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那狐的故事>里,我看不懂的“聪明”》
一、提纲
1. 开头:说明读了《列那狐的故事》,点出列那狐最特别的地方是“聪明却总欺负人”
2. 中间1:讲列那狐骗乌鸦奶酪的故事,说清它用了什么办法
3. 中间2:讲列那狐捉弄大灰狼的情节,比如让大灰狼冻在冰上
4. 结尾:说说自己对列那狐“聪明”的疑惑,以及学到的道理
二、正文
这个月我读完了《列那狐的故事》,书里的主角列那狐和我见过的狐狸都不一样——它特别聪明,却总用聪明欺负别的小动物,让我又觉得有趣,又有点不舒服。
最让我记得的是列那狐骗乌鸦奶酪的事。乌鸦叼着一块香喷喷的奶酪,站在树枝上准备吃。列那狐看到了,就仰着头夸乌鸦:“你的声音真好听,要是再唱首歌,肯定比百灵鸟还棒!”乌鸦听了特别开心,张嘴就唱歌,奶酪一下子掉了下来,列那狐叼起奶酪就跑了。我读到这里时,觉得列那狐太会说好听话了,可又替乌鸦难过,因为乌鸦的奶酪就这样没了。
列那狐还经常捉弄大灰狼。有一次,它骗大灰狼把尾巴伸进冰洞里钓鱼,说这样能钓到大鱼。大灰狼信以为真,结果尾巴被冻在冰上,最后只好扯断尾巴才逃走。看着大灰狼疼得直叫,我一点也不觉得好笑,反而觉得列那狐太坏了,不该这样欺负别人。
我觉得列那狐的“聪明”用错了地方。如果它用聪明帮小动物找食物,而不是欺负大家,肯定会有很多朋友。这个故事让我明白,真正的聪明不是骗人、捉弄人,而是用智慧帮助别人,这样才会让人喜欢。
三、修改建议
1. 可以在写骗奶酪时加细节,比如“乌鸦的奶酪是黄色的,看起来软软的,列那狐盯着奶酪,口水都快流出来了”,让画面更具体
2. 结尾可以加一句“上次同桌想借我的橡皮,我没有藏起来,而是直接借给了他,我觉得这样才是真的友好”,让道理和生活结合更紧
四、写作建议
1. 写“有争议的人物”时,不用勉强说“喜欢”或“讨厌”,可以像这样写“觉得有趣又不舒服”,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讲人物事迹时,挑2个最典型的小事例,每个事例说清“怎么做的”“自己的感受”,不用写太多事,不然会乱
《列那狐的故事里,那些好笑又好气的事》
一、提纲
1. 开头:总说读《列那狐的故事》时,经常又笑又气,引出下文
2. 中间1:讲“列那狐装死偷鱼”的好笑事,说清它怎么装死、怎么偷到鱼
3. 中间2:讲“列那狐骗兔子进树洞”的气人事,说说兔子有多可怜
4. 结尾:总结这些事带给自己的想法
二、正文
读《列那狐的故事》时,我经常一会儿笑得直拍桌子,一会儿又气得皱起眉头,这本书就像有魔力一样,让我跟着故事的情节变心情。
最让我好笑的是列那狐装死偷鱼的事。冬天没有食物,列那狐冻得直发抖,看到有商人赶着马车运鱼,就躺在路边装死——眼睛闭得紧紧的,爪子蜷在身体下面,看起来一动不动。商人以为它真的死了,就把它捡起来放在车上,想带回家做皮衣。结果列那狐在车上偷偷吃了好多鱼,还把剩下的鱼裹在自己身上,等马车经过河边时,它一下子跳下车,带着鱼开开心心地回家了。我想象着商人发现鱼少了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
可看到列那狐骗兔子时,我又特别生气。列那狐对兔子说树洞里有好多胡萝卜,骗兔子钻进去。等兔子进去后,列那狐就用石头堵住洞口,不管兔子怎么叫,都不让它出来。最后兔子好不容易才逃出来,吓得再也不敢靠近列那狐了。我觉得列那狐太自私了,为了自己开心,就欺负弱小的兔子。
这些好笑又好气的事,让我知道列那狐既聪明又调皮,可调皮不能变成欺负人。以后我和同学玩的时候,也要把握好分寸,不能像列那狐一样,让别人难过。
三、修改建议
1. 写装死偷鱼时,可以加细节,比如“列那狐吃鱼的时候,嘴巴上沾了好多鱼鳞,看起来像长了白胡子”,让画面更有趣
2. 结尾可以加一句“上次我和同学玩捉迷藏,没有故意藏在很难找的地方,还提醒他别摔着,同学说和我玩很开心”,让联系生活更自然
四、写作建议
1. 用“又笑又气”这样的矛盾心情做主题时,要分别找“好笑的事”和“气人的事”,各写一件,结构会很清楚
2. 写事的时候,要加入“自己的动作或表情”,比如“笑得直拍桌子”“气得皱眉头”,这样能让读后感更有感染力
《读<列那狐的故事>,我想对列那狐说》
一、提纲
1. 开头:说明读了《列那狐的故事》后,有好多话想对列那狐说
2. 中间1:先夸列那狐聪明,比如它想办法找食物的样子很厉害
3. 中间2:再给列那狐提建议,比如不要捉弄小动物,要和大家做朋友
4. 结尾:说说希望列那狐能改变,以及自己从中学到的事
二、正文
读完《列那狐的故事》,我合上书,脑子里全是列那狐的样子——它有一身火红的皮毛,眼睛亮亮的,看起来特别机灵。我有好多话想亲口对它说。
列那狐,我真的很佩服你的聪明。冬天找不到食物时,你能想到装死偷鱼;被大灰狼追赶时,你能躲进狭窄的树洞里,让大灰狼进不来;甚至遇到国王的士兵时,你也能说好听的话,让他们放你走。你就像一个“小军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想出办法解决。要是我遇到难题时,也能像你一样冷静思考,肯定能解决好多麻烦。
可我也想给你提个建议:别再捉弄其他小动物了,好吗?你骗走乌鸦的奶酪,让乌鸦饿肚子;你捉弄兔子,让兔子吓得发抖;你还让大灰狼冻在冰上,疼得直哭。大家被你欺负后,都不敢和你做朋友了,你一个人难道不孤单吗?如果你用聪明帮大家找食物,比如帮乌鸦找到更多奶酪,帮兔子躲开猎人,大家肯定会喜欢你的。
列那狐,我希望你能变成一只友善的狐狸,和小动物们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一起。我也从你身上学到,聪明要用来做有意义的事,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喜欢。
三、修改建议
1. 夸列那狐聪明时,可以加一个具体例子,比如“你帮小松鼠从树杈上取下风筝,小松鼠特别感谢你”(可虚构合理情节),让夸奖更实在
2. 结尾可以加一句“现在我看到同学有不会的题目,会用我的办法帮他讲解,同学说我很聪明,我听了特别开心”,让学到的道理更具体
四、写作建议
1. 用“想对人物说的话”做主题时,要先“夸优点”再“提建议”,语气要友好,就像和朋友聊天一样,不要太生硬
2. 说建议的时候,要告诉人物“怎么做更好”,比如“帮大家找食物”,而不是只说“别欺负人”,这样建议更有用
各位家长,强烈推荐您给孩子入手《列那狐的故事》!这本欧洲经典民间故事书,藏着孩子无法抗拒的趣味,更能悄悄培养孩子的思辨力,是难得的“成长型读物”。
书里的主角列那狐特别鲜活——它既有“装死偷鱼”“智斗大灰狼”的机灵,也有“骗乌鸦奶酪”“捉弄小兔子”的小调皮。故事语言通俗有趣,没有复杂情节,四年级孩子读起来轻松代入,还会跟着列那狐的经历“又笑又气”,不知不觉就爱上阅读。
更难得的是,它不像普通故事书只讲“好坏”:列那狐的“聪明”有时用对地方,有时用错地方,正好能引导孩子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智慧”“怎么和朋友相处”。您和孩子聊故事时,一句“列那狐这样做对吗”,就能让孩子主动说出想法,锻炼判断力。而且书中的动物互动充满生活智慧,孩子能从中学到“遇到问题要冷静”“不能欺负弱小”的道理,比生硬说教更有效。
一本能让孩子“笑着读、主动想、学着做”的好书,既能满足孩子的阅读兴趣,又能帮孩子成长,值得每个家庭拥有!
标签:读后感3篇提纲列那狐的故事