知道它的珍贵和重要,但是还是作死说出去,最后自己什么都得不到,因为会被别人所惦记。

最后把脉络回到作者。陶渊明本就生活在那个年代,所以他隐居起来,建立自己的“桃花源”,过一种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自给自足的生活,写写诗句可以流传千古,也不出名不会被后世诟病。虽然他隐居起来,与世隔绝,但是从他的这一篇《桃花源记》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世人的怜悯,对背叛的鄙夷,所以为什么他要留下一个未了了结局,我认为他是希望后世人这样去建设一个“桃花源”,这是他的梦想,但从他的时代背景来看,他没有那个资格和能力去构造,只能保证自己的安乐,默默无名的做自己的英雄。

在后世,“桃花源”看起来并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乌托邦,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国家能实现共产主义,桃花源记的生活就会成为现实,每个人都渴望和平希望衣食无忧,我们应当与全世界的人类共同构造这样的一个未来,恰似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我相信,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不会再是虚渺。

标签:个人结局看法900字桃花源记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