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 记人 ”有关的作文
来源:文题网
时间:2025-01-01 16:20:38
《写文章要摹形绘状》
写文章,不管是记人,不管是叙事,也不管是写景,都应该具体、形象、生动。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人家就不爱看。可是怎么才能把文章写得又具体又形象又生动呢?方法很多,“摹形绘状,,就是其中之一。什么叫“摹形绘状” 呢?就是把你看到的人、事、物的形体、状态活灵活现地描摹、刻画出来. 你看,张晓蕊同学写的《雨中送伞》这篇习作,摹形绘状,十分生动. 文章一开始,先交代一下“小红”和“小刚”的关系,并点出“每天晚上,小刚都要到小红家,和她一起做作业、温功课”。这是很平常的。可是接下去写一个夏天的傍晚就不同了。那天晚上怎么样呢?“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皓月当空,意境就非常优美。“她们正专心地做着,突然觉得屋里比刚才阴暗了许多”,一明一暗,造成了悬念。“接着,听见远处一声雷鸣”,不好,要下雨啦!“雷鸣过后,暴风雨就像巨大的瀑布铺天盖地地卷了下来,”
你看,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像巨大的瀑布”,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成语“铺天盖地”,用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动词“卷了下来”把暴风雨的来势凶猛,描摹得有声有色,极有气势.这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为下文写人作铺垫,交代了背景.“小红望着那布满黑云的天空”,想什么呢?她想的不是自己,而是“白天辛辛苦苦地教导我们,晚上还要废寝忘食地为我们批改作业”的张老师.作者用了“辛辛苦苦”、“废寝忘食”两个词,就状出了老师—辛勤的园丁的光辉形象。 小红和小刚决定给老师送伞。作者没有忘记风雨,继续描写“雨还在下,风还在刮”.这当然就增加了“送伞”的困难:“她们冒着风雨艰难地走着”。怎么个“艰难”呢? 并不具体,并不形象。于是作者进一步描写:“小红手中的雨伞被吹得摇摇晃晃,好像有人在背后抢夺。双脚踩在了泥里,好像被大地拽着似的”。这样一描写就具体形象了: “雨伞被吹得摇摇晃晃,好象有人在背后抢夺”,可见风之大; “双脚踩在泥里,好像被大地拽着似的”,可见泥泞难行。
就是这样艰难,“她们还是不顾一切地急步向学校走去”,这就更加突出了小红、小刚热爱老师的高尚品质。 到了学校以后,作者描写“天上的黑云更多、更浓了. 大地一片漆黑。别的屋子都是黑的,只有张老师那间,还亮着灯,格外显眼。”用周围环境的黑衬托出张老师办公室的亮,使张老师的形象更加引人注目,这就是摹形绘状的艺术效果. 到了办公室门前’,如何把伞送进去,作者连用了四个 “轻轻地”来描摹小红、小刚的动作、语言:“小红轻轻地推开门”;“小红琴琴粤对小刚说:‘老师在,批改作业呢!”’:“小刚会意地点点头,便把雨伞轻轻地立在墙边”;“又深情地望了一下还在聚精会神批改作业的张老师,轻轻地带上门”。这四个“轻轻地”不仅描摹出小红、小刚纯真的神态,而且非常充分地表达出他们对老师的真挚感情。
描写老师批改作业,用“聚精会神地”;描写小刚点点头,用“会意地”;描写他们望了一下老师,用“深情地”。如果把这些词删掉,那语言就索然寡味,难以传情了。小红、小刚离开学校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了,“她俩面对面地笑了笑,便一溜烟地跑出了校门,消失在风雨中……”这一笑一跑,为送伞成功而欣喜,不言自明。 结尾,“喀嚓!····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描写得有声有色;“在闪电下,那两条鲜艳的红领巾显得更加美丽了……”在闪电的照耀下,两个少先队员的形象多么鲜明。意境优美,点化了主题。 怎么才能摹形绘状呢?一要留心观察体验生活。如“小红轻轻地推开门,一道乳白色的灯光射出门外”,往往只注意推门,不注意推开门射出灯光,即使注意到灯光,也不一定注意到灯光的颜色.这都需要仔细观察.二要积累词’语。有了丰富的词汇,才有可能用最美好的词语表达出你最美好的思想感情。三要勤思考多练习。你试试看,好吗?
《中考英语作文记叙文》
记叙文是记人叙事的文章,它主要是用于说明事件的时间、背景、起因、过程及结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五个“ W ”( what, who, when, where, why )和一个“ H ”( how )。记叙文的重点在于“述说”和“描写”,因此一篇好的记叙文要叙述条理清楚,描写生动形象。下面就谈谈英语记叙文的特点和写好记叙文的基本要领。
一、记叙文的特点
1. 叙述的人称
英语的记叙文一般是以第一或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的。用第一称表示的是由叙述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经历。它的优点在于能把故事的情节通过“我”来传达给读者,使人读后感到真实可信,如身临其境。如:
The other day, I was driving along the street. Suddenly, a car lost its control and ran directly towards me fast. I was so frightened that I quickly turned to the left side. But it was too late. The car hit my bike and I fell off it.
用第三人称叙述,优点在于叙述者不受“我”活动范围以内的人和事物的限制,而是通过作者与读者之外的第三者,直接把故事中的情节展现在读者面前,文章的客观性很强。如:
Little Tom was going to school with an umbrella, for it was raining hard. On the way, he saw an old woman walking in the rain with nothing to cover. Tom went up to the old woman and wanted to share the umbrella with her, but he was too short. What could he do? Then he had a good idea.
2. 动词的时态
在记叙文中,记和叙都离不开动词。所以动词出现率最高,且富于变化。记叙文中用得最多的是动词的过去的,这是英语记叙文区别于汉语记叙文的关键之处。英语写作的优美之处就在于这些动词时态的变化,正是这一点才使得所记、所叙有鲜活的动态感、鲜明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3. 叙述的顺序
记叙一件事要有一定的顺序。无论是顺叙、倒叙、插叙还是补叙,都要让读者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顺叙最容易操作,较容易给读者提供有关事情的空间和时间线索。但这种方法也容易使文章显得平铺直叙,读起来平淡乏味。倒叙、插叙、补叙等叙述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文章的结构效果,让所叙之事跌宕起伏,使读者在阅读时思维产生较大的跳跃,从而为文章所吸引,深入其中。但这些方法如果使用不当,则容易弄巧成拙,使文章结构散乱,头绪不清,让读者不知所云。
4. 叙述的过渡
过渡在上下文中起着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作用。过渡往往用在地点转移或时间、事件转换以及由概括说明到具体叙述时。如:
In my summer holidays, I did a lot of things. Apart form doing my homework, reading an English novel, watching TV and doing some housework, I went on a trip to Qingdao. It is really a beautiful city. 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to see. But what impressed me most was the sunrise.
The next morning I got up early. I was very happy because it was a fine day. By the time I got to the beach, the clouds on the horizon were turning red. In a little while, a small part of the sun was gradually appearing. The sun was very red, not shining. It rose slowly. At last it broke through the red clouds and jumped above the sea, just like a deep-red ball. At the same time the clouds and the sea water became red and bright.
What a moving and unforgettable scene!
5. 叙述与对话
引用故事情节中主要人物的对话是记叙文提高表现力的一种好方法。适当地用直接引语代替间接的主观叙述,可以客观生动地反映人物的性格、品质和心理状态,使记叙生动、有趣,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具体。试比较下面两段的叙述效果:
I was in the kitchen, and I was cooking something. Suddenly I heard a loud noise from the front. I thought maybe someone was knocking the door. I asked who it was but I heard no reply. After a while I saw my cat running across the parlor. I realized it was the cat. I felt released.
这本来应是一段故事性很强的文字,但经作者这么一写,就不那么吸引人了。原因是文中用的都是叙述模式,没有人物语言,把“悬念”给冲淡了。可作如下调整:
I was in the kitchen cooking something. "Crash!" a loud noise came from the front. Thinking someone was knocking at the door, I asked, "Who?" No reply. After a while, I saw my cat running across the parlor. "It's you." I said, quite released.
二、写好记叙文的基本要领
1. 头绪分明,脉络清楚
写好记叙文,首先要头绪分明,脉络清楚,明确文章要求写什么。要对所写的事件或人物进行分析,弄清事件发生、发展一直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然后再收集选取素材。这些素材都应该跟上述五个“ W ”和一个“ H ”有关。尽管不是每篇记叙文里都必须包括这些“ W ”和“ H ”,但动笔之前,围绕五个“ W ”和“ H ”进行构思是必不可少的。
2. 突出中心,详略得当
在文章的框架确定后,对支持故事的素材的选取是很关键的。选材要注意取舍,应该从表现文章主题的需要出发,分清主次,定好详略。要突出重点,详写细述那些能表现文章主题的重要情节,略写粗述那么非关键的次要情节。面面俱到反而使情节罗列化,使人不得要领。这一点是写好记叙文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如:
One night a man came to our house and told me, "There is a family with eight children. They have not eaten for days." I took some food with me and went.
When I finally came to that family, I saw the faces of those little children disfigured (破坏外貌) by hunger. There was no sorrow or sadness in their faces, just the deep pain of hunger.
I gave the rice to the mother. She divided the rice in two, and went out, carrying half the rice. When she came back, I asked her, "Where did you go?" she gave me this simple answer, "To my neighbors — they are hungry also!"
3. 用活语言,准确生动
记叙文要用具体的事件和生动的语言对人、事、物加以叙述。一篇好的记叙文的语言既要准确、生动,又要表现力强,这样才能把人、事描写得具体生动,其可读性才强。试比较下面一篇例文修改的前后效果。
原文:
One day Xiaoqiang was wandering away. He was soon lost among people and traffic. He could not find the way back home and started crying. Just then, two young students who were passing by found him standing alone in front of a shop and crying. They went up to Xiaoqiang and asked him what had happened. Xiaoqiang told them how he got lost and where he lived. The two students decided to take him home. Mother was pleased to see Xiaoqiang come back safe and sound. She invited the two students into the house and gave them some money, but they didn't take it. She served them with tea but they left.
修改后:
The other day, five-year-old Xiaoqiang left home alone and wandered happily in the street. After some time, he felt hungry so he wanted to go back home. But he found he was lost among the crowded people and heavy traffic. When he could not find the way home, he started and crying. Just then, two young students who were passing by from school found him sanding crying in front of a shop. They immediately went up to him.
"Little boy, why are you standing here crying?" they asked.
"I want Mom, I go home." said the boy, still crying.
"Don't worry, we'll send you home."
And they spent the next two hours looking for the boy's house. With the help of a policeman, they finally found it.
When the worried mother saw her son come back safe and sound, she was so thankful and she invited the students into her house. Gratefully, she offered them some money, saying it was a way to express her thanks, but the young students firmly refused it and left without even a cup of tea.
《怎样写人》
写记叙文,不论是侧重记人,还是侧重叙事,都离不开写人。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主体。在记叙中塑造感人的人物形象是写作的主要任务。
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不少同学付作文望而生畏,在刻画人物不是感到无从下笔,就是人物刻画苍白无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而缺乏一定的写作方法与技巧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人物呢?
要写好人物,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各式各样的人,对人物言谈举止,外貌心理,生活习惯,兴趁爱好等,都要细心观察。升入中学以后,社会生活更加丰富,接触人物更加广泛,除了亲朋好友外,我们还应该留心观察各种人,主动地去熟悉他们,了解他们。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广泛的观察、接触,积累起大量的生活素材,这就为自己的写作准备好了丰富的材料,一旦动起笔来,便不会感到没东西可写。
要写好人物,还要掌握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这时写好人物很有帮助。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等,下面分别谈一谈。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是对人物外部特征(如长相、穿着、神态等)的描幕。准确而适当的肖像描写,可以突出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从而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写外貌是为塑造人物、开掘人物的内心服务的,绘形以传神,外貌描写一定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人物的语言是人物的独白或对话。“言为心声”,描写人物的语言,能够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我们运用语言描写,一定要注意让人物的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精选那些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话,反映出人物的个性来,用个性化的语言去塑造个性化的人物。
行动描写:是对人物行为和动作的描写。任何作品中的人物,总是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中活动的,要使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就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具体行动来描写。只要选得好,有时只要一个动作,就能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心理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心理描写。能够直接说明人物在想什么,最直接地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揭示其思想。作家杨朔说:“看见一个人的外表容易,想看见一人的内心却是非常困难的。而看不见一个人的内心,我们不能说认识了这个人。”这段话不仅表明了心理描写的不容易,而且说明了它的重要性。我们要努力掌握心理描写的方法,使我们笔下的人物有血有肉,有灵魂。
细节描写:就是描写人扮的细小动作和生活中的细小事件。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如果在我们的文章中有一二处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往往能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
以上几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在写作时要因文而异,综合运用,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更好地为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服务。
此外,环境描写对很好地塑造人物也非常重要。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可以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对塑造人物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要写好人物,对中学生来讲,最好的方法是认真阅读好的作品。在课本中,有不少古今中外文学大师们写人的精品,在同学的作文里,也不乏写人的佳作,我们要精心阅读,用心揣摩,体会这些作品的写作方法、表现形式。在写作时有意识地学习运用,久而久之,就可以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本书选取部分同学的优秀作文,结合课本中的教材,时一些写作知识进行讲解,相信会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写人作文指导》
训练1 抓住人物的肖像去记人
在这里小朋友一定会问,人物的肖像是什么?人物的肖像主要是指人物的外形,它包括人物的容貌长相,服饰打扮,姿势态度,神态表情等。人物的外貌,能给人一种如见其人的真切感,同时也能通过外貌,服饰打扮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活动,进而为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要写好人物的外貌,就得从以下四个方面去着手做。
第一,要仔细观察。要对所描写的人物做全面仔细的观察,要做到闭上眼睛就能在脑海中清晰地回忆起他的音容笑貌。同时还必须抓住所要描写的人物与一般人(或其他同一类型的人)所不同和特殊的地方,这样才能使所要描写的人物具有特殊的地位。
第二,要抓住特征。每一个人都有他不同于别人的地方,只有在比较中,才能突出他独特的个性,进而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
第三,要突出重点。人物的外貌包括的部位很多,写作时最忌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最好是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部位重点去写,以点带面,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第四,要条理清楚。在写作时应确定一个观察视角依次描写,富有顺序,层次清楚。
训练2 通过人物的行动去写人
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支配的,记人时对其行为的描写,能更有效地表现出他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
写人的行动要注意哪些呢?
一要写他做了什么;二要写他是怎样做的;三要写他这样做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其中“他是怎样做的”是重点,一般都应详写,具体写,突出他做具体事情过程中的一连串动作,用这一连串的动作既能把人写活,又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
《叙事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在描叙人、景、事、物时,都需要进行必要、恰当的议论和抒情。这里记叙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议论和抒情是出于深化内容、升华主题思想和感染读者的需要,是有确定目的的,因此,运用时,绝不能脱离或游离于所记叙的人、景、事、,物去空发议论或故作多情,就是说,一定要认清目的,杜绝随意性。
那么,究竟该怎样把握记叙中议论的尺度呢?议论时—就所记叙的人、事、景、物发表看法、观点时,不能偏颇‘牵强,要客观、实事求是,注意简洁、精当;议论性的文宇,不可过多、过长、过滥,它只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可以了。古今中外的名篇,记叙过程中议论用得好的范例不胜枚举:
记人的,例如朱德的《我的母亲》,作者在记叙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后,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由此点明并深化了主题。
叙事的,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对该事叙完之后发出感慨:“几年来的文治武功,在我早如幼小时候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由此,指出了这一事件所具有的深刻、深远的意义。
写景的,如朱自清的《春》,在具体描绘了春的各种美好景象、人们开始“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后,‘议论道:“‘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把景中的“春”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即精神的新境界,状物的,如杨朔的《荔枝蜜》,作者在描述从化满山遍野的荔枝林、“蜜蜂大厦”后,赞颂蜜蜂:“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进而赞颂农民“为自己,为别人,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由物及人,‘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使文章立意得到高度升华。
记叙过程中,除了需要恰切的议论,还需要浓郁的抒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五情发而为辞章”(刘舞:《文心雕龙·情采》)。
怎样把握记叙过程中抒情的尺度和方法呢?和议论同样道理,所记叙的人、事、景、物是引发喜、怒、哀、惧、爱、憎、欲七种感情的基础,要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情,抒情的目的在于感染读者,产生共鸣。
记叙中抒情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即直接对人、事、景、物抒发胸臆,不借助记人叙事说理而直接表达感情,这种抒情特点是节奏明快,感情直露,表达得朴实、真切,多用于鲜明、强烈感情的抒发。从文章结构看,多用在文章的开端,如李白的《蜀道难》:“哈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由衷地慨叹蜀道的艰难险峻、气势磅礴。
又如朱自清的《春》,起句就是“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强烈抒发着对“春”的渴望。
再如《红楼梦》第一回所题一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凝缩了作者无比强烈的愤世嫉俗的情感。
第二种是间接抒情,即借助其他表达手法间接地表达情感。这种传情方式,含蓄委婉,富有韵味,感染力强。其方法主要是通过人、事、景、物的具体描叙,采用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呼告、比喻、比拟、婉曲、夸张、等多种修辞方式综合运用来抒情。
对人物的抒情,如《一件小事》:“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通过玄想的示现和心理的夸张抒发了对车夫的敬佩之情。
对事的抒情,如课本中《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一文,记叙“平陆事件”,当“特效药”运抵后,作者这样抒感:““·…这一箱从天而降的神药啊,寄托了首都无数人最深厚的感情,它比泰山还重!”运用比喻抒发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人民之间的紧密团结的无私的感情。
对景的抒情,如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借描叙雨中泰山的景物、人文,抒发了自己的“独得之乐”和对祖国壮丽山河以及悠久文化传统的热爱。他这样写道;“……山势和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和谐……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声有势的飞泉流布,在倾盆大雨的时候,恰好又在七真祠躲过,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对物的抒情,如高尔基的《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象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又写道:“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海鸭……吓坏了”“蠢笨的企鹅……躲藏在悬崖底下,”从字面看,作者写的是海边的禽鸟,实际上作者是采用比拟、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抒发对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崇敬和对形形色色假革命者、不革命者的愤感之情。
总之,有真情才能有美文,这是写作的规律,或者说是写作的关键所在吧。
时代、社会在不断前进,人们的思想、认识、感情也自然会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在学习借鉴古今中外优秀作家写作经验的同时,更要注意创造、总结我们中学生自己的写作经验。本书所辑的作文,象马蕾《我喜爱的一盆花》对“昙花”的赞颂,董永格在《春》中对春的赞美,朱金丽《假如我是语文老师》对教师的讴歌,还有其他许多同学的文章,都注意了在记叙过程中恰当运用议论、抒情的手法,因而达到了文情并茂。
同学们在阅读时。不妨细心揣摩、品味、学习、探索,进而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实现突破与创新,写出更出色的文章。
《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泛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一类的文章。广义的记叙文包括小说、散文、剧本、叙事诗、童话、寓言等文学作品;狭义的或一般常说的记叙文,则是一种以真人、真事、真景、真物为内容,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间用议论、扦情、说明,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教学文体。除了作为语文教学练习和考查常用的写人文、记事文、写景文、状物文等以外,还可包括消息、通讯、游记、参观访问记、人物小传、回忆录、报告文学等。除了文
学色彩的浓淡和艺术技巧的高下而外,同学们写的优秀记叙文,有的和叙事、写景、状物、抒情一类散文,以及记实成分强的短篇小说很难说有什么严格界限。
记叙文应该有以下特点或要求:
(1)有充实的感性生活内容和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写人,要写出人物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表现其事迹、见闻、经历、品质、性格;叙事,要写出其背景、发生、发展变化、结局以及情景、气氛等;写景状物,要刻画出鲜明形貌,寄托不同的思想情感。总之,要让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闻其声,如经其事,如临其境,并受到必要的感染、启示和教育。
(2)对于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该交代清楚的,有不同方式的交代,使人对其了然于心。
(3)有贯穿全文的线索,用以串连文章的各项内容或材料,使文章井然有序,条理分明,保持行文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4)有恰当的详略安排和条块组合(条,指过程的叙述,块,指场面等的描写,即时间与空间状态的穿插叙写),使文章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恰当反映现实和适应人们的阅读心理。
(5)有明确的人称和视角。一般地说,全文的人称要一致,如若变换要有明确交代或提示,视角有的文章适于统一,有的适于有所变化,应根据文章内容、表现对象和表达意图而定,并要自然合理,若有变化,要交代清楚。
(6)有必要的曲折起伏和恰当的节奏,“文似看山不喜平”,要尽量避免平铺直叙,要如实地反映出生活中和人物思想感情上的矛盾冲突。要依据表现内容、对象与中心思想,选择好或快或慢或徐疾变换、有张有弛的行文节奏,表现出和文章内容、思想一致的叙述基调。
(7)有与表现内容相一致的语言风格。一般记叙文宜自然、流畅、朴实无华。写景抒精彩、文词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